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成語合適性概念

成語的獨特在於其“現成性”和“定型性”(韓越,1999)。成語是以現成的、

固定的形式和內容相互結合,在語言中反覆的習用。成語中的每一個構成成 份都失去自己的獨立性,彼此相互結合後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表示特定的 意義,而其定型性則是社會約定俗成的產物。因此,在使用成語上除了注意 成語的語義外,還要注意成語的色彩和規範。

東吳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許錟輝先生於《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學常識》

的序 1 提及成語誤用之例子:某出版社要徵稿,其徵稿啟事如下「為提高本 刊的整體品質,為讀者奉獻更好的精神糧食,自即日起,像廣大的讀者徵集 哲理散文。請讀者們不吝賜稿,謝絕文字粗劣的不刊之論。」「刊」有「刊 登」的意思,又有「刊削」之意,例句的撰稿者顯然誤解「不刊之論」的「刊」

為「刊登」、「刊載」的意思,而誤用此成語。話說從前「不刊之論」原本 意指典章法規之類的文獻資料,後來應用層面漸廣,指專家學者的宏文偉論,

規格甚高,褒意強烈。

大陸學者王士吉(2003)則認為正確無誤的使用成語,有助於人們確切的 表達其思想及觀點,運用成語時應避免以下八種誤用情形:

1.望文生義

成語的含意乃是在豐富的人文背景之下,通過引伸或是比喻等抽象的分 式表現出來,若是按照字面做出牽強附會的解釋,就會與原本的意思完全不 同。例句 1.這篇文章內容平淡,語病百出,簡直是不刊之論,怎麼能在我們 的雜誌上登載呢?“不刊之論”出自於〈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 日月不刊之書也。」刊,在此義為刪改或是修訂,就是不可刪改或是修訂的 言論,例句的作者明顯的把“不刊之論”的“刊”理解為刊載。

2.褒貶不分

成語有褒義、中性和貶義之分,其情感色彩乃隨著語言環境的變化而不 同。如果無法正確分辨成語的褒貶義而胡亂使用,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例句:一個人打了草稿,大家來評論和修正,即使後來原稿剩不下多少

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沒。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 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建宏新編成語中解釋,孔子反對用俑殉葬,他詛咒 用俑殉葬的創始者將斷子絕孫。由此看來,“始作俑者”是作壞事的人,是個 貶義成語,不適合用來誇獎及肯定例句中打了草稿的人對後來定稿所作出的 貢獻。

3.弄錯對象

成語詞義適用範圍極其廣泛,可用於男性、女性、有的指個體、有的指 群體,有的甚至指物;如果不清楚成語所表達的對象或範圍,在使用上即出 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例句:古人中不乏刻苦學習的楷模,懸樑刺骨者及聞雞起舞者,在歷史 上是汗牛充棟。

“汗牛充棟”出自唐代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

出則汗牛馬”,建宏新編成語中解釋,意思是用牛運輸,要牛累得出汗;用房 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藏書極多。因此,汗牛充棟只能用來指物,

不能指人,在例句中用來形容古代刻苦學習的人數是不正確的。

4.輕重失當

有些成語的詞義有共同之處,但卻有輕重之分,若不留意詞義輕重而隨 意使用,必然出現誤用情形。

例句:有德之人不會以權謀私,不會貪汙受賄,雖然清貧,但活的坦蕩 蕩,沒有水落石出之慮,也沒有半夜敲門之驚。

“水落石出”出自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 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水落石出的原意是指自 然景色,水退落下去,石頭露出來,但後常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例句中 指的是壞事敗露,改為「東窗事發」較為恰當。

5.前後矛盾

使用成語時,若對於典故、語義及輕重不清楚而隨意使用,及容易出現

前後自相矛盾的情況。

例句:最近到沿海地區,雖只是浮光掠影的看看,但那裡的變化,卻給 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

“浮光掠影”出自唐代朱亮《臨高臺》詩:「浮光隨日度,漾影逐波深。」

比喻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閃而過的影子,一晃就過去了;與例 句中“極深刻的印象”產生矛盾。

6.畫蛇添足

有些成語的意思在句子中與其他的詞彙重疊,造成與義重疊,畫蛇添足 的效果。

例句:一個讓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攬顧客嗎?只能讓人貽笑大方。

“貽笑大方”出自《莊子・秋水》:河伯以江河之大而驕傲,後來看到浩瀚 無邊的大海,才嘆息說:「今我睹子之難窮也,無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大方”在建宏新編成語中的解釋為見多識廣的人,

後泛指具有某種專長或內行的人,與例句中的“讓人”重疊。

7.生搬硬套

成語為固定短語,不能隨意將之顛倒、拆開或是重組使用,若隨變更換 成語的語素或拆散結構將之重新組合,就會造成錯誤。

例句:科技大集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開市這天,只見人流湧動,攤前 若市。

“攤前若市”是模仿“門庭若市”的成語。“門庭若市”出自《戰國策.齊策》:

「群臣晉見,門庭若市。」意思是門口和庭院裡熱鬧的像市場一樣,形容交 際來往的人很多。“門庭若市”是將不同類別的地方進行比較,而“攤前”本就 是“市”的一部分,無從比較。

8.誤用典故

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其來源有歷史故事、古代寓言、神話傳奇和口頭俗 語等,若不明典故則容易造成誤用,例如某台詞這麼說:“齊宣王說「當今七 雄逐鹿中原,子言仁義,豈非望梅止渴乎?」”“望梅止渴”出自《世說新語.

假譎》,曹操的軍隊在行軍中口渴,曹操就騙士兵們說前面有一片梅林,有 許多的果子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就分泌了許多唾液,就不渴了。後來則用 來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來安慰自己。例句中的人因為不清楚典故而造 成歷史顛倒的錯誤。

姜有榮(2002)通過對近年來針對全中國大陸高等考試考試卷和高考模擬 試卷中的此類試題進行整理歸類,總結出人們在使用成語時容易產生的十種 錯誤,在其研究中稱為「成語使用中的十大誤區」。這些錯誤分別是 1. 望文 生義、2. 對象誤用、 3. 輕重失度、4. 褒貶顛倒、5. 功能混亂、6. 謙敬錯 位、7. 邏輯脫節、8. 語意重複、9. 段詞取義及 10. 形近混淆。

大陸北京市第四中學教師徐東杰,也針對大陸高考成語的部份,作為學 生的複習對以下幾點進行說明,在使用成語時常出現不合適的情況:1. 色彩 不明、2.輕重失度、 3.斷詞取義、4. 對象誤用、5.謙敬錯位、6.功能混亂、

7. 不合語境、8. 望文生義、9. 形近混淆、10. 特定用法。姜有榮及徐東杰對 於人們使用成語時常見的錯誤與王士吉所提出的論點雷同,這對於人們在使 用成語時有提醒之效能,使用之前先三思,是否合適,以免貽笑大方。

台灣學者鄭培秀(2005)則認為,成語詞義用的不合適,是因為學習者不 瞭解成語的語意而導致不知道如何合適的使用成語;另外還有句法功能誤 用,這是指學習者不瞭解成語某些句法功能使用的限制而犯的各種錯誤,依 句法功能可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一)定語功能使用不當

指成語無定語功能卻誤作定語使用,如「聽到許多鶯聲燕語的歌唱。」

「鶯聲燕語」依中央研究院漢語平衡語料庫的使用例句,無定語功能,不能 作為修飾「歌(唱)」之義。

(二)狀語功能使用不當

成語無狀語功能卻誤作狀語使用,或作狀語使用時有成份缺少或多餘等 問題,如「路上的車都車水馬龍的堵在路上。」「車水馬龍」依平衡語料庫 的使用例句,無狀語功能,不可修飾「堵在路上」。

(三)補語功能使用不當

成語無補語功能卻誤作補語使用,如「他初中時代寫作文以為要寫得鳳 毛麟角才能得到高分。」「鳳毛麟角」依平衡語料庫的使用例句,無補語功 能,不能在動詞「寫」後作為補語。

(四)賓語功能使用不當

將沒有賓語功能的成語做賓語使用,如「然則位高權重,居心叵測之下,

殺了一堆人。」鄭培秀考察平衡語料庫及教育部電子版成語例句,「居心叵 測」只有定語和謂語功能,無賓語的用法,故例句誤將「居心叵測」作為賓 語使用,句法功能使用錯誤。

對於成語的誤用,金錫謨(1995)於其研究中指出,成語乃藉由特定的詞 及特定的詞組來表示其特定的含義和結構形式,在書面上借由文字所表示。

用字錯誤即導致成語的意義及其結構形式造成改變,如:若將「聲情並茂」

誤寫為「生晴並茂」,聽起來一樣,但讀起來就完全不同;這樣的誤寫造成 此句語義不通。

金錫謨先生則進一步將成語運用中常見的用字錯誤,分為寫錯字和誤用 別字兩種。誤用別字就是利用字與字之間的同音關係,用同音字代替成語中 的規範用字,導致更改了成語的意義,使成語的意義不通,或者改變了成語 的結構形式。如:

1.除夕夜…當您與家人團團圍坐,看電視、包餃子、談笑風聲、共享天 倫的時候,他們依然如往常…

2.一次訓練結束,…她坐在大客廳鬆軟的沙發坐席上,與隊友們談笑風 聲,顯得特別輕鬆愉快。

以上這兩個句子均將「談笑風生」誤寫為「談笑風聲」。「生」與「聲」

的讀音相同,但意思卻完全不一樣。「聲」: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 引起聽覺的音波。換句話說,就是聲音的意思;「生」:生命、生育、成長、

滋長、活著,則有生動活潑的意思。「談笑風生」是談笑之際興致高昂,言 辭風趣,但用「聲」代替「生」就使成語的意義變得不一樣了。

1.但就舉啞鈴的重量來說,健美選手往往是甘敗下風的。

2.世界上沒有一個團隊願意甘敗下風。

以上兩個例子都將「甘拜下風」的「拜」誤用為「敗」。「甘拜下風」

以上兩個例子都將「甘拜下風」的「拜」誤用為「敗」。「甘拜下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