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四節 擴散相關理論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花蓮縣 1 東華 台東縣 1 台東 澎湖縣 1 澎湖科大 總計 98 所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自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育成加速卓越服務網所提供之資料 http://incubator.moeasmea.gov.tw/

第四節 擴散相關理論回顧

學術型育成中心廣泛地成立於各大專院校組織當中,不論其所隸屬的學校 性質為公立或私立、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學術型育成中心的普遍化現象是橫 跨整個組織領域而非侷限於特定大專院校類型當中,並沒有某種類型的學校對 於學術型育成中心表現出特別明確的功能性需求。另一方面,從功能展現來 看,仍有少數學術型育成中心存在成效不彰及未完全發揮功能的問題,甚至出 現了極少廠商或無廠商進駐的現象(監察院全球資訊網 2015)。由此可知,若 是單由學術型育成中心在功能面向的追求與實踐來探討是不足以完整解釋其擴 散過程及普遍化成立現象的。因此,企圖提出與功能論觀點相互補充的分析角 度,由不同的階段切入台灣學術型育成中心的發展,在擴散過程階段利用組織 制度論之理論觀點作為其動態化擴散過程的解釋。將組織制度論的觀點視為學 術型育成中心普遍化成立現象在擴散過程的階段性、歷程性解釋。此外,關於 台灣學術型育成中心的功能、成效方面的研究已有為數不少的討論,例如:育 成中心蘊含的多樣培育功能、育成中心的出現為新創產業或中小企業轉型帶來 的效益等(袁建中1996;溫肇東 2000;李憲祥 2000;林姵君 2006;施秀玲 2006),因此,研究者期望能利用擴散的理論觀點提出不同的分析角度。基於上 述提及的理由,本研究利用制度論觀點下的擴散理論由大專院校組織領域、外 部環境等制度層次來探討學術型育成中心的普遍化成立的擴散現象與過程,並 將擴散理論的分析觀點作為功能論的互補性理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擴散」之理論回顧與探討

1. 擴散的源頭—正當性意涵與制度同型機制之運作

組織理論當中的常見的功能論觀點多數圍繞著對於效率的追求與其功能結 果的講究,科層化運作模式便是組織實踐效率與功能的普遍實例,利用科層化 的組織模式來獲得效益最大化的成果,並且使每一層級皆能發揮其功能以完成 各自的目的。然而,按照功能論的邏輯,每個組織的運作應該要符合效率並展 現出相對應的功能,那些並非仍然保有效率或實質功能卻持續存在的組織又該 如何解釋呢?DiMaggio 及 Powell(1983)提出組織制度論的觀點來進行解釋,

並補充與反駁功能論在組織上所提出的解釋,試圖與過去的科層化與理性化之 概念進行對話,並非每個組織的運作都有確切的功能且能符合效率,組織結構 在面臨新環境或改變時的回應策略,不是全都出自於強化效率或功能的動機。

不論是新創立抑或是現存之組織在組織環境中皆承受著不確定性的壓力,並嘗 試做出改變與回應,選擇已被使用過的策略或是具有共享性、辨識度的概念會 是風險較小的方式,此種解決方式比起在效率或功能上的追求是相對容易的,

而具有辨識度的概念同樣也會因為不斷地被組織中的行動者使用而進一步強化 與承認,形成了正當性(legitimacy)內涵,並逐漸成為組織領域中成員為了減 少不確定性與獲得其他行動者承認而直接採取的策略,正當性概念被整個組織 領域廣泛接受並採納,促使後續同質現象的產生。

DiMaggio 及 Powell(1983)認為科層化組織運作模式即具有強烈的正當性 意涵,是廣泛被組織領域承認、賦予正當性的運作模式,也因此眾多組織會採 用此種模式,以減少環境中不確定性的影響。縱使科層化的模式隨著其發展被 發現逐漸失去效率方面的功能等理性化會面臨的問題,但其於組織領域中所具 有的正當性意義並不會隨著效率或功能的降低而消失,科層化組織運作模式在 組織領域當中未因此消失反而仍繼續被廣泛地使用,只要能獲得環境中行動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承認與實踐便能持續運作下去,驗證了組織制度論強調的環境影響力,並非如 同功能論觀點所述必須在功能的目的導向下才能發展與生存,制度論的觀點能 探討組織領域的制度、環境、結構是如何由外部來影響學術型育成中心的成 立,其相關討論補充了功能論的解釋角度。接著將梳理有關制度論中的基本概 念與理論,有助建立對於擴散理論概念的理解。

制度的建立與實踐具備且必須經歷獲得其社會實體辨識的過程,DiMaggio 及Powell(1991)認為社會實體當中的成員必須對制度產生共同理解並共享其 內涵意義,使其能展現出高度辨識度並且被成員們實踐,而附屬於制度之下而 產生的社會實踐是由可理解的規則與文化、儀式傳統等集體行動組成。制度成 為社會實踐的行動依據,並提供了一套腳本(scripts)使行動者能有所依循,

在組織制度論之論述當中此套行之已久且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腳本能加速運作程 序與規則在社會實體場域、組織領域間的擴散與影響(DiMaggio and Powell 1991),與上述所提及制度具備的辨識度能有所呼應,具有辨識度之制度腳本成 為行動者在採取行動時理所當然的實踐方式,而在此套腳本的運作之下,制度 所具有的正當性不斷地被實踐給強化,而正當性便成為行動者在進行實踐時追 求的目標,具有正當性的實踐與行動才能在領域當中獲得普遍性的認可與辨 識。

正當性使組織能夠達成且維持被社會廣泛理解、認知的成功,並避免在組 織領域當中失敗的機會,Meyer 及 Rowan(1977)將正當性理解為組織領域當 中外部標準建立的重要基礎,組織利用正當性強化自身所擁有的支持及運作的 穩定並保障於領域當中的存活機會。當正當性成為凌駕於組織領域之上的一套 對於制度的共同理解,組織便會依賴其所帶來的穩定發展與成功機會,能保持 並強化組織正當性內涵的制度便廣泛地於領域之中流傳,進而展現出了組織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域當中逐漸明顯之同質化現象(Meyer and Rowan 1977)。可以發現,驅使行動 者追求正當性的動機與功能論中所預期的功能性動機不盡相同,行動者的行為 並非全都來自個體的理性選擇,制度論取徑的框架下想傳達的是環境、組織領 域、制度等外部結構所形塑出的行為選擇。

組織領域的發展一旦完善,便會產生趨向同質化方向發展的現象,

DiMaggio 及 Powell(1983)提出「同型」(isomorphism)的概念,是促使組織 以同一領域當中其他行動者選擇的運作方式來面對相同的環境條件之驅動力,

同型又可進一步區分為兩種不同類型:競爭同型與制度同型。驅使競爭同型出 現的原因來自於組織環境的選擇機制,缺乏效率的組織自然會在競爭中遭到淘 汰而消失,競爭的壓力促使組織為了確保存活而採取保證成功的策略,為了能 在競爭中生存的組織會選擇採納某特定類型的成功策略與經驗,展現出同質的 傾向。然而,競爭同型強調的是組織在效率與功能上的競逐與生存,而制度論 當中討論的同型概念則是著重於制度同型的分析,聚焦於組織對於外部環境與 組織領域的適應與調整而展現出的同質化現象。就制度同型的觀點而言,組織 領域中的同型並非總是來自對於效率的講究或彼此間競爭的結果,而效率與正 當性所引發的行動間有時是彼此互相牴觸的,具有正當性象徵的行動或決策並 不是總能符合效率的要求,正當性的獲取有時是相對容易且能對組織之存活與 穩定產生加乘效果的(DiMaggio and Powell 1983),對於正當性的追求與掌握成 為制度同型現象的重要動力來源。正當性的追求取代以往對於效率的強調,組 織也會因其對外在環境適應的需求而接受普遍存在的結構性規範,此套被成員 所承認、辨識且具有正當性象徵之規範或標準則成了制度同型的重要依憑。

組織領域中的制度同型結果可區分為三種同型機制的運作,同型機制成為 組織領域於同質化過程中的重要中介,制度同型的三種機制分別為:強制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型、模仿同型、規範同型(DiMaggio amd Powell 1983)。(1)強制同型:具有 強制力且明確的政策或指令所驅使的同型運作機制,政策或指令的法律效力與 國家對於組織在法律與技術性上的要求多方面影響組織結構與環境,同一組織 領域被相同之強制性力量型塑,組織的決策成為對於政策採取的直接回應,如 此一來,才能確保組織行為能符合明確的政策制度,也因此使得領域當中的組 織產生同質化之現象;(2)模仿同型:組織所處環境或組織目標的不確定性容 易引起相同組織領域中之行動者的模仿行為,利用已成功或運作穩定的組織作 為指標進行模仿,選擇模仿的方式來解決組織所面臨之不確定性問題所需付出 的成本較低。組織會感受到來自同樣領域間成員的壓力,促使其必須採取相似 的手段或策略以消除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同一領域中明顯成功、取 得正當性的組織案例或決策走向會成為組織進行仿效時的參照,組織間的模仿

型、模仿同型、規範同型(DiMaggio amd Powell 1983)。(1)強制同型:具有 強制力且明確的政策或指令所驅使的同型運作機制,政策或指令的法律效力與 國家對於組織在法律與技術性上的要求多方面影響組織結構與環境,同一組織 領域被相同之強制性力量型塑,組織的決策成為對於政策採取的直接回應,如 此一來,才能確保組織行為能符合明確的政策制度,也因此使得領域當中的組 織產生同質化之現象;(2)模仿同型:組織所處環境或組織目標的不確定性容 易引起相同組織領域中之行動者的模仿行為,利用已成功或運作穩定的組織作 為指標進行模仿,選擇模仿的方式來解決組織所面臨之不確定性問題所需付出 的成本較低。組織會感受到來自同樣領域間成員的壓力,促使其必須採取相似 的手段或策略以消除不確定性可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同一領域中明顯成功、取 得正當性的組織案例或決策走向會成為組織進行仿效時的參照,組織間的模仿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