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推陳出新——創意資源推廣

在文檔中 目次 (頁 107-111)

圖書館也持續辦理影展活動,邀請專家學者進 行映後座談,總讓參與者收穫滿滿。2004 年與誠品 書店臺大校園店(該分店當時位於現今本校小福樓)

合辦之「愛上文學& 電影」活動,是遷館後的首場 大型影展;2010 年起長期與生命教育中心合辦「生 命教育影展」,啟發觀眾對生命課題的深度思考。

其他尚有2011 年「從電影探尋白先勇的文學身影」、

2013 年「寶島回想曲——電影欣賞會」、2014 年「咱 思慕的人——寶島歌王洪一峰特展電影欣賞會」、

「您,看見臺灣了嗎?」,以及2016 至 2017 年臺 灣紀錄片系列影展。醫學圖書館亦曾於2006 至 2014 年間舉辦「醫學人文電影欣賞座談」,與觀眾一起 探討醫學界中不同的生命和疾療議題,展現圖書館 對於醫學人文之關懷。社圖則自2017 年起推出「社 科視角」系列書展如「共享經濟」、「朝鮮風雲」、

「越南新貌」等呈現當代重要議題,以國際化的觀 點帶領讀者從館藏中掌握世界脈動。

二、特藏資料展

特藏資料是圖書館的珍寶,長期在溫溼度控制 下典藏於閉架書庫,讀者無緣一探其奧秘。遷館後,

在5 樓特藏資料區特別規畫的常設資料展,以臺灣 資料、中文善本及線裝書、西文善本、日文線裝書 以及名家手稿五大類別,清楚有序地呈現本館特藏 特色及其內涵。此外,20 年來更推出多場特藏展覽 活動及專題論壇,除了展現堅實深厚的館藏內蘊,

亦對贈藏者或其家屬表達感謝之意,更藉此介紹不 同時代、地域的文化經典,讓低調卻豐厚的特藏藏 品更為人所知所用。

特藏展覽多以人物為主,展出內容包 括作品書寫、私人手札或日誌、與他人往 返之書信、個人藏書等,每次展覽皆邀請 專家學者進行指導或擔任策展人,借重其 專業知識有條不紊地將前人賢者的生平、

成就、影響等介紹給大眾,並重現特藏資 料中別具意義的獨特場景與故事脈絡。「伊 能嘉矩與臺灣研究」展覽為圖書館遷館後 首場特藏展覽,此後,圖書館持續籌辦多 場特藏展覽,吸引國內外眾多讀者前來觀 賞,以下略分主題舉隅:

1. 臺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以 2000 年

「王文興教授手稿資料展」為首展,之 後陸續舉辦林文月教授(2001 年)、

臺靜農教授(2001 年)、葉維廉教授

(2002 年)、王禎和教授(2003 年)、

楊雲萍教授(2004年)、鄭騫教授(2005 年)、潘貫教授(2007 年)、白先勇 先生(2008 年)、國分直一教授(2011 年)、葉嘉瑩教授(2013 年)以及齊 邦媛教授(2014 年)特展。

2. 各界贈藏手稿文物展:2007 年「牽手

・推手——國語流行音樂的起飛,慎芝、

關華石手稿資料暨藏書展」、2008 年

「李東華教授捐贈方氏慎思堂珍藏文物 展 」、2010 年「回眸曹永和」、2011 年「原野之春——陳其茂的山海謳歌版 畫特展」、2012 年「寶島回想曲——周 藍萍與四海唱片贈藏展」、2014 年「咱 思慕的人——寶島歌王洪一峰特展」、

2015 年「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 女士手稿資料展」以及2016 年「情佮 義——紀念張炎憲教授贈藏儀式與贈藏 圖書手稿展」等。

3. 特藏資料展:在以「人」為主題的特展外,圖 書 館 亦 辦 理 以「 特 藏 」 為 主 題 之 展 覽, 例 如 1998 年「伊能嘉矩與臺灣研究」、2000 年「霧 峰林家頂厝捐贈手稿文物特展」,2004 年「臺 灣大學所藏珍本東亞研究資料特展」,2008 年

「日本文學的歷史——從萬葉集到村上春樹」、

2010 年「虎聚特藏」與「多語言聖經文獻館藏 展」、2011 年「百歲書展」、2014 年「從美麗 的圖書館紀念品認識田中文庫」、2017 年「繪 葉風情・記憶臺灣——日治時期繪葉書特展」等。

再者,圖書館亦籌辦學術活動以進行對館藏更 深度的加值與應用推廣,例如2004 年與殷海光學術 基金會合辦「殷海光教授著作藏書資料展」暨「自 由主義與新世紀臺灣學術研討會」,做為偉大的民 主鬥士殷海光先生逝世35 週年之紀念;2013 年辦 理「臺灣體質人類學先聲——金關丈夫教授文庫贈 藏紀念展」暨「跨領域的南方考古學國際研討會」;

2017 至 2018 年先後籌辦「觀風蹉跎——伊能嘉矩的 田野歷程書誌展」與「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 文化再發現」,除辦理專題演講研討伊能文庫對臺 灣研究及探索原住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外,亦與人類 學系合作,首次公開展出相關標本文物以深入發掘 歷史與土地中的文化議題。

本館也將特藏資料借予國內外相關單 位辦理展覽,以提升特藏資料應用並促進交 流,例如2009 年新竹縣縣史館展出的「淡 新檔案裡的驚奇!」,2017 年提供創價學 會舉辦「一片鄉土一縷情懷——陳其茂創作 展」;同年日本遠野市立博物館的「伊能嘉 矩與臺灣研究」特展等,藉由多元豐富的形 式呈現檔案內容引導大眾更貼近臺大館藏,

擴展本館特藏資料的親和力。

咱思慕的人——寶島歌王洪一峰特展,營造舊時秀場 氛圍,引人入勝

思想貓的文學書房——桂文亞女士手稿資料展海報

三、影音推廣

「影音@Online」系統(http://multimedia.lib.ntu.edu.

tw/)於 2010 年 10 月啟用,新版系統於 2017 年底正式上 線,以響應式網頁提供師生跨載具與跨系統的使用介面,

包含MOD 版影片、教師指定教材、演講活動錄影、本館 自製之館藏推薦與每月館藏介紹預告片、自製音樂節目、

網路電台電視、活動實錄與數位化專案成果等媒體,截 至2018 年 6 月底已有 25,596 筆媒體影音。

「影音Focus」(http://focus.lib.ntu.edu.tw/)的前身 為「多媒體服務中心部落格」,自2013 年設立,2014 年 重新改版並命名為「影音Focus」,提供影評文章(由駐 站影評人撰寫評析,為觀者提供賞析參考)、新進影音、

主題影片選介、主題音樂賞析、熱門影音排行榜等服務。

截至2018 年 6 月底已有 1,420 篇文章,亦會同步更新至 臺大圖書館APP,提供讀者更便捷的館藏服務。

影音Focus 由駐站影評人撰寫評析

圖書館推出午後電影院,1 月 1 主題推廣館藏 電影作品

拜資訊科技所賜,學術圖書館得以透過不同工 具進行資料分析,不僅呈現個人學術產製能力,亦 能俯瞰機構或領域內研究力之強弱,並進一步成為 不同機構間學術競爭力評比的關鍵素材。

一、研究力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圖書館(前身為國立臺灣大 學醫學院圖書分館暨臺大醫院圖書室,2017 年更名)

為支援醫學校區各種研究計畫、教學活動、學術評 比,進行研究力分析服務,以供醫學校區教研單位 能隨時掌握各項研究力指標發展近況,進而充份利 用此資源、瞭解醫學領域相關單位的研究力趨勢與 評比。

「臺大醫學校區研究力分析系統」自2004 年 啟 用, 提 供 整 合 與 分 析Web of Science 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資料庫所提供之書目資料,以瞭解 醫學校區學術研究之生產力及其競爭力之強弱,作 為未來研究發展方向之指標,並得與國內其他醫學 中心之研究力進行評比,「臺大醫學校區研究力分 析系統」其提供之功能,主要可分為書目查詢、統 計分析與研究人員之個人化服務等三項,期能達成 以下目的:

1. 藉由 SCI、SSCI、JCR 的串聯分析,由量化數 據產生質化評比的研究力分析報告。

2. 提供個人化服務,每位教職員可查詢個人研究 力資料、書目資料、個人基本資料等。

3. 整合 SCI、SSCI 之書目資料與教職員著作目錄,

提升資料之完備性,減少人工作業涉入之可能。

在許多醫療及學術單位中,各項研究發 展與分析的業務,大多是由掌握機構研究資 源的「醫學研究部」或「研究發展處」等相 關單位負責執行,而在醫學校區,「研究力 分析服務」儼然成為醫圖的特色業務。館員 透過對引文分析研究及相關資料庫的瞭解,

主動、定期提供各種統計分析資料,以供各 級長官瞭解母機構及各部室的學術研究成果

(包括與國內外其他機構進行評比),亦作 為各級單位訂定卓越研究的目標管理衡量指 標、蒐集單位評鑑資料及編製年報等作業上 所需的參考資訊,以節省醫學校區各部門重 複輸入資料之人力及時間。

2007 年起,更主動於每月初公告醫學 校區SCI 及 SSCI 論文發表榮譽榜,以展現 校區同仁努力的學術成果。同時,提供教職 員自行維護個人著作目錄,以作為申請研究 計畫之依據,且能配合醫院評鑑提供相關資 料。透過此種主動服務及型態轉變,圖書館 的角色定位不再侷限於傳統服務中,而更能 突顯館員的專業價值以及服務面向的多元 性,進而提升母機構對於圖書館的信任感與 認同感。

二、臺大學術典藏

2014 年由醫學院圖書分館(現更名為 醫學圖書館)率先建置學術入口網「Research Portal」,2015 年圖書館將其擴展為匯聚全 校學者個人研究、學術發表和團隊研究成果 的「臺大學術庫」(NTU Academic Hub, 簡 稱AH),提供全面且多元的學術集成平台,

展現臺大整體學術能量。學術庫透過與現有 館藏資料庫及電子期刊連結的加值設計,提

在文檔中 目次 (頁 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