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拒絕敏感度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拒絕敏感度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說明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並探討拒絕敏感度與成人依附、衝 突因應之相關研究。拒絕敏感度之定義及相關研究說明如下。

一、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

(一)拒絕敏感度之定義

拒絕敏感的概念最早來自於Mehrabian(1970)對於親和力傾向(affiliative tendency)與拒絕敏感(sensitivity to rejection)測量的研究,親和力傾向指的是對 於他人行為具有正向預期,拒絕敏感則是對他人行為傾向負向預期。從親和力傾 向、拒絕敏感傾向的人際互動,勾勒出對拒絕敏感傾向的定義,研究結果中,在 親和力傾向得分較高者,與人溝通時多提到對情境的正向感受,至於在人際互動 上,顯示在拒絕敏感傾向上得分高者,會傾向降低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相處。

Downey與Feldman(1996)結合依附觀點,並以認知情感處理系統為根據,定

義拒絕敏感度為「個體對拒絕感存有焦慮的負向預期心理,且時常知覺到受他人 拒絕,面臨拒絕情境時會過度反應」(頁96)。研究中也發現拒絕敏感度高者傾向 將他人模糊的訊息解讀為拒絕訊息,並在接收到訊息後引發過度的反應。Leary

(2001)提出的人際拒絕(interpersonal rejection)說明了個體對他人的接受度與 拒絕程度,會依據看待關係的重要性來做變動,而被接受或被拒絕後的反應,亦 會因著個體如何看待對方的重要程度做調整。Dodson(2016)提出了拒絕敏感不 安 (rejection sensitivity dysphoria ), 從 注 意 力 不 足 過 動 症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對社交情境的知覺過程做觀察,特徵包含認為 自己被嘲笑、被批評、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失望,主要為情緒上的痛苦。在人際 互動上分為三個特點:一為忽視自己的需求與目標以避免批評;二為避免接觸具 有挑戰性的情境與關係而自我設限;三為疏遠他人以避免被拒絕與依賴的發生。

許多學者也發現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症(London, Downey, Bonica, & Paltin, 2007;

McDonald, Bowker, Rubin, Laursen, & Duchene, 2010)及邊緣性人格障礙症(Ayduk et al., 2008; Meyer, Ajchenbrenner, & Bowles, 2005; Staebler, Helbing, Rosenbach, &

Renneberg, 2010)間的關聯性。London等人(2007)的研究中指出拒絕敏感度所引 起的焦慮情緒會使得個體以逃離的方式回應拒絕情境,導致社交焦慮與社交退縮。

邊緣性人格患者傾向以二元思考,當感到被拒絕時,個體難以辨識出人際互動中 的正向回饋,透過拒絕敏感度引起情緒(如:憂鬱的情緒)、認知(如:自我貶低)、 行為(如:自我傷害、人際衝突)等面向的過度反應(Staebler et al., 2010)。

(二)拒絕敏感度之內涵

現今學者對拒絕敏感度的內涵可從依附觀點與社會認知學習觀點來做探討

(Feldman & Downey, 1994; London et al., 2007;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

Feldman與Downey(1994)運用Bowlby(1973)之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探究拒 絕敏感度在早期經驗與成人行為間的影響,研究中發現不安全依附型態者的拒絕 敏感度較高,主要是因為年幼時期的需求長期被主要照顧者拒絕,在此長期遭拒

的情境下,個體日後對人際情境可能過度敏感,焦慮地預期他人的行為是在拒絕 自己。由此可知,在人際互動情境中焦慮地預期對方會拒絕自己,與不安全依附 型態的人際互動反應有所相似。另一方面,Downey與Feldman(2001)以社會認知 學習論的觀點為基礎,發展出拒絕敏感度模型(rejection sensitivity model),此模 型說明了個體從早期的拒絕經驗到引起他人拒絕行為的歷程。首先,受拒絕經驗 會引起個體情緒(如:生氣)與過度激發的反應(如:傷害他人、感到敵意),接 著,便會將關係互動中他人的反應解讀為對方在拒絕自己,最後,對他人反應的 過度解讀與過度反應便進一步引發關係中對方的拒絕行為,確實地應驗了他人拒 絕自己的假設。Downey、Mougios、Ayduk、London與Shoda(2004)增修了此拒 絕敏感度模型,加入防禦激活系統(Defensively Motivated System,DMS),當個 體區辨外在訊息為負面訊息時,透過防禦系統幫助個體保護自我(如:戰或逃), 高拒絕敏感度者透過此系統迅速地偵測到拒絕的負向訊息,進而產生反應。整合 上述對拒絕敏感度的觀點,可知拒絕敏感度來自於幼年時的受拒絕經驗,此拒絕 經驗導致個體成年時的不安全依附行為,對情境中的的衝突情境傾向解讀為對方 拒絕自己。

至於在接收到拒絕訊息後的反應是否存有個別差異,可由個人層面與人際互 動層面做衡量。Leary與Kowalski(1995)認為個體自尊的高低,能夠反映出在社 交情境中被接納或遭到拒絕,自尊程度越高,越傾向認為其他人會接納自己,反 之則預期他人會拒絕自己。Downey與Feldman(1996)的研究亦指出,高拒絕敏感 度者的自尊較低,使得在社交互動中多採取逃避退縮的態度。由此可知,高拒絕 敏感度對自我存有負向的觀感,可能會使其迴避感到焦慮的社交情境。至於互動 對象的上,Leary(2001)發現在相似的被拒絕情境下,被重要他人拒絕所引起的 反應會大於被同儕與陌生人拒絕。Kelly(2001)則認為被拒絕後的反應,須視個 人如何看待此段關係所帶來的意義。也就是說,被拒絕後的反應會由個體看待與 互動對象間的關係所帶來的意義而有不同。

在親密關係中會拒絕敏感度激活後引發的反應會對人際互動產生了影響,可 由認知、情緒與行為三面向做討論。Downey與Feldman(1996)以80對情侶為研究 對象,探討個體之受到拒絕的焦慮性預期與關係品質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 對拒絕反應具有焦慮預期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傾向將伴侶無意的行為解讀為對方 欲傷害自己,且容易出現嫉妒、敵意的情緒與控制對方的行為,對於親密關係容 易感到不滿意。由此可知,對拒絕的焦慮預期會激發個體對受到拒絕的知覺,連 帶影響對他人行為的過度反應。Downey、Freitas、Khouri與Michaelis(1998)的研 究中,以39對情侶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拒絕敏感度與伴侶表現之拒絕行為的關聯 性,研究結果顯示拒絕敏感度會引起伴侶在衝突後之憤怒情緒,且互動中之負向 行為反應具有中介效果。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反應將會激發伴侶面對衝突時以拒 絕回應,進一步應驗了伴侶確實在拒絕自己。由此可知,拒絕敏感度所引起的反 應可分為焦慮情緒反應(Downey & Feldman, 1996)與生氣情緒反應(Downey et al., 1998),而引起的行為反應上,焦慮情緒反應會以逃離來因應,例如:社交焦慮、

社交畏避;生氣情緒則以攻擊回應(London et al., 2007)。Levy、Ayduk與Downey

(200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型正說明了個體在接收到被拒絕經驗後會產生對 拒絕反應的知覺,進一步影響個體對拒絕的認知想法與情緒感受,啟動個體過度 的行為反應,此一行為反應更激發他人之拒絕自己的行為,形成一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拒絕敏感度從接收訊息到解讀訊息,與個人對拒絕反應的焦慮預 期有關。拒絕敏感度不僅為個人之認知情感反應系統,更涉及與他人之行為互動,

本研究欲聚焦於拒絕敏感度與成人依附、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性。

二、拒絕敏感度之測量

測量拒絕敏感的測量工具最早為Mehrabian(1976)發展的量表,目的在了解 個體之親和力傾向與拒絕敏感傾向,量表中包含24個題項,題項敘述包含正面與 負面,此量表邀請916名大專生作為受試者進行分析,得到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83,四週後再以108名受測者進行分析,得到之重測信度為.92。效度方面,

從研究中可知拒絕敏感度量表分數與焦慮特質量表(Trait Anxiety Scale)具有正相 關,與成就傾向量表(Achieving Tendency Scale)具有負相關,可知此量表具有良 好之效標關聯效度。由量表結果亦可知拒絕敏感度量表得分高者,較缺乏人際互 動的彈性。

後續學者Feldman與Downey(1994)藉由對20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搜集大 學生常見之人際互動情境,發展出拒絕敏感度量表。此量表中包含18種人際互動 情境,受測者針對情境中所引起的焦慮程度做評分,作答時必須根據同一情境回 應兩種問題:一為對被拒絕與被接受的預期心理,二為對人際互動情境中所造成 後果的擔心,採李克特氏六點量表進行填答與計分。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後,此量 表得到單一的因素結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81,且整份量表與人際敏 感度量表(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ubscale)有.61的顯著相關。由此可知此量表具 有良好之信度與效度指標。

為使拒絕敏感度量表更符合華人文化大學生之人際互動情境,陳思帆(2008)

修編拒絕敏感度量表,同樣包含焦慮程度與負向期待分量表。在題項情境上擴展 互動對象,從同儕進一步擴展出學弟妹,受試者針對每一題目需分別回答兩個問 題,分別是(a)對此情境感受到焦慮擔心的程度,以及(b)受試者認為對方同 意要求的可能性。透過對194位大學生進行預試,得到同儕與學弟妹分量表之(a)

部分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在.76至.77間,(b)部分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在.74至.75間。效度部分,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後得到單一之因素結構,各題項 的因素負荷量在.46至.71間,可解釋變異量為70.4%。顯示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 度。鄭宇喬(2014)為使拒絕敏感度量表能更符合現今大學生之被拒絕情境,邀 請大學生進行訪談,編修此份量表。

綜合上述,拒絕敏感度量表在不斷編修後,能服膺目前大學生人際互動情境,

考慮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與目的,以及拒絕敏感度量表之信效度,決定以鄭宇喬

(2014)修訂之「拒絕敏感度量表」作為本研究拒絕敏感度之施測工具。

三、拒絕敏感度之相關研究

三、拒絕敏感度之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