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園最美麗的風景,校史館

在文檔中 目次 (頁 129-132)

校史館坐落於舊總圖書館二樓,於2005 年成立 至今已超過10 年。校史館定位為闡述臺大歷史與願 景的展示館、凝聚校友向心力的資訊服務中心、留 存臺大記憶的寶庫,此外更是外界認識、研究臺大 的窗口。同時校史館也是臺大博物館群的樞紐,身 兼臺大博物館群辦公室,統籌整體臺大博物館群事 務,藉由串聯本校10 所博物館,對外行銷臺灣大學 悠久且精彩的珍藏,並做為社會服務的一環,使校 外各年齡層的人能夠藉由「博物館」的媒介,瞭解 大學殿堂內艱澀的學術知識。

校史館的終極目標是要成為「臺大學」甚至「公 館學」的研究重鎮。公館這個地方在過去清代時期 因為瑠公圳及霧裡薛圳流經,擁有優良農業發展的 先決條件,日治時期成為日本政府設立農業研究機 構及農業學校的地點,更影響日後臺北帝國大學在 此設立,造就現今的臺灣大學。因此研究及瞭解「臺 大學」即是瞭解「公館學」的必經之路。

為邁向終極目標,校史館的短期目標是 持續徵集校史資料、文物與回憶,並藉由常 設展、特展、出版及推廣活動,讓各界人士 認識臺大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而認同臺 大。過去到現在具體的方式為長期徵求臺大 相關的老照片和影音,透過整理及分類,放 置於網路相簿供大眾搜尋瀏覽,或是於特定 時日分享在社群網站臺大校史館粉絲頁,向 大眾闡述照片的背景,分享校史故事。

在校史文物方面則是透過主動徵求,

並關注校園內各種建築物拆遷或是老家具、

物品報廢訊息,向相關單位徵詢及訪求。由 於校史館逐漸廣為校內師生所知,近期多 接獲教授與職員離退時或學生社團通知,

主動提供校史文物給校史館評估並收藏。此 外,校史館也密切注意校園內發生之重大事 件(如:學生抗議事件、臺大新校長遴選 事件),主動於事件現場紀錄及收集相關物 品,做為日後校史展覽素材。

文學院捐贈校史館的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標本室展示木櫃

校園故事部分,校史館每年透過訪談、演講之 邀集,徵集照片文物紀錄或其他文獻回顧研究,整 理成文章刊載於「校史漫談部落格」,甚或集結出 版成校史專書。目前兩本專書《青春.記憶.老臺大:

臺大老照片的二十個故事》(2011 年出版)及《有 人要我寫一首關於臺大的詩:校園.生活.社團以 及其他》(2012 年出版),提供校內外人士更便利 瞭解臺大校史的管道。

在推廣活動與行銷方面,每年例行性的活動如 杜鵑花節、畢業季、暑假、開學及校慶皆舉辦相關 推廣活動。結合開學新生入門書院讓新鮮人瞭解校 史館、於畢業季舉辦活動讓畢業生留下美好校園記 憶、於杜鵑花節及校慶配合臺大博物館群舉辦活動 讓民眾瞭解臺大博物館群、於校慶期間舉辦特展推 廣博物館群或校史。

此外,校史館自2014 年起開設服務課程,提供 校內同學在服務學習修課上有更不一樣的選擇。透 過服務課學生的創意及發想,為校史館帶來諸多不 一樣的面貌,如校史館形象宣傳照、婚紗攝影守則 影片、校史館募款影片、校史館導覽人員擔任、口 述歷史訪談協助等,讓校史館在營運上呈現活潑多 元的樣貌。此外,藉由服務課同學的巧思及行動能 力,推出了「臺大上菜——臺大元素料理發想」、

「十三溝面磚餅乾」及「校史館密室逃脫」等,讓 校史館在校史推廣及行銷上,有別於校內其他博物 館甚至國內他校的校史館,趣味橫生。

除開設服務學習課程之外,校史館也 積極與學生社團或是校外單位合作,提供校 史館展場給校內學生社團或課程作為展演場 地,如「鋼琴社」、「攝影社」、「鐵道研 究社」、「射箭社」等,充實校史館多元化 的展覽元素,同時也留下社團的歷史記錄,

永久留存於校史館。近年來也積極參與臺北 市政府舉辦的「白晝之夜」活動,於夜間開 放提供臺北市民參訪校史館,曾創下單日 9,000 人次到訪的精采紀錄。此外也與臺大 學生會合作舉辦「輕醒——夜宿臺大古蹟」

活動、與藝史所合辦「臺大建築論壇」講座,

讓校史館成為文化資產的講堂、藝術展演的 文化沙龍場域。

「十三溝面磚餅乾」開發

「校史館密室逃脫」活動

誠如上述,校史館的中長程目標是統合前述短期目標成 果,將校內各界資源與收藏,如校史資料、公文檔案、老照 片圖檔等進一步分類整理,以建置完善的「校史資料庫」。

未來「校史資料庫」可望成為校內外人士在進行臺大校史研 究時之重要參考資料;我們將致力對臺大校史資料作更細緻、

有脈絡的整理與分析,期待產出更多知識及論述,為達到終 極目標「臺大學」做好充足準備。

白晝之夜校史館一樓盛況

在文檔中 目次 (頁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