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國際投資決策面

第一節 投資利益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第四章 國際投資決策面

面對 2000 年全球 IC 產能與人才閒置、維持台灣 IC 製造的龍頭地位、中國 大陸 IC 市場形成的機會與競爭者威脅,聯電面臨是否前往大陸投資的決策,分 析以下吸力與斥力:

第一節 投資利益

a) 強大的內需市場:

中國大陸人口數為全球第一,人口成長率為全球之冠,且每人可支配所 得持續增加,因應民眾需求以及中國政策「家電下鄉」的實施下,未來消費 將側重於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家電,下游 IC 應用需求帶動上游 IC 量需求,

預計 IC 銷售量可觀。(圖 13 2001 年大陸 IC 市場銷售額)而中國政府祭出 所得稅五免五減半、附加價值稅減免等多項優惠,使得單個 IC 產品的淨利 提昇,銷售量大再加上高淨利,整體的淨利吸引廠商直接於大陸設廠,貼近 內需市場並享受當地政策優惠。

圖 13 2001 年大陸 IC 市場銷售額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 IS 計畫(2002/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而在 1990 年代中期以前,大陸電子產品市廠主要的成長推力來自於消費性 電子產品,如電視機、錄放影機、收音機等,到了 1990 年代中後期轉變為電子 信息產業的發展(表 9 2001 年 12 月大陸主要電子產品產銷統計),對聯電而言,

專注於通訊 IC 晶片的製造,中國大陸市場提供通訊 IC 晶片的強勁需求,使聯電 有極大的誘因前往大陸佈局。

表 9 2001 年 12 月大陸主要電子產品產銷統計

產品 單位 生產量 銷售量

本月累計

MOM

本月累計

MOM

行動電話手機 萬部 8,351 55.0% 7,923 61.0%

程控交換機 萬部 9,370 16.0% 9,432 18.2%

電話單機 萬部 4,278 -4.6% 4,149 -3.8%

傳真機 萬部 113 29.6% 111 29.3%

電視機 萬部 4,258 -3.0% 4,599 5.4%

彩色電視機 萬部 3,952 -1.9% 4,280 -0.3%

收錄音機 萬部 1,530 0.4% 1,480 0.1%

組合音響 萬部 1,073 29.0% 1,045 27.1%

影音光碟機 萬部 1,890 42.6% 1,821 40.6%

錄影機 萬台 498 11.7% 498 11.2%

個人電腦 萬部 758 7.0% 751 8.2%

伺服器 萬部 10 46.5% 10 41.1%

筆記型電腦 萬部 8 203.7% 8 215.4%

顯示器 萬台 3,356 14.9% 3,203 17.8%

印表機 萬台 603 6.9% 601 7.5%

映像管 萬部 5,510 2.9% 5,566 9.1%

彩色映像管 萬個 4,948 4.5% 5,004 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IC

萬顆 55 0.1% 54 2.5%

VLSI

萬顆 14 -3.7% 14 -3.8%

資料來源:大陸信息產業部經運司;工業院經資中心 IT IS 計畫(2002)

b) 牽制大陸廠商發展:

中國大陸透過政策,保護在當地生產 IC 的廠商,若聯電不前往大陸投 資,只會使得大陸廠商在中國當局的扶持下,發展 IC 技術,使得其低階的 IC 產品25與聯電競爭。大陸廠商因政策使得 IC 生產成本低,產品在市場上 具有價格優勢,而取得低階 IC 的中國市場佔有率,甚至搶進世界市場。

2001 年大陸晶圓廠技術主力仍為五到六吋為主,該年八吋晶圓廠只有 三座,且大陸的製程技術為 0.25 微米(表 10 大陸主要晶圓廠基本資料),與 八吋晶圓的先進技術 0.18 微米仍有差距,若聯電前往大陸投資 IC 廠,因聯 電較早進入 IC 產業以及在全球晶圓代工領域擁有技術優勢,可技術移轉 0.18 微米至中國大陸(事後證明,和艦確實掌握 0.18 微米技術),投入量產,

即能迅速在大陸取得市佔率,未來將大陸營業額的一定比例回撥台灣,投入 研發,台灣研發技術將因此提高,掌握關鍵技術,再將技術轉移給大陸,但 同時向大陸收取技術權利金。

透過此一機制,大陸廠商將處於被動接收知識與技術,受聯電牽制,因 IC 業者至市場當地投資設廠,最主要以先進者優勢,利用技術與知識壓制 當地廠商,避免當地廠商成為日後威脅的競爭者,例如:聯電至新加坡設廠,

即為此考量。

25因為 IC 產業的製成微縮技術,落後者要追上領導廠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中國 IC 業 者無法在短期間生產高階的 IC 產品,與技術先進廠商匹敵,只能先發展低階 IC 產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中芯 Fab1 0.25 上 海

8 2001 42,5000 晶圓代工

中芯 Fab2 0.25 上 海

8 2002 42,5000 晶圓代工

宏力 Fab1 0.25 上 海

8 2003 25,000 晶圓代工

華夏 Fab1 0.25 北 京

8 2003 25,000 晶圓代工

資料來源:工研院經資中心 IT IS 計畫(2002/04)

c) 在全球 IC 市場取得競爭地位:

在大陸以較低成本生產、高需求得鉅額的淨利,便可累積成長能量,擴 大市場佔有率,並可再度上市集資、擴充產能。因為淨利高,擁有足夠資金,

可增加研發支出,精進製程技術,取得更多的智慧財產權,收取權利金,掌 握核心技術以及創造未來 IC 趨勢,增加競爭力。在晶圓代工的領域上,聯 電與台積電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成為全球 IC 領導廠商之一。

d) 比較利益原則:

以生產方面而言,因為 IC 產業需要大面積的地區蓋廠房,中國擁有廣 大的腹地,能以較低的價格或擁有長期零地租優惠取得土地。建立 IC 產業 需要大量的資金,中國提供銀行低利率貸款以及地方政府參與投資,籌資更 加便利,這些都使得 IC 產品能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在世界上具有價格競爭 力,攻佔他國廠商 IC 市佔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8

e)

多元化經營:

i. 分散客源:企業的客源散佈於世界各地,可分散風險,因一地的經濟衰 退、導致該地的銷售量不佳時,仍有其他國家經濟狀況佳,購買 IC 產 品,例:2000 年全球 IC 景氣不好,但中國地區需求強勁。總體而言,

分散客源可以帄衡 IC 的需求,降低風險。2000 年聯電在歐洲地區營收 佔總營收的 16% (表 11 聯電內外銷地區比重、表 12 台積電內外銷地 區比重),為台灣其他業者之冠,聯電若在大陸設廠,能持續地分散客 源,外銷亞洲地區的比重將提昇。

表 11 聯電內外銷地區比重

銷售地區

聯電(單位:新台幣仟元)

2001 2000

美洲 25,776,028 37% 46,625,687 40%

歐洲 10,384,521 15% 18,672,062 16%

亞洲 4,430,729 6% 6,787,493 6%

其他 1,010,601 1% 1,069,011 1%

外銷總計

$41,601,879 60% $73,154,253 63%

內銷 28,214,920 40% 42,455,086 37%

銷售淨額

$69,816,799 100% $115,609,339 100%

資料來源:Taiwan Economic Journal (TEJ)台灣經濟新報、聯電股東會年報 2001

資料來源:Taiwan Economic Journal (TEJ)台灣經濟新報、台積電股東會年報 2001 且比較聯電與台積電兩公司的重要客戶發現(表 13 重要客戶佔營收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ii. 分散生產風險:各國領導業者在世界各地建立廠房,不僅只依照比較利 益原則而全球化供應鏈,另一部份原因為分散生產風險,若一地廠房無 法運作(例:地震等),仍有位於其他國家的廠房作為彌補。聯電已在 2000 年於日本、新加坡以及台南科學園區大額投資、設立廠房。若在 中國大陸建廠房,更有助於全球化的佈局,分散生產風險。

iii. 創造與外商的合作機會:若在中國設廠,因為 IC 產業群聚效應,該地 系統廠商或是 IDM 彼此能享有外溢效果,或進行合作、整合技術、彼 此分享,最終使聯電公司價值上升。

以上吸力因素,尤以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牽制大陸廠商以及取得全球 IC 市場競爭地位較為重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