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 教學內容與流程

在教學實驗的設計方面,為了讓本實驗的評量回饋教學融入貼近真實的教學 現場,所以不改變學校既有的班級編制、課程規劃和教學進度,不採用隨機抽樣;

隨機分派的真實驗設計,而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

研究者依照平時的教學進度及課程規劃教學,控制組採用傳統教學,實驗組 在填寫完科學探究學習單後,隔週利用約一節課的時間以整班為單位,進行評量 回饋教學,利用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檢討學習單的內容,之後在跟各層次的 學生建議其補救策略,在教學結束後隔週再對實驗組進行一次科學探究學習單的 填寫,實驗時間一共八週,第一週先進行科學探究能力學習單前測,搭配的單元 內容為氧化還原,第二週將批改完畢的學習單發下,實驗組進行評量回饋教學,

第三週再繼續進行第二次的科學探究學習單填寫,搭配的單元內容為日常生活中 的氧化還原,第四週將第二次填寫的學習單發回,進行第二次的評量回饋教學,

第五週遇到學校月考所以第三次學習單填寫就順延,教學流程如附錄七所附氧化 還原評量回饋教案、附錄八所附日常生活氧化還原評量回饋教案及附錄九所附電 解質評量回饋教案。學習單編寫原則是將探究能力的五個面向中,挑選出章節中 適合進行教學介入觀察的能力成分,如表 3-4-1。

二、傳統教學法

「一般傳統式教學法」主要教師依照教科書中既有的內容與流程教學,對於 各章節的講解以「講述」的方式帶過,無有系統的重新編排內容,並輔以書中的 實驗或活動由教師示範,未讓學生親自操作,更未強調學生應主動觀察現象並提 出問題,也就是按照課本照本宣科的上完,學生觀看示範後對結果的分析討論,

也是依照實驗活動紀錄本上的內容進行,並不會加以延伸,更不重視活動過程中 會產生的新問題,教學過程中制式而封閉的提出和發現問題,屬於一般教學法,

即所謂傳統教學法。

50

表 3-4-1 教材之探究能力成分分析表

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成分 氧化還原 日常生活

氧化還原 電解質 酸與鹼

界定問題 提出問題 ˇ ˇ ˇ ˇ

設計規劃 規劃實驗步驟

與設計 ˇ ˇ ˇ ˇ

實作驗證 實驗記錄 ˇ ˇ ˇ ˇ

分析解釋 推論演繹 ˇ ˇ ˇ ˇ

溝通辯證 批判 ˇ ˇ ˇ ˇ

三、補救策略研擬

本研究參考 kuhn(2005)、Li 與 Klahr(2006)、Roberts、Gott(2000)、

Zohar(2004)、洪振方(2010)等學者之建議,應以明示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 與探究相關的科學思考策略,讓這些科學思考策略與學生的探究經驗相連結,

來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下列為本研究根據高慧蓮(2013)國科會研究團隊 根據 NRC 探究評量的精神,所界定之五階段探究過程為主要架構,從中各挑選 一能力成分進行探究,並進行補救策略的研擬。

(一)界定問題階段

界定問題階段選擇探究「提出問題」部分,提出問題為能縝密觀察現象,進 而將所得資訊「組織」、「分類」或「比較」,最後提出延伸性可探討性問題之能 力。

(1)評分判準

根據文獻,能力指標中之可探討性問題或具有科學性問題應為操作性或開放 性問題,此類問題層次較高,因此能提出可探討的因果性問題屬 LV4,能根據觀 察的發現,提出相關性或因果性的問題。屬 LV3,能根據察覺問題的結果,提出 描述性或相關性的問題。LV2,沒有或提出無關的問題屬 LV1。

(2)補救策略

52

LV1 之補救策略引導學生了解整體實驗架構與流程,並將步驟分項說明;LV2 之補救策略則引導學生考量關鍵因素設計實驗,並檢視控制變因。

(三)實作驗證階段

實作驗證階段選擇「實驗紀錄」部分,對學生來說,將實驗數據轉換為繪製 圖表較困難(Bowen & Roth, 2002),教師須加以引導學生,使學生能運用圖表、

表格來解讀分析與紀錄資料。

(1)評分判準

研究者認為表格應是方便學生紀錄實驗數據的方式,讓實驗數據更有系統化 的呈現,因此能設計條列式、表格、圖表及文字屬 LV4,學習資料整理、設計簡 單表格圖表屬 LV3,能使用適當的描述,運用現成的圖表屬 LV2,沒有編製表格 只以圖像呈現屬 LV1。

(2)補救策略

要培養學生如何運用表格,應讓學生理解實驗數據若沒有經過有系統地整理 無法清楚傳達給他人,因此學生應具備認識及瞭解常用的表格之能力。LV1 補救 策略可引導學生如何記錄以利後續分析整理;LV2 補救策略則讓學生先認識表格 基本的形式,讓學生先行設計,再經由討論使學童自身發現其優缺點,也可提供 空白表格讓學生嘗試填入內容。

(3)本階段評分判準及補救策略表

擬定運用圖表輔助紀錄之評分判準及補救策見表 3-4-4。

54

表 3-4-5 推論演繹的能力之評分判準及補救策略

溝通辯證階段選擇探究「批判」部分,也就是批判質疑的能力,Bently 和 Watts(1992)引用 Alternative for Science Education 在 1987 年的宣言:「科學教師的 任務,在使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科學詞彙,將自身經驗組織起來,並能夠說出來 與他人溝通。」因此,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科學想法說出來為科學教師該思考探究 的問題。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