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留學生與家政教育

第四章 教會大學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

第二節 留學生與家政教育

隨著西方航海事業及環球傳教運動的展開,中國開始與西方接觸,

發現中國在科技與教育方面較為落後,為彌補自身的不足,有志之士 開始赴歐美求學。在傳教士所辦的教會學校大多與西方教育機構有聯 繫,因此近代留學是從教會學校率先開始,其後中國由官方派遣留學 生,特別是赴美留學,也與傳教士有關。美國傳教士為防止類似義和 團拳亂殺洋人、燒教堂的悲劇再度發生,鼓勵華人留美,並親赴白宮 說服美國總統開放華人留學管道並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作為資助中國 留學生赴美留學的費用,這就是清華學堂的由來。清華學堂於民國初 年改名為清華學校,根據王惠姬(2006)指出我國赴美留學家政始於 1914 年,當時中國重視發展女子教育,於是在培訓赴美留學的清華 學校開放十個名額給女生報考,家政列為錄取生可選擇的八個學科之 一。韓美英成為第一批獲得公費留美的女性,亦是第一位赴美主修家 政。 

壹、 中國最早的男、女留學生 

中國近代最早的的留學生是馬禮遜學堂的三名高年級學生容閎、

黃寬、黃勝。1834 年馬禮遜逝世後,澳門各宗派教士及英美商人,

為紀念馬氏貢獻於 1836 年設立「馬禮遜教育會」,並於 1839 年 11 月在澳門開辦了馬禮遜學堂(Morrison School),從美國聘請耶魯大 學畢業的布朗(Samuel Robbins Brown)牧師出任校長,1842 年遷校 至香港。1846 年布朗牧師因夫人體弱,舉家離港返美調理,並將容 閎、黃勝、黃寬帶往美國升學。容閎、黃寬、黃勝隨同於 1847 年 4 月 12 日扺達紐約。後在布朗的幫助下,進了馬薩諸塞州

(Massachusetts)的孟松中學(Monson Academy)讀高中。畢業後,

容閎考取美國耶魯大學,四年後成爲中國第一代留美的大學畢業生。

94

孟松中學、耶魯大學為布朗的母校。黃寬前往蘇格蘭,考取愛丁堡大 學醫科,爲中國第一代留英學生,於 1857 年畢業回國,在廣州博濟 醫院行醫,成為經過正規醫科大學訓練的第一位中國西醫;黃勝後因 生病而返回香港;容閎則考取耶魯大學,1854 年畢業回國。容閎回 國後向清政府當局建議派遣幼童留學美國,以造就現代化人才。1871 年,清廷接受他的建議,從 1872 年至 1875 年遴選 12-15 歲的幼童 120 名,分四批,由容閎帶領赴美國留學(王忠欣,1999;李志剛,

1981)。 

中國近代女子最早獲得出國留學的機會,也是始於傳教士。根據 史料的記載,甲午戰爭前,中國最早赴美習醫的女子有金雅妹、何金 英、康愛德、石美玉四人。中國女子出國留學的第一位是金雅妹,她 於 1864 年出生於浙江的牧師家庭,父親是基督教長老會寧波教區的 牧師,於金雅妹三歲時就離世。當時美國北長老醫療傳教士、醫學博 士麥嘉締(Divie Bethune McCartee)擔任長老會醫生、美國駐寧波首 任領事,亦是金氏生前好友,遂收留三歲的金雅妹作養女。1870 年,

麥嘉締前往日本,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法律兼博物學教授,將金雅妹帶 往日本求學。1881 年,金雅妹中學畢業後,麥嘉締又把她送到美國 紐約大醫院附屬女子醫科大學,她是當時學校中唯一的一位中國學生。

4 年後,金雅妹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女留學生 和第一位西醫學科的女學生。畢業後,曾先後就職於美國紐約、佛羅 裡達、華盛頓等地的醫院。1888 年返國後,曾在天津創辦醫科學校,

並擔任天津婦女醫院的院長長達八年(王忠欣,1999)。

第二位是福州何金英,曾在福州教會女塾讀書,1884 年由美國 國外傳道出資送往美國深造,1892 年自美國費城的女子醫科大學畢 業,後出國主持教會所創辦的福州醫院 1898 年,代表中國婦女出席 倫敦世界婦女協會,成為中國第一位出席國際協會的女性代表。江西

95

人康愛德(康成)、湖北人石美玉,早年亦於教會女塾九江儒勵女校

(Rulison-Fish Memorial School)讀書。1892 年,昊教士帶康成和石 美玉赴美國讀書,二人同時考入密西根大學醫學院,於 1896 年春順 利畢業。隨後她們到芝加哥一所醫院實習半年。同年秋,兩人又一起 接受美以美會國外婦女宣道會的差遣,以醫療宣教士的身份回到九江 服務(谷宗玉,2006)。

由上述可知,中國最早的男、女留學生,他們之所以能出國讀書 與大都傳教士有關,主要為教會學校的學生,或是傳教士收養的子女 等因素。 

貳、

赴美留學的風潮

 

中國學生有機會赴美留學,可說歸功於美國傳教士的推動。19 世紀末 20 初,因受美國政府「移民律」的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留學 的人數甚少。美國有識之士認為這樣的限制將會損害了美國在華的利 益,呼籲政府制訂吸引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的政策及加強在華的教會學 校。1906 年,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Edmund Janes James)

呈給當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一份備忘錄,

希望政府放寬限制,以吸引中國留學生赴美求學。同年 3 月 6 日,美 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博(Arthur Henderson Smith)在美國《展望》雜 誌(Prospect)老闆愛博特(Lyman Abbott)的陪同下,到白宮進謁 羅斯福總統,向他匯報中國的政治形勢,並提出若要防止像 1900 年 義和團這樣反洋人行動的再度爆發,最好的辦法是傳播基督教及多設 立由傳教士進行教育的學校。明恩博建議總統將中國清政府的庚子賠 款退還一部分,專門用來開辦和津貼在中國的學校。l907 年明恩溥發 表《今日的中國和美國》一書,他在書中即指出,為了贏得中國人的 善意、減少對美國的懷疑,應該多讓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動、鼓吹之下,l907 年 12 月 3 日羅斯福給國會提

96

出了一個諮文,指出:「我國宜實力幫助中國厲行教育,使此巨數之 國民能以漸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導學生來美,入我國 大學及其他高等學社,使修業成器,偉然成才,諒我國教育界必能體 此美意,同力合德,贊助國家成斯盛舉。」1908 年 5 月 25 日,美國 國會通過羅斯福的諮文。同年 7 月 11 日,美國駐華公使柔克義

(William Woodville Rockhill)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償付美國庚 子賠款所得的半數,共計 1160 餘萬美元,退還給中國,作為遣送留 學生赴美之用。中美雙方議定:從 1909 年起,前四年,中國將派 100 名學生赴美留學;從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學生,直到賠款 退清為止。被派遣的學生,必須是「身體強壯,性情純正,相貌完全,

身家清白,恰當年齡」的男生,中文程度須能作文及有文學和歷史知 識,英文程度能直接入美國大學和專門學校聽講,並規定留美學生有 80%將專修農業、機械工程、礦業、物理、化學、鐵路工程、銀行等,

20%專修法律、政治、財經、師範等。為了培訓赴美留學人員,1909 年 6 月,清政府專設遊美學務處為負責考選學生出國留學,並於 1911 年在北京創設「清華學堂」(清華大學的前身),至 1929 年結束,

共計派遣留美生 1279 人(王忠欣,1999)。

民國成立後,清華學堂於 1912 年更名為清華學校,民國初年不 招女生,1914 年為因應中國對女子教育發展的需要,開始規定每兩 年招考一次女生赴美留學,定額為 10 名,規定報考者「體質健全,

品行端淑、天足且未訂婚,年在 23 歲以內,國學至少有中學畢業程 度,英文及科學能直入美國大學校肄業者為合格。」此外,還有兩條

「留學須知」之規定:「第一,錄取各生,須於下列學科中任選一科 為遊美校研究之專科,擇定後不得擅改(應選學科為教育、幼稚園專 科、家政、體育、醫科、博物、物理與化學等八科);第二,留學年

97

限定為四年,如欲延長,必須有特殊成績或他種充分理由,方得呈請 監督處轉函本校校長核辦。」(引自謝長法,2006:131)

參、

赴美主修家政的女留學生

 

中國最早赴美國學習家政專業是韓美英,她是浙江人,於 1914 年考取名額只有十名的清華學校,為第一批獲得公費赴美、主修家政 的女留學生,1919 年得到何克樂山(Mt.Holyoke)女子學院文學士,

成為中國第一位留美主修家政學的女性。可惜的是韓美英並未將所學 用於家政教育,她後來在南京財政部會計司服務。1916 年第二批考 取清華學校赴美主修家政為黃桂寶與蔡秀珠,前者是江西九江人,於 1921 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理學士,專修家政學;後者為江蘇吳縣人,

於 1920 年獲得瓦撤女子學院化學學士,專修家政學,1921 年獲得哥 倫比亞大學碩士,主修營養學(引自王惠姬,2006:P16)。龔蘭真,

江蘇上海人,1904 燕京大學畢業後,考取第七批即末批的清華留美,

1927 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專攻營養學,1932 年獲得哲學博士,她十分 優秀,從大學至拿到博士學位,僅花了 5 年的時間(引自王惠姬,2006:

P18)。 

教會大學的出現,赴美留學的學生大量增加,如華南女大首屆 5 名畢業生中,有 4 名留學美國和加拿大;1916 年,金陵女大有 5 名 女生完成大二課程,4 人留洋,其中三人分別選擇攻讀醫學、生物、

家政專業(王奇生,1996)。根據〈燕大家政系的調查報告〉指出:

1934-1952 年畢業的 22 位校友,其中有 3 人曾經赴美留學,分別在 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Columbia)、俄勒岡州立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堪薩斯大學(Kansis State University)獲得碩士學位(燕 京大學校友會校史組,1988)。   

到了 20 世紀,出國留學的風氣更加旺盛,形成一股留學風潮,

除了公費留學,也有自費出國留學。就讀教會女子大學家政系的女學

98

生,選擇畢業後自費赴美留學主修家政的有孫之淑(芝淑)、何靜安、

陳意、陳佩蘭、王非曼、龔蘭珍、張鏡歐等人。 

孫之淑,安徽合肥人,1923 年畢業於金陵女大,約在 1925 年獲 得哥倫比亞大學家政與營養碩士,返國後於河北師範學院家政系任教 授。何靜安,1902 年生於遼寧新民,北京燕京大學畢業,1926 年獲

孫之淑,安徽合肥人,1923 年畢業於金陵女大,約在 1925 年獲 得哥倫比亞大學家政與營養碩士,返國後於河北師範學院家政系任教 授。何靜安,1902 年生於遼寧新民,北京燕京大學畢業,1926 年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