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壓力之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之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一、 工作壓力的涵義

工作壓力(job stress)是從壓力定義衍生而來的,舉凡因工作有關的因素而引 起的壓力,都可稱為工作壓力(吳宗立,民 85)。謝琇玲(民 79)綜合文獻後提 出,構成工作壓力必須包含三個條件:1.它是外在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內在能力與需 求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差異與不平衡的狀況。2.工作壓力的結果造成個體偏離正 常功能,而引起主觀不愉快的心理反應。3.這些壓力的反應必須由工作因素所引 起。林純文(民 85)表示工作壓力是潛在工作情境因素認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而 產生的負面情感反應。

Beehr和Newman(1978)綜合文獻後曾指出,要探討工作壓力要從三方面來研 究,即1.個人特質-會引起壓力或疾病的原因;2.環境特質-與壓力成因果關係;3.

個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壓力。MacNeil(1981)指出工作壓力乃是個人人 格因素與工作情境中許多內外在變項交互作用下之現象,此種現象若威脅到個人 的心理平衡狀態時,即構成壓力,嚴重者甚至會形成職業倦怠現象。

Gmelch(1998)認為在過高或過低的壓力狀態下,個體的工作表現會下降,工 作壓力與績效之間的關係會呈現倒U型曲線,唯有在適當的壓力刺激下,才能創造 出最佳的工作績效。因此,壓力未必都是有害的,只有當個體感受壓力增高或是 超過負荷能力時,才會引起生理、心理或行為的改變。然而,即使在相同的工作 環境之下,個體對壓力的反應程度也會因個人的特質與壓力知覺反應產生的交互 作用,而有個別差異(Pithers&Fogarty,1995)。

綜合上述多位國內外學者之看法,有關工作壓力之定義,大略可分為(一)

強調工作環境因素、(二)強調個人反應狀態、以及(三)強調個人與環境交互作 用,凡是因工作相關因素所引起的壓力,皆可稱為工作壓力(李思儀,民 92)

二、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自古以來教師承擔著教育學生的重 責大任。康健雜誌根據中華民國教育統計指標,一個老師可以影響19.71位學生的 未來,因此老師肩負的社會期望比一般工作還高(李宜蓁,民92)。在這變遷快 速的現代化社會裡,任何一個人在生活中、工作上,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壓力的 存在,壓力更成為每日生活的副產品,尤其身為教師,受到近年來一波波的教育 改革浪潮的衝擊,許多新措施與規定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著實讓小學老師 有點應接不暇,甚至是難以招架,當然工作壓力也就逐漸的累積(沈儀芳,民92)。

融合教育的推行使得教師的角色及工作更形複雜,所承受的壓力有與時俱增的趨 勢。周美君(民91)的研究指出,國小身心障礙類資源班教師的工作壓力感受,

偏向「有些壓力」;許多研究(Beck & Gargiulo, 1983;Chou, 1990;Murphy,1986;

Thomas, 1982;Weiskopf, 1980;Zabel & Dettmer, 1984;引自林秀靜,民87)亦均 認為特殊教育教師確實有工作壓力感受。至於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為何呢?

Moracco與Mcfadden(1982)當教師的幸福與自尊受到威脅時,使其心理的平衡產生 改變的影響。Pithers(1995)教師壓力根源於教學環境與個人因素,教師壓力之產 生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及大量的工作與期待等所引發的負面 情緒。Kyriacou (2001)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在遭遇到一些威脅其自尊或福祉的問 題,而超過其解決這些問題能力時,所知覺的不愉快、消極情緒和苦惱不安的經 驗。

國內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解釋亦不盡相同,林純文(民85)認為教師工作 壓力為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工作情境因素認為威脅或有礙工作的表

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詹美春(民91)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對學校工 作的主觀感受,從人、事、物所知覺的感受,如興奮、激昂、緊張、困擾、沮喪、

挫折、憤怒、憂慮等。李榮珠(民93)根據多位學者的定義在研究中指出教師工 作壓力為教師在個人和學校情境的互動中,面對工作負荷、時間運用、教學困擾、

學生問題、角色壓力、社會支持、專業知能等內外在需求,自我覺知難以採用既 有的資源與經驗來加以處理時,因而產生無法適應的主觀感受,致使個人的工作 效能產生變化之現象。

根據上述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顯示,有人視其為個體身心反應的「反應 論」;有人採用環境因素的「環境論」;而絕大多數的研究乃兼採上述兩者的「互 動論」觀點,認為教師的工作壓力,是因職務上教師所被賦予的要求、期許和職 責所感受到的壓力,當教師面對教學工作時,潛在的工作情境因素或要求被評估 為具有威脅性,或有礙工作表現時,即會產生此種負面消極的情感反應(李榮珠,

民 93)。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的看法,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教師從事教學 工作時,教師個人與學校工作情境交互作用過程中知覺工作性質超乎自己能力範 圍而引起內心的緊張、焦慮、挫折、沮喪、疲勞等一連串生理與心理的負面反應 因而影響工作效能。」

三、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很多學者(詹美春,民 91、沈儀芳,民 92、李榮珠,民 93、李榮妹,民 93)

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大都提及下列三種模式,針對工作壓力如何對教師 產生作用和影響提出研究成果,茲介紹三種重要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下: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和Sutcliffe(1978a)兩人被公認為教師壓力研究的先驅,首先提出教 師工作壓力模式。他們認為工作壓力是一個多向度的構念(Hanchey & Brown, 1989)。其提出之教師壓力概念模式(conceptual model of teacher stress),如圖1 在教育 上被引用最多。

資料來源: A model of teacher stress. Kyriacou 和 Sutcliffe (1978a.),Education Strudies ,4,1-6.

屬於非職業的壓力源

而成為實際的壓力源。評估將視教師個人的人格特質或適應能力與知覺的交互作

(二)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和 McFadden(1982)將 Kyriacou 及 Sutcliffe(1978a)的教師工作壓 資料來源:The counseler ’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Moracco&McFadden(1982)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unal ,61,P550.

1. 教師在環境中潛在的壓力源包括社會(例如:校外環境中的社會價值 觀的改變)、工作(學校中的工作負荷、專業知能、教師角色期望和角色衝突)

及家庭(婚姻狀況、子女問題)等方面,都會構成教師不同程度的工作壓力。

2. 潛在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只有在評估過程後,對老師的自尊或 幸福有威脅時,才會成為實際的工作壓力,這評估過程受過去經驗、人格特質、

信念系統等影響。

3. 當個人感受到壓力情境時,會產生因應機制,若無法有效降低壓力,

則顯現較大的壓迫。

4. 當教師的知覺不同,個體感受的壓力程度也不同,若壓力持續長久無 法適當的紓解,將導致身心疾病及職業倦怠。

(三)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1983)的教師工作壓力

模式

Tellenback 等人(1983)亦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3, 此模式與前述的 兩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較不同之處,在於指出「學校鄰近社區的特質」

(neighbourhood characteristics)對壓力源的影響,認為學校社會的特質和教師本身 的特質,都是造成教師工作壓力的主要來源,這是一種刺激到反應的過程。學校 社會特質所指的乃是學校組織氣氛、校長領導風格、學校所在地、規模大小、社 區水準、職業聲望、教師角色、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教師與家長的關係等,這些 因素都會直接間接造成教師的壓力。並且這些壓力來源和教師個人特質,如性別、

年齡、年資及教育程度等產生交互作用,且同一壓力來源會因不同教師個人特質 而有不同的壓力感受(沈儀芳,民 92)。

綜合以上三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後,可獲得以下結論:

資料來源:Teacher stress: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Tellenback, S.&Brenner, S.& Lofgren , H.(1983).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 p20.

1.學校鄰近

(四)如果缺乏有效的因應措施,長期處於壓力的情境下,將導致身心疾病及降 低工作效能,此種壓力所造成的影響即屬於工作倦怠(burnout)現象。

四、 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Austin(2005)指出超過40%的教師有過壓力嚴重症狀的經驗,源自於過度工作 負荷的壓迫和家長或學生的謾罵而承受過多的壓力。陳榮茂(民91)認為教師工 作壓力來自於工作環境與教師本身互動的情形。也就是壓力的來源不外乎來自內 在與外在兩方面,內在層面指個人內在心理因素的衝突;外在層面主要是由人事 關係因素所造成。而教師於工作環境中會有哪些的工作壓力呢?邱憲義(民85)

的研究指出,教師工作壓力來自許多方面,不是單一向度或單一因素,必須同時 將多元性、多面性的因素提出分析。要言之,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應該涵蓋社會環 境、人際關係、角色壓力、工作負荷、班級教學、學生行為、行政支持、組織氣 氛以及時間管理壓迫或專業發展等層面,甚至包含非職業壓力源。

國外特殊教育教師的工作壓力來自不同的原因(Jameson , 1980 ; Kyriacou &

Sutcliff, 1979;引自何東墀,民 89):1. 教師本身缺乏自主權,而行政部門的效能 不彰;2. 普通班教師與特殊班教師的關係不和諧;3. 缺少認可,不受重視,缺乏 自我實現的感受;4. 待遇太低;5.學生的行為表現不如理想,紀律不佳。

Fimian(1984)調查 1970 位特殊教育教師,研究結果指出,壓力的來源有三方面:

1. 工作量方面:高壓力教師沒有充裕時間準備教學,文書工作太多、負荷過重。

2. 工作地位方面:高壓力教師覺得缺少晉升機會、專業地位、精神鼓勵、尊重認 可等,同時覺得待遇不高、意見不受重視。3. 學生管理方面:高壓力教師覺得必 須不斷的督導學生的行為,並且處理學生的違規行為,此外,學生的學習動機低 落。

國內相關研究:吳惠櫻(民 91)以雲林特教為調查對象,進行設校以來四名

學校教師之訪談,收集訪談資料分析,發現教師的工作壓力討論如下:

(一)行政工作方面壓力:1. 行政組織編制不足;2. 兼辦行政工作負荷;3. 教學

(一)行政工作方面壓力:1. 行政組織編制不足;2. 兼辦行政工作負荷;3. 教學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