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研究"

Copied!
1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邱皓政. 博士. 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 與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研究. 研究生:黃旻.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一月 0.

(2) 致謝詞 研究所的最後這一段路,既感動又有點不捨,這三年來,拓展了原先的視野, 讓我意識到諮商輔導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從課程上的累積、兼職實習、全職實習, 相遇的許多緣分,是令我珍惜且難以忘懷的。專業學習上從人際歷程到辯證行為 治療,謝謝跟我討論過的每一位督導,因為你們的細心,在諮商工作的茫茫大海 中引導我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也開啟我對諮商工作的視野。 論文能夠完成,非常謝謝眾師長的指導與協助,秀蘭老師、皓政老師、櫻芬 老師,老師們協助我在論文主題與論文架構的釐清,統計上亦給予許多建議與回 饋,讓我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思考與思辯能力。另外,也感謝口試委員 連廷嘉老師願意撥空給予提點,幫助我對研究有更多的釐清與了解。還有一路以 來陪伴我的好友們,祐君、玟秀、珏汝、映君,回首這一路,因為有你們,我才 能夠完成,從精神打氣、申請口試種種的事宜、討論論文細節、撰寫過程中的不 穩定,你們承接了我的心情,研究所能與你們相遇,是我最大的收穫與禮物,未 來,希望我們能夠找出屬於自己的諮商藍圖,在各自希冀的軌道上,做彼此最棒 的夥伴。 除此之外,謝謝挑挑、信毓、睿睿給予我統計思考與論文撰寫的建議,謝謝 郁文、麒翔百忙之中撥空在統計執行上提供我方法,謝謝竹媛、家妤、詩茵、櫛 欣、珮瑜、舒萍、建銘、昱帆、琬玲、仁一、千涵、亮穎、筱柔以及許多大學時 期願意協助轉貼問卷的各路朋友,因為你們放在心上,讓這份研究能順利進行, 與你們握手致謝。也非常謝謝廣大的 Dcard 卡友與 PTT 鄉民中留心此份研究與問 卷的人。最後,謝謝我的爸爸、媽媽、哥哥,你們一路以來支持我做的每個生涯 決定,到論文撰寫的最後一哩路,仍持續地給予關心。因為你們的給予與寵愛, 我擁有能夠支撐我繼續前往想做的事情的力量,也將此份力量擴及更多有需要的 人。最後,我要謝謝我自己,你堅持地走完了,謝謝你! 黃旻 2019 i. 秋.

(3) 中文摘要 近年由親密關係所致之親密關係暴力與精神疾病問題屢見不鮮,大學生正處 於與人建立親密關係之發展階段,因此本研究將焦點聚焦於探討大學生成人依附、 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間之關聯性。研究者以問卷調查法收集 668 名大學生 樣本,採用「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拒絕敏感度量表」、「衝突因應方式 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階層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 一、男性在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中的忠誠因應上高於女性,其他變項在性別上則未 有顯著差異。 二、無分手經驗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主動分手、協議分手,被動分手之依附逃避 顯著高於協議分手。表明因應上,協議分手顯著高於無分手經驗,忠誠因應 部分,被動分手顯著高於主動分手與無分手經驗,協議分手亦顯著高於無分 手經驗。其他變項在分手方式在上則未有顯著差異。 三、從未有過交往對象之依附逃避顯著高於曾經有過將往對象與目前有交往對象, 依附焦慮則為曾經有過交往對象與從未有過交往對象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 拒絕敏感度在感情狀態上則未有顯著差異。在表明上,目前有交往對象者顯 著高於曾經有交往對象與從未有交往對象,至於忠誠、忽視、離開,則是曾 經有交往對象顯著高於目前有交往對象與從未有交往對象。 四、在年級之差異分析發現,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三者之結果 均未有顯著差異。 五、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呈顯著正相關,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兩者均與拒絕敏感 度有顯著正相關。依附逃避及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有顯著正相關, 依附焦慮與表明則有顯著負相關,依附逃避則與表明未有顯著相關。拒絕敏 感度與表明有顯著負相關,與忠誠、忽視、離開則未有顯著相關。 ii.

(4) 六、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逃避與表明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在依附焦慮與表明間則 有部分中介效果。拒絕敏感度在依附逃避、依附焦慮與忠誠、忽視、離開間 未有中介效果。 關鍵字: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 iii.

(5) The Relationship of Adult Attachment,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Conflict-Coping Strategies in Relationship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in Hua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imate violence and mental illness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common.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behavior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 and emotional st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dult attachment,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conflict-coping strategies in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A total of 668 completed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ccidental sampling. The instruments are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Chinese Version (ECRS-C), Chinese version of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Conflict-coping strategies scal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performing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The study reveal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Men were higher level of loyalty coping than women, while there is no gender difference ofother variables. 2. Attachment avoidance with no breakup experi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ctive breakup and agreement breakup, furthermore, passive break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greement breakup. In the aspect of voice coping, agreement breaking 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 breaking up experience. In the aspect of loyalty coping, passive break u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ctive break up and no break up experience, and agreement break up is also significantly iv.

(6) higher than no break up experience. Other variables didn’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breakup style. 3. The attachment avoidance of those who have n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ve 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currently in a relationship, while attachment anxiety of people who have 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people who have n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eople who are currently in a relationship. Rejection sensitivity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love experience. In terms of voice, people who are currently in a relationship was higher than who have 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nd who have n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As for loyalty, neglect and exit, people who have 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was higher than who are currently in a relationship and who have never been in a relationship. 4.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of adult attachment, rejection sensitivity and relationship conflict coping. 5. Attachment avoidanc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ttachment anxiety, and they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jection sensitivity. Attachment anxiety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oyalty, neglect and exit,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oice, an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voice. Rejection sensi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oice, but no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yalty, neglect, and exit. 6. Rejection sensitivity was ful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attachment avoidance and voice, and partially mediated the link attachment anxiety and voice. There wasn’t significantly mediated the link between attachment avoidance, attachment anxiety and loyalty, neglect and exit. KEYWORDS: Adult attachment, Conflict-coping strategies in relationship, Rejection Sensitivity v.

(7) 目次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v 目次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 7. 第二節. 拒絕敏感度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 16. 第三節. 關係衝突因應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 24. 第四節. 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之相關研究 ....................... 32. 第五節. 研究假設與研究架構 ......................................................................... 3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4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43. 第三節. 研究程序.............................................................................................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53. 第一節. 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現況 ............................... 53.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差異 ........ 54 vi.

(8) 第三節. 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相關分析 ....................... 60. 第四節. 拒絕敏感度在成人依附與關係衝突因應之中介分析 ....................... 61. 第五章. 討論及建議與研究限制 ............................................................................. 69. 第一節. 研究討論............................................................................................. 69. 第二節. 實務意涵與貢獻 ................................................................................. 75.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76. 參考文獻 .................................................................................................................... 79 中文部分 ............................................................................................................ 79 西文部分 ............................................................................................................ 82 附錄 ..........................................................................................................................103 附錄一.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103. 附錄二. 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摘要表 ..................................105. 附錄三. 衝突因應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107. vii.

(9) 表次 表 3-3-1 正式樣本背景資料摘要表 ............................................................................ 42 表 4-1-1 大學生在各變項之題平均數與標準差摘要表 ............................................. 53 表 4-2-1 不同性別受試者於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2-2 分手方式於受試者之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表 ................................................. 56 表 4-2-3 感情狀態於受試者之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 ............................................. 58 表 4-2-4 年級於受試者之各變項差異分析摘要表 ..................................................... 59 表 4-3-1 受試者各變項相關分析 ................................................................................ 60 表 4-4-1 成人依附與拒絕敏感度之迴歸分析表......................................................... 62 表 4-4-2 依附逃避、拒絕敏感度對關係衝突因應之預測階層迴歸分析表 .............. 63 表 4-4-3 依附逃避對關係衝突因應中介效果檢定摘要表 ......................................... 64 表 4-4-4 依附焦慮、拒絕敏感度對關係衝突因應之預測階層迴歸分析表 .............. 65 表 4-4-5 依附焦慮對關係衝突因應中介效果檢定摘要表 ......................................... 66. viii.

(10) 圖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40 圖 4-4-1 依附逃避、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中介模式路徑分析圖 .............. 64 圖 4-4-2 依附焦慮、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中介模式路徑分析圖 .............. 67. ix.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之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之關係, 將基於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衝突因應等相關理論之文獻,採用具有良好信度 與效度之研究工具,探究大學生在愛情關係中之衝突因應方式如何受到成人依附 關係、拒絕敏感度影響。本章分別就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進行 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愛為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Hazan & Shaver, 1987)。愛情的建立來自於 雙方的親密、激情、承諾(Sternberg, 1986),在愛情關係中,情感表達比其他關 係來得更強烈(Collins, 2003)。愛情經驗在個人的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 含了自我認同的發展、與原生家庭關係的變化、性的發展、學業成就與生涯規劃 (Furman & Shaffer, 2003)。Erikson(1980)認為大專生正處於自我統整階段以 及嘗試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階段,在此階段的個體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價值 觀,對於自我生涯的安排與思考也越趨成熟,而與他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也會對個 體自我價值有重要的影響。在發展任務上,Chickering(1969)指出大專生在大學 階段應完成幾項發展任務,其中包含建立成熟的人際關係與互動,透過跟不同的 人互動,在個別差異間發展尊重與包容的態度。因此,大學階段所遇到的發展任 務,若能夠克服,將能達成自我整合、建立親密的目標;反之,若無法成功完成 任務,對於個體容易產生對自我的混淆,且在人際關係上有可能較為疏離、孤單。 愛情關係的經營對個體身心健康有所影響(Chow, Ruhl, & Buhrmester, 2015; Jensen, Fish, Dinkins, Rappleyea, & Didericksen, 2019; Turner & Chessor, 2015)。大 學生尋求諮商協助的困擾類型中,親密關係問題佔大部份(Green, Lowry, & Kopta, 2003; Hays, Michel, Bayne, Neuer Colburn, & Smith Myers, 2015)。近年針對國人自 1.

(12) 殺情形的現況分析中,指出在15至24歲之青年人口中,情感/人際關係問題為自殺 原因排序前三大之一,均超過40%以上,無論男女皆如此(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8)。 親 密 關 係 中衝 突 問 題, 更 可 能導 致親 密 關係 暴 力、 關係 攻 擊 甚至 關係 虐 待 (Desmarais, Reeves, Nicholls, Telford, & Fiebert, 2012; Lewis & Fremouw, 2001)。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針對臺灣地區18歲至74歲婦女,調查過去一年遭受親密關 係暴力的比率,調查結果指出盛行率為9.81%,終生盛行率則為24.45%。亦即, 臺灣地區18歲至74歲婦女中,平均四位婦女中即有一名曾受親密關係伴侶施暴, 而過去一年中,平均每十位婦女中有一位曾遭受親密關係伴侶施暴(衛生福利部, 2015)。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維持,一部分會使人有歸屬感,感受到快樂及親密感, 過程中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進一步增加自尊與幸福感(Diener, Gohm, Suh, & Oishi, 2000; Sedikides, Oliver, & Campbell, 1994)。然而,若關係中的衝突未能 有效處理,可能會導致生理壓力(Merrill & Afifi, 2017; Simpson & Rholes, 2017)、 心理憂鬱(Arriaga & Schkeryantz, 2005; Holt-Lunstad, Smith, & Layton, 2010; Testa & Leonard, 2001)、降低關係滿意度(Gordon & Chen, 2016; Rhatigan & Street, 2005)。 為了進一步了解影響關係衝突因應的因素,學者從成人依附的觀點說明兩者 的關聯。成人依附為Bowlby(1973)及Ainsworth、Blehar、Water與Wall(1978) 依附理論的延續,在其理論中提到個體與主要照顧者間會透過互動經驗形塑出內 在運作模式,影響對自己與對他人的想法感受。Hazan與Shaver(1987)由上述依 附理論擴大出成人依附關係,指出親密關係中的兩人間存在著如同早期與主要照 顧者間緊密的連結,形成不同的成人依附關係,安全型依附的個體在剛進入關係 時能夠感受到與人相愛的經驗,且愛意能夠持續存在;逃避型依附的個體對於自 己能夠進入親密關係有所遲疑,認為愛情的不會持久存在;而焦慮型依附的個體 認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是容易的,然而本身對於愛情是否能持久感到懷疑。Collins 與Read(1990)認為成人依附關係對於愛情關係中的個體如何看待伴侶,以及對 2.

(13) 伴侶行為的知覺想法有所影響;陳宥語(2017)認為不同的成人依附關係,在愛 情風格也會有所不同,安全型依附傾向在愛情中較投入,也能夠表達愛意、焦慮 型依附傾向為對方奉獻,且較有占有慾,而逃避型依附、排除型依附則對關係持 較悲觀的態度。由此可知成人依附關係能反映出親密關係中兩人對互動的想法與 感受,目前已有多項研究指出關係衝突因應與成人依附關係有顯著關聯(Cassidy, 1994; Corcoran & Mallinckrodt, 2000; Creasey, 2002; Gaines et al., 1997; Kobak & Sceery, 1988)。例如:安全型依附者傾向以建設性的方式因應衝突(Cassidy, 1994; Pistole, 1989),不安全型依附者則多以破壞關係的方式面對衝突(Creasey, 2002; Gaines et al., 1997)。 除了依附關係外,過去研究亦發現拒絕敏感度對關係衝突因應有重要的影響 性。Downey與Feldman(1996)結合依附理論與社會認知學習理論,發展出拒絕敏 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此概念。此概念意指若嬰兒的需求長期被主要照顧者拒 絕或忽視,將會形成一預期被拒絕的內在運作模式,該模式對未來的人際互動會 有所影響,當人際關係中出現模糊不清的訊息時,個體將會傾向以預期被拒絕的 心理做應對,並對此感到焦慮,且可能以過度的反應回應。研究發現高拒絕敏感 度與憂鬱呈顯著正相關,拒絕敏感度越高,憂鬱程度也越嚴重(Liu, Kraines, Massing-Schaffer, & Alloy, 2014; Mellin, 2008),而對拒絕訊息採取過度反應則可 能影響關係品質、降低幸福感(Downey & Feldman, 1996; Ö zen, Sümer, & Demir, 2010)。高拒絕敏感度者面對衝突時,會有較多的敵意情緒,間接影響個體以攻 擊的反應回應衝突(Ayduk, Downey, Testa, Yen, & Shoda, 1999; Romero-Canyas, Downey, Berenson, Ayduk, & Kang, 2010)。由此可知,拒絕敏感度高者,在關係 中常感受到被拒絕,對他人的行為感到敵意,進一步採取防衛或逃避的方式來因 應。此因應方式若在親密關係中,將可能對伴侶間的關係衝突因應有所影響。 從上述文獻可知,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有理論上的關 聯性,然而,目前國內尚無實徵研究證據支持此理論假設。因此,本研究期望探 3.

(14) 討臺灣大學生在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上是否有相關,更依 據理論假設與探究拒絕敏感度在成人依附與關係衝突因應間是否存在中介效果。 期許未來能提供實徵證據支持此假設,並依據此研究結果提供親密關係實務工作 者、大學校院諮商心理實務工作者更了解個體如何受成人依附與拒絕敏感度影響, 發展更適當的輔導策略協助學生回應親密關係衝突,以期提升心理健康品質,預 防關係攻擊與親密關係暴力之情況。.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依據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臺灣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之現況。 二、探討不同性別、分手方式、感情狀態、年級之大學生在成人依附關係、拒絕 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差異。 三、探討大學生在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相關情形。 四、探討拒絕敏感度對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衝突因應之中介效果。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探討下列問題: 一、臺灣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之現況為何? 二、不同性別、分手方式、感情狀態、年級之大學生在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 度與關係衝突因應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拒絕敏感度與關係衝突因應之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四、大學生拒絕敏感度對成人依附關係與關係衝突因應間是否有中介效果?.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提出之變項定義更為明確,此節針對所採用變項進行之名詞釋 義:. 4.

(15) 一、成人依附關係(adult attachment). 成人依附關係是指個體與伴侶間所產生緊密的依附連結,在親密關係中不同 的成人依附關係對個人在知覺自己與知覺他人之情緒、行為、想法上不同的影響。 本研究以 Mallinckrodt 與 Wang(2004)編譯之「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 (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Chinese Version,ECRS-C)進行測量, 成人依附傾向包括「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 ,依附逃避意指對與他人親近感到 不自在,依附焦慮意指對依附對象感到擔心被拋棄。透過兩分量表之得分並計算 後得出大學生成人依附關係,得分越高表示該依附傾向越高。 二、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 拒絕敏感度指的是個體在與人互動時,傾向於焦慮地將模糊的訊息解讀為被 拒絕的訊息,而在知覺到被拒絕後會有過度的反應。本研究以鄭宇喬(2014)所 修編之拒絕敏感度量表進行測量,此量表為陳思帆(2008)編修 Downey 與 Feldman (1966)發展之拒絕敏感度量表,鄭宇喬進一步修訂以符合國內大學生人際情境, 透過分量表之得分,了解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程度。得分越高,代表拒絕敏感度 程度越高。 三、關係衝突因應(relationship conflict-coping). 關係衝突因應指的是在愛情關係中的情侶,面對關係中衝突時的因應方式。 本研究之關係衝突因應,採用 Rusbult、Zembrodt 與 Gunn(1982)的衝突因應模 式,包含表明、忠誠、忽視、離開等四種方式。表明意指主動且有建設性地改善 關係中的問題,包括討論問題、尋求協助;忠誠指的是被動且樂觀地等待問題解 決,包括等待、默默陪伴;忽視指被動地讓關係惡化,包括忽略伴侶、避免討論 問題;離開指主動破壞關係,包括分手、離婚。本研究以李晉源(2014)修編之 「衝突因應方式量表」,此量表修編張時雯(2003)之衝突因應方式量表,依循 Rusbult 與 Zembrodt(1983)之衝突反應量表對衝突因應方式之分類,共分為四 個分量表。計分上在該分量表上得分越高,代表傾向於該衝突因應方式。. 5.

(16) .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此研究的重要變項之理論與研究發現,以形成研究模型。共分為五 節,分別為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拒絕敏感度理論內涵、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理 論內涵以及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關係衝突因應方式等三變項之相關研究。最 後為研究假設與研究架構。. 第一節. 成人依附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中,研究者將相關文獻資料做整理,說明成人依附理論之內涵與發展 以及成人依附之相關研究。 一、成人依附之理論與內涵. Bowlby(1973)的依附理論中,結合了動物行為論、控制論、訊息處理理論、 發展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針對個體在早期經驗中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 連結提出核心概念。其指出主要照顧者與嬰孩之間有緊密的情感連結(attachment bond) ,嬰孩在與主要照顧者間互動的過程中,會建構出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內在運 作模式(working models)。之後Ainsworth等人(1978)透過陌生情境實驗觀察嬰 兒與母親之間的依附連結,研究結果發現,照顧者在面對嬰兒需求時具備的敏感 度及給予的回應,將會影響嬰兒的反應,若照顧者在接收到嬰兒的情緒、心情等 需求時能正確地給予回應,嬰兒較多為安全型(secure)依附;反之,若對嬰兒的 需求給予錯誤地回應甚至忽略需求,嬰兒較可能發展為不安全型(insecure)依附。 在此實驗中,將嬰兒的反應歸納成三種依附類型,分別是安全(secure)依附、抗 拒(resistant)依附、逃避(avoidant)依附。 探討依附風格的理論與內涵,多從主要照顧者與嬰兒、兒童的觀察發展形成, 從早期以母嬰關係為研究主題,逐漸擴展到成人親密關係間的情感連結,將研究 對象聚焦於成人族群,擴充研究上對依附理論的概念。後續學者以成人作為研究 7.

(18) 對象,因此,研究者將對成人依附之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Hazan與Shaver的成人依附研究 越來越多學者以Bowlby(1973)的依附理論為基礎,針對兒童、青少年做研 究,而成人的依附型態之相關研究是從Hazan與Shaver(1987)開始。在Hazan與 Shaver的研究中,承襲Ainswoth等人(1978)定義出的三種成人依附風格,將依附 理論的概念套用在成人親密關係上,研究中運用Ainswoth等人對不同依附風格類型 與人互動表現的推測,針對620名受測者施以自陳量表,量表分為三大部分,用以 了解受測者對自身依附型態的分類及對親密關係的想法,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類型 依附型態者對親密關係的感受與想法有所不同。 「安全型依附者」對親密關係的經 驗多抱持樂觀與信任,對於伴侶的錯誤較能接納,維持親密關係時間普遍較長。 「逃 避型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時常感到嫉妒,且抗拒關係中的親密。「焦慮型依附」 則容易進入親密關係,卻難以維持關係。此研究亦發現成人的依附風格與早期的 依附風格有所雷同,且個體的內在運作模式會隨著依附風格的類別而有所差異, 使得不同類型依附風格的成人所知覺到的愛情經驗存在著差異,對親密關係的信 念以及對伴侶的信任感也會隨之改變。. (二)Collins與Read的成人依附研究 Collins與Read(1990)率先以向度觀點探究成人依附風格,有別於Hazan與 Shaver(1987)的類別觀點。在他們的研究中,更細緻地發展出以向度觀點測量成 人依附風格的量表,進一步探究不同依附風格者之內在運作模式在自我、他人與 愛情態度上之差異。研究中藉由因素分析統計方式,從Hazan與Shaver的三種成人 依附風格中發現了三個向度,分別為依賴(depend) 、焦慮(anxious)以及親密(close) 。 「依賴」指能信任他人,且在有需要時相信對方是能給予依靠;「焦慮」指在人際 關係中感到焦慮,且害怕被對方遺棄與不被他人所愛; 「親密」指對於親密關係感 到舒服自在(頁647)。此三向度開啟了重新理解三種成人依附風格的篇章,安全 依附者在親密關係中較為舒適,能夠放心依賴他人,多以正向眼光看待生活中的 8.

(19) 其他人;逃避依附者對於親密關係易有不自在的感受,且難以對他人產生信任感, 認為周遭的人多是複雜自私的;最後,焦慮依附者則對親密關係感到舒適,對他 人易有信任感,看待周遭他者也較為負向。透過Collins與Read的研究,補足了類 別觀點下無法確實將個體納入特定類別的限制,讓後續的研究者以新的觀點理解 成人依附類型。. (三)Bartholomew與Horowitz的成人依附研究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延續Bowlby(1979)提出的內在運作模式, 運用此概念拓展成人依附風格的定義方式,研究中將內在運作模式依自我模式、 他人模式以及正向、負向兩向度做程度上的區分,依此兩向度分別形成四種成人 依附風格,個體看待自我的方式越正向,則傾向感受到被愛,另一方面,看待他 人的模式越正向則越能建立信任感。四種成人依附風格分別為安全(secure)依附 型態、焦慮(preoccupied)依附型態、排除(dismissing)依附型態、害怕(fearful) 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態者具正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人模式,有好的自我價值感, 普遍認為周遭他人是友善的;焦慮依附型態者有負向自我模式與正向他人模式, 自我價值感較低,傾向藉著討好他人以獲取他人對自己的接納;排出依附型態者 有正向自我模式與負向他人模式,相信自己有價值但認為他人不會愛自己,同時 也認為周遭他人對自己有敵意且拒絕自己;害怕依附型態者有負向自我模式與負 向他人模式,較不易與他人進入親密關係,以防止任何讓自己在情感經驗中受傷 的可能性,通常看起來較為獨立自主(頁228)。. (四)Brennan、Clark與Shaver的成人依附研究 在Brennan、Clark與Shaver(1998)的研究中,致力於整合歷來學者測量成人 依附風格的工具以形成通用之測量工具,研究中集結歷來學者所發展之測量項目, 並透過主成份分析統計法對60種測量成人依附風格的分量表進行分析,結果顯示 各因素間能進一步找出兩大高階因素,分別為逃避(avoidance)與焦慮(anxiety), 亦即「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兩向度。依附逃避向度較能反映出在親密關係 9.

(20) 中所感受的抗拒與不適,而依附焦慮向度則指個體對於與他人形成依附連結所隨 之而來的焦慮與偏見,以及害怕被他人拒絕的感受。Brennan等人的研究發現,此 兩向度能呼應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所提出的四種類型。無論成人依附 風格是以兩向度或是上述新形成的四種類型做區分,在預測親密關係中的觸覺 (touch)與性(sexuality)等與建立緊密依附相關的效標上均顯示較高的解釋力, 由此可知以兩向度的觀點來探討成人依附風格能有更精確的結果。 針對成人依附理論的研究從類別逐漸發展為向度,Fraley與Waller(1998)透 過分析639名大學生的依附關係結果,發現依附關係的形成是由兩向度的連續變項 組成,分別為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向度觀點的依附關係相較於類別觀點的依附 關係有較高的預測力,且在解釋個人認知、想法與行為上能較為清晰。 綜上所述,早期之成人依附多以類別方式進行分類,然此分類方式容易將個 體歸類使得限縮對成人依附的有更全面的了解,故本研究將以兩向度模式探討大 學生之成人依附。 二、成人依附之測量. 成人依附測量工具包含著晤談法與問卷法,測量的重點主要放在親密關係中 的人際互動,晤談法為施測者依據受試者的描述將其分類為特定之依附風格中, 問卷法則為受試者依據主觀知覺評估其依附關係,以下列出主要測量愛情關係中 的依附工具:. (一)成人依附問卷(Adult Attachment Questionnaire,AAQ) 為使自陳量表能更精確地測量到個體依附關係之差異,學者使用連續量尺進 行測量。例如:Simpson(1990)依據Hazan與Shaver(1987)對三種依附型態的敘 述,將敘述內容發展為13個題項。接著,Simpson、Rholes與Phillips(1996)更進 一步將量表發展為17個題項,分別為依附逃避分量表與依附焦慮分量表,量表採 李克特氏七點量表,兩分量表在男性受測者之信度分別為.7與.74,在女性受測者 則為.72與.76。效度部分,此兩分量表與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之親密關 10.

(21) 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的四個分量表有顯著相關,其中,依附 逃避分量表與RQ之安全型依附分量表及害怕逃避型依附分量表有顯著相關,依附 焦慮分量表則與RQ之焦慮矛盾型依附及害怕逃避型依附有顯著相關,由此可見此 量表有良好之效標關聯效度。在此量表上,受測者以對伴侶的感覺做回答,依附 逃避向度得分較高者,在關係中傾向逃避與人親近,依附焦慮向度得分較高者, 對親密關係中的另一半能否信賴會感受到衝突的想法,而安全依附者在兩向度的 得分均低。. (二)親密關係問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 Bartholomew與Horowitz(1991)依據Bowlby(1973)提出之對自我的內在運 作模式以及對他人的內在運作模式,將依附關係分為四種類別,形成此份關係問 卷。量表包括四個題項,為李克特氏七點量表,重測信度為.49至.71。受試者以一 般 人 際關係 自 評, 量表 結果 顯 示受測者 為為安全 (secure)依附型 態、焦 慮 (preoccupied)依附型態、排除(dismissing)依附型態、害怕(fearful)依附型態。 國內學者王慶福(1995)根據Bartholomew與Horowitz的理論架構,發展「人際依 附風格量表」,分量表為安全依附分量表、逃避依附分量表、排除依附分量表、焦 慮依附分量表。量表題項包括24題,為六點量表,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79、.83、.81、.71,受測者以在分量表得分高者為其依附型態。效度部分, 此量表經因素分析後所得之因素負荷量多在.4以上,顯示此量表有良好之效度。然 而,此量表仍存有限制,主要為未考驗重測信度,且需進一步證實此種分類方式 在實務工作中可行。. (三)親密關係經驗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ECRS) 此份量表為Brennan等人(1998)為整合當時測量成人依附的工具,邀請1,086 名大學生為受測者,以14份成人依附工具做測量,透過統計分析法選出最優題項 而形成。其研究發現成人依附關係間存在著依附焦慮與依附逃避兩向度。全量表 共有36題,可分為依附焦慮與依附逃避兩個分量表,題數各半,為李克特氏七點 11.

(22) 量表。兩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91與.94,效度部分,經因素分析 後可得此兩因素所佔因素負荷量為62.8%,可知有量好之效度。 Mallinckrodt與Wang(2004)為了發展適用華人文化的成人依附測量工具,翻 譯此份量表,形成親密關係體驗量表-中文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ECRS-C)。量表同樣包含依附逃避分量表與依附焦慮分量表,兩分量表分 別為18題,重測信度分別為.95與.94,效度部分則是依附逃避與害怕親密有顯著負 相關,並且後續學者指出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皆與人際問題有正相關(Wang & Scalise, 2010) ,顯示該量表具有效標關聯效度。除此之外,國內學者孫頌賢(2006) 亦編修親密關係經驗量表,將其命名為成人依戀特質量表,兩分量表同樣為18題, 為李克特氏六點量表,在信度上,兩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分別 為.90與.94,效度部分,經由因素分析後得兩分量表的因素負荷量介於.31至.74之 間。綜合上述,可知兩量表均具有不錯之信效度品質,惟Mallinckrodt與Wang(2004) 的翻譯過程更為嚴謹,後續研究者使用此量表稍多,故本研究將以此作為研究工 具。 三、成人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 目前針對成人依附的研究,除了關注在性別差異外(Del Giudice, 2011; Fraley, Heffernan, Vicary, & Brumbaugh, 2011; Moreira, Martins, Gouveia, & Canavarro, 2015; Schmitt, 2008),針對其對於關係滿意度(楊漢章,2013;劉宸言,2013; Collins & Read, 1990;Simpson, 1990;Shi, 2003) 、關係承諾度(Etcheverry, Le, Wu, & Wei, 2013; Le & Agnew, 2003; Pistole & Vocaturo, 1999; Stanley, Rhoades, & Whitton, 2010)以及關係攻擊(Karantzas & Kambouropoulos, 2019; Oka, Brown, & Miller, 2016; Saint-Eloi Cadely, Kerpelman, & Pittman, 2018; Seiffge-Krenke & Burk, 2015)之研究亦相當豐碩。. (一)性別 首先,在性別議題上,東西方社會採二元觀點,認為男性多理性,女性多陰 12.

(23) 柔。當代在研究性別此一主題時,多採整合生理、心理與社會觀點,發現兩生理 性別在先天的生理構造與荷爾蒙上有所不同,對親密關係的價值觀也不同,再加 上後天社會對性別角色的規範,進而塑造出不同的性別角色。多數研究發現男性 在情緒表達風格上較含蓄,人際互動風格上則較為重視個人利益,至於女性,在 情緒表達風格上被允許表達悲傷、害怕,人際互動風格上較敏感於關係中隱含的 訊息,花較多注意力在人際互動上(Bem, 1993; Fischer & LaFrance, 2015)。由此 可見,生理男性與生理女性在關係中的認知與情感表達有所不同,而成人依附理 論的學者在研究中發現依附逃避在關係中傾向逃避與人親近及表達情緒,依附焦 慮則渴望與對方親近,害怕被對方拋棄(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Brennan et al., 1998; Collins & Read, 1990) 。前者似乎較符合男性的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而後 者符合女性的社會化性別角色,因此此一結果引起學者們對性別與成人依附間關 聯性的好奇。後續研究針對成人依附之性別差異進行探究,所得之研究結果也有 所不一。部分研究顯示成人依附具有性別差異,例如:Fraley 等人(2011)的研 究發現男性在與伴侶的逃避依附向度上得分高於女性。Simpson、Rholes、Oriña 與 Grich(2002)針對 90 名平均年齡為 20 歲的大學生探討父母依附與成人依附 的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成人依附測量工具在測量依附型態的結果上存在著 性別差異,男性主要為排除依附型態,女性則為焦慮依附型態。國內亦有多篇文 獻顯示成人依附具有性別差異(范孜筠,2012;黃瓈箴,2012;陳宥語,2015; 蘇飛淨,2012) 。例如:陳宥語(2015)以 469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 別之大學生在焦慮依附的差異達顯著,女性平均分數顯著高於男性;不同性別之 大學生在排除依附型態上同樣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以男性平均分數顯著高於女 性;至於安全依附型態與逃避依附型態兩傾向上,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則未具有顯 著差異。在年級上,不同年級之大學生其成人依附關係未達顯著差異。 另一部分研究則顯示成人依附關係並無性別差異,Schmitt(2008)針對 56 個文化區中 17,804 份樣本作研究,探討區域文化因素對逃避依附型所帶來之性別 13.

(24) 影響,結果顯示在西方國家中男性多為逃避依附型,在非西方國家中兩性依附逃 避之差異並不大,會因著文化與地區經濟發展有所不同。Del Giudice(2011)彙 集了 100 份對依附關係的研究,以後設分析法探究成人依附關係中的性別差異, 研究結果發現東亞地區的男性相較於女性在逃避向度的得分較高,然而在焦慮向 度上則沒有性別差異。國內研究中亦有學者指出成人依附並無性別差異(李靜如, 2007;張儷馨,2005;鄭雨芯,2006) 。例如:李靜如(2007)以 805 名大學生為 研究對象,探討男女性別在逃避依附向度與焦慮依附向度上是否存有差異,結果 顯示男性與女性並無顯著差異。. (二)關係滿意度 其次,針對成人依附對於親密關係的影響研究中,探討成人依附與關係滿意 度、關係承諾度以及關係攻擊等主題吸引許多研究人員的興趣。這些研究大多發 現關係滿意度、關係承諾度以及關係攻擊與成人依附有顯著相關。例如:Shi(2003) 以 448 名大學生為對象,探討成人依附關係能否預測關係滿意度。Collins 與 Read (1990)的研究中,以 144 名受試者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 22 歲,探究受測者 在親密、信賴、焦慮三向度的得分與關係滿意度間的關聯性,結果顯示在女性焦 慮向度上得分較高者對關係的滿意度較低,男性在親近向度得分高者對關係滿意 度較高,除此之外,更進一步顯示女性在焦慮向度上的得分,能預測男性伴侶對 關係所感受到的滿意度。Simpson(1990)為探究不同依附型態對親密關係的影響, 以 144 對情侶為研究對象,受測者年齡約 18 至 19 歲,發現逃避型依附在親密關 係中的滿意度較低,也較難以給予承諾,焦慮型依附在關係中則難以感受到信任 感,除此之外,結果亦指出焦慮型依附的男性並不會影響其女性伴侶在關係中的 滿意度,然而焦慮型依附的女性卻與其男性伴侶對關係的滿意度有負向關聯性, 此一研究結果與 Collins 與 Read 的研究發現相符。談及關係承諾度,分手亦為一 關係中常見之主題,Bakermans-Kranenburg 與 van IJzendoora(1997)的研究中指 出分手與成人依附有相關,主動提分手者以焦慮依附型居多,被動分手以排除依 14.

(25) 附居多。李靜如、林邦傑與修慧蘭(2011)以 805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成 人依附與憂鬱之關係,發現焦慮型依附對憂鬱的影響效果較逃避型依附型大,而 憂鬱與關係滿意度間呈負相關(Cramer, 2004; Fincham & Bradbury, 1993) 。由此可 見,不同成人依附關係者,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與如何知覺關係所帶來的滿足感 也有所不同。. (三)關係承諾度 不同成人依附關係者如何知覺親密關係,亦會影響對關係的承諾度 (Etcheverry et al., 2013; Le & Agnew, 2003; Pistole & Vocaturo, 1999)。Etcheverry 等人(2013)以 334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 20 歲,發現成人依附關係 能夠預測關係承諾度,焦慮與逃避兩向度的得分越高,其關係承諾度越低。De Wall 等人(2011)以 462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依附逃避相較於依附焦慮之關係 承諾度低。Ho 等人(2012)以 367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成人依附是否能透 過關係承諾度來影響關係滿意度,結果顯示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均會透過關係承 諾度來影響關係滿意度,例如:依附逃避具有較低的關係承諾度,原因為其難以 信任他人,使其進一步抗拒親密行為,因而降低關係滿意度。也就是說,成人依 附對關係滿意度與關係承諾度具有影響,而關係承諾度同時也與關係滿意度有 關。. (四)關係攻擊 除此之外,關係中的衝突情境亦對關係滿意度有相當的影響,依附與親密暴 力間的相關研究為數甚多,其中以關係攻擊(relational aggression)為近年來學者 所關注的焦點(Karantzas & Kambouropoulos, 2019; Oka, Brown, & Miller, 2016; Saint-Eloi Cadely, Kerpelman, & Pittman, 2018) 。過往研究中指出不安全型依附與 關係攻擊有關聯,尤其以依附焦慮之關聯性較大(Bookwala, 2002; Doumas, Pearson, Elgin, & McKinley, 2008)。Karantzas 與 Kambouropoulos(2019)以 126 受測者為研究對象,探究依附逃避與關係攻擊之關聯性,結果顯示依附逃避出現 15.

(26) 攻擊反應相較於依附焦慮高。Hicks(2019)的研究中,以 366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 象,年齡介於 18 至 25 歲,探究不安全型依附與關係攻擊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 依附逃避與依附焦慮皆與關係攻擊有顯著相關,顯示不安全型依附者在親密關係 中傾向使用不表達情緒、意圖使伴侶感到嫉妒作為關係攻擊的方式。國內學者劉 玫英(2011)以 720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成人依附、愛情關係滿意度與關 係攻擊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不安全型依附者相較安全型依附者容易發動關係攻 擊,同時較常感受到遭遇關係攻擊。 綜上所述,目前成人依附關係是否具有性別差異尚未有定論,而成人依附關 係對個體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方式有所影響,更會進一步影響對關係的滿意度, 而關係中衝突不免存在,其中分手更被視為關係中的重大失落,不同的依附關係 也會影響個體因應衝突情境時的認知、情緒與行為。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探究 成人依附在性別與分手經驗上的差異,以及與衝突因應方式間關聯性。. 第二節. 拒絕敏感度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說明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並探討拒絕敏感度與成人依附、衝 突因應之相關研究。拒絕敏感度之定義及相關研究說明如下。 一、拒絕敏感度之定義與內涵. (一)拒絕敏感度之定義 拒絕敏感的概念最早來自於Mehrabian(1970)對於親和力傾向(affiliative tendency)與拒絕敏感(sensitivity to rejection)測量的研究,親和力傾向指的是對 於他人行為具有正向預期,拒絕敏感則是對他人行為傾向負向預期。從親和力傾 向、拒絕敏感傾向的人際互動,勾勒出對拒絕敏感傾向的定義,研究結果中,在 親和力傾向得分較高者,與人溝通時多提到對情境的正向感受,至於在人際互動 上,顯示在拒絕敏感傾向上得分高者,會傾向降低和自己想法不同的人相處。 Downey與Feldman(1996)結合依附觀點,並以認知情感處理系統為根據,定 16.

(27) 義拒絕敏感度為「個體對拒絕感存有焦慮的負向預期心理,且時常知覺到受他人 拒絕,面臨拒絕情境時會過度反應」(頁96)。研究中也發現拒絕敏感度高者傾向 將他人模糊的訊息解讀為拒絕訊息,並在接收到訊息後引發過度的反應。Leary (2001)提出的人際拒絕(interpersonal rejection)說明了個體對他人的接受度與 拒絕程度,會依據看待關係的重要性來做變動,而被接受或被拒絕後的反應,亦 會因著個體如何看待對方的重要程度做調整。Dodson(2016)提出了拒絕敏感不 安 ( rejection sensitivity dysphoria ), 從 注 意 力 不 足 過 動 症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對社交情境的知覺過程做觀察,特徵包含認為 自己被嘲笑、被批評、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失望,主要為情緒上的痛苦。在人際 互動上分為三個特點:一為忽視自己的需求與目標以避免批評;二為避免接觸具 有挑戰性的情境與關係而自我設限;三為疏遠他人以避免被拒絕與依賴的發生。 許多學者也發現拒絕敏感度與社交焦慮症(London, Downey, Bonica, & Paltin, 2007; McDonald, Bowker, Rubin, Laursen, & Duchene, 2010)及邊緣性人格障礙症(Ayduk et al., 2008; Meyer, Ajchenbrenner, & Bowles, 2005; Staebler, Helbing, Rosenbach, & Renneberg, 2010)間的關聯性。London等人(2007)的研究中指出拒絕敏感度所引 起的焦慮情緒會使得個體以逃離的方式回應拒絕情境,導致社交焦慮與社交退縮。 邊緣性人格患者傾向以二元思考,當感到被拒絕時,個體難以辨識出人際互動中 的正向回饋,透過拒絕敏感度引起情緒(如:憂鬱的情緒) 、認知(如:自我貶低)、 行為(如:自我傷害、人際衝突)等面向的過度反應(Staebler et al., 2010)。. (二)拒絕敏感度之內涵 現今學者對拒絕敏感度的內涵可從依附觀點與社會認知學習觀點來做探討 (Feldman & Downey, 1994; London et al., 2007; Zimmer-Gembeck & Nesdale, 2013) 。 Feldman與Downey(1994)運用Bowlby(1973)之內在運作模式的概念,探究拒 絕敏感度在早期經驗與成人行為間的影響,研究中發現不安全依附型態者的拒絕 敏感度較高,主要是因為年幼時期的需求長期被主要照顧者拒絕,在此長期遭拒 17.

(28) 的情境下,個體日後對人際情境可能過度敏感,焦慮地預期他人的行為是在拒絕 自己。由此可知,在人際互動情境中焦慮地預期對方會拒絕自己,與不安全依附 型態的人際互動反應有所相似。另一方面,Downey與Feldman(2001)以社會認知 學習論的觀點為基礎,發展出拒絕敏感度模型(rejection sensitivity model),此模 型說明了個體從早期的拒絕經驗到引起他人拒絕行為的歷程。首先,受拒絕經驗 會引起個體情緒(如:生氣)與過度激發的反應(如:傷害他人、感到敵意),接 著,便會將關係互動中他人的反應解讀為對方在拒絕自己,最後,對他人反應的 過度解讀與過度反應便進一步引發關係中對方的拒絕行為,確實地應驗了他人拒 絕自己的假設。Downey、Mougios、Ayduk、London與Shoda(2004)增修了此拒 絕敏感度模型,加入防禦激活系統(Defensively Motivated System,DMS),當個 體區辨外在訊息為負面訊息時,透過防禦系統幫助個體保護自我(如:戰或逃), 高拒絕敏感度者透過此系統迅速地偵測到拒絕的負向訊息,進而產生反應。整合 上述對拒絕敏感度的觀點,可知拒絕敏感度來自於幼年時的受拒絕經驗,此拒絕 經驗導致個體成年時的不安全依附行為,對情境中的的衝突情境傾向解讀為對方 拒絕自己。 至於在接收到拒絕訊息後的反應是否存有個別差異,可由個人層面與人際互 動層面做衡量。Leary與Kowalski(1995)認為個體自尊的高低,能夠反映出在社 交情境中被接納或遭到拒絕,自尊程度越高,越傾向認為其他人會接納自己,反 之則預期他人會拒絕自己。Downey與Feldman(1996)的研究亦指出,高拒絕敏感 度者的自尊較低,使得在社交互動中多採取逃避退縮的態度。由此可知,高拒絕 敏感度對自我存有負向的觀感,可能會使其迴避感到焦慮的社交情境。至於互動 對象的上,Leary(2001)發現在相似的被拒絕情境下,被重要他人拒絕所引起的 反應會大於被同儕與陌生人拒絕。Kelly(2001)則認為被拒絕後的反應,須視個 人如何看待此段關係所帶來的意義。也就是說,被拒絕後的反應會由個體看待與 互動對象間的關係所帶來的意義而有不同。 18.

(29) 在親密關係中會拒絕敏感度激活後引發的反應會對人際互動產生了影響,可 由認知、情緒與行為三面向做討論。Downey與Feldman(1996)以80對情侶為研究 對象,探討個體之受到拒絕的焦慮性預期與關係品質間的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 對拒絕反應具有焦慮預期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傾向將伴侶無意的行為解讀為對方 欲傷害自己,且容易出現嫉妒、敵意的情緒與控制對方的行為,對於親密關係容 易感到不滿意。由此可知,對拒絕的焦慮預期會激發個體對受到拒絕的知覺,連 帶影響對他人行為的過度反應。Downey、Freitas、Khouri與Michaelis(1998)的研 究中,以39對情侶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拒絕敏感度與伴侶表現之拒絕行為的關聯 性,研究結果顯示拒絕敏感度會引起伴侶在衝突後之憤怒情緒,且互動中之負向 行為反應具有中介效果。也就是說,這些行為反應將會激發伴侶面對衝突時以拒 絕回應,進一步應驗了伴侶確實在拒絕自己。由此可知,拒絕敏感度所引起的反 應可分為焦慮情緒反應(Downey & Feldman, 1996)與生氣情緒反應(Downey et al., 1998),而引起的行為反應上,焦慮情緒反應會以逃離來因應,例如:社交焦慮、 社交畏避;生氣情緒則以攻擊回應(London et al., 2007)。Levy、Ayduk與Downey (2006)所提出的拒絕敏感度模型正說明了個體在接收到被拒絕經驗後會產生對 拒絕反應的知覺,進一步影響個體對拒絕的認知想法與情緒感受,啟動個體過度 的行為反應,此一行為反應更激發他人之拒絕自己的行為,形成一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拒絕敏感度從接收訊息到解讀訊息,與個人對拒絕反應的焦慮預 期有關。拒絕敏感度不僅為個人之認知情感反應系統,更涉及與他人之行為互動, 本研究欲聚焦於拒絕敏感度與成人依附、關係衝突因應之關聯性。 二、拒絕敏感度之測量. 測量拒絕敏感的測量工具最早為Mehrabian(1976)發展的量表,目的在了解 個體之親和力傾向與拒絕敏感傾向,量表中包含24個題項,題項敘述包含正面與 負面,此量表邀請916名大專生作為受試者進行分析,得到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83,四週後再以108名受測者進行分析,得到之重測信度為.92。效度方面, 19.

(30) 從研究中可知拒絕敏感度量表分數與焦慮特質量表(Trait Anxiety Scale)具有正相 關,與成就傾向量表(Achieving Tendency Scale)具有負相關,可知此量表具有良 好之效標關聯效度。由量表結果亦可知拒絕敏感度量表得分高者,較缺乏人際互 動的彈性。 後續學者Feldman與Downey(1994)藉由對20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搜集大 學生常見之人際互動情境,發展出拒絕敏感度量表。此量表中包含18種人際互動 情境,受測者針對情境中所引起的焦慮程度做評分,作答時必須根據同一情境回 應兩種問題:一為對被拒絕與被接受的預期心理,二為對人際互動情境中所造成 後果的擔心,採李克特氏六點量表進行填答與計分。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後,此量 表得到單一的因素結構,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為.81,且整份量表與人際敏 感度量表(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Subscale)有.61的顯著相關。由此可知此量表具 有良好之信度與效度指標。 為使拒絕敏感度量表更符合華人文化大學生之人際互動情境,陳思帆(2008) 修編拒絕敏感度量表,同樣包含焦慮程度與負向期待分量表。在題項情境上擴展 互動對象,從同儕進一步擴展出學弟妹,受試者針對每一題目需分別回答兩個問 題,分別是(a)對此情境感受到焦慮擔心的程度,以及(b)受試者認為對方同 意要求的可能性。透過對194位大學生進行預試,得到同儕與學弟妹分量表之(a) 部分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係數在.76至.77間, (b)部分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係數在.74至.75間。效度部分,經探索性因素分析後得到單一之因素結構,各題項 的因素負荷量在.46至.71間,可解釋變異量為70.4%。顯示此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 度。鄭宇喬(2014)為使拒絕敏感度量表能更符合現今大學生之被拒絕情境,邀 請大學生進行訪談,編修此份量表。 綜合上述,拒絕敏感度量表在不斷編修後,能服膺目前大學生人際互動情境, 考慮本研究之研究對象與目的,以及拒絕敏感度量表之信效度,決定以鄭宇喬 (2014)修訂之「拒絕敏感度量表」作為本研究拒絕敏感度之施測工具。 20.

(31) 三、拒絕敏感度之相關研究. 現今探討拒絕敏感度的研究,除了親密關係(Dixon & Overall, 2018; Murphy & Russell, 2018; Worley & Samp, 2018)外,多數亦聚焦於探討憂鬱心理(Kraines, Kelberer, & Wells, 2018; Zimmer-Gembeck, Nesdale, Webb, Khatibi, & Downey, 2016; Zhou, Tian, & Huebner, 2018) 、社交問題(Fang et al., 2011; Harb, Heimberg, Fresco, Schneier, & Liebowitz, 2002; Watson & Nesdale, 2012)等的關聯性。. (一)關係滿意度 國外文獻中,Downey 與 Feldman(1996)的研究中,以 80 對伴侶為研究對 象,探究拒絕敏感度與關係滿意度之關聯性,結果顯示對拒絕較敏感者其關係滿 意度較低,其伴侶對關係也同樣感到不滿意。也就是說,拒絕敏感度可能會降低 親密關係的品質,過程中亦會激起伴侶對關係的不滿意。Norona 與 Welsh(2016) 以 251 名大專生為研究對象,試圖探討拒絕敏感度能否預測親密關係之滿意度, 以及其中受到自我分化之中介作用。研究結果發現,拒絕敏感度能有效預測親密 關係滿意度,亦會受到自我分化之中介作用。也就是說,拒绝敏感度透過情緒截 斷間接預測關係滿意度,當個體害怕與他人親近,將使自己與重要他人保持距離, 造成在感情上逐漸疏遠,進一步降低對親密關係的滿意度。. (二)關係適應與維持 在關係的適應與維持上,Romero-Canyas 等人(2010)整理了拒絕敏感度與 衝動、敵意的相關研究,指出高拒絕敏感度者在人際互動中較常對外界有敵意, 且行為上多衝動,也因此面臨衝突時傾向逃避親密關係並以分手做為因應方式, 因此較難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Downey 與 Feldman(1996)以 108 對情侶為研究 對象,邀請情侶分別對關係中的認知、感受、衝突因應方式做紀錄,搭配拒絕敏 感度量表,以探究拒絕敏感度能否預測情侶分手,結果顯示拒絕敏感度能預測情 侶間的分手。Ayduk、Downey 與 Kim(2001)的研究中發現在被提分手者相較於 主動提分手者所感受到的拒絕與憂鬱情緒較高。 21.

(32) 國內文獻對於拒絕敏感度與人際關係的研究中,翁雅萍(2018)以台灣地區 423 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拒絕敏感度與愛情關係適應之關聯,研究結果發 現,拒絕敏感度分數越高,愛情關係適應程度越低,且拒絕敏感度能顯著預測愛 情關係適應。陳靈(2018)以 768 名台灣地區大學生為對象,探討其拒絕敏感度、 情緒調節與人際關係滿意度之關聯。研究結果發現個體之拒絕敏感度程度,對情 緒調節策略有所影響,且拒絕敏感度能有效預測人際關係滿意度。綜合上述可知, 拒絕敏感度與情緒調節、關係適應與關係滿意度有關聯,而情緒調節、關係適應 及關係滿意度亦與個體衝突因應方式有關係(江彥陵,2007;林佳玲,1999;周 玉慧,2009;廖莉彣,2014;Castellano, Velotti, Crowell, & Zavattini, 2014;Zeidner & Kloda, 2013)。. (三)心理健康 最後,在探討拒絕敏感度對個體心理健康影響的文獻中,Mellin(2008)以 325 名大學生為對象,著重探討拒絕敏感度對大學生憂鬱症狀的影響,研究結果 發現對於他人行為有較高之拒絕敏感度的個體,較易有憂鬱的經驗。也就是說, 拒絕敏感度較高的個體,在親密關係中容易與對方疏離,進一步導致憂鬱的症狀 (Tantillo, 2006) 。此結果與 Ayduk 等人(2001)的研究結果相符,在此研究中以 223 名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女性在面對伴侶之拒絕反應後所顯現的憂鬱反 應,研究結果發現,相對而言,拒絕敏感度高的女性較拒絕敏感度低的女性在有 明顯的憂鬱症狀,除此之外,高拒絕敏感度女性在親密關係中常避免拒絕情境的 產生,使得面對關係衝突時難以運用有效的解決問題策略。Harper、Dickson 與 Welsh(2006) 的研究中亦指出對拒絕敏感的人在憂鬱症狀上得分較高,也就是說, 拒絕敏感度與憂鬱症狀有正向關聯性。除了上述探討拒絕敏感度與憂鬱症外的文 獻外,亦發現拒絕敏感與罹患躁鬱症有正相關(Ehnvall, Mitchell, Hadzi-Pavlovic, Malhi, & Parker, 2009; Ng & Johnson, 2013)。. 22.

(33) (四)性別 在探討拒絕敏感度與背景變項的相關研究中,發現性別為一重要變項。 Downey(1996)在探討拒絕敏感度對關係品質的影響上,指出在面對衝突過程與 結束後,高拒絕敏感度女性較男性有較多的低落與悲觀情緒,也容易有不被愛與 孤獨的感受。由此可知,高拒絕敏感度的女性面對衝突時容易以加劇衝突的方式 因應,也就是說,拒絕敏感度在男性與女性上有顯著差異。London 等人(2007) 的研究中試圖檢視男性與女性在拒絕敏感度上的差異,他將拒絕敏感度中的負向 信念分為焦慮拒絕預期(anxious rejection expectation)及生氣的拒絕預期(angry rejection expectation),結果顯示焦慮拒絕預期(anxious rejection expectation)的 得分上以女性較多,而男性則是以生氣的拒絕預期(angry rejection expectation) 得分較高。陳思帆(2008)探究大學生之拒絕敏感度是否有性別差異,結果顯示 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拒絕敏感度量表及分量表上均有顯著差異,女性在焦慮程度分 量表得分顯著高於男性,由此可知,女性在人際互動情境中會有較多的焦慮情緒 出現。另一部分研究則發現拒絕敏感度無性別差異,Harper 等人(2006)以 211 對夫妻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男性與女性的拒絕敏感度並無顯著差異。Mellin (2008)以 325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亦顯示拒絕敏感度無性別差異。 綜合上述可得知,拒絕敏感度對個體之親密關係滿意度、心理健康、衝突行 為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性別與分手經驗亦是親密關係研究中重要之背景變項,除 此之外,親密關係互動中時常會出現衝突行為,衝突行為也許會被視作為拒絕行 為,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大學生的拒絕敏感度與親密關係中衝突因應策略的關聯 性,並以性別、分手方式、感情狀態與年級作為背景變項。. 23.

(34) 第三節. 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理論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說明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理論與分類,並探究關係衝突因應方式與 成人依附、拒絕敏感度之相關研究。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定義,以及相關研究說 明如下。 一、關係衝突因應方式之理論與內涵. (一)關係衝突因應之定義 Schantz(1987)認為關係衝突所含的特點包含衝突發生的頻率與強度、引發 衝突的主題、造成關係衝突的原因、結束衝突的行為、衝突後雙方的反應。Bell 與 Blakeney(1977)表示衝突是關係中表達不同興趣、想法、意見的過程。 Weider-Hatfield 與 Hatfield(1995)則指出衝突是發生於兩者間缺乏共識。Cahn (1990)認為會分別從意見不一致、討論問題解決的過程、不滿意的關係品質等 情境中出現。至於關係衝突帶來的影響為何,Janssen、Van de Vliert 與 Veenstra (1999)認為關係衝突會減低對關係的滿意度與對關係的承諾,Amason(1996) 則指出關係衝突會降低雙方做決定的品質,對問題難以得到共識,進而失去對決 定的接受度。綜合上述,學者在定義關係衝突上,認為衝突為雙方意見不一致、 阻礙關係的行為、引發負面情緒的過程(Galtung, 1996; Pondy, 1967; Putnam & Poole, 1987)。 面對關係衝突此種壓力情境,個體會發展出因應方式(Kiecolt-Glaser & Newton, 2001; Seiffge-Krenke, 2011) 。Skinner 與 Wellborn (1994)認為因應為「個 體在壓力情境下調節行為、情緒與壓力源的過程」(頁 112)。Lazarus 與 Folkman (1984)對因應的定義為個體在面對內在或外在情境時,為了滿足個體需求而不 斷調整認知與行為。Eisenberg、Fabes 與 Guthrie(1997)則認為因應能調節情緒、 認知、行為、生理與環境,是一種壓力反應過程。Lazarus(1993)整合過往對因 應的研究,說明因應為面對壓力情境的反應,包含情緒焦點(emotion-focused coping)與問題解決(problem-focused coping) ,情緒焦點因應包含情緒化、否認、 24.

(35) 不切實際的思考,至於問題解決焦點因應則包含資料搜集、尋求支援。此過程的 目的為處理問題來源與降低面對壓力情境的情緒反應。透過關係衝突因應方式, 伴侶間能進一步增加表達情感的頻率,改善關係品質,反之,或使關係品質下降, 影響個人在關係中的身心健康(Billings, 1979; Stoneman, Brody, & Burke, 1989)。. (二)關係衝突因應之內涵 國內外學者對關係衝突因應之分類多以因素分析法來探討策略可區分的因素 或向度,國外學者也從類型特徵來區分關係衝突時的因應方式(引自周玉慧,2009)。 若以類別法做分類,關係衝突因應可分為主動處理問題(active coping)、尋求支 持(support seeking)、分散注意力(distraction)、逃避面對(disengagement)等 四種類別(Compas, Connor-Smith, Saltzman, Thomsen, & Wadsworth, 2001; Skinner, Edge, Altman, & Sherwood, 2003) 。Feldman 與 Gowen(1998)整合關係衝突因應 策略的研究,認為衝突策略可分為五種類別,分別為妥協、尋求社會支持、逃避、 分心、明顯表達憤怒。衝突因應策略的使用上有個別差異(Sanderson & Karetsky, 2002) ,例如:依附關係(Levy & Davis, 1988; Pistole, 1989; Simpson et al., 1996)、 歸因風格(Canary, Cunningham, & Cody, 1988; Fincham & Bradbury, 1987; Fincham, Bradbury, & Scott, 1990 )、 人 格 特 質 ( Geist & Gilbert, 1996; Graziano, Jensen-Campbell, & Hair, 1996) 。除此之外,亦會隨個體投入關係的程度與關係滿 意度而有所不同,若對關係投入越多,傾向以建設性的方式因應衝突(妥協、公 開討論) ,較不會以破壞性的方式(退縮、防衛、批評)因應衝突(Christensen & Heavey, 1990; Rusbult, Zembrodt, & Gunn, 1982) 。由上述定義可知,衝突因應方式 的分類不一,學者亦發現個體會依著個別差異而發展出不同的衝突因應方式。 衝突為雙方互動所生,也因此衝突因應與關係中直接或間接對問題做溝通有 關(Heyman, 2001) 。直接面對問題對於關係衝突的解決與維持長遠的關係而言是 重要的(Holmes & Murray, 1996) ,主因為直接溝通會促使伴侶雙方表達情緒、嘗 試溝通,進一步為彼此帶來改變。另一方面,逃避衝突或順從對方意見會減少衝 25.

(36) 突的發生,卻無法解決關係中的衝突,長期來看會降低關係品質(Gottman & Krokoff, 1989)。Overall、Fletcher、Simpson 與 Sibley(2009)將親密關係中的衝 突因應策略以「正向-負向」和「直接-間接」兩個向度做區分,形成四種類別。 「正 向直接」為理性討論,「正向間接」為溫和的向對方說明,「負向直接」為強迫他 人與要求他人改變, 「負向間接」為關係操縱。在 Overall 等人(2009)的研究中, 發現正面間接的衝突因應策略,在短期內會帶來負面的情緒,然而長遠來看卻有 助於問題解決。Rahim 與 Bonoma(1979)則以關係中雙方看待彼此需求的方式 探究衝突因應策略,研究中將關注的焦點分為「自身」或「他人」形成兩向度, 形成五種衝突因應策略,分別為「合作」 、 「妥協」 、 「遷就」 、 「支配」 、 「逃避」 。 「合 作」指同時關注個人與他人在衝突中所在乎的需求,傾向以溝通、合作的方式因 應。 「妥協」則是中等程度的關注個人與他人的需求,以雙方皆能有所退讓,形成 一兩者均能接受的結果。 「遷就」是高度關注他人需求、低度關注個人需求的因應 方式,藉由犧牲自己需求、滿足他人需求來因應衝突。 「支配」是一種高度關注個 人需求的因應方式,以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而忽視對方的需求與感受。最後, 「逃避」是以不關注自己需求亦不關注他人需求的方式來因應衝突,傾向拒絕面 對衝突。由此可知,在形成關係衝突因應策略上,除了從個體差異來討論,也能 從關係中雙方的互動型態做探討。 另一個影響關係衝突因應的重要因素為關係滿意度,許多學者在探討關係滿 意度時以投資模式(investment model)做討論(Farrell & Rusbult, 1981; Rusbult, 1980a; Rusbult, 1980b) 。Rusbult(1980a)以投資模式的觀點,指出個體在關係中 投入的程度、對關係在衝突前的滿意度、對關係品質的感受,均與其運用的衝突 因應方式與關係承諾度有關。基於此投資理論的研究結果,Rusbult 與 Zembrodt (1983)提出的衝突因應模型,以多向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Scaling Analysis) 法,將衝突因應方式區分為「主動與被動」 、 「建設與破壞」 ,形成四種衝突因應方 式。當個體對愛情關係不滿意與發生衝突時,會出現不同的衝突因應方式,衝突 26.

(37) 因應方式會依兩向度做區分,形成四種類別,兩向度分別為「建設性」與「破壞 性」,另一為「積極」與「消極」 。四種類別則是「表明」、「忠誠」、「離開」、「忽 視」等衝突因應方式。首先, 「表明」為積極地處理關係中的衝突,透過有建設性 地溝通與尋求協助,讓關係有所改善。 「忠誠」意指消極地面對關係中的衝突,表 面上不會有所作為,而內心希望衝突狀況能夠有所改善以維持關係。 「離開」是以 分開、離婚等方式面對關係中的衝突,不採取善關係的溝通,而是直接破壞或結 束關係。最後, 「忽視」是在衝突發生時忽視對方的感受與想法,且拒絕處理問題, 消極地面對關係的發展。 統整上述學者對關係衝突因應的定義,可知關係衝突因應為面對關係衝突的 方式,而衝突因應方式可從直接因應或間接因應做表現,因應後為關係帶來的結 果則包含有幫助與破壞。Rusbult 等人(1982)的分類架構為過內外多數研究者使 用(李晉源,2014;Berry & Willingham, 1997) ,且其衝突因應方式之建立源於投 資模式與關係滿意度,而本研究之另外兩變項成人依附與拒絕敏感度均與關係滿 意度有關,故研究者選擇此衝突因應方式分類作為本研究之分類方式。 二、關係衝突因應之測量. 根據不同的研究對象,學者們發展出不同的測量工具。研究者列出國外較常 使用之量表,分別摘述如下。. (一)Rahim 之人際衝突處理量表 Rahim(1983)針對人際關係衝突之因應方式發展出量表,該量表之理論架構 與Blake、Mouton與Thomas(1964)提出之衝突因應策略相似,在Blake等人的研 究中,將關係衝突因應策略分為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妥協(soothing)、 強迫(forcing) 、逃避(withdrawal) 、分享(sharing) 。上述兩者均將衝突因應策略 依向度做區分,一為為自己著想,此向度意指個體關注自己需求的程度,另一為 為他人著想,此向度指的是個體關注他人需求的程度。Rahim之量表依衝突對象之 不同而有所差異,共分為三類,分別為上司、同事、重要他人。研究中以1,219名 27.

(38) 受試者為對象,每個題項為李克特氏五點量表。信度部分,各分量表之內部一致 性Cronbach’s α係數在.72至.77間。將此量表做因素分析後,得到五個因素,分別為 統整(integrating) 、強迫(obliging) 、主宰(dominating) 、逃避(avoiding) 、妥協 (compromising) ,因素負荷量為40%以上。由此可知量表具有不錯之信度與效度。. (二)Rusbult 與 Zembrodt 之問題解決量表 Rusbult 等人(1982)延續 Hirschman(1970)對關係問題解決策略的分類, 在他們的研究中,邀請 50 名大學生對親密關係中的問題情境做出感受、想法與因 應方式的敘述,得到 50 種反應方式,更進一步從中歸納出 20 個反應方式。接著, 將之依「建設-破壞」和「主動-被動」此兩向度來區分四種衝突因應策略,分別 為離開(exit) 、表明(voice) 、忠誠(loyalty)、忽視(neglect) 。表明與忠誠屬於 有建設性的因應方式,反之,離開與忽視屬於破壞性的因應方式,另一方面,離 開與表明屬於主動的因應方式,至於忠誠與忽視則屬於消極的因應方式。在定義 上,離開指的是結束關係,決定僅維持朋友關係;表明意指開啟與對方的溝通, 討論關係中彼此的困難;忠誠是指多採取等待的策略,認為關係中的問題會有所 改變;忽視是指拒絕與對方溝通,忽視對方的存在,且多以批判對方的方式因應。 四個分量表為李克特氏五點量表,信度部分,各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80、.82、.66、.65。效度上,關係滿意度及投入程度均與表明、忠誠 有正相關,與離開、忽視有負相關。可知此量表有效標關聯效度。 國內學者張時雯(2003)首先翻譯 Rusbult 等人(1982)的量表,以 292 位 受測者為研究對象,所得到表明、忠誠、忽視、離開四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 為.79、.61、61、.85。接著,李晉源(2015)考量忠誠、忽視的信度低,且少數 題項題意難理解,修編此量表。因素分析後所得題項共計 25 題,正式施測後得到 之內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係數分別為.92、.73、.70、.86。效度部分,以驗證性 因素分析得到 RMSEA 值為 0.084、CFI 值為 0.920,SRMR 值為 0.068,可知效度 尚可。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level of the variables to pension reform,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characteristic,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OCB)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o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Mainland Chian tourist as survey responden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ore expertise, shopping satisfaction and share of wallet.. The stud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