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六節 教學設計與實施

第六節 第六節

第六節 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學設計與實施 教學設計與實施

壹 壹

壹 壹、 、 、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

一、設計研究工具

根據文獻探討的小組討論學習環境建構原則,設計一個可以讓學 生利用區域網路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的教學工具。教學工具呈現本單元 的所有教材,學生可以自行操作工具自我學習,同時也提供學生之間 同步互動的管道。學生除了可以與同組同學及老師在線上進行答案的

討論,也可以透過全體廣播的功能進行全班的社會知識建構。

為了使研究能順利進行,研究者於實驗教學開始前一週,對實驗 組實施一節課的研究工具使用教學及功能介紹,讓學生熟悉教學工具 的各項功能,並請實驗組學生使用教學工具進行操作,以了解學生使 用該工具的情形。

本研究循著網路資訊內容視覺化的設計步驟設計一套研究工 具;而這套研究工具將使網路資訊內容視覺化的優點,實際應用到教 學情境中,特點包括:

(一)表現出來的符號及工具的正確性高;

(二)可確保小組以及全班所觀看的內容是及時的(Real Time);

(三)提供了較快速之溝通視覺工具,節省時間。

(四)使用者可自行製作該單元所需的資訊視覺工具,符合多元 化的教學,軟體的重覆使用性(Reuse)(El Saddik .A.,2001)。

二、編寫「圖形的面積」單元基礎課程教學設計

(一)教學活動

本研究的教學單元為「圖形的面積」,研究者參考許嵐婷(2003)

教學活動設計及南一版國小數學第十冊教學指引、課本和習作設計出

於課堂進行的七個主要教學活動,分別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

「解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問題」、「三角形面積的求法」、「認識三角形 面積的公式」、「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認識梯形面積的算法」及

「綜合練習」。詳細的教學設計請參考附錄「國小數學領域面積教學 活動設計」。

實驗組的教材呈現以電腦圖形方式呈現,並輔以課本教學。控制 組的教材以小白板及白板筆輔以課本教學。實驗組學生可由電腦中叫 出和課本內容相同之圖形檔案,可供學生於上課時自行操作。控制組 學生可在小白板中解題,並配合該單元之圖形教具教學。

教材的內容設計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配合教師提問的方式設 計,並讓學生於課堂上參與相關內容的討論。

(二)小組討論學習分組

小組討論學習是本研究中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本研究依據研究 目的與小組討論相關的文獻探討,實驗組及控制組於實施分組前先實 施「數學學習成就測驗」,再以異質分組的方式將學生分組,其中因 實驗組及控制組之教學場地不同為考量,而分別分為八組及六組,達 到異質分組的目的。

貳 貳 貳

貳、 、 、 、實驗教學階段 實驗教學階段 實驗教學階段 實驗教學階段

一、課堂活動

本研究共設計七個教學活動,於每一節課進行二至二個教學活 動,共計四節課。教學活動的進行,實驗組主要以電腦圖形的畫面方 式呈現,並輔以課本內容教學,然後由教師提問,各組分組討論,且 教師進行隨堂觀察與指導,並將各組的結果歸納、統整與說明。控制 組則主要以傳統小白板,白板筆,並輔以課本內容教學。其他步驟則 與實驗組無異,課堂活動流程圖 3-6-1 所示。

全班社會性討論與概念的重組

數學概念的評鑑

全班回顧所改變的概念 解題過程呈現於全班

全班討論與概念的重組

全班數學概念澄清

全班交換數學概念與思考

新數學概念建構

完成教學

小組間社會性討論與概念的重組 教師喚起舊經驗

教師佈題:生活化、有意義

數學解題

小組發表該組最佳解答到全班並進行全班的社會性討論與概念的重組 學生數學概念的引發

解題過程呈現於小白板上

小組討論與概念的重組

小組間數學概念澄清

小組間交換數學概念與思考

新數學概念建構

圖 3-6-1 課堂活動流程圖

二、課後作業

課後作業的實施於教學活動第二節課結束之後指派,內容以習作 為作業,作業完成後由研究者自行批改及檢討,以了解學生學習情形。

三、評量階段

在實驗教學結束後進行數學學習成就測驗後測,其內容為紙筆測 驗,刪除不適用題目後,共有 38 題,每題一分,共 38 分。

本研究在實施前測時,由於二班各有學生無法參加考試,故資料 分析時將刪去無法參加考試的學生分數;刪除後實驗組及控制組皆為 29 人,共有 58 人參與本次研究。

第七節 第七節 第七節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