•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魏麗敏 博士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

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研究生:詹明芬 撰

中 華 民 國 一○二 年 六 月

(2)

謝 辭

辛苦的碩士生涯隨著論文的完成終於進入尾聲,首先要謝謝我的指導教授魏 麗敏老師,每次討論老師都讓我對研究方向與架構有更清楚的概念,老師的活力 和熱情也總是讓我更有動力!謝謝口試委員翁福元老師與陳易芬老師對於論文 的指導與建議,老師們總能用最溫和鼓勵的態度讓我看到自己研究的缺失,並給 予最具體的建議,使我的論文更加完整。另外,也謝謝韓楷檉老師及王櫻芬老師 對於我研究方向上的指導與建議,以及就學期間生活上的關心;謝謝授權量表的 余民寧老師、楊晴如老師、王如芬學姊;謝謝協助發放問卷的老師、朋友以及協 助填寫問卷的大學生們,有你們的協助研究才能順利完成。 謝謝我的論文好夥伴安立、孟儒,當其他人翻開這本論文,會看到研究文獻 的整理、結果的呈現,但他看不到的是我們每晚的挑燈夜戰,分隔三地的我們一 起抱著統計書看日出;看不到經歷挫折的我們相互的加油打氣;也感受不到 meeting、口試時從你們鼓勵的手中傳來的溫度,你們讓這個過程變得更值得珍 惜與回憶,謝謝你們的支持和陪伴,和你們一起努力對我而言是最強大的力量, 這段路有你們真好! 謝謝一直陪伴我,供我去台中住宿的雅詒,謝謝你從大學以來的陪伴與支持; 謝謝好朋友阿蔡、鐿鐿、小可愛、小亞、汪汪、白雪、三蘭、熊熊、敬娟、祐祐、 咪嚕、fish、憨仔、綿綿、安妮、翊齡、雅惠,感謝你們這一年會不時關心我、 邀請我一同出遊玩耍聚餐,讓我在辛苦的生活中仍能有愉悅的休閒;謝謝風船葛 老師與學生們,總是關心我論文進度,也義不容辭的幫忙發問卷。 謝謝親愛的爸爸、媽媽、明蕙、明璋、堃堉一路以來的陪伴,不管我成功失 敗總是支持鼓勵我,一路的辛苦你們總是能給予最即時的支持,有你們我才能順 利完成碩士學位,謝謝你們! 明芬

(3)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 查法,以臺灣北、中、南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共抽取 13 所學校,得 有效樣本 899 份,男生 410 位,女生 489 位。受試者施以親子關係量表、解釋風 格量表、臺灣憂鬱症量表後,所得資料進行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 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與整體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 差異。 二、不同性別大學生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整體解釋風格上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不具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親子狀況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年級在個人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上具有差異。 六、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間具有顯著相關。 七、母親親子關係、父親親子關係、普遍性解釋風格與個人性解釋風格對憂鬱傾 向具有預測作用。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針對學校、父母、大學生、實務工作者與未來 研究提出建議與方向。 關鍵詞: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

(4)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Te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899 students, 410 males and 489 females, from 13 colleges in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Taiwa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Scale, Explanatory Style Scale, and Taiwan Depression Scale,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s,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shown as below:

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mo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fathe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otal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2.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total explanatory style.

3. There was not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ender on depression.

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arent-child statu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grade level on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ervasiveness explanatory style.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xplanatory style, and depression.

(5)

personalization explanatory style, and pervasiveness explanatory style could significant predict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suggestions to schools, parents,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ing institutions and future studies are presented.

(6)

目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二節 解釋風 格之 定義 、內 涵與相 關研 究 . …… ……… …… …… …… 20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 ………27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55 第二節 不 同 背 景變 項之 大 學生 親 子 關係 、解 釋 風格 與 憂 鬱傾 向之 差異情形………..………57

(7)

第三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68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預測分析………70 第五章 結 論 與 建 議 … … … 7 3 第一節 結論………73 第二節 建議………76 參考文獻 ………81 壹、中文部分 ………81 貳、英文部分 ………89 附錄 ………97 【附錄一】量表使用同意書 ………97 【附錄二】大學親子生活經驗問卷………101

(8)

表次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親子關係之定義 ……… 12 表 2-2 國內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 15 表 2-3 國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 16 表 2-4 國內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21 表 2-5 國外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22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27 表 3-1 研究對象摘要表...………47 表 4-1 臺灣憂鬱症量表之大學生總分分配情形………55 表 4-2 臺灣憂鬱症量表各向度平均數標準差摘要………56 表 4-3 大學生性別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58 表 4-4 不同親子狀況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差異情形…… 60 表 4-5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1 表 4-6 不同年級大學生親子關係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1 表 4-7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2 表 4-8 不同年級大學生解釋風格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3 表 4-9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平均數、標準差摘要………. 63 表 4-10 不同年級大學生憂鬱傾向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4 表 4-11 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係數摘要………..… 69 表 4-12 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逐步迴歸分析摘要………….……. 71

(9)

圖次

圖 2-1 解釋風格影響憂鬱症狀 ………31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32

圖 3-1 本研究架構 ………45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針對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名詞釋義以及研 究範圍與限制進行說明。全文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 節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 研究動機

憂鬱(depression)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 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張春興,2000),若是上述狀況長時 間發生,且頻率過高則為憂鬱症,憂鬱症為一種情感性疾患,症狀包含憂鬱 情緒、缺乏興趣與動力、失眠、無價值感、有自殺意念等,是一種長期且無 力抵抗的低落情緒經驗,此經驗會造成個體情緒的沮喪,也會影響其生活、 工作與人際關係,甚至嚴重干擾其思考、行為(楊延光、鄭淑惠,2006)。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2)亦指出憂鬱 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在全球,超過 3 億的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為對 個人及社會具有重大衝擊之慢性病,會造成患者沮喪、低落、低自我價值、 生活功能降低、工作損失、嚴重者亦會因自殺行為減少壽命。美國精神病學 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 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症的標準定為具有五種以上的憂鬱症狀, 且症狀持續兩周以上(引自孔繁鐘譯,2009),也就是說,在憂鬱症發生之 前,個體會先經歷一段時間生理、心理、行為、認知等相關的憂鬱症狀,而 個體所表現的憂鬱症狀頻率與程度則為憂鬱傾向,當憂鬱傾向到達一定程度 時,才會診斷為憂鬱症,若沒有在憂鬱傾向惡化為憂鬱症前做調適與處遇, 則容易造成生理、心理以及生命的危害。葉雅馨與林家興(2006)調查臺灣

(11)

臺北、臺中、高雄、花東地區 18 歲以上之成年人之憂鬱狀況,則發現 7,888 位研究對象中,11.7%已達嚴重憂鬱程度。衛生署(2012)統計 2011 年國人 死因中,自殺死亡人數為 3,507 人,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十二名,而在 15-24 歲之青少年中,自殺死亡為該年齡層之死因第二名,情緒困擾與憂鬱為主要 的自殺原因。董氏基金會(2008)針對臺灣大學生(college student)調查其 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狀況,發現 22.20%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也就是 說約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憂鬱困擾。柯慧貞等人(2003)以南部 4,163 位 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之憂鬱盛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具有輕度以 上憂鬱症狀之大學生為 53.00%,中重度憂鬱症狀者有 13.00%,而重度憂鬱 症狀之大學生則約 5.00%。從以上研究可知,國內憂鬱困擾並非只出現在成 年人,正處於青少年過渡至成人階段的大學生,同樣受到憂鬱的威脅。憂鬱 的症狀不但造成了個體生理與心理的不適,嚴重者更可能導致憂鬱症,危急 生命的安全。而大學生正是經歷人生最精華時期的階段,若是以自殺結束自 己的生命,將會是令所有人感到惋惜的一件事。因此,研究者認為預防大學 生憂鬱症的發生,是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而在憂鬱症的預防上,應先從個 體的憂鬱傾向著手,探討影響的相關因素,做有效的預防與處遇,並在出現 憂鬱傾向時就能做出適當的調適,如此才能更有效的預防憂鬱症的發生。 在影響憂鬱之相關因素的研究中,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個 體對事件的解釋方式會影響其憂鬱情緒,並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 (explanatory style),解釋風格係指個體對所經驗到的正向或負向事件,所 做習慣性的解釋傾向。Abramson、Seligman 與 Teasdale(1978)認為人們覺 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原因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 預測,進而造成個體之憂鬱,其將此解釋方式稱之為解釋風格。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當人將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以穩定、內在與全面性 的解釋方式;對正向事件採外在、暫時、特定的解釋方式者,易導致悲觀解

(12)

釋風格,增加憂鬱的可能性。國內外研究也證實解釋風格與憂鬱有相關(黃 慧貞,1980;葉真秀,2004;Fresco, Ally,& Reilly-Harrington,2006; Peterson & Seligman, 1984; Peterson & Villanove, 1988)。Sanjuán 與 Magallares(2009) 研究發現對負向事件的悲觀解釋風格為產生憂鬱傾向的主要因素。可知不同 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個體對事件的歸因,進而影響其憂鬱傾向。但何種解釋方 式較影響個體之憂鬱傾向,個體解釋風格與其環境因素對憂鬱傾向之影響何 者為重,此部分仍須進一步探討。 徐于婷(2008)研究指出影響憂鬱之因素除了個體的自我概念、問題解 決 、 認 知 等 外 , 家 庭 中 親 子 的 關 係 亦 為 憂 鬱 之 影 響 因 子 。 親 子 關 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係指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心 理交互作用(蔡漢賢,2000)。O'Connor、Dunn、Jenkins、Jennifer 與 Rasbash (2006)認為親子關係中包含衝突與溫暖支持兩向度。Zhang 與 Chen(2010) 將親子關係分為親密、衝突、依賴三個向度。王如芬(2005)認為親子關係 包含知心感、負向情感、敬佩感、依附感、缺乏自主感、被重視感六向度。 可知,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正向與負向的關係內涵。林米庭(2007)研究指出 與母親之親子關係會影響青少年焦慮與憂鬱。Morgan、Brugha、Fryers 與 Stewart-Brown(2012)探討親子關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發現親子關係愈好, 憂鬱傾向愈低。多數研究亦支持親子關係與憂鬱情緒具有負相關(林米庭, 2007;蘇吉禾,2009;Branje, Hale, Frijns & Meeus, 2010)。但國內親子關 係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多以兒童或國高中青少年為對象(王琤惠,2010;陳文 夏,2007;張高賓,2004;簡毓怡,2006),而大學生正處於自我認同與發 展獨立的階段,離開父母家庭外出就學,除了本身開始發展自我價值觀與覺 知世界的方式外,也開始與父母脫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親子關係對其憂鬱傾 向之影響以及大學生與父母間關係是否與兒童青少年時期有所差異,此部分

(13)

仍須進一步探討。因此,本研究希望能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及憂 鬱傾向之相關,檢視大學生之親子關係是否能夠預測憂鬱情緒。 在性別的相關研究方面,修慧蘭(2006)研究發現男性與母親親子關係 較與父親親子關係為佳。王如芬(2005)研究則指出女性之親子關係優於男 性。然而,張高賓(2004)與張惠琴(2009)研究發現親子關係無性別差異。 黃鈴淯(2009)的研究發現女生解釋風格較男生為悲觀。Martinez 與 Sewell (2000)的研究則發現相反的結果,指出女生解釋風格較樂觀。但 Bunce 與 Peterson(1997)發現解釋風格沒有性別差異。黃于芬(2007)以大學生 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在輕度、中度及重度憂鬱的百分比皆高於男性,且女 性之整體憂鬱傾向顯著高於男性。劉嘉年(2009)調查 23,466 位 20 歲以上 臺灣成年人之憂鬱現況,研究發現女性憂鬱較男性高。然而,許雅惠與辛宜 津(2006)研究發現大學生憂鬱狀況無性別差異。亦有部分研究支持憂鬱無 性別差異存在(朱育萱,2011;吳元蓉,2006;林佩諭,2012)。綜上所述 可知,在性別上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是否具有差異並沒有一致的研究 發現,因此希望藉由此研究加以探討。 在年級方面,葉純旭(2012)研究發現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 沒有顯著差異。楊晴如(2009)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大學生解釋風格在大一 與大四上具有差異。憂鬱與年級的相關研究方面,部份研究指出不同年級之 大學生憂鬱狀況有差異(黃韞臻、林淑惠,2009);黃于芬(2007)研究則 指出大學生憂鬱狀況沒有年級上的差異。綜上所述可知,憂鬱在大學生族群 是否有年級上差異,仍未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親子狀況方面,父母婚姻關係完整與否會影響整體之親子關係,父母維 持婚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陳淑芬,2009);然而對父母個 別之親子關係有不同的研究發現,Riggio(2004)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 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係品質會降低。而解釋風

(14)

格與親子狀況之相關研究上,Nolen-Hoeksema、Girgus 與 Seligman(1986) 指出父母離異者易有較悲觀的解釋風格。而父母離異之子女其憂鬱程度也較 高(李仁宏,2004;蘇吉禾,2009;Peretti & DiVitorrio, 1992)。綜上所述 可知,父母離異之子女憂鬱程度較高,父母離異亦會影響整體親子關係,但 對父親與母親之個別親子關係有不同之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研究者在研究所就學期間曾修習諮商理論與技術研究、諮商倫理、人格 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行為科學研究法、心理測驗與衡鑑等專業課程,並於 碩三在大專院校全職實習一年,在全職諮商心理師實習一年中,曾與多位大 學生晤談與進行團體諮商。在過程中,發現同樣遭遇挫折事件,但並非每位 學生都感到沮喪,進一步探討原因,發現每個人對事件解讀的方法不同,情 緒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再者,與學生會談時發現家庭關係,尤其是與父母間 之互動關係會影響到其情緒狀態。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 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希望能透過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與輔導人員實務工 作之參考。

貳、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為了能深入瞭解大學生憂鬱傾向現況,以及親子關 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關係,供學校與輔導實務工作之參考,茲將研究 目的列述如下: 一、 了解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 二、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差異 情形。 三、 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 四、 了解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之預測情形。 五、 歸納研究結果與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單位、學校、輔導人 員與研究上之參考。

(15)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壹、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一、 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現況為何? 二、 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是否有差 異? 三、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為何? 四、 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是否有預測力?

貳、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2: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3: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4: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5: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6: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7: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整體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8: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母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1-9: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父親親子關係上有差異。 假設二: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2-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2-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16)

2-3: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在解釋風格上有差異。 假設三: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1: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2: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3-3:不同親子狀況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有差異。 假設四: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4-1: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與解釋風格有相關。 4-2:大學生之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4-3:大學生之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有相關。 假設五: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對憂鬱傾向有預測力。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了研究進行與討論,茲將本研究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 鬱傾向等名詞加以說明與界定如下:

壹、 大學生(college student)

大學生係指 18 至 22 歲,就讀公私立大學之學生。本研究係指臺灣北、 中、南地區就讀公私立大學之學生,共 899 名。

貳、 親子關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親子關係係指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之間的互動關係,包含彼此的情感交 流、信任、依賴等關係。本研究以王如芬(2005)所編製之親子關係量表為 大學生親子關係的測量指標。量表內涵包含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 視感、缺乏自主感、負向情感六個向度。分為母親親子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 分別測得大學生與父母之親子關係。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知覺與父親或母 親之關係越佳;反之,得分愈低,知覺與父親或母親的關係越不佳。

(17)

參、 解釋風格(explanatory style)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個體對所遭遇事件之發生原因所做的習慣 性解釋方式,其內涵包含個人性、永久性、普遍性三個向度。本研究以楊晴 如(2009)所編製之解釋風格量表為大學生解釋風格測量指標。得分越高, 代表受試者傾向悲觀的解釋風格;得分越低,代表受試者傾向樂觀的解釋風 格。

肆、 憂鬱傾向(depressiontendency)

憂鬱為一種負向情緒狀態,個體會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悲傷、失去動 力等心理狀態,並合併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食慾降低等生理症狀,憂鬱傾 向係指個體經驗到憂鬱的頻率與程度。本研究以余民寧、劉育如與李仁豪 (2008)所修訂之臺灣憂鬱症量表做為大學生憂鬱傾向測量指標。量表包含 認知、情緒、身體與人際四向度。量表得分越高,表憂鬱傾向越高;得分越 低,表憂鬱傾向越低。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為探討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茲針 對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壹、 研究範圍

一、 研究地區 本研究因人力、經費等考量,以分層叢集取樣之方式抽取臺灣地區北部、 中部、南部之公私立大學為研究母群抽樣範圍。

(18)

二、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一○一學年度就讀於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學一到四年級之學生 做為研究對象。選取 13 所大專院校為樣本學校,共得有效樣本 899 人,男 生 410 位,女生 489 位。 三、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個人背景變項、親子關係、解釋風格為自變項,憂鬱傾向為依 變項。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級與親子狀況,其中親子狀況分為單親、 雙親與其他三類。親子關係包含父親親子關係與母親親子關係。解釋風格包 含個人性解釋風格、永久性解釋風格與普遍性解釋風格三個向度。憂鬱傾向 包含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個層面。

貳、 研究限制

一、 研究地區與對象 本研究限於研究者人力、經費及時間,採分層叢集取樣之方式,無法於 臺灣地區進行隨機抽樣,因此在研究結果的解釋及推論上無法推論至臺灣地 區全體大學生。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僅能以量化方式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 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情形。對於作答時的心理防衛、社會期待 作用或隨意填答之狀況無法避免與控制。因此可能造成所蒐集之資料與真實 狀況之誤差,形成研究限制。 三、 研究變項 本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 關,但影響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因素不限於此,尚有遺

(19)

傳因素、父母解釋風格、同儕關係、依附關係等相關變項。本研究因人力、 時間、經費之限制,無法將以上相關變項一一探究,未來可將其他變項納入 研究中,以更清楚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內涵與關係。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整理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理論內涵與研究結果, 共分成四部分:第一節為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解釋 風格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第四節為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親子關係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 親子關係之定義

劉焜輝(1983)認為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子女會受父 母的影響,而父母也會受到子女行為反應的影響,兩者形成不斷產生交互作 用的循環;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認為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係; 蔡漢賢(2000)指出親子關係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心 理交互作用;蔡春美、翁麗芳與洪福財(2011)認為廣義的親子關係包含子 女與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褓姆等長輩間的關係;狹義之親子關 係則指子女與父母間的關係;彭金龍(2006)認為親子關係可以廣義的定義 為與親人或親戚間的關係,包含父母、手足、親戚的關係;而以狹義的角度 而言,親子關係指的是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可知親子關係廣義上涵蓋了子 女與在家庭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其他人之關係,但在狹義的親子關係定義上, 僅限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研究者整理王如芬(2005)、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劉焜輝(1983)、羅國英(1995)、Alanko 等人(2011)等人對 親子關係之定義,茲將其整理如表 2-1。

(21)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親子關係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Thomas 與 Chess 1977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孩子間相互影響的關係。 劉焜輝 1983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子女會 受父母的影響,而父母也會受到子女行為反應 的影響,兩者形成不斷產生交互作用的循環。 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 親子關係為強調尊長與卑幼之間的角色,現代 化之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之親情關係。 羅國英 1995 親子關係為特別且複雜的親密關係。 蔡漢賢 2000 為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態度與父母與子女間的 心理交互作用。 吳美玲 2003 親子關係為子女與父母間彼此互動的關係,包 含父母管教方式、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模式, 是親子間關係動態的部分。 王如芬 2005 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親的親密關係。知覺成分 包含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視感、缺 乏自主感與負向情感。 江福貞 2006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在情感、心理上彼此 交互影響的一種人際關係。 劉芳玲 2008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在感情、心理上彼此 交互影響的人際關係。 (續下頁)

(22)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葉芯慧 2009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彼此交流與分享心 情感受、彼此尊重。並對子女的行為、生活、 人際給予接納與信任的關係。 巫淑惠 2010 親子關係為家庭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際關 係,受到親子間態度、行為的影響,是經由長 時間情感交流、訊息的傳達與溝通等互動模式 所建立的多樣性動態關係。 Alanko 等人 2011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互動的過程,父母和子 女在此關係中是相互影響的。 Brook、Lee、Finch 與 Brown 2012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相互的情感交流。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親子關係定義之重點整理如 下: 一、 狹義之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之關係 廣義的親子關係對象包含父母、親戚、手足與褓姆等長輩的關係(彭金 龍,2006;蔡春美等人,2011);狹義的親子關係對象則僅限於父母與子女 的關係,而多數研究學者皆以父母與子女關係做為親子關係之定義(王如芬, 2005;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Alanko 等人,2011)。 二、 親子關係為雙向互動的關係 羅國英(1995)指出早期的親子關係研究以父母教養方式或態度為核心;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指出親子關係強調尊長與卑幼之間的角色,而現代 的親子關係主要為父母與子女的親情關係。部分學者認為親子關係包含父母

(23)

對子女的態度(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以及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 的親密關係(王如芬,2005),而多數學者皆認為親子關係是父母與子女的 互動關係,受到彼此態度、行為、情感的影響,是不斷相互交流的動態關係 (江福貞,2006;巫淑惠,2010;吳美玲,2003;劉焜輝,1983;Alanko 等人,2011;Brook 等人,2012)。 三、 親子關係是包含正向與負向的情感關係 羅國英(1995)指出親子關係是複雜的親密關係。部分學者認為親子關 係中包含著尊幼的關係(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以及受到父母管教態度 的影響(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而王如芬(2005)認為親子關係 之內涵包含正向的的情感關係,如信任、依賴、敬佩等;與負向的情感關係, 例如缺乏自主、負向感受等。可知,親子關係中包含父母與子女間正向的情 感關係(王如芬,2005;葉芯慧,2009)亦包含負向的關係(林文瑛與王震 武,1995;吳美玲,2003;蔡漢賢,2000)。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親子關係為子女所知覺到與父母間的互動關係, 包含彼此的情感交流、信任、依賴等關係。

貳、 親子關係之內涵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但不同於一般的人際關係。 Kuczynski(2003)指出親子關係具有互動型態多樣、長時間的親密關係和 依 賴 關 係 的 特 質 , 但 亦 具 有 不 對 稱 的 權 力 狀 況 ; Papp 、 Cummings 與 Goeke-Morey(2005)認為親子關係分為心理自主與嚴格控制兩向度;Zhang 與 Chen(2010)將親子關係分為親密、衝突、依賴三個向度;Hardt、Herke 與 Schier(2011)認為親子關係為知覺愛、控制、父母期待、角色轉換四個 向度。林文瑛、王震武(1995)從中國家訓傳統的角度探討中國文化之親子 關係,將親子關係分為七類:倫理關係、血緣親情關係、依存照顧關係、類

(24)

師生關係、類平輩關係、發展動態關係、多元角色關係;李美枝(1998)從 本土文化的角度,探討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將親子關係分為內涵因素與 功能因素,衍生出九種關係特性:喜歡、親近、權力、順從、認同、利他、 平等、心事分享、生活依賴。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整理於表 2-2、2-3。 表 2-2 國內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學者 時間 親子關係內涵 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 倫理關係、血緣親情關係、依存照顧 關係、類師生關係、類平輩關係、發 展動態關係、多元角色關係 羅國英 1997 敬佩感、依附感、被重視感、回報壓 力、工具功能、一體感、負向情感、 權力落差、知心感 李美枝 1998 將親子關係分為內涵因素與功能因 素,衍生出九種關係特性:喜歡、親 近、權力、順從、認同、利他、平等、 心事分享、生活依賴 王如芬 2005 依附感、敬佩感、知心感、被重視感、 缺乏自主感與負向情感 江福貞 2006 情感交流、依附感、互動溝通、獨立、 相互信任 陳淑芬 2009 信任、情感依附、友誼活動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25)

表 2-3 國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學者 時間 親子關係內涵 Riggio 2004 情感品質、情緒支持、促進獨立 Papp 等人 2005 心理自主、嚴格控制 O'Connor 等人 2006 衝突、溫暖支持 Zhang 與 Chen 2010 親密、衝突、依賴 Hardt 等人 2011 知覺愛、控制、父母期待、角色轉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國內外學者對於親子關係之內涵皆包含正向與負向 的情感關係,研究者將上述文獻中之親子關係內涵歸納整理如下: 一、 依附感 羅國英(1997)認為依附感為希望靠近對方,對方的存在能安撫情緒並 提供安全;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亦指出親子關係中包含了父母與子女之 間依存照顧的關係。多數學者亦認為親子關係的內涵中包含了生活、情感上 的依附與依賴(王如芬,2005;江福貞,2006;李美枝,1998;陳淑芬,2009)。 可知,親子間的依附關係為親子關係中的重要內涵。 二、 認同與重視感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類平輩關係,意即父母與 子女有時會存在著平輩的關係;李美枝(1998)亦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平等 認同的關係。多數學者亦認為親子關係中具備著希望對方認同、了解自己, 或想和對方相同的心意(王如芬,2005;李美枝,1998;羅國英,1997),

(26)

同樣也會希望自己在對方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且自己是被重視的(王如芬, 2005;羅國英,1997)。 三、 認同與敬佩感 林文瑛與王震武(1995)認為中國親子關係中具有類師生關係與倫理關 係,父母有時為教育的角色,對子女而言是重要的學習對象,而子女需遵從 父母的指示;李美枝(1998)指出親子關係中具有順從的關係內涵,且中國 的親子關係具有權力上的差異,父母多為子女學習與順從的對象。羅國英 (1995)指出父母常扮演解決困難與決策的權力角色,因此子女對父母會產 生認同與敬佩對方,希望與對方相同的心意。 四、 缺乏自主感 李美枝(1998)認為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權力與情感,父母與子女存在權 力的差異,所以在親子關係中包含了權力與順從的內涵。多數學者亦認為, 親子關係中存在的權力落差,子女可能會感受到權力的拉扯而有缺乏自主性 的感受(王如芬,2005;江福貞,2006;李美枝,1998;羅國英,1997; Hardt et al., 2011;Papp et al., 2005)。

五、 負向情感

羅國英(1995)認為親子互動中,因自尊受損、嫉妒、缺乏自主等而對 對方有憤怒、敵意的情緒感受,或互動中因為無法滿足對方需求、擔心失去 對方等,會有無奈焦慮等感受。部分學者亦認為在親子關係的內涵中包含著 負向情感(王如芬,2005;O'Connor et al., 2006;Zhang & Chen, 2010)。 綜上所述可知,親子關係之內涵包含情感支持、溝通、親密、依賴、信任、 控制、衝突、順從等正向與負向的情感關係。國內外對於親子關係內涵皆包 含彼此情感交流、溝通、支持、親近等關係,但中國文化中的親子關係更強 調父母的權力與子女的順從關係。因此研究者認為研究國內之親子關係,應

(27)

包含親子間的情感交流、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子女是否有自主權與親子間的 負向感受等內涵。

參、 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

研究者整理親子關係相關文獻,茲將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整理如下: 一、 性別因素 胡悅倫(1997)認為中國傳統的性別刻板印象會造成父母對子女有不同 的性別角色期待,因而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使親子關係具有性別上的差異。 除了子女性別影響外,父母的性別角色亦會影響親子關係,Shek(2000)以 香港地區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發現父母具有不同的教養特質,造成親子關係 上的性別差異。陳春秀(2001)以 450 位國小中高年級生為研究對象,以問 卷調查法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研究指出子女的性別會影響親子關係, 並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女性教導要溫和柔順,對男性則有較多期待和要求, 因而造成男性在親子關係上不如女性佳。Alanko 等人(2011)以 2,565 位雙 胞胎為研究對象,探討子女性別與親子關係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子女性 別與父母教養方式為相互影響的過程,進而影響親子關係。然而,亦有研究 指出親子關係沒有性別差異,張高賓(2004)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學童之親子 關係沒有顯著差異。王鍾和(1993)、陳怡冰(1991)亦發現相同之結果。 二、 父母婚姻關係 彭淑華與張英陣(1995)指出,有些單親家長在離婚後,脫離婚姻的衝 突關係,反而更能專心於教養子女,進而增進親子關係。陳若喬與鄭麗珍 (2003)以訪談法訪談十位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研究發現大 學生與父母之親子關係在父母離異後並沒有太多的差異,父母離婚後子女也 多選擇親子關係較好的一方同住,良好親子關係得以延續。Riggio(2004) 研究發現若父母離婚,則子女和母親之親子關係會提高,但與父親之親子關

(28)

係品質會降低;而相較於完整家庭之子女,離異家庭之子女對與母親之親子 關係較佳也較滿意;並認為因為父母離婚,而降低了原本家庭關係中的焦慮, 進而促進母親與子女之親子關係。然而,陳淑芬(2009)在國小學生的研究 中發現,父母維持婚姻關係者,其親子關係較父母離異者佳。 三、 父母教養態度 陳春秀(2001)以問卷調查法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因素,研究指出父母 與子女關係和諧、並採開放式溝通,對親子關係具有正向影響。Chao(2001) 以 532 位中國與歐洲之青少年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開明權威之教養方式與 親子關係具有正相關;專制獨裁之教養方式與親子關係具有負相關。張惠琴 (2009)將父母教養態度分為開明權威、寬鬆放任、專制威權與忽視冷漠四 類,並探討父母教養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研究結果發現父母教養態度與 親子關係有顯著相關,並指出父母為開明權威的教養態度者,其與子女間的 親子關係最佳;父母為忽視冷漠的教養態度者,其與子女間的親子關係最 差。 四、 子女之子職角色 李玉珍、黃文三與沈碩彬(2009)認為子職角色為子女對父母所擔負角 色責任及應有的行為表現。而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互動之交互反應,因此 親子關係會受到父母對子女教養態度影響,亦會受到子女子職角色影響。其 以高雄市 970 位國小高年級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子職角色與親子關係為 正相關,表示子女對父母分享、溝通、協調的程度越高,與父母之親子關係 越好。子女之子職角色亦對親子關係具有預測力。巫淑惠(2010)以 729 位 高職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子職角色對親子關係具有預測作用,亦指出子 女的子職實踐程度比子職角色知覺更能夠預測親子關係,表示子女若能和父 母保持連繫與適當溝通,並能給予父母溫暖支持,父母亦能感受到子女的體 貼和回饋,對親子關係將有正向的影響。王琤惠(2010)以實驗研究法,將

(29)

國中生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之學生每週接受 45 分鐘之親子關係課 程,以增進其對父母之情感傳達、訊息表達溝通、問題解決的技巧,控制組 不做任何實驗處理。並採取前後測設計評估實驗處理後親子關係的改變。研 究發現,實驗組學生在親子關係量表後測得分顯著高於對照組,可知子女對 父母若能有情感的支持與有效的溝通,對於親子關係具有正向效果。 綜上所述可知,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雙向互動的過程,除了受到父母 教養態度的影響,亦會受到子女的子職角色是否實踐所影響。此外性別與父 母婚姻關係亦為親子關係之影響因素,但對親子關係是否有正向影響仍未有 一致的研究發現,值得繼續探討。

第二節 解釋風格之定義、內涵與相關研究

壹、 解釋風格之定義

解釋風格源自 Seligman(1975)的習得無助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認為個體在發現行為與反應無法控制與避免嫌惡刺激出現時,會 產生無助感(helplessness);然而,人類與動物的習得無助歷程並不相同, 人類的行為反應相較於動物更為複雜。Abramson 等人(1978)將習得無助 推論至人類,將其結合歸因理論,提出習得無助修正模式(Reformulation of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認為人們覺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原因做 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進而影響習得無助感,當 人將負向事件的原因,解釋為穩定、內在與全面性的歸因模式,此種解釋造 成個體的無助感。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將此種人類對事件形成原因 所做的解釋型態,稱為解釋風格。以下將國內外各研究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整理於表 2-4、2-5。

(30)

表 2-4 國內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徐佩君 2000 解釋風格係指個人對生活遭遇之事件發生起因的 信念。解釋風格具有習慣性,個人會在多數情境 中不經意的流露,以致出現習慣的解釋方式,並 廣泛的影響個人生活。 高民凱與 林清文 2002 解釋風格為個人對發生在其身上的事件所做的習 慣性的解釋方式。 陳美冠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對遭遇之無法控制事件原因所做的 一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楊錦雲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們對於所經歷之生活事件有的獨特 的解釋習慣或方式,其反映人如何習慣解釋生活 中好壞事件的個別差異。 葉真秀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的事件所採用的一種習慣 性的解釋方式。 柯誼楨 2008 為個人對生活事件發生原因做的習慣性解釋方 式。 黃鈴淯 2009 解釋風格係指人對生活事件的個人獨特性的解釋 方式,此解釋方式廣泛的影響生活。 楊晴如 2009 個體對生活中所發生的正負向事件做習慣性的歸 因方式。 鄭秀逸 2010 個體對其生活事件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續下頁)

(31)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謝慧屏 2010 解釋風格為個人在生活中對所經歷之正負向事件 所採用的一種認知取向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蔡治平 2011 解釋風格為人在遇到無法控制事件時,會依事件 的前因後果與個人先前的經驗來做因果判斷,為 個體對發生在自己身上之負向事件的習慣性解釋 方式。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表 2-5 國外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Peterson 與 Seligman 1984 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到的正向或負向事件,所 做習慣性的解釋傾向。 Hjelle、Busch 與 Warren 1996 解釋風格為人對生活中所經驗的正負向事件作的 習慣性解釋,此解釋反映出個體的差異。 Bunce 與 Peterson 1997 解釋風格為個人對所遭遇之負向事件之原因,所 做之個別性的解釋方式。 Kao、Nagata 與 Peterson 1997 解釋風格為個人之認知變項,反映個人對所遭遇 之負向事件的解釋方式。 Buser 與 Hackney 2012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人對所遭遇事件原 因所作的習慣性解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32)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對於解釋風格定義之重點整理如 下: 一、 解釋風格為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認為解釋風格為人對所經驗到的事件所作 的習慣性的解釋傾向;徐佩君(2000)指出解釋風格的習慣性會使個人會在 多數情境下對遭遇事件出現一致的解釋傾向。多數學者亦認為解釋風格為一 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柯誼楨,2008;高民凱、林清文,2002;陳美冠,2004; 葉真秀,2004;楊晴如,2009;Bunce & Peterson,1997; Kao et al., 1997)。 二、 解釋風格具有個體的獨特性 蔡治平(2011)認為個人的解釋風格會依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個人的經 驗而做不同的因果判斷;Hjelle 等人(1996)指出個人的解釋風格反映出個 體的差異。亦有學者認為人對所經驗的生活事件會形成獨特的解釋方式,而 成為個人獨特的解釋風格(黃鈴淯,2009;楊錦雲,2004)。 三、 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 Kao 等人(1997)指出解釋風格為個人的認知變項;謝慧屏(2010)指 出解釋風格為個人對生活所經歷的事件所採用的一種認知取向習慣性的解 釋方式;Buser 與 Hackney(2012)亦指出解釋風格是一種認知特質,為個 人對所遭遇事件所作的解釋。 綜合上述文獻,研究者認為解釋風格為一種認知特質,為個體對所遭遇事件 之發生原因所做的習慣性解釋方式。

貳、 解釋風格之取向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認為解釋風格包含了三個主要的向度: 個別性(personalization)、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pervasiveness)。 個體在面對生活中所經歷之事件時,在個別性、永久性、普遍性這三個向度

(33)

之差異即會構成不同之解釋風格。後續解釋風格之研究皆以此三向度為解釋 風格之主要內涵(高民凱、林清文,2008;楊晴如,2009;謝慧屏,2010; Hjelle et al.,1996),茲分述如下: 一、 個別性 個別性又可分為內在(internal)與外在(external)兩個向度。內在解 釋風格是指個體對事件發生的原因,認為是自己造成的或與自己有關;外在 解釋風格則是個體認為事件發生的原因與自己無關,是別人造成的或是環境 因素影響。例如,學生考試不及格,內在解釋風格則會將考試不及格原因歸 咎於自己沒有讀書;但外在解釋風格則會將原因歸因於老師出題太難,以致 於考不及格。當對負向事件以內在原因做解釋時,容易會影響其自我效能, 而產生較低的自信心;而以外在原因做解釋,則對自我效能的影響較小。 二、 永久性 永久性解釋風格為個體認為事件發生是否為永久不變,又可分為穩定 (stable)與不穩定(unstable)。穩定為個體認為事件會持續、穩定的發生; 而不穩定則認為事件是暫時的狀態,不久便會消失。同樣以學生考試不及格 為例,當以穩定之解釋風格來做歸因者,會認為考試不及格的事件會永遠發 生,或預期這學期的考試皆會不及格;但以不穩定解釋風格者,會認為只有 這次考試不及格,未來的考試不一定會有一樣的結果。永久性解釋風格會影 響個體的憂鬱情緒與無望感,若將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穩定發生,不 會改變的,個體則易有憂鬱情緒出現;反之,若將事件發生原因解釋為不穩 定,是暫時的狀況,則較不會有憂鬱情況。 三、 普遍性 普遍性解釋風格可再分為普遍(global)與特定(specific)兩向度。此 解釋風格影響個體對於事件是否影響至其他層面的看法。具普遍性解釋風格 者,會認為事件發生是普遍的,在其他情境中亦會發生,且事件會影響到生

(34)

活許多層面;而具特定性解釋風格者,認為事件的發生為特定情況,僅發生 在特定的情境或事件上,不會影響到生活其他層面。例如學生考試不及格, 以普遍性的解釋風格者,會認為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社團、人際等)亦 會表現不佳;但特定解釋風格者,會認為考試不及格的事件僅和此科目或本 次考試有關,不涉及其他的能力。 綜上所述可知,個人對所遭遇之正負向事件在三個向度中不同的解釋方 式,形成樂觀解釋風格與悲觀解釋風格。悲觀解釋風格在正向事件上,會傾 向以暫時、特定、外在的解釋方式;在負向事件上會以穩定、普遍、內在的 解釋方式。而樂觀解釋風格在正向事件上傾向穩定、普遍、內在的解釋方式; 負向事件傾向暫時、特定、外在解釋方式。

參、 影響解釋風格之因素

研究者整理解釋風格相關文獻,茲將影響解釋風格之因素整理如下: 一、 遺傳因素 Schulman、Keith 與 Seligman(1993)指出同卵雙胞胎比起異卵雙胞胎 在解釋風格上有較高的一致性,推測由遺傳因素造成此效果。Lau、Rijsdijk 與 Eley(2006)研究也發現基因因素會影響個體解釋風格。 二、 文化與教育 Lee 與 Seligman(1997)以美國白人、亞裔美人與中國人之大學生共 613 位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文化下解釋風格之差異,研究結果發現美國白人與 亞裔美人對正向事件所做之解釋方式較偏內在歸因;而中國人則偏外在歸因, 其認為美國文化較偏向個人主義,而中國文化則強調謙遜,此種文化上的差 異,是造成中國人與美國白人、亞裔美人在正向事件上所做之解釋方式不同 的因素。Dweck(1975)發現部分學生在經驗失敗後,會將失敗原因歸因於 自己能力不足,但其認為這些對失敗的解釋方式受到家長、老師教育的影響,

(35)

因此,其將會把失敗經驗歸因於自己的兒童分成兩組,兩組皆接受 25 堂的 課程,課程中要求兒童回答問題,其中一組為歸因再教育組,此組兒童在回 答錯誤時,實驗者明確告知兒童錯誤反映其努力不足而非能力不足,研究結 果發現,歸因再教育組的兒童在未來的表現皆較另一組佳,且當他們又經歷 失敗時,會將結果歸因於缺乏努力。 三、 父母解釋風格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兒童和父母對負向事件的解釋風格有 相關,其認為兒童對於事件的認識與判斷須依賴學習,而父母常是兒童觀察 與模仿的對象,因此子女對事件的解釋方式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Seligman 請兒童與其父母填寫解釋風格問卷,發現母親的解釋風格與小孩的相似。認 為兒童會聽取並學習主要照顧者對所遭遇事件的解釋,因此他們也會採取同 樣的解釋風格(引自洪蘭譯,2005)。徐佩君(2000)研究發現父母的解釋 風格與管教方式與小孩之解釋風格有關。 四、 早期負向經驗 Peterson 與 Seligman(1984)指出兒時的創傷經驗亦會影響其解釋風格。 Nolen-Hoeksema 等人(1986)以縱貫研究法,調查 168 位兒童在一年中的 憂鬱與解釋風格狀況,並探討憂鬱與解釋風格之關係,研究結果發現,負向 的解釋風格可以預測未來憂鬱之發生,而當前的憂鬱亦可預測之後悲觀的解 釋風格。Nolen-Hoeksema 等人(1986)認為早期經歷不可控制的事件,如 父母死亡或離異,會產生極大的無助感與憂鬱,並將此無助感類化至生活的 其他層面,影響其對其他事件的解釋風格,因此形成悲觀的解釋風格。吳佩 蒨(2003)以 729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早年家庭經驗與解釋風格 具有相關,受試者對早年家庭經驗知覺越正向者,解釋風格越樂觀。

(36)

第三節 憂鬱傾向之定義與理論

壹、 憂鬱傾向之定義

憂鬱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喪的綜合情緒,嚴重 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張 春興,2000);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 出版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DSM-IV-TR])中,將憂鬱定義為一種 徵候群,為多種症狀的複合體,包含憂鬱情緒、失去活力與興趣、體重改變、 失眠或嗜睡、精神活動激躁或遲滯、疲累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罪惡感、 專注力降低、猶豫不決、反覆想到死亡等(引自孔繁鐘譯,2009)。研究者 整理余民寧、陳柏霖與許嘉家(2010)、林佩諭(2012)、郭育志(2004)、 張春興(2000)、Cantwell 與 Baker(1991)等國內外研究者對憂鬱之定義, 茲整理於表 2-6。 表 2-6 國內外學者對憂鬱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Beck 1967 憂鬱為一種思考障礙,個體會對自己的生活、 世界及未來抱持負向期待。 Powell 1983 憂鬱為一種複雜感受,包括低自尊、無助感與 內心時常感到有不好的事將發生。 Cantwell 與 Baker 1991 憂鬱一種情緒困擾,包含心情不好、沮喪、悲 傷等症狀。 (續下頁)

(37)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張春興 2000 為一種心理狀態,伴隨著情緒低落、悲傷、沮 喪的綜合情緒,嚴重者更會影響生活功能,如 失眠、無動力、絕望、自責、自殺等負向影響。 董氏基金會心理 健康促進諮詢委 員會 2001 憂 鬱 是 指 由 各 式 各 樣 情 境 所 引 發 的 心 情 沉 悶、低落、興趣減少。 Jantz 與 Mcmurray 2003 憂鬱為長期的憂傷、焦慮、羞愧、罪惡、沒有 希望、憤怒和沮喪的情緒。 郭育志 2004 憂鬱為一種因無法紓解長期的挫折、壓力、憤 怒、悲傷等負面情緒,所引發的情緒反應。會 使人有情緒低落、喪失信心、失眠、食慾不振 等狀況。 楊延光與鄭淑惠 2006 憂鬱為一種長期、無力抵抗沮喪或低落情緒, 干擾個體的家庭生活、工作與人際關係。 余民寧等人 2010 憂鬱為一情緒現象,或是生理與心理上的一種 偏差或是心理疾病。 林佩諭 2012 憂鬱為個體處於負向、低落、不愉快情緒中的 心理狀態,個體會感到明顯心情沮喪,並伴隨 著生理上的徵狀,包括無力、退縮、自我貶抑 及失去興趣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38)

綜上所述可知,研究者認為憂鬱為一種負向情緒狀態,並持續一段時間 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悲傷、失去動力等心理狀態,並合併失眠、注意力不 集中、食慾降低等生理症狀,而憂鬱傾向則為個體經驗到憂鬱的頻率與程 度。

貳、 憂鬱之相關理論

憂鬱之成因涉及生理、心理、社會等多因素,不同領域與學派學者提出 各種理論以解釋憂鬱之形成,從生物學、精神分析、社會因素與認知等不同 理論皆有不同觀點,研究者茲將其整理如下: 一、 生物學理論 憂鬱的生物學理論是認為憂鬱為腦中神經傳導物(neurotransmitters)失 調所引起,會造成血清素(serotonin)與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降 低(Kring, Davison, Neale & Johnson, 2007)。另一個憂鬱的生物學理論認為 腦 中 的 丘 腦 下 部— 腦 下 垂 體 — 腎 上 腺 軸 (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 axis])為影響憂鬱的原因,HPA 軸主要為人體對外界刺激反應的 部分,當人體感受到壓力或威脅時,訊號會傳達給身體,HPA 軸會分泌化 學物質,使人體停止對食物、睡眠等的需求,以增加警覺性來因應壓力狀況, 而身體長期或重複的進入這樣的狀態,就會造成食慾、睡眠需求、性慾的下 降,警覺性與退縮性增加,即為憂鬱之症狀(廣梅芳譯,2001)。 二、 精神分析論 Freud 認為憂鬱是始於兒童時早期口腔期之需求被忽略或過度滿足,因 此會造成發展停滯固著於口腔期,變得過度依賴他人以維持自尊。當經驗到 所愛的人離開,當事人會以內攝(introjection)的防衛機轉,將外在悲傷、 難過的情緒內化到自身中,以避免他人拋棄的失落與憤怒,形成對自我的憤 怒,因此造成各種憂鬱症狀(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

(39)

三、 社會因素論 憂鬱被認為與生活中的負面生活事件有關。Paykel 探討憂鬱症患者與正 常者在生活事件上的差異,發現與配偶爭吵次數增加、離婚、改變或從事不 同性質的新工作、家人死亡、家人生重病、家人離家、自己生重病與工作環 境明顯改變等八個事件上,憂鬱症患者的經驗次數顯著高於一般人,認為憂 鬱症與患者經驗較多的失落、分離事件有關(引自柯慧貞,2002)。Kendler、 Hettema、Butera、Gardner 與 Prescott(2003)根據 7,322 位成人雙胞胎的研 究,發現與失落相關的死亡或分離事件,以及伴隨恥辱的事件(例如:離婚、 背叛)會引發憂鬱症。Robinson、Garber 與 Hilsman(1995)整理有關壓力 與憂鬱的研究,發現負向事件所造成的生活壓力是憂鬱的預測因子,但壓力 與憂鬱的相關程度只有中等,推論壓力雖然可以推論憂鬱的發生,但仍有其 他的調節變項。 四、 素質壓力模式(Diathesis-Stress Model) Zubin 與 Spring(1977)提出素質壓力模式來解釋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認為疾病的發生為結合生理、心理、環境因素,而不能僅以單一面向來解釋。 Mann、Christine、Waternaux、Gretchen 與 Kevin(1999)運用此概念整合生 理與心理因素,來解釋憂鬱與自殺行為的發生,認為當個體有造成憂鬱的特 質時,若再遭遇壓力事件,則很有可能引發憂鬱;但若個體引起憂鬱的特質 不高,即便遭遇較高的壓力,也不一定會引起憂鬱。 五、 認知理論 (一) 習得無助理論 Seligman(1975)以狗為實驗對象,提出習得無助理論,指出當個體發 現行為與反應無法控制或避免嫌惡刺激出現時,會對行為反映與結果做出非 關聯性的預期(expectancy of future noncontingency),認為自己的行為與結 果無關,此種預期會使個體產生無助感,無助感為一種心理狀態,經常發生

(40)

於事件無法控制時,習得無助則是長時間在無法控制的環境中,產生的一種 無助的認知想法與無助的情緒感受,而無助的認知則是在先前的經驗中學習 而來,因此稱之為習得無助。習得無助的發生,會使個體在動機、認知、情 緒三部分受到影響。在動機方面,個體會失去主動學習的動機,即使有主動 學習行為,持續度也很短暫;認知方面,個體會對未來不抱持希望,認為自 身的行為反應無法影響結果;情緒方面,個體會有低自尊與憂鬱的傾向。 Abramson 等人(1978)將習得無助推論至人類,認為人類在無法控制 嫌惡刺激或挫折事件時,同樣會習得無助,但人類習得無助的過程更為複雜。 因此提出習得無助的修正模式,認為人們覺察危機時,會對事件發生的原因 做解釋,解釋的方式則會影響其對未來結果的預測,進而影響習得無助感。 當人對負向事件發生的原因,解釋為穩定發生、與自我內在有關、事件影響 是普遍的時候,此種解釋風格即造成無助感,進而形成憂鬱症狀,如圖 2-1。 圖 2-1 解釋風格影響憂鬱症狀

資料來源:”Caus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theory and evidence,”by C. Peterson & M. E. P. Seligman, 1984, Psychological Review,

(41)

由圖 2-1 可知個體的解釋風格與憂鬱症狀之關係,當個體遇到無法控制 的負向事件時,若預期沒有任何的行為或是方法可以控制其發生,且認為此 無法控制的情況是無論時間、情境皆會發生時,會影響個體對未來的預期, 進而產生憂鬱相關的生理、情緒、行為、認知等症狀。若對事件發生原因解 釋為內在因素,則會直接造成個體的自我效能降低。

(二) 憂鬱認知模式(The Cognitive Model of Depression)

憂鬱認知模式由 Beck 所提出,認為人的行為反應與情緒會受到其對事 件觀點的影響,而非事件本身(引自梁雅舒、張育嘉、羅振豐、趙文煜譯, 2003)。Beck 認為人在接受刺激事件到引起憂鬱情緒和行為之間,受到認 知變項的影響,認知變項包含:負向基模(schema)、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es)和負向認知三角(negative cognitive triad),這三項負向的認知變項, 使個體產生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引自 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 Kring、Davison、Neale 與 Johnson(2007)將此三項認知變項與憂鬱之關係 以圖表示,見圖 2-2。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資料來源:“Abnormal Psychology,” by A. M. Kring, G. C. Davison, J. M. Neale, S. L. Johnson, 2007, Abnormal Psychology, 247.

負向基模 認知偏差

負向認知三角

(42)

(1)負向基模 Beck 等人(1979)指出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如何解讀外界訊息,以及影 響其如何反應。憂鬱者具有負向的基模,傾向將外界訊息解讀成失落或威脅, 亦會選擇性的注意或記憶負面訊息,形成負向認知引發憂鬱情緒(劉毅興、 柯慧貞、林彥鴻,2007)。 (2)認知偏差 Beck 認為固有的負向基模會影響人對事件的想法,形成自動化思考 (automatic thoughts),自動化思考會受到特殊刺激影響而勾起個人獨特的 想法,這種想法會導致負向的情緒反應(引自修慧蘭等人譯,2009)。若個 體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事件時皆有自己是無能、糟糕的認知基模,當再次 遇到挫折事件時,就容易以此種負向的認知去解釋事件的發生,而造成沮喪、 挫折、憂鬱的情緒感受。但此種推論過程是用不適當與不正確的資訊來做推 論,Beck 稱此為認知偏差或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並提出七種 常見的認知偏差:1.無根據而做的負向推論;2.以偏概全,常注意事情失敗 的部分而全盤否定所有事情;3.將經驗中一兩次挫折的事件過度的類化至其 他事件;4.誇大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重要性;5.將所有事件做個人化的解釋, 認為自己必須對所有事情負責;6.對事件採二分法或錯誤的標籤;7.常有不 合理的信念要求自己或極端化的思考(引自柯慧貞,2002)。認知偏差會使 人以過去錯誤的認知來解釋當下所遇到的事件,此種認知方式多為不合理與 錯誤的推論,並造成憂鬱的情緒與行為反應。 (3)負向認知三角 Beck 認為引 起 憂鬱有三 種主要 的 認知因素 : 1 對 自 我的負向 觀點 (negative view of self),即會使用貶抑的詞來形容自己;2 對世界抱持負向 態度(negative view of the world),會以負向的態度解釋生活經驗與情境, 認為世界是充滿挫折的、痛苦的;3 對於未來抱持負向與悲觀的看法(negative

(43)

view of the future),認為未來的狀況更糟,亦缺乏能力去做改變。這三種對 自我、經驗與未來抱持負向看法的認知因素會造成憂鬱的症狀(引自 Beck et al., 1979)。

參、 憂鬱之症狀

Radloff(1977)認為憂鬱特徵可分為六種:憂鬱情緒、罪惡感和無價值 感、無助和絕望感、心理動作遲緩、食慾減退、睡眠障礙;Powell 將憂鬱症 狀分成情緒、認知、生理和行為四個向度,情緒方面會有明顯的沮喪、悲傷、 情緒低落等感受;認知上會有無望、悲觀、出現死亡意念等;生理方面食慾 明顯降低或喪失、失眠、體重減輕、體力減退等;行為方面會有話少、行動 速度慢且少、有時出現激躁行為、自殺行為等(引自林家興、陳玉芳、葉雅 馨、徐佳玲、孫正大,2008);Derdikman-Eiron 等人(2012)認為情緒、 認知、幸福感、自尊、學業表現、行為問題、人際關係可以反映出個體之憂 鬱狀況,在情緒方面,憂鬱者會感到害怕、焦慮與不安,或是感到沮喪和悲 傷;認知上會對於未來感到無希望,且會擔心很多事情;其幸福感、自尊、 學業表現亦會降低,且可能會出現行為問題或人際關係疏遠;林家興等人 (2008)則認為大學生在憂鬱症狀的表現上,有較多的症狀會顯現在人際層 面,故認為大學生之憂鬱症狀除了包含原本的生理、認知、行為、情緒症狀 外,應再加入人際的症狀;王嘉琪(2009)將憂鬱分成情緒、認知或思想、 生理、行為四個方面,並指出國內大學生的憂鬱情緒主要顯示於認知與情緒 上的偏差;余民寧等人(2008)將憂鬱分成認知、情緒、身體、人際四個向 度,在認知向度上,憂鬱者對於自我、世界以及未來皆抱持負向觀點,且會 有負面想法與自我批評;在情緒向度上,憂鬱者會經驗到緊張、感到壓力與 罪惡感、亦感到憂鬱、難過、憤怒等多項負向感受;身體向度上,會有睡眠 困擾、能力降低、食慾不振、無法專注等現象;在人際向度上,憂鬱者會過 於敏感於互動中的負向感受,或是害怕批評與拒絕,因此選擇減少互動,進

(44)

而造成不良之人際關係。研究者蒐集多位學者之文獻資料(王嘉琪,2009; 余民寧、黃馨瑩、劉育如,2011;林家興等人,2008;柯慧貞、周鉦翔,2009; Derdikman-Eiron 等人,2012;Radloff,1977),將憂鬱之症狀歸納為生理、 情緒、認知、行為與人際等五個向度,茲分述如下: 一、 生理方面 憂鬱在生理上的症狀表現包含食慾突然的降低或增加、體重突然減少或 增加、睡眠品質低落、失眠或嗜睡、體力降低、容易疲憊、無法集中注意力、 性慾降低、活動力減少、頭痛、胃痛及胸悶等情形。 二、 情緒方面 憂鬱情緒包含情緒低落、沮喪、悲傷、難過、罪惡感、無價值感、煩躁、 不安、易怒、無精打采、焦慮及焦躁等。 三、 認知方面 憂鬱症狀在認知方面會有低自尊、自我批評的想法、悲觀、負面的想法、 無望感、罪惡感、無助、認知偏誤、死亡意念及自殺念頭等。 四、 行為方面 行為方面會有話少或話過多、行動速度慢且少、有時出現激躁行為、自 殺行為、缺乏主動動機、無法積極行動、難以做決定、哭泣、做事半途而廢 無法持續、無法專注與集中注意力等。 五、 人際方面 憂鬱者在人際方面會有退縮、認為沒有人關心自己、認為沒有人了解自 己、不想和別人交談、覺得孤單空虛、不想和他人連繫及不想出門等現象。 由上可知,憂鬱的症狀並非為單一面向,包含了生理、情緒、認知、行 為、人際的改變與不適應,為多面向的症狀反應。因此,探討憂鬱應以多面 向的角度來了解個體之憂鬱狀況。

(45)

第四節 大學生親子關係、解釋風格與憂鬱傾向

之相關研究

本節就不同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進行 整理,以下分述之:

壹、 不同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

研究

不同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與父母婚姻狀況。背景變項與親子關係、 解釋風格、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以下分述之: 一、 性別方面 (一) 親子關係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林佩玲(2007)探討大專原住民學生之親子關係,研究發現女性所知覺 之親子關係較男性佳。葉純旭(2012)研究臺灣地區大學生親子關係,研究 結果發現,大學生親子關係具有性別差異,女大學生較男大學生親子關係為 佳。王如芬(2005)研究 1,021 位大學生之親子關係,研究發現與母親親子 關係與父親親子關係皆存在性別差異,女性在與父母之親子關係皆顯著優於 男性。在青少年的研究中,Branje 等人(2010)研究發現女性和母親之親子 關係較男性佳。修慧蘭(2006)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受試者其親子關係具有 顯著差異,男性在親子關係中知覺到的父母干涉程度高於女性。而整體而言 男性與母親之親子關係較父親親密。梁太陽(2008)、陳淑芬(2009)的研 究亦發現相同的研究結果,皆指出不同性別受試者在親子關係上具有顯著差 異,女性的親子關係較男性親子關係佳。然而,張高賓(2004)研究發現親 子關係無性別上的差異。張惠琴(2009)研究也發現,不同性別之受試者在 親子關係上並無顯著差異。

(46)

(二) 解釋風格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Bunce 與 Peterson(1997)的研究發現,解釋風格並沒有性別差異存在。 楊錦雲(2004)研究也發現在正負向事件上的解釋風格不同性別並未有顯著 差異。謝慧屏(2010)的研究也顯示同樣的結果,男女性在解釋風格上沒有 顯著差異。然而,黃鈴淯(2009)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青少年在對正向事 件的解釋風格中,穩定性與普遍性兩向度具有性別差異,女性在正向事件解 釋風格上,較男性更為傾向於穩定與普遍的解釋風格;而在對負向事件的解 釋風格上,穩定性、普遍性與個別性三個向度皆具有性別差異,女性在對負 向事件的解釋上,相較於男性更傾向於悲觀的解釋風格。蔡治平(2011)的 研究結果也顯示男女性在整體解釋風格上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解釋風格的 向度上具有差異,在對負向事件的永久性解釋方式上,女性顯著高於男性, 表示女性面對負向事件時較偏向使用永久性解釋風格。以上研究皆指出女性 較男性具有悲觀的解釋風格,但 Martinez 與 Sewell(2000)的研究發現不同 的結果,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女性解釋風格較男性之解釋風格為樂 觀。 由上可知,多數研究支持不同性別在整體的解釋風格中不具有顯著差異, 但是在解釋風格各向度間,以及對正負向事件所作之解釋風格中,存在性別 差異,但對於男性與女性所傾向使用之解釋風格並沒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三) 憂鬱傾向與性別之相關研究 Kendler 等人(2003)研究發現失落與恥辱事件會引發憂鬱症,但在性 別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許雅惠與辛宜津(2006)以 5,876 位大專學生為研 究對象,研究結果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狀況上並無顯著差異。王 嘉琪(2009)以 666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學生憂鬱狀況,研究結果 發現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在憂鬱傾向上並沒有顯著差異。吳元蓉(2006)研究 臺灣中部 1,344 位大學生之憂鬱現狀,研究發現大學男女性在憂鬱傾向上沒

數據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親子關係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Thomas 與 Chess  1977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孩子間相互影響的關係。  劉焜輝  1983  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間的互動歷程,子女會 受父母的影響,而父母也會受到子女行為反應 的影響,兩者形成不斷產生交互作用的循環。  林文瑛與王震武  1995  親子關係為強調尊長與卑幼之間的角色,現代 化之親子關係為父母與子女之親情關係。  羅國英  1995  親子關係為特別且複雜的親密關係。  蔡漢賢  2000
表 2-3    國外學者之親子關係內涵  學者  時間  親子關係內涵  Riggio  2004  情感品質、情緒支持、促進獨立  Papp 等人  2005  心理自主、嚴格控制  O'Connor 等人  2006  衝突、溫暖支持  Zhang 與 Chen  2010  親密、衝突、依賴  Hardt 等人  2011  知覺愛、控制、父母期待、角色轉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依時間排序)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國內外學者對於親子關係之內涵皆包含正向與負向 的情感關係,研究者將上述文獻中之親
表 2-4    國內學者對解釋風格之定義  研究者  時間  定義  徐佩君  2000  解釋風格係指個人對生活遭遇之事件發生起因的 信念。解釋風格具有習慣性,個人會在多數情境 中不經意的流露,以致出現習慣的解釋方式,並 廣泛的影響個人生活。  高民凱與  林清文  2002  解釋風格為個人對發生在其身上的事件所做的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陳美冠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對遭遇之無法控制事件原因所做的 一種習慣性的解釋方式。  楊錦雲  2004  解釋風格為人們對於所經歷之生活事件有的獨特 的解釋習
圖 2-2    不同認知變項與憂鬱之相互關聯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function is named after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Oliver Heaviside (1850–1925) and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an electric current that is switched on at time t = 0.] Its graph

在心理學範疇的議題中,性別變項上的差異表現常受到關注, Robak 與 Weitzman

Services, and Chapter 12 Financial Services” ,分 為   Explanatory Notes、 List of the ROC 、 List of Panama 三部份.. 如有疑問,請電洽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 Teaching grammar through texts enables students to see how the choice of language items is?. affected by the context and how it shapes the tone, style and register of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