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研究

一、國內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況研究

關於國內教師工作滿意度現況,林俊瑩(2010)分析 2005 年台灣 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發現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滿意度與其他職業工作者 相較為高。茲整理近年來國內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研究,將重點摘 要如表 2-9。

表 2-9 教師工作滿意度相關研究摘要表

作者

作者

(年代) 研究題目 正式問卷 有效樣本

研究方法填答

方式 主要研究結果 蔡致遠

(2011)

國民小學內部行 銷、教師工作滿意 度與學校效能之 研究

臺中地區 國小教師 519 位

1.問卷調查法 2.四點量表

1.整體:高度(題數:16,

平均數/題數:2.94)。

2.教師工作滿意度各構 面:內在滿足>外在滿足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如表 2-3 所示,教師工作滿意度在研究主題方面,與校長領導有 關的研究有黃金印(2011)、許滄德(2013);與教師領導有關的研究 有詹世安(2012);與學校組織相關的研究主題,包括組織工作行為、

組織文化、組織氣氛、知識管理、內部行銷、學校效能(吳秀卿,2011;

李怡倩,2011;林俊瑩、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蔡致遠,

2011);與教師個人有關的研究主題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職場幸福感、

參與動機、情緒勞務、專業認同、離職意向、教學效能(吳建源,2012;

易健惠,2014;林俊瑩等人,2009;張志弘,2011;陳富娟,2011)。

教師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對象方面,大多以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

幾篇不同研究對象,陳富娟(2011)以兼任行政工作為研究對象,或 洪雅苓(2011)、吳建源(2012)代理代課教師為研究對象,或張志弘

(2011)、陳卿豐(2011)課後照顧服務教師為研究對象。

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結果方面,大多數教師對教師工作滿意度 知覺及發展表現屬於中度、高度(吳秀卿,2011;吳建源,2012;李 怡倩,2011;易健惠,2014;洪雅苓,2011;張志弘,2011;許滄德,

2013;陳卿豐,2011;黃金印,2011;詹世安,2012;蔡致遠,2011)。

教師工作滿意度各構面,以知覺最高的構面次數來看,「人際關係」七 次、「教學工作本身」五次、「工作報酬」四次,以知覺最低的構面次 數來看「升遷進修」二次、「教學環境」二次。

二、國內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差異研究

教師工作滿意度會因性別、年齡、學歷、年資、職務、學校規模、

學校位置、是否為校內正式教師等,而有所差異。茲整理近年來國內教

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研究,將重點摘要如表 2-10。

表 2-10 教師工作滿意度背景變項差異摘要表

背景變項

研究發現 有顯著差異(○)

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

性別

有顯著差異(○)

李怡倩(2011):各構面(教學工作-女>男、人際關係-女>男)

許滄德(2013):整體-男>女、各構面(校長視導行為-男>女、教學工作與其報酬-男>女、學校工作環境-男>

女、工作變動性-男>女)

陳卿豐(2011):各構面(進修研習-男>女、學校環境-男>女)

陳富娟(2011):各構面(工作性質-女>男、升遷與福 利-男>女、心理滿足-男>女、進修情形-女>男)

黃金印(2011):各構面(教學工作報酬-男>女)

沒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整體、各構面

吳建源(2012):整體、各構面(領導特質與行為、組 織內部互動關係、政策與行政、工作本身、組織文化與 價值、報酬資源與組織培育)

李怡倩(2011):整體、各構面(教學環境、工作報酬、

校長領導)

洪雅苓(2011):整體、各構面

張志弘(2011):整體、各構面(課程與教學、行政 措施 、 學生學習成效)

陳卿豐(2011):整體、各構面(工作本身、人際關係、

薪資福利、行政領導)

黃金印(2011):整體、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教學工 作環境、校長領導行為、學校人際關係)

詹世安(2012):整體、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教師進 修升遷、學校行政領導、教師人際關係)

蔡致遠(2011):整體、各構面(外在滿足、內在滿足)

蘇麗秋(2013):整體

   

背景變項

研究發現 有顯著差異(○)

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

年齡

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整體-51 以上>31-40、各構面(工作本 身-51 以上>30 以下、工作報酬-51 以上>30 以下、31-40、

學校環境-51 以上>31-40、教育相關政策-30 以下

>31-40、41-50)

李怡倩(2011):整體(30 以下>31-40、41-50)、各構 面(教學工作-30 以下>31-40、41-50;51 以上>31-40、

教學環境-30 以下>31-40、41-50、工作報酬-30 以下>

31-40、41-50、校長領導-30 以下>31-40、41-50、51 以 上、人際關係-41-50>51 以上>31-40)

洪雅苓(2011):各構面(社會地位-41 以上>30 以下、

薪資福利-30 以下>41 以上)

黃金印(2011):整體(41-50>30 以下、31-40;51 以 上>31-40)、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40-50>30 以下、

31-40;51 以上>31-40、教學工作環境-41-50>30 以下、

31-40、校長領導行為-41-50、51 以上>31-40、教學工 作報酬-41-50、51 以上>31-40、學校人際關係-41-50>

31-40)

詹世安(2012):整體(41-50、51 以上>30 以下、31-40)、

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41-50>31-40、教師進修升遷 -41-50、51 以上>30 以下、31-40、學校行政領導-41-50、

51 以上>30 以下、31-40)

蔡致遠(2011):整體(41-50>30 以下、31-40;51 以 上>30 以下、31-40)、各構面(外在滿足-41-50>30 以 下、31-40;51 以上>30 以下、31-40、內在滿足-41-50、

51 以上>31-40)

沒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各構面(行政領導)

洪雅苓(2011):整體、各構面(工作本身、工作環境、

人際關係、主管領導)

張志弘(2011):整體、各構面(課程與教學、行政 措施 、 學生學習成效)

詹世安(2012):各構面(教師人際關係)

蘇麗秋(2013):整體

   

背景變項

研究發現 有顯著差異(○)

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

學歷

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各構面(工作本身-研究所以上>師範院 校)

李怡倩(2011):整體(研究所、專科>大學)、各構面

(教學工作-研究所、專科>大學、教學環境-研究所、

專科>大學、工作報酬-研究所、專科>大學、校長領導 -研究所、專科>大學、人際關係-研究所、專科>大學)

陳卿豐(2011):各構面(工作本身-專科、高中職以下>

研究所以上、進修研習-高中職以下>專科)

陳富娟(2011):各構面(升遷與福利-大學或學院>研 究所以上(含40 學分班)、心理滿足-大學或學院>研究 所以上(含40 學分班)、進修情形-大學或學院>研究所 以上(含40 學分班))

蘇麗秋(2013):整體-師範院校>研究所

沒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整體、各構面(工作報酬、學校環境、

行政領導、教育相關政策)

吳建源(2012):整體、各構面(領導特質與行為、組 織內部互動關係、政策與行政、工作本身、組織文化與 價值、報酬資源與組織培育)

洪雅苓(2011):整體、各構面

張志弘(2011):整體、各構面(課程與教學、行政 措施 、 學生學習成效)

許滄德(2013):整體、各構面(校長視導行為、教學 工作與其報酬、學校工作環境、工作變動性)

陳卿豐(2011):整體、各構面(人際關係、薪資福利、

學校環境、行政領導)

陳富娟(2011):各構面(工作性質)

黃金印(2011):整體、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教學工 作環境、校長領導行為、教學工作報酬、學校人際關係)

詹世安(2012):整體、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教師進 修升遷、學校行政領導、教師人際關係)

蔡致遠(2011):整體、各構面(外在滿足、內在滿足)

   

背景變項

研究發現 有顯著差異(○)

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

年資

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整體-21 以上>11-20、各構面(工作本 身-21 以上>6-10、11-20、工作報酬-21 以上>5 以下、

6-10、21-20、學校環境-21 以上>11-20、行政領導-21 以 上>11-20、教育相關政策-5 以下、6-10、21 以上>11-20)

李怡倩(2011):各構面(教學工作-20 以上>16-20、教 學環境-20 以上>5-10、11-15、工作報酬-20 以上>5 以 下、5-10、11-15、16-20、人際關係-20 以上>16-20)

黃金印(2011):整體(11-20>6-10;21 以上>5 年以 下、6-10、11-20)、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21 以上>5 以下、6-10、11-20、教學工作環境-11-20、21 以上>5 以下;21 以上>6-10、校長領導行為-11-20、21 以上>

6-10、教學工作報酬-11-20、21 以上>6-10、學校人際關 係-21 以上>6-10)

詹世安(2012):整體(26 以上>7 以下、8-15、16-25)、

各構面(教學工作本身-26 以上>7 以下、8-15、16-25、

教師進修升遷-26 以上>7 以下、8-15、16-25、學校行政 領導-26 以上>7 以下、16-25)

蔡致遠(2011):整體(21-30>10 以下、11-20;31 以 上>10 以下、11-20)、各構面(外在滿足-21-30>10 以 下、11-20、內在滿足-21-30>10 以下、11-20;31 以上

>10 以下、11-20)

沒有顯著差異(×)

許滄德(2013):整體、各構面(校長視導行為、教學工 作與其報酬、學校工作環境、工作變動性)

詹世安(2012):各構面(教師人際關係)

蘇麗秋(2013):整體

   

背景變項

蘇麗秋(2013):整體-教師兼行政>級任教師

沒有顯著差異(×)

吳秀卿(2011):整體-12 以下>25-60、61 以上、各構面

(行政領導-12 以下>25-60、教育相關政策-12 以下

>25-60、61 以上;13-24>25-60、61 以上)

許滄德(2013):整體-12 以下、25 以上>13-24、各構 面(校長視導行為-12 以下、25 以上>13-24、教學工作 與其報酬-12 以下、25 以上>13-24、工作變動性-12 以下、

25 以上>13-24)

陳富娟(2011):各構面(心理滿足-12 班以下>25-48 班)

黃金印(2011):整體(49 以上>25-48)、各構面(校長 領導行為-24 以下、49 以上>25-48)

背景變項

人際關係-否>是、薪資福利-否>是、行政領導-否>是)

沒有顯著差異(×) 陳卿豐(2011):各構面(進修研習、學校環境)

作本身」滿意度,李怡倩(2011)、陳富娟(2011)的研究發現女性 教師高於男性教師;「人際關係」滿意度,李怡倩(2011)的研究發 現女性教師高於男性教師。

(二)不同年齡教師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整體之顯著差異結果

在年齡上,就整體上吳秀卿(2011)、黃金印(2011)、詹世安

(2012)、蔡致遠(2011)的研究顯示,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教師 工作滿意度上有顯著差異,且 41 歲~50 歲、51 歲以上教師工作滿 意度比 31 歲~40 歲教師高,除李怡倩(2011)的研究顯示 30 歲以 下教師工作滿意度比 31 歲~40 歲、41 歲~50 歲教師高。

各構面來看,「工作環境」滿意度,吳秀卿(2011)、黃金印(2011)

的研究發現 41 歲~50 歲、51 歲以上教師高於 31 歲~40 歲教師;「行 政領導」滿意度,黃金印(2011)、詹世安(2012)的研究發現 41 歲~50 歲、51 歲以上教師高於 31 歲~40 歲教師;「工作報酬」滿意 度,吳秀卿(2011)、黃金印(2011)的研究發現 41 歲~50 歲、51 歲以上教師高於 30 歲以下、31 歲~40 歲教師;「工作本身」滿意度,

吳秀卿(2011)、黃金印(2011)、詹世安(2012)的研究發現 41 歲~50 歲、51 歲以上教師高於 30 歲以下、31 歲~40 歲教師;「人際 關係」滿意度,李怡倩(2011)、黃金印(2011)的研究發現 41 歲

~50 歲教師高於 31 歲~40 歲教師;「社會地位」滿意度,洪雅苓(2011)

的研究發現 41 歲以上教師高於 30 歲以下教師。

(三)不同最高學歷教師對教師工作滿意度整體之顯著差異結果 在最高學歷上,就整體上大部分研究指出,不同最高學歷的教 師,對教師工作滿意度的覺知並無差異,除李怡倩(2011)、蘇麗秋

(2013)的研究顯示,不同最高學歷的國小教師在教師工作滿意度 上有顯著差異。

各構面來看,「工作環境」、「行政領導」、「工作報酬」、「工作本 身」、「人際關係」滿意度,李怡倩(2011)的研究發現研究所、專 科學歷教師高於大學學歷教師;「工作本身」滿意度,吳秀卿(2011)

的研究發現研究所以上教師高於師範院校教師,陳卿豐(2011)的

研究則發現專科、高中職以下教師高於研究所以上教師。

研究則發現專科、高中職以下教師高於研究所以上教師。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