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待答問題

本節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將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整組學童,分別接受本研究工具之實驗教學 與傳統工具教學後,在面積概念學習成就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整組學童,分別接受本研究工具之實驗教學 與傳統工具教學後,在面積子概念「初步概念」學習成就上是否有顯 著差異?

三、實驗組與控制組整組學童,分別接受本研究工具之實驗教學 與傳統工具教學後,在面積子概念「保留概念」學習成就上是否有顯 著差異?

四、實驗組與控制組整組學童,分別接受本研究工具之實驗教學 與傳統工具教學後,在面積子概念「測量概念」學習成就上是否有顯 著差異?

五、實驗組與控制組整組學童,分別接受本研究工具之實驗教學 與傳統工具教學後,在面積子概念「估測概念」學習成就上是否有顯 著差異?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與 研究範圍 與 與 與限制 限制 限制 限制

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法來探討在小組討論學習模式下,使用不同 工具進行分組分式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在面積成就評量上是否顯著差 異,並了解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學生在小組討論學習歷程中的互動情況 為何?在分析上述的研究動機和目的之後,將本研究之範圍和限制分 述如下:

壹 壹 壹

壹、 、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在研究範圍方面,就研究對象、教材內容和學習成效方面來訂定 本研究的範圍,分述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以台中縣八德國小(化名)五年級的學童為樣 本,在同年級十一個班級中,隨機抽取二個班級,共 58 位學童為研 究對象,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

二、教材內容

本研究的實驗教學內容參考自國小數學南一版第十冊「圖形的面 積」單元,對於其他課程和單元並無探討。

三、學習成效

本研究的學習成效是指實驗教學前、後的所進行之面積概念試題 測驗成績。

貳 貳 貳

貳、 、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基於人力、物力、財力、教學情境與時間等因素之限制,現將研 究方面所遇到的限制說明如下: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使用準實驗研究法進行研究,以台中縣八德國民小學(化 名)五年級學生為樣本,該校五年級共有十一個班級,均為常態編班,

本研究從中隨機抽取出二個班級為研究對象。由於無法進行研究對象 之隨機抽樣和分派,所以研究結果的推論性受到限制。

二、就教材內容而言

本研究的實驗教學內容參考國小數學南一版第十冊「圖形的面 積」單元,由於研究者以相同的教材範圍設計出實驗教學課程,所以 教材內容之推論情形受到限制。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第五節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壹 壹 壹

壹、 、 、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本研究所指的資訊通訊科技為研究者自行開發軟體「小組討論小 幫手」,運用 SUN 公司出品的 JAVA 程式語言設計出一套圖形化使用 者介面(GUI)且符合小組討論教學流程之教學輔助工具,透過區域 網路技術,配合 CLIENT-SERVER 系統,使得學生及教師可將數學解 題溝通內容,線上同步地呈現給同組學生討論。

貳 貳 貳

貳、 、 、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

本研究採用 Johnson 於 1987 年所發展出來的共同學習法

(Learning Together,簡稱 L.T.)來進行,教師依學生程度選擇適當 主題,界定教學目標;按時間、學生的合作技巧、教材來決定小組人 數;分派學生至各組,安排學習空間,促進學生信賴;解釋學科作業,

建構積極的目標,個人績效責任的達成、建構各小組間的合作關係、

解釋表現的水準、界定期許的行為表現、督導學生行為、提供作業協 助、教導合作技巧、綜合並複習學習內容、實施評鑑(黃政傑、林佩 璇,1996)。

本研究所指的小組討論學習可分為小組內及小組間的合作學

習。係在數學課的教學活動中,經由教師佈題,學生小組討論解題,

經由小組內質疑辨證所得到的成果,再將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成果向全 班發表,經過全班質疑辨證的過程後,產生新概念,最後全班形成共 識,完成教學。

參 參 參

參、 、 、 、面積概念 面積概念 面積概念 面積概念

面積指的是平面上由直線或曲線所圍成封閉區域的大小,指的是 有邊界、有範圍且為封閉圖形內部區域的大小,透過個別單位平面的 覆蓋與點數以描述其所佔有的量。本研究面積概念是指國民小學課程 中所涵蓋的「面積概念」。其中包含了:

(一)保留概念:能夠瞭解面積的大小,不因位置、方向的不同 或經由切割再拼湊後的圖形不同,使面積有所改變。

(二)測量概念:即在測量平面圖形封閉區域內被某單位面積覆 蓋的程度(譚寧君,1995b)。本研究探討面積內涵包括利用給定單位 量覆蓋圖形的能力、單位量的轉換與單位的化聚、單位量的點數與單 位量的掌握、面積大小的比較、等積異形、周長與面積的關係、畫高 的能力以及面積公式的由來等。

(三)估測概念:藉由實際操作測量工具所培養出來的量感去合 理估計受測物面積的能力。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依據研究動機與目的進行文獻探討,共分為三節。首先,了 解資訊通訊科技的意義及內涵和應用網路進行合作學習的相關理 論,以做為本研究學習模式之理論基礎,接著,進一步探討小組討論 教學模式,最後是面積概念。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資訊通訊科技與教育 資訊通訊科技與教育 資訊通訊科技與教育 資訊通訊科技與教育

本節先介紹資訊通訊科技,再探討資訊通訊科技中網路合作學習 的要素及特點,以期本研究能在進行網路小組討論學習時能達到最佳 的效益。

壹 壹 壹

壹、 、 、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通訊科技

一、資訊通訊科技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二十世紀末期發展最 迅速的科技之一,其發展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現代化程度。資訊 科技對現代人類社會的影響幾乎無遠弗屆,每一種人類生活向度也幾 乎與資訊科技息息相關。為了使全民能普遍具有資訊科技素養,資訊

科技在教學上的應用(IT in Education)遂成為現代教育所關注的課 題(何榮桂,2001)。而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上網漸 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社會上各行各業皆極力尋找與 資訊網路結合,以因應網路社會的來臨。面對這波趨勢,國家在訂定 教育政策上亦開始運用資訊科技開發學習教材、改善學習環境、擴展 學習資源,成為現代國家重要教育政策之一。英國教育與就業部

(DfEE)在 1999 年(Colin, H., & Jan, O., & Julie, N., & Sally, C. ,2002),因應網路潮流,把資訊科技應用在整合網際網路以及通訊 這二個向度,稱為資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二、資訊通訊科技與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上的資源相當多,包含非常豐富知識,如果在教學上充 分利用網路的資源,進而開發網路課程的教材,就可以形成一個大型 的教材庫,教學者與學習者都可以透過網路獲得所需的資訊。學者指 出網路上學習環境可分成三種:網際空間學習環境、網路課程教材自 習、及時群播視訊教學。其中網際空間學習環境可作為課堂教學的延 伸及補充,利用討論區、線上教材等將文字、多媒體及程式等教材在 網路上呈現(引自許湧坤,2003)。在網路學習的環境,傳統以「教

師」和「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環境轉化為以「學生」與「資源」為 主,開創了一種新的典範,在教學上著重「學」而非「教」的活動,

在課程上偏重對學習者的掌握,而非知識的分析處理(王順福,

2003)。

應用網際網路於教學之中,破除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教育科技 的蓬勃發展使得傳統教育產生了明顯地變化,校園圍牆將逐漸消失,

地域與國界也消弭於無形,學習的場所無所不在,透過網路的學習,

學習空間由「封閉」趨向「開放」,學習場地也由「固定」趨向「彈 性」(溫嘉榮,2000)。教育部為配合二十一世紀資訊化社會的需求,

訂定的資訊教育發展的目標也期望能加速推廣網路的應用,藉以提昇 整體教學效率及品質。現在台灣的網路市場已漸成熟,民眾上網情形 日趨普及穩定,如果能應用網路所帶來的便利性,讓學生的學習從教 室延伸至網路,促使學生在線上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相信能增進學生 的學習態度及效果。

貳 貳 貳

貳、 、 、 、資訊通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資訊通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資訊通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資訊通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資訊通訊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係指利用資訊交流、整理或溝通 的教育概念。本研究將資訊通訊科技應用於小組討論學習中,所以本 小節將分為資訊網路環境介紹和協助小組討論的主要功能及優點二

方面做探討。

一、網路環境與教育

近年來電腦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已漸趨成熟,透過網路可以進行的 活動愈來愈多,品質也愈來愈好,網路在教學上的應用值得我們關 注。王曉璿(2001)提出網際網路在教學的應用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網際網路視為教學資源

亦即將學校的教具資源擴展到網際網路上。教師可以針對教學 主題,透過全球資訊網的搜索引擎,蒐集資料並加以彙編,以補學校 現成教學資源之不足。

(二)網際網路當成教學資源

即將網際網路形成教學活動的一環。這個階段主要是運用網際網 路電子郵件作為師生與同儕之間傳遞訊息,分組討論,資料彙整,作 業交送等用途。

( 三)網際網路融入教學資源

即網際網路課程軟體的開發與學習。網際網路課程軟體可突破學 習上空間及時間的限制,真正發揮網際網路與教學應用的精神所在。

顏榮泉(1996)認為網際網路的學習環境,符合以學習者為中心

的學習行為模式,包括下列三種(引自季永明,2003):

(一)強調學習者主動探索的過程,非只是知識聯結的靜態活動。

(二)可幫助學習者建立更豐富的知識基模,加深其學習的效果。

(三)透過適當的教學策略引導,有助於學習認知結構的重組。

(三)透過適當的教學策略引導,有助於學習認知結構的重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