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中,研究者將相關文獻資料做整理,說明成人依附理論之內涵與發展 以及成人依附之相關研究。

一、成人依附之理論與內涵

Bowlby(1973)的依附理論中,結合了動物行為論、控制論、訊息處理理論、

發展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針對個體在早期經驗中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 連結提出核心概念。其指出主要照顧者與嬰孩之間有緊密的情感連結(attachment bond),嬰孩在與主要照顧者間互動的過程中,會建構出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內在運 作模式(working models)。之後Ainsworth等人(1978)透過陌生情境實驗觀察嬰 兒與母親之間的依附連結,研究結果發現,照顧者在面對嬰兒需求時具備的敏感 度及給予的回應,將會影響嬰兒的反應,若照顧者在接收到嬰兒的情緒、心情等 需求時能正確地給予回應,嬰兒較多為安全型(secure)依附;反之,若對嬰兒的 需求給予錯誤地回應甚至忽略需求,嬰兒較可能發展為不安全型(insecure)依附。

在此實驗中,將嬰兒的反應歸納成三種依附類型,分別是安全(secure)依附、抗 拒(resistant)依附、逃避(avoidant)依附。

探討依附風格的理論與內涵,多從主要照顧者與嬰兒、兒童的觀察發展形成,

從早期以母嬰關係為研究主題,逐漸擴展到成人親密關係間的情感連結,將研究 對象聚焦於成人族群,擴充研究上對依附理論的概念。後續學者以成人作為研究

對象,因此,研究者將對成人依附之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Hazan與Shaver的成人依附研究

越來越多學者以Bowlby(1973)的依附理論為基礎,針對兒童、青少年做研 究,而成人的依附型態之相關研究是從Hazan與Shaver(1987)開始。在Hazan與 Shaver的研究中,承襲Ainswoth等人(1978)定義出的三種成人依附風格,將依附 理論的概念套用在成人親密關係上,研究中運用Ainswoth等人對不同依附風格類型 與人互動表現的推測,針對620名受測者施以自陳量表,量表分為三大部分,用以 了解受測者對自身依附型態的分類及對親密關係的想法,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類型 依附型態者對親密關係的感受與想法有所不同。「安全型依附者」對親密關係的經 驗多抱持樂觀與信任,對於伴侶的錯誤較能接納,維持親密關係時間普遍較長。「逃 避型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時常感到嫉妒,且抗拒關係中的親密。「焦慮型依附」

則容易進入親密關係,卻難以維持關係。此研究亦發現成人的依附風格與早期的 依附風格有所雷同,且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會隨著依附風格的類別而有所差異,

使得不同類型依附風格的成人所知覺到的愛情經驗存在著差異,對親密關係的信 念以及對伴侶的信任感也會隨之改變。

(二)Collins與Read的成人依附研究

Collins與Read(1990)率先以向度觀點探究成人依附風格,有別於Hazan與 Shaver(1987)的類別觀點。在他們的研究中,更細緻地發展出以向度觀點測量成 人依附風格的量表,進一步探究不同依附風格者之內在運作模式在自我、他人與 愛情態度上之差異。研究中藉由因素分析統計方式,從Hazan與Shaver的三種成人 依附風格中發現了三個向度,分別為依賴(depend)、焦慮(anxious)以及親密(close)。

「依賴」指能信任他人,且在有需要時相信對方是能給予依靠;「焦慮」指在人際 關係中感到焦慮,且害怕被對方遺棄與不被他人所愛;「親密」指對於親密關係感 到舒服自在(頁647)。此三向度開啟了重新理解三種成人依附風格的篇章,安全 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較為舒適,能夠放心依賴他人,多以正向眼光看待生活中的

其他人;逃避依附者對於親密關係易有不自在的感受,且難以對他人產生信任感,

認為周遭的人多是複雜自私的;最後,焦慮依附者則對親密關係感到舒適,對他 人易有信任感,看待周遭他者也較為負向。透過Collins與Read的研究,補足了類 別觀點下無法確實將個體納入特定類別的限制,讓後續的研究者以新的觀點理解 成人依附類型。

(三)Bartholomew與Horowitz的成人依附研究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延續Bowlby(1979)提出的內在運作模式,

運用此概念拓展成人依附風格的定義方式,研究中將內在運作模式依自我模式、

他人模式以及正向、負向兩向度做程度上的區分,依此兩向度分別形成四種成人 依附風格,個體看待自我的方式越正向,則傾向感受到被愛,另一方面,看待他 人的模式越正向則越能建立信任感。四種成人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secure)依附 型態、焦慮(preoccupied)依附型態、排除(dismissing)依附型態、害怕(fearful)

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態者具正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人模式,有好的自我價值感,

普遍認為周遭他人是友善的;焦慮依附型態者有負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人模式,

自我價值感較低,傾向藉著討好他人以獲取他人對自己的接納;排出依附型態者 有正向自我模式與負向他人模式,相信自己有價值但認為他人不會愛自己,同時 也認為周遭他人對自己有敵意且拒絕自己;害怕依附型態者有負向自我模式與負 向他人模式,較不易與他人進入親密關係,以防止任何讓自己在情感經驗中受傷 的可能性,通常看起來較為獨立自主(頁228)。

(四)Brennan、Clark與Shaver的成人依附研究

在Brennan、Clark與Shaver(1998)的研究中,致力於整合歷來學者測量成人 依附風格的工具以形成通用之測量工具,研究中集結歷來學者所發展之測量項目,

並透過主成份分析統計法對60種測量成人依附風格的分量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 各因素間能進一步找出兩大高階因素,分別為逃避(avoidance)與焦慮(anxiety),

亦即「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兩向度。依附逃避向度較能反映出在親密關係

中所感受的抗拒與不適,而依附焦慮向度則指個體對於與他人形成依附連結所隨 之而來的焦慮與偏見,以及害怕被他人拒絕的感受。Brennan等人的研究發現,此 兩向度能呼應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所提出的四種類型。無論成人依附 風格是以兩向度或是上述新形成的四種類型做區分,在預測親密關係中的觸覺

(touch)與性(sexuality)等與建立緊密依附相關的效標上均顯示較高的解釋力,

由此可知以兩向度的觀點來探討成人依附風格能有更精確的結果。

針對成人依附理論的研究從類別逐漸發展為向度,Fraley與Waller(1998)透 過分析639名大學生的依附關係結果,發現依附關係的形成是由兩向度的連續變項 組成,分別為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向度觀點的依附關係相較於類別觀點的依附 關係有較高的預測力,且在解釋個人認知、想法與行為上能較為清晰。

綜上所述,早期之成人依附多以類別方式進行分類,然此分類方式容易將個 體歸類使得限縮對成人依附的有更全面的了解,故本研究將以兩向度模式探討大 學生之成人依附。

二、成人依附之測量

成人依附測量工具包含著晤談法與問卷法,測量的重點主要放在親密關係中 的人際互動,晤談法為施測者依據受試者的描述將其分類為特定之依附風格中,

問卷法則為受試者依據主觀知覺評估其依附關係,以下列出主要測量愛情關係中 的依附工具:

(一)成人依附問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AAQ)

為使自陳量表能更精確地測量到個體依附關係之差異,學者使用連續量尺進 行測量。例如:Simpson(1990)依據Hazan與Shaver(1987)對三種依附型態的敘 述,將敘述內容發展為13個題項。接著,Simpson、Rholes與Phillips(1996)更進 一步將量表發展為17個題項,分別為依附逃避分量表與依附焦慮分量表,量表採 李克特氏七點量表,兩分量表在男性受測者之信度分別為.7與.74,在女性受測者 則為.72與.76。效度部分,此兩分量表與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之親密關

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的四個分量表有顯著相關,其中,依附 逃避分量表與RQ之安全型依附分量表及害怕逃避型依附分量表有顯著相關,依附 焦慮分量表則與RQ之焦慮矛盾型依附及害怕逃避型依附有顯著相關,由此可見此 量表有良好之效標關聯效度。在此量表上,受測者以對伴侶的感覺做回答,依附 逃避向度得分較高者,在關係中傾向逃避與人親近,依附焦慮向度得分較高者,

對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能否信賴會感受到衝突的想法,而安全依附者在兩向度的 得分均低。

(二)親密關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依據Bowlby(1973)提出之對自我的內在運 作模式以及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將依附關係分為四種類別,形成此份關係問 卷。量表包括四個題項,為李克特氏七點量表,重測信度為.49至.71。受試者以一 般人 際 關係 自 評,量 表 結果 顯 示受 測者 為為 安全 (secure)依附型態、焦慮

(preoccupied)依附型態、排除(dismissing)依附型態、害怕(fearful)依附型態。

國內學者王慶福(1995)根據Bartholomew與Horowitz的理論架構,發展「人際依 附風格量表」,分量表為安全依附分量表、逃避依附分量表、排除依附分量表、焦 慮依附分量表。量表題項包括24題,為六點量表,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79、.83、.81、.71,受測者以在分量表得分高者為其依附型態。效度部分,

此量表經因素分析後所得之因素負荷量多在.4以上,顯示此量表有良好之效度。然 而,此量表仍存有限制,主要為未考驗重測信度,且需進一步證實此種分類方式 在實務工作中可行。

(三)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ECRS)

此份量表為Brennan等人(1998)為整合當時測量成人依附的工具,邀請1,086

此份量表為Brennan等人(1998)為整合當時測量成人依附的工具,邀請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