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及建議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討論

一、不同背景變項差異分析之討論

本研究之性別差異分析結果發現,僅關係衝突因應中之「忠誠」有性別差異,

男性在忠誠之得分高於女性,研究假設 1-1 獲得部分支持,由此可知男性在面對 關係衝突時,傾向被動地等待問題改善。在依附逃避、依附焦慮、拒絕敏感度、

表明、忽視、離開之性別差異未達顯著水準,研究假設 1-1 未完全獲得支持。首 先,在成人依附上之研究結果與 Schmitt(2008)的研究結果部分相同,Schmitt 的研究中發現非西方國家之男性與女性在依附逃避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也與 Del Giudice(2011)針對東亞地區所做的研究部分雷同,在其研究中發現男性相 較於女性在逃避向度得分較高,然而在焦慮向度上則沒有性別差異。國內研究中 亦有學者指出大學生之成人依附在性別上沒有顯著差異(李靜如,2007;張儷馨,

2005;鄭雨芯,2006)。其次,在拒絕敏感度上之沒有性別差異,與國外許多研究 結果相同(Downey & Feldman, 1996; Harper et al., 2006)。在國內研究中,則與吳 玫瑩(2015)發現之拒絕敏感度在男性與女性間相似,其指出男性與女性之拒絕 敏感度雖有顯著差異,然差異甚小。此研究結果與Harper 等人(2006)以 211 對 夫妻為研究對象的結果不同,亦與 Mellin(2008)以大學生為對象之研究結果不 同,研究者推測,可能與樣本平均年齡差異有關。最後,關係衝突因應在性別上 的研究結果,僅忠誠之得分結果與李晉源(2015)研究中之性別差異相符,同樣 為男性高於女性,張時雯(2003)亦指出男性在忠誠之得分上顯著高於女性。

在分手方式差異分析結果發現,無分手經驗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主動分手、

協議分手,被動分手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協議分手。表明因應上,協議分手顯著 高於無分手經驗,忠誠因應部分,被動分手顯著高於主動分手與無分手經驗,協 議分手亦顯著高於無分手經驗,部分支持研究假設 1-2。在依附焦慮、拒絕敏感 度、忽視、離開上之分手方式差異則未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 1-2 未獲得完全支 持。此結果顯示,在親密關係中較難與對方親近者,其會依著經歷過之分手方式 而出現差異,另,在面對關係衝突時常表明與忠誠亦會因經歷過之分手方式而出 現差異。依附逃避分數在「無分手經驗者」之得分較「主動分手者」與「協議分 手者」高,研究者推論「無分手經驗者」可能由於依附逃避傾向使其在關係中難 以與對方表明需求,對於親密關係之困境或結束較不會主動進行討論。「被動分手 者」則受到依附逃避傾向影響,使其在關係中多為被動等待對方做出決定,此與 黃碧慧(2001)提及逃避依附型態者在面臨失落與困擾時,常表現出獨立、漠視 壓力、不表現情緒等反應有所呼應。在面對關係中的衝突時,「協議分手者」較能 夠在衝突中表達個人需求,以討論的方式因應衝突,至於被動分手者與協議分手 者則多等待關係改變,不主動對關係做出決策。

在感情狀態上之差異分析發現,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三者 之差異結果均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 1-3 獲得支持。成人依附之差異結果與詹毓 玫(2013)的研究結果相符,在其研究中發現依附逃避分數在從未有過交往對象 者上,顯著高於曾經有過交往對象與目前有過交往對象,依附焦慮分數則為曾經 有過交往對象與從未有過交往對象分別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在關係衝突因應上 則與李晉源(2014)之研究結果相同,皆發現在表明分數上,目前有交往對象者 顯著高於曾經有交往對象與未曾有交往對象,另外,在忠誠、忽視、離開上,則 發現曾經有交往對象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者。至於以感情狀態作為背景變項探討 拒絕敏感度之差異,目前國內尚未有此研究,本研究發現拒絕敏感度在從未有交 往對象上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研究者推測從未有交往對象者可能因其對愛情的 想像參酌一般人際情境,較少親密關係中的親密感、承諾感與激情感,使得在拒

絕敏感度上得分較高。

在年級之差異分析發現,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三者之差異 結果均未有顯著差異,研究假設 1-4 未獲支持。成人依附部份,本研究結果與陳 宥語(2017)之研究結果相符,顯示大學生之成人依附在年級上未有顯著差異,

亦與范孜筠(2012)之研究結果相符,然而,卻與蘇飛淨(2012)之研究結果不 同,在其研究中顯示在親密依附中,大二學生之焦慮依附顯著高於大三學生,在 逃避依附則為呈現出顯著差異。拒絕敏感度之差異結果則與鄭宇喬(2014)之研 究結果相同,均顯示拒絕敏感度在年級上無顯著差異。在關係衝突因應上,因國 內對以年級為背景變項之研究甚少,本研究發現關係衝突因應在年級上未有顯著 差異,彌補國內研究不足。

二、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相關分析之討論

本研究之相關分析結果發現,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為顯著正相關,依附逃避 與依附焦慮均與拒絕敏感度有顯著正相關,支持研究假設2-1、2-2。依附逃避及 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有顯著正相關,依附焦慮與表明則有顯著負相關,

支持研究假設2-4、2-5、2-6、2-7、2-8、2-9、2-10。依附逃避則與表明未有顯著 相關,研究假設2-3 未獲支持。至於拒絕敏感度,則與表明有顯著負相關,支持 研究假設2-11,與忠誠、忽視、離開則未有顯著相關,研究假設 2-12、2-13、2-14 未獲得支持。

首先,成人依附與拒絕敏感度之相關分析上,依附逃避越高,拒絕敏感度越 高,表示對親近伴侶感到不自在的人,在關係中的互動情境中較容易有被拒絕的 感受。另一方面,依附焦慮越高,拒絕敏感度亦越高,表示對伴侶缺乏安全感及 擔心被拋棄的人,亦容易在關係中有被拒絕的感受。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相符

(Erozkan, 2004; Ishaq & Anis ul Haque, 2015),例如,Feldman 與 Downey(1994)

認為不安全依附型態者的拒絕敏感度較高,面對人際情境時可能過度敏感,焦慮 地預期他人在拒絕自己,因而產生被拒絕的感受。

其次,在成人依附與關係衝突因應之相關分析結果上,可發現依附逃避傾向 越高,在面對關係衝突時傾向以等待關係自然發展,不直接表明個人需求與對關 係做出決策,亦可能主動離開關係。另一方面,依附焦慮傾向越低,在面對關係 衝突時多會向伴侶直接表達關係中面臨的困境,而依附焦慮越高,則傾向在關係 中等待衝突自然解決,或採取忽視衝突及直接離開關係的做法。此結果與過去許 多研究相符(Creasey, 2002; Gaines et al., 1997)。國內研究也提及相同的結果,例 如,吳孟珍(2007)指出焦慮型依附、害怕逃避型依附、忽略逃避型依附,三者 與「忽視」、「離開」此兩種因應方式有正相關,其中害怕逃避型依附與「表明」

因應有負相關。由此可知,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傾向高者,多以被動等待或主動 離開以面對關係衝突。最後,針對依附逃避在表明上的研究發現未能支持假設,

研究者嘗試提出解釋,可能與過去研究在探討成人依附之類型論進行討論,如今 以依附向度探討時可能出現定義上的誤差,導致研究結果產生差異。

最後,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部分,拒絕敏感度越低,在面對關係衝突 時多會直接向伴侶表達關係中的困境,主動尋求解決辦法。此結果與許多研究相 符(May et al., 2003; Murphy & Russel, 2008)。Croft 與 Zimmer-Gembeck(2014)

的研究發現拒絕敏感度較高者,在關係中多會展現主動攻擊與明顯的情緒反應,

較少採取妥協的策略,然在忠誠、忽視、離開無顯著差異。研究者回顧過往文獻,

發現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此四項因應方式之直接研究較少,僅從文獻推測 兩者間的關聯性,結果與過去研究結果不符(Dutton, Saunders, Staromski, &

Bartholomew, 1994; Gaines et al., 1997; Holtzworth-Munroe & Stuart, 1994)。例如:

Ayduk 等人(2003)的研究中發現,高拒絕敏感度者在面對關係衝突時,傾向以 冷漠或撤回關愛的方式面對。研究者推測,可能與研究對象差異有關,在其研究 中,對象為正處在親密關係中的大學生,與本研究對象不限是否處於親密關係有 所差異。

三、拒絕敏感度在成人依附與關係衝突因應之中介效果討論

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逃避與表明間則有完全中介效果,支持研究假設 3-1。拒 絕敏感度在依附焦慮與表明間有部分中介效果,支持研究假設 3-5。至於拒絕敏 感度在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間未有中介效果,研究假設3-2、

3-3、3-4、3-6、3-7、3-8 未獲得支持。

首先,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均能正向影響拒絕敏感度,此結果與Feldman 與 Downey(1994)的研究結果相符,在其研究中,認為拒絕敏感度源自早期個體與 主要照顧者的互動關係,個體的需求常被拒絕所致。由此可知,拒絕敏感度與依 附型態有所關聯,且研究中指出拒絕敏感度高者普遍為不安全依附型態者,安全 依附型態者之拒絕敏感度則較低。除此之外,Erozkan(2009)的研究亦指出,拒 絕敏感度與安全依附型態有顯著負相關,與害怕、焦慮、排除型依附有顯著正相 關,尤其是害怕依附型在拒絕敏感度上的得分最高。

其次,依附逃避能顯著預測忠誠、忽視、離開,此結果與過往研究相符,例 如:Brennan 等人(1998)依附逃避向度反映出在親密關係中所感受的抗拒與不 適,對於與伴侶接近感到抗拒。Corcoran 與 Mallinckrodt(2000)亦指出依附逃避

其次,依附逃避能顯著預測忠誠、忽視、離開,此結果與過往研究相符,例 如:Brennan 等人(1998)依附逃避向度反映出在親密關係中所感受的抗拒與不 適,對於與伴侶接近感到抗拒。Corcoran 與 Mallinckrodt(2000)亦指出依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