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臺灣師範 國立臺 範大學 學人類 類發展 展與家庭 庭學系 系 家庭生 生活教 教育組 組碩士 士論文. 教 學校對 教會學 對我國 國家政教 教育發 發展之 之影響 響 (184 44-1949)  A Studyy on Missiona M ary Schools’ Impacct on the D Develo pmentt of Hoome Ecconom mics Edducatio on in Chhina(1844 ( 4-194 49) . 指導 導教授 :黃迺 迺毓博士 士 研 研究生 :簡淑 淑浿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 月.

(2) 謝誌 當我完成論文那一刻,難掩心中興奮之情,同時也發現這一路上 得到許多師長們的鼓勵與幫助,才能成就此事。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 導老師黃迺毓老師,她建議我將大學所學的歷史與家政作一結合,從 教會學校的家政教育歷史著手,為我研究所的學習打開一扇新視窗。 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她竭盡所能的幫助我,給我最大的支持,成為 我最重要的教師貴人。在我研究所的學習上扮演經師、人師、友師的 角色,也在我的信仰上成為帶領我的老師,我感謝她對我照顧及付 出。 感謝如萍老師,在她輕鬆活潑教學、注重邏輯思考的訓練下,使 我在處理龐雜的史料中,懂得如何選取出最重要的資料來組織論文架 構。她在得知我的研究題目,給予肯定,且不斷鼓勵與支持我,並推 薦我拜讀周麗端老師的論文,給當時仍在黑暗中摸索的我,帶來一線 曙光。還要感謝周麗端老師,從我一進研究所就很照顧我,經常鼓勵 我,並擔任我論文的口委,給我許多寶貴的建議,使我得以順利完成 論文。此外,感謝林治平老師,提供教會學校的歷史資料給我參考, 並為我論文的撰寫、修改提供建議,推薦書單等,幫助我找到更多的 參考資料。 除了感謝老師們之外,我還需要感謝我的學姊妹們,一路走來有 良宜學姐、怡貞、雅雯、佳宣、真儀、胡蕙、婉紋姐等,你們陪伴與 支持,我才能堅持到最後。特別是良宜學姐,當我寫論文遇到瓶頸時, 謝謝你總會陪我一起禱告,當我焦慮不安,擔心論文寫不出來時,你 會耐心傾聽並安慰我說:「終究會完成論文,並訂起來。」感謝你對 我的信心與鼓勵。 感謝教會姊妹一直持續為我禱告,我感受到許多的關愛,讓我有 勇氣走到最後。其中我最想要感謝的是銀鳳,謝謝你一直以來默默的.

(3) 付出,常在我忙論文,忙不過來時候,為我準備三餐,使我能無後顧 之憂,專心趕論文,更感謝你的耐心與細心,為我的論文校稿,訂正 錯字。在我寫論文的過程中,找到新資料,有進度的時候,你分享我 的喜悅;在遭受挫敗,幾乎快放棄的時候,你陪著我流淚,為我禱告, 伴我度過每個高山與低谷。謝謝你,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天使,你 給我愛與溫暖的力量支撐我,使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 最後我要把榮耀歸給上帝,因為祂使我得著智慧,使我知道如何 思考、如何下筆,祂使萬事互相效力,幫助我走完這個歷程,當論文 完成時,我發現我的生命走過克服挑戰、解決問題、嘗試冒險的歷程, 而到成長的甜蜜果實,並從中感受到祂對我無條件的愛。能完成論文, 要感謝的人太多人,最後將感謝讚美歸給主!.                              .

(4)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1844-1949)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 1840 至 1949 年外國傳教士在中國所興辦的教會 學校與我國學校家政教育發展之關系,以瞭解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演 變過程。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來了解教會小學、教會中學、教會大學的家 政課程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整體影響。研究結果如下所示:  一、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社會背景。  (一) 中國社會背景:中國傳統學校無女子教育、家政教育始於教 會學校。  (二) 西方社會背景:19 世紀女權運動興起、海外宣教熱潮及 20 世紀受到美國家政教育蓬勃發展與實用主義影響。  二、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政治背景。  (一) 外力入侵,促成近代家政教育的建立。  (二) 五四運動後,首倡男女都應學家政教育。  三、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  (一) 首設家政課程。  (二) 引進西方家政課程。  (三) 西方家政師資的注入。  (四) 重視中國家政師資培育。  (五) 留學生對家政高等教育的貢獻。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論針對我國未來家政教育的發展提出具體 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家政教育史之參考。 關鍵詞:教會學校、家政教育、歷史研究法.

(5) A Study on Missionary School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1844-1949)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 between missionary schools established by foreign missionaries from 1840 to 1949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China,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variation process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 use the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impact of the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in missionary elementary schools,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concerning missionary schools and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1) Chinese social background: The absence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chools, and the beginning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missionary schools. (2) Western social background: The rise of 19th century feminist movement, the upsurge of overseas evangelism,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pragmatism in 20th century. Second, concerning missionary schools and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1) The invasion of external force facilit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2) Scholars’ advocacy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for men and women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1919. Third, concerning missionary school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1) Founding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2) Introducing western home economics curriculum. (3) Supplying western home economics teachers. (4) Cultivating Chinese home economics teachers. (5) Foreign students’ contribution to home economics higher educ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 I made several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which might be referred to by futur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6) Key words:missionary schools、home economics education、historical research.                                                      .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之重要性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待答問題..........................................................5 第四節 名詞界定.............................................................................6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7 第一節 研究方法…………………………….…………….................7 第二節 研究程序…...…………………....…………………………11 第三章 教會中小學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14 第一節 女子教育與家政教育………………………...………….14 第二節 教會中小學與家政教育….………………………...............24 第三節 教會學校對中小學家政教育之影響……………………42 第四節 教會學校對中等師範學校家政教育之影響…................57 第四章 教會大學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64 第一節 教會大學與家政教育…………………………....………..64 第二節 留學生與家政教育…………………………....…………..93 第三節 高等師範學校與家政教育………...……..…………….113 第五章 結論與研究建議…...…………....……………………...........120 第一節 結論…………………………………………......……………..120 I.

(8)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4 參考文獻…………………………....……………………………………...126 中文文獻…………………………....…………………………………..126 英文文獻…………………………....…………………………………..134 附錄…………………………....……………………………………………136 附錄一…………………………....………………………………………..136 附錄二…………………………....……………………………………….138. II.

(9) 表次 表 3-1-1 1902 年教會學校女生數百分比………………...……………..20 表 3-2-1 文紀女塾課表……....……………………………….............29 表 3-2-2 教會小學家政課程內容……….………………………………31 表 3-2-3 教會中學家政課程內容… .……...…………………………..39 表 3-3-1 民辦學校家政課程內容………...……………………………..48 表 3-3-2 教會、民辦、官辦及公立女學家政課程內容比較………..54 表 3-4-1 貝滿女校 13 屆畢業生去向…………………………………..60 表 4-1-1 近代來華基督教女傳教士人數及比例……………………….68 表 4-1-2 1931 年華南女院家政專科課程表………………..…………78 表 4-1-3 金陵女院家政系的必修科目與學分……………..…………...84 表 4-1-4 1919 至 1949 年我國大學所設立的家政科系…..…………...91 表 4-2-1 赴美主修家政的女留學生…..……………………….............99 表 4-2-2 家政教育研究論文…..……………………………..................103 表 4-2-3 家政教育相關的譯文…..………………………….................105 表 4-2-4 家政學的教科書與參考書..…………………...……………..107 表 4-3-1 教會大學培育的家政師資..…………………...………..……..138                         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描述研究動機,提出研究之重要性與目的、研究範圍及待答 問題,以及名詞釋義,闡釋本研究之理論基礎,說明研究方法及程序, 最後提出本研究歷史分期之依據。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我國最早設立女子學 校與實施家政教育均為外國傳教士開先河。外國傳教士引進新式教育, 提倡男女平等,認為女子也應該接受教育,教會學校率先開辦女子學 校並首開先例將縫紉、烹飪等原本在家學習的技能,改由學校教師來 教授。由開辦小學、中學乃至大學,使家政教育從起初培養賢妻良母 為目摽,逐漸演變成為專業化的學科,由此可知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 教育之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其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不容忽視。  有關家政教育方面的研究,大多為碩士論文。在國內有 1967 年 張李玉霞之〈二十年來的台灣家政教育〉 、1985 年周麗端所撰的〈我 國普通中學家政課程發展之研究〉 、1991 年林淑滿的〈我國高等家政 教育發展之研究〉 、2004 年謝依玲的〈二次戰後臺灣女子高等教育發 展之研究-以實踐家政專科學校與臺南家政專科學校為例(1958- 1985)〉等。張李玉霞的論文,主要是研究 1945 年台灣光復後的台灣 家政教育;謝依玲以實踐家政專科學校與臺南家政專科學校為例的論 述,這兩篇論文都是以台灣的家政教育發展為主,並未涉獵教會學校 與家政教育的關係。周麗端的研究主要論述我國中學的家政教育課程, 是第一篇研究我國家政中等教育歷史的論文,其內容提及教會學校與 家政教育的關係,卻未探討兩者之關係。林淑滿論述我國高等家政教 育,內容雖有涉及教會學校與家政教育的發展,但受限於當時兩岸未 開放,無法取得相關的史料,無法再有進一步的論述。此外尚有歷史 1.

(11) 學者王惠姬於 2006 年撰寫的〈廿世紀前期留美女生與中國家政學的 發展(1910s-1930s)〉。王惠姬的期刊論文主要在探討 20 世紀前期 的留美學習家政的女留學生對中國近代家政科學發展的貢獻,內容雖 有著墨教會學校與家政教育的關係,如寧波女學、燕京大學、華南女 子文理學院、金陵女子文學院等,但關於教會學校與家政教育的發展, 兩者之相關性,卻未有進一步深入的探討。在大陸方面的碩士論文, 2008 年華中師範大學張麗〈民國時期學校家政教育初探〉 ,內容敘述 我國從清末至民國的家政教育之發展,關於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 發展雖有著墨,但可能是初探的緣故,並未將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 育兩者間的密切關系再深入分析。綜觀上述研究,發現關於教會學校 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缺乏全面性的探討與分析。  近年來中外史學界開始重視基督教學校與中國教育的研究。例如 在台灣方面,由林治平擔任主編、收集相關論文目錄並邀請專家學者, 如王爾敏、李恩涵、王樹槐、趙天恩及查時傑等人,出版關於近代中 國與基督教的論文集。在大陸方面,中國在 1980 年代經濟改革開放之 後,中國的歷史學者進行關於基督教對中國近代教育貢獻之研究,例 如田正平主編《中國教育近代化研究》叢書,內容包括《留學生與中 國教育近代化》 、何曉夏與史靜寰所著的《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 等;章開沅主編《教會大學在中國》一系列叢書、 《中西文化與教會大 學》 、《首屆中囯教會大學史學術硏討會論文集》、《文化傳播與教會大 學》等書;高時良則著有《中國教會學校史》 ;王忠欣著有基督教與中 國近現代教育;尹文涓主編的《基督教與中國近代中等教育》 ;黃新憲 的《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社會變遷》 、朱峰的《基督教與近代中國女子高 等教育:金陵女大與華南女大比較硏究》等。香港學者吳梓明則著有 《中國教會大學歷史文獻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教會大學文獻目錄及 基督教大學華人校長研究》等。此外,尚有史料彙編的專書如朱有瓛、 2.

(12) 高時良主編的《中國近代學制史料》 、陳元暉主編的《中國近代教育史 資料彙編》 、陳學恂主編的《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等。由上 述可知目前中國大陸在基督教教育與中國近代教育相關的研究,已擁 有豐碩的成果。兩岸對於教會學校的相關研究,有助於本研究取得相 關的史料,且研究者本身為大學歷史系畢業,並曾於中學擔任六年的 歷史教師,故嘗試將教會學校的歷史與家政教育發展史作一結合,以 深入瞭解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的影響。  因此本研究擬使用歷史研究法,透過歷史檔案案、歷史資料、相 關研究論文、專著等資料蒐集,探討 1844 至 1949 年,外國傳教士在 中國所興辦教會中、小學到大學自成一系統的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 育發展之影響。                                3.

(13)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與目的  壹、 研究的重要性  一、歷史研究之鑑往知來的功能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說明歷史具有鑒往知來之功能。 歷史是人類留存的重要活動紀錄,提供後人瞭解過去、解釋現況、規 劃未來。參照以往所發生的事件,有助我們釐清問題之來龍去脈,更 可藉由瞭解過去措施的錯誤及其負面影響,記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進而前瞻未來之發展方向。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來探討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 響,紀錄我國家政教育發展的歷史,藉由歷史鑒往知來的功能,以提 供學習家庭教育的人藉由瞭解過去,進而規劃未來。  二、以歷史研究法,瞭解教會學校對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  研究者嘗試回溯、整理外國傳教士在近代中國引進新式教育  、開辦教會學校、首創教會女學等史料,以時間軸勾勒出教會學校由 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的演進過程,從中來瞭解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全 貌,提供各界瞭解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關係,作為未來研 究家政教育歷史之參考資料。 . 貳、 研究目的  依據前面之論述,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社會背景。  二、探討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政治背景。  三、探討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影響。        4.

(14)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待答問題  壹、 研究範圍  一、研究範圍:  (一) 縱向範圍:時間  自 1844 至 1949 年,計 106 年。起自 1844 年(道光二十四 年) ,英國女傳教士艾德絲於在寧波首設女學,開始教授家政教 育,終至 1949 年,乃因政權轉移,中共統治中國大陸後,不重 視家政教育,並取消大學的家政系,將所屬多項課程分設於其他 科系。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從清朝到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家政教 育發展歷史,故以 1844 年教會學校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現的家政 教育作為研究之起點,並以 1949 年政權轉移作為終點。  (二) 橫向範圍:教會學校  1. 教會小學:19 世紀中至 20 世紀中葉(1840~1949)。  2. 教會中學: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中葉(1880~1949)。  3. 教會大學: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中葉(1890~1949)。 . 貳、 待答問題  根據本研究目的及研究範圍,提出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如何受到社會背景影響?  二、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如何受到政治背景影響?  三、 教會學校體系如何影響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          5.

(1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茲將本研究中有關的重要名詞,將其定義如下: 一、家政學(Home Economics) 家政學係指 1924 年,美國各大學家政聯合會之定義,包括一切 有關家庭生活的安適與效率的因素,以自然、社會科學為基礎, 以解決理家及有關理家問題的綜合科學(葉霞翟,1998)。 二、家政教育(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家政教育係指涵蓋所有教導「家政」知識與技能,以達改善生活 品質為目的的活動歷程(許美瑞,1981) 。 三、教會學校(Missionary school) 1840~1949 年由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大陸所設立的教會學校, 本研究主要是以基督教教會學校為主,以天主教教會學校為輔。. 6.

(16)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目的乃在探討我國學校家政教育發展之情形,為達本研 究之目的,採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Research) ,期透過歷史之研究, 以探求教會學校與我國學校家政教育發展之關聯性,藉此瞭解我國學 校家政教育發展之演變過程。 . 壹、 歷史研究法  一、歷史研究的定義與目的  歷史研究是針對過去所發生的事件,作有系統的探討。研  究者首先要蒐集史料,將這些錯綜複雜的史料加以整理,以嚴謹的方 法去分析事件的前因後果,對史料做客觀批判、鑑定與解釋(葉重新, 2001)。郭生玉(2001)亦提出類似的觀點,他認為歷史研究的目的 在研究過去所發生的事件,從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件中,發現一些事件 的因果關係及發展規律,以便做為瞭解現在和預測將來的基礎。由此 可知,藉由歷史研究人類可記取過去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避免重蹈覆 轍,以達到歷史鑒往知來之功效。  在早期的歷史研究中,研究目的在於重建過去,較偏重於發現和 敘述過去所發生的史實。近代的歷史研究中,研究目的則強調解釋現 在,即根據過去事件的研究,提供瞭解當今的制度、措施和問題的歷 史背景。史料的解釋在歷史研究法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有人 認為它較不科學,亦較主觀,然而任何類型的研究法均涉有主觀的解 釋。為達到研究客觀與科學,歷史研究應盡量避免個人偏見影響研究 成果(郭生玉,2001)。  二、史料蒐集與鑑定  7.

(17) (一)歷史資料種類  一般可分為檔案(document)、數量紀錄(quantitative)、  口頭紀錄(oral record)和遺物(relic)四種(郭生玉,2001)。  1. 文件:是指書寫資料和印刷的物品,包括:日記、回  憶錄、法律、信函、報紙、期刊、年鑑、機構或團體檔 案、學報等。  2. 數量紀錄:如統計調查紀錄、學校預算、師生人數等。  3. 口頭紀錄:指口頭傳言,如民謠、傳說、英雄事蹟及口 述歷史等。  4. 遺物:包括任何過去遺留下來的物質或可見的東西,並 非有意留下來做為資料或紀錄的,因此比其他資料更具 有可靠性。如學校建築物、學校設備物品、教科書的圖 畫及教學器材等。  (二)歷史資料來源區分為主要資料(primary sources)和次要  資料(secondary sources)(郭生玉,2001;葉重新,  2001)。  1. 主要資料:是指某事件發生時,實際參與者或目擊  者,對該事件經過的報告或紀錄。主要資料與歷史事件 有最直接的關聯,又稱為第一手資料。此項資料有三種 來源:(1)原始存留下來的遺物,例如親筆墨寶等;(2)檔 案資料,例如個人著作、日記、手稿等;(3)事件發生的 觀察者或參與者所提供的報導。  2. 次要資料:係指由非直接參與或觀察者,對某事件所做 的紀錄、報導,這種資料又稱為第二手資料。次要資料 也有其應用的價值。但有時是轉述報導而可能出現錯誤, 並不完全可靠,且有些是引用多手資料,其可靠性較低, 8.

(18) 資料易受到曲解和改變程度也較嚴重。  (三) 史料考證:  1. 外在鑑定(external criticism):是指考證資料的性質, 以確定資料的真偽(authenticity)或完整性(integrity)。 例如從作者、史料產生的時間、空間及背景等,來判斷 史料的真偽。  2. 內在鑑定(internal criticism):係指考驗資料的內容, 以確定資料內容的可靠性(trustworthiness)和意義 (meaning) 。例如評定作者的聲望及信用程度、記載者 的語文表達能力、史學素養及專業知識背景、記載內容 的真實程度等。 . 貳、 歷史研究在本研究的應用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法,是指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中蒐集和研究題目 有關的史實,並進行外在鑑定、內在鑑定,將史料加以整理、分析, 以探討事件的因果關係及發展歷程,最後對史料做客觀批判與解釋。  一、史料是採用「檔」 、「數量紀錄」二種方式  1. 文件:在圖書館尋找公報、年鑑、學報、校刊、期刊、日記… 等文件,並將蒐集來的檔案,進行檔案分析。所謂檔案分析 (Documentary Analysis)是指廣泛查閱檔案、史料,進行系統 綜合分析,取得資訊,對研究對象作出判斷,找出真相,以 對研究主題做出適當之詮釋。  2. 數量紀錄:蒐集教會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的教師與學生人 數、調查紀錄等資料,將其整理並統計數量,以瞭解教會學 校對家政教育之影響。 . 二、 史料來源以主要資料為主,當無法找到第一手資料時,才使用 較具公信力的次要資料。  9.

(19) 三、 史料考證使用外在鑑定、內在鑑定,以提高史料可靠度,還原 真相,以接近史實。                                         .         10.

(20)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期望透過研究過程,探討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之 歷程,透過史料的廣泛蒐集、整理與考證,對照史實,同時針對研究 每一步驟都與前面步驟進行比對及補充、分析、整理史料。本研究之 研究程序如下:    選定研究題目      確定研究目的     訂定研究問題     蒐集與分類史料   考證史料.    .   撰寫論文報告  . 一、選定研究題目  近年來興起外國教會對中國教育影響之研究,中外已累積豐富研 究成果,尤其是台灣、大陸的史學界的學者積極投入研究,許多寶貴 史料不斷被發掘並被集結出版,成為重要的參考資料。除了使用台灣 的史料外,隨著兩岸的開放及學術的交流,大陸的史料較以往容易取 得,故本研究也參考大陸方面的文獻。經過大量蒐集與閱讀史料之後, 決定以「教會學校與我國學校家政教育發展之研究」作為研究題目。  二、確定研究目的  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影響,研究者查閱 11.

(21) 史料之後,試圖以歷史研究法來探討教會學校對我國家政教育之貢獻, 並根據上述議題擬定研究目的。  三、訂定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題目、研究目的來訂定研究問題,將研究方向逐漸聚焦。 葉重新(2001)指出歷史研究的問題,可朝四個方向來思考:1.該事 件發生在什麼時間;2.該事件發生在何處;3.該事件與哪些人有關; 4.該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後續現象為何。研究者將人、事、時、地、過 程及意義等列為研究重點,以期能回答上述問題。本研究將研究問題 具體列出如下:  (一)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如何受到社會背景影響?  (二) 教會學校與我國家政教育發展如何受到政治背景影響?  (三) 教會學校體系如何影響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  四、蒐集與分類史料  (一)文件蒐集與數量紀錄  1.文件蒐集:根據研究問題於國家圖書館、各大專院校圖  書館蒐集相關檔案,例如年鑑、期刊、學報、研究報告及學校、教會 相關檔案案資料等。  2.數量紀錄:將教會學校的學校間數、教師人數及學生人數等數 據資料加以統計,並整理成表格,以利分析、比對。  (二)史料分類  將史料按照教會小學校、教會中學、教會大學分成三大類,進行 分析、整理。  五、考證史料  將所蒐集與分類的史料進行外在鑑定與內在鑑定,以確保史料的 可靠性、完整性及有效度,使研究結果有價值。本研究使用的研究資 料,有教會的資料,如中華基督教會年鑑、中國基督教調查資料、萬 12.

(22) 國公報等及官方資料,如學堂章程、教育令、政府公報等為主要資料。 當發現所參考之相關資料或二手資料與其他學者的論述與記載不符 或有出入時,研究者將再以教會、政府的原始資料或透過同年代作者 所記載的資料進行核對、確認,以鑑定二手資料之真偽,並進一步修 正錯誤,以還原歷史真相。  六、撰寫論文報告  研究者將史料作深入分析、考證之後,加上個人研究發現,以客 觀、中立的立場,針對研究問題撰寫研究報告,最後做成結論。  本研究內容分為五部分: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動機、重要 性、目的、訂定研究範圍及名詞界定;第二章為研究方法與研究程序; 第三章為教會中小學與家政教育之發展;第四章為教會大學與家政教 育之發展;第五章為結論與研究建議,綜合各章提出研究結果及建 議。 .                     13.

(23) 第三章    教會中小學與我國家政教育之發展  第一節     女子教育與家政教育  壹、 華人傳統女子教育  中國近代的女子教育始於教會女學,傳教士為傳福音而創辦女學, 促進女子教育的發展,並成為官、私辦女學重要參考依據。鴉片戰爭 以前,中國沒有正式的女子教育,受到傳統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 德的觀念影響,女子出嫁前只能留在家庭中接受父母的教育,主要是 母親的教導,學女紅、操持家務等。傳統社會重男輕女,女子不僅無 法讀書、亦無法繼承家業或考取功名,盧燕貞(1989)指出「家庭的 傳授,授男不授女;學校的講習,收男不收女;朝廷的考試,錄男不 錄女」。中國自古以來有女學而無女校,女子無法像男子進入學校讀 書,女子只能在家學習女德、女事等。女德指三從四德,三從出自《儀 禮.喪服.子夏傳》為: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則出 自《周禮.天官.九殯》 ,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其中「婦功」 , 根據班昭女誡的解釋: 「不必工巧過人;專心紡織,不好戲笑,潔齊 酒食,以奉賓客」在女子學校出現之前,三從四德為家政教育女子的 重要內容,目的在為女子嫁做人妻、養兒育女、服事公婆預作準備(熊 賢君,2006)。女事指執麻、治絲繭、紡織、釀酒等。女子在家學習 女事為預備未來的持家,也可用來謀生,貼補家計。中國傳統的農業 社會是「男主外,女主內」 、 「男耕女織」的分工,家庭經濟來源主要 來自男性,女性則扮演輔助的角色,協助農業勞作,此外,還可靠養 蠶、紡紗織布、女紅等來貼補家用。  所謂的「女紅」是指女子從事紡織、刺繡、縫紉等家庭手工(劉 寧元,2000)。若不幸喪夫,成為寡婦時,婦女可以憑自己的勞力來 維持自己的生計,進而奉養公婆、撫育後代。在清代,隨著長江下游 14.

(24) 經濟的快速發展,婦女從事紡織、刺繡等工作,甚至成為江南農業經 濟的支柱(曼素恩,2005)。谷忠玉(2006)指出,綜覽中國古代教 育女子的書籍,關於女子教育的內容包括:一、學習事父母、事夫與 事舅姑;二、學習做事,例如女工、縫紉、紡織等;三、學習教子之 道。  綜觀上述女子教育簡史,發現中國傳統的女子教育是留在家中接 受教育,主要是跟著母親學女德、女事,目的在使其成為相夫教子、 服侍公婆的賢內助。中國對女子在家教育特別重視婦功、女事、女紅 等家政技藝,乃是出於家庭功能與經濟功能的考量,既可培養賢妻良 母,又可幫補家計。  但 1840 年之後,外國傳教士首先創辦女學,引進西方家政課程 與教育方式,使我國家政教育從家庭式教育轉為學校教育,列入學校 正式課程。西方家政課程內容包括家政技能、家政科學及家人關係, 如婚姻準備、父母教育、子女教育、家庭娛樂等(中華續行委辦會編 輯,1983),其中,家政科學及家人關係等都是我國傳統家政教育所 沒有的。教會學校的家政課程內容,除採用西方家政教育,也入境隨 俗,教授中國傳統家政技藝如縫紉、刺繡、烹飪等,使我國家政課程 融合中西式的家政教育,如美國聖公會創辦的文紀女塾,其家政課即 教授中式的刺繡、縫紉與西式的針線、編織等;中西女中則是採用中 式的刺繡、西式烹飪及家事訓練。中西式的家政課程成為公私辦女學 仿效的重要參考的借鏡。由此可知,我國家政課程是由傳統家政技藝 與傳教士所引進西方家政技能、家政科學、家人關係等融合而成的, 兼具中西文化成為我國家政教育的特色。   . 貳、 傳教士創辦的女子教育  中國女學興起與西方國家 19 世紀的「女權運動」及西方教會徵 15.

(25) 召大學生「志願赴海外宣教」有關。19 世紀中期以前,歐美女孩的 教育主要來自父母,全面發展教育依然是男子的專利,女性只能接受 一些家政訓練和基礎教育。工業革命之後,西歐國家為女性參與社會 生產提供了工作機會,為了教育女性勞工及培養未來的母親之社會需 要,西方各國於 19 世紀中期陸續頒佈義務教育法,規定女孩與男孩 享有同樣受初等教育的權利。部分中產階級的婦女參與社會生產與慈 善工作時,因目睹女性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於是女性自我意識開始覺 醒,逐漸萌生爭取男女平等的想法。英國有些婦女首先開辦中等、高 等學校,對女孩進行教育;有些人則透過政治上爭取選舉權,藉由修 改法令來爭取女子中、高等教育的受教權,終於在 19 世紀後期西方 女子可以受正規的中等教育,不久,高等教育也陸續對女子開放。在 美國,為了提供婦女有機會受高等教育,開始有女性模仿英國建立許 多專門的女子學院,經過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終於在 1900 年,美 國 80%的高等學院都對女生開放(裔昭,2009) 。19 世紀中期西方女 權運動的興起,使女子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而來華從事教育的女傳 教士,正是第一批西方新式教育的接受者與傳播者。  從 18 世紀的最後十年開始,英國基督教掀起海外傳教熱潮,帶 動其他歐美國家,形成 19 世紀以來全球性傳教的現象(蘇精,2006)。 19 世紀中期,美國婦女雖然爭取到可以與男子一樣進入大學接受教 育,但職業出路多受限制,大多從事小學教職,且薪資微薄。此時正 好遇上基督教女青年會、學生志願運動團徵召美國大學生赴海外宣教 工作的熱潮。因此一批美國大學女畢業生積極響應,自願赴中國宣教, 不但可施展抱負,並能獲得社會肯定。有些女宣教士在大學畢業後, 曾在美國中、小學校任教過,來華後,大多數進入教會學校任教(尹 文涓,2007;王奇生,1996)。她們在自己的國家爭取男女平等,遂 將這樣的觀念帶到中國,認為女子也應該受教育,積極投入中國的女 16.

(26) 子教育工作,西方的家政教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藉由傳教士引 進中國。  19 世紀中期,滿清所統治的中國,對內政治腐敗、經濟落後、 文化保守、官吏貪汙、人民生活貧困、教育程度普遍低落。對外採取 閉關自守政策,對於西方的科學革命、工業革命產生社會、政治、經 濟、文化等的巨大變革一無所知,仍以天朝自居,將西方國家視為落 後的蠻夷之邦,對於強國環伺,日益逼進的危機渾然不知,依舊堅持 朝貢制度,直至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之後,西方以武力打開中國的門 戶,清廷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西方傳教士趁此機會入華宣教, 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等國的教會派傳教士進入中 國傳教,從沿海的通商口岸到深入中國的內地傳教。傳教士之所以能 在我國辦教會學校,乃是根據 1844 年的《中法黃埔條約》第二十二 款及 1845 年中英上海租地章程第十款的規定,外人得以在通商口岸 建教堂、學校等;1860 年《中法北京條約》 ,不但保護教堂、學校等 並允許傳教士租買田地,建造自便。1868 年美國與清政府簽訂《中 美續增條約》 (即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款),又稱《蒲安臣條約》,其 中規定:兩國公民都可以到對方的政府公立學校求學,並享有最惠國 國民待遇,兩國公民得以在對方境內設立學堂;兩國公民在對方境內 免受宗教迫害。1900 年清政府又宣佈: 「嗣有外人呈請在內地開設學 堂,亦無庸立案」 (引自朱有瓛、高時良,1993:第四輯 25‐26)。根 據以上這些條約,使傳教士可自由進入中國內地傳教與辦學。傳教士 剛開始辦教育的目的為了傳福音。教會學校早期在廣州、寧波、福州、 上海等通商口岸辦學,1860 年代起逐漸深入中國內地發展。除了男 子學校外,還創辦女子學校。西方傳教士重視女子教育,乃是秉持男 女平等之信念,認為男女皆須受教育,主張興女學、廢纏足,首先在 通商口岸設立教會女學,推廣女子教育,打破了中國千年來因襲之常 17.

(27) 規。王奇生(1996)指出西方傳教士對近代中國婦女的影響,主要在 戒纏足與興女學,其中以興女學最為顯著。中國女子從在家受教育轉 而進入學校接受正式的教育,正是由教會女學首開先例。  早期教會辦學以初等教育為主。1844 年,英國女傳教士艾德絲 (Mary Ann Aldersey)首先在寧波設立女塾,開我國女子教育之先河。 之後陸續出現的女學有:1850 年,美國聖公會傳教士裨治文的夫人 格蘭德女士(Eliza Gillette)在上海西門白雲觀設立裨文女塾;同年,美 國美以美會傳教士麥利(R.S.Maclay)和夫人斯佩里(Sperry)在福 州創辦女塾;1851 年美國聖公會傳教士瓊司女士(Emma Jones)在上海 虹口設文紀女塾;1854 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盧公明(Justus Doolittle) 創辦福州女書院;1859 年,年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在福州創辦毓英 女書院;1861 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范的翰的夫人在上海創建一所女 塾,後發展為清心女子中學;1864 年美國傳教士格蘭德(Eliza Gillette) 女士在北京設貝滿女學堂等(何曉夏、史靜寰,1996)。傳教士在中 國通商口岸所興辦的教會女校約有 12 所。梁啟超在《倡設女學堂啟》 就說:「彼士來遊,憫吾窘溺,倡建義學,求我童蒙,教會所至,女 塾接軌」(梁啟超,1981)。 在中國辦學的過程中,傳教士透過創辦報刊,如《萬國公報》來 宣傳女學的重要,提出女學興國論,分析中國女子無學的原因、無女 學之害,並介紹西方教育制度、對待女子的觀念與行為,鼓吹男女平 等,女子應該和男子一樣受到重視、接受教育及參與社會活動等,反 對中國的纏足、納妾、溺女嬰等陋俗。興女學的重要推手為美國傳教 士林樂知,即為《萬國公報》之主編,他在《中國振興女學之亟》, 明確指出:  女學者,使之讀西書,明外事,善文才,而後其志氣高尚,其見識遠大,其 位置崇亢,而不肯自卑,……。聞熱心救國者之言矣!曰變法變法,曰立憲 18.

(28) 立憲,欲變法於國乎?盍先變法於家家?欲立憲於國乎?盍先變法於家家? 家家不維新,而維新於國者,何也?家家不釋放,而釋放於國者,何也?故 今日應為之急務為變法立憲之預備,不能入人人之家而戶說之,莫若興女學, 勸女學,使女子而皆有學問,具完全之人格也,將與男子,同出而擔任人類 之義務,則國其庶幾乎?……夫歐美女子,為農、為工、為商、為士,為官 署之父案,為報館之記者,為學堂之教員,為醫院之醫生,且有入紅十字會 者,皆親歷槍林炮雨之間而傷兵病卒之醫療看護,為其專職,雖不與當兵之 役,而已過半矣。其工程何亞於男子?(張玉法、李又寧,1995:612-613) 。. 林樂知認為: 「矯欲謀男子之教育普及,非先興女學不可」 、「西 國教化之成為文明,未始不由振興女學之功」 。他以為唯有振興女學, 才能使中國強盛。林樂知與任保羅合著的《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指 出「以女學之優劣,為萬國教化優劣之標準,並以振興女學為萬國教 化長進之階梯」(引自王林,2004:220)。  甲午戰爭後,傳教士在華辦學,更加重視女子教育,因此教會、 傳教士所興辦的女塾愈來愈多,對中國女性受教育產生正面的影響, 引起中國知識份子的重視,例如維新派的鄭觀應受到傳教士的影響, 認為女子教育之重要,主張在中國建立女子學校,仿照西方實施義務 教育,各省設立女學,強迫女子入學;教學內容提倡中西並重,除了 中國傳統書經、列女傳、紡織、女紅等,應兼采西學,以培養輔佐丈 夫之賢妻良母(鄭觀應,1965)。  洋人在華開辦的女子學校,多數由教會派遣的女傳教士所創辦, 這些傳教士大都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地,其中發展較早、 範圍較廣、影響較大者為美國教會學校(蘇雲峰、吳家瑩,2007)。 Alice Gregg 指出至 1877 年,由歐美基督教各差會在華開辦的學校共 347 所,招收學生 5,917 人,其中美國佔 202 所,學生 3,117 人(引 自史靜寰、王立新,2000)。由此可知,美國傳教士在華所辦的學校 19.

(29) 占多數,遠超過其他國家,對我國近代女子教育產生較深遠的影響。  根據美國林樂知(Young J. Allen)所著《五大洲女俗通考》記載 教會學校於 1902 年(光緒二十八年)對女生人數的統計,當時女生 已達到 4,373 人,站學生總數的 43%,詳見表 3‐1‐1。  表 3‐1‐1    1902 年教會學校女生數百分比  學校類別 . 學校數目 學生總數 女生人數  女生比例. 書院 . 12 . 1,814 . 96 . 5% . 天道院 . 66 . 1,315 . 543 . 41.3% . 高中等學堂 . 166 . 6,393 . 3,509 . 54.9% . 工藝學堂 . 7 . 191 . 96 . 50.3% . 醫學堂及服事病人院 . 30 . 251 . 32 . 12.7% . 小孩察物學堂 . 6 . 194 . 97 . 50 . 初等蒙學堂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不詳 . 總計 . 287 . 10,158 . 4,373 . 43 . 資料來源:引自熊賢君(2006:233)。  由上可知受到西方 19 世紀的「女權運動」與「志願赴海外宣教」 的世界潮流影響,傳教士來華傳福音、辦教育。傳教士率先創辦女學 並鼓吹男女平等,提倡女子也應該享有和男子一樣的受教權,促使中 國女子教育開始發展。教會女子教育首開中國女子教育之先河,改變 了中國幾千年傳統的女子教育體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谷忠玉,2006; 朱峰,2002)。其中以美國傳教士在華所辦的學校占多數,對我國女 子教育影響甚钜。教會女學的發展也刺激中國知識份子重視興女學。 . 參、 教會女學重視家政教育  教會早期創辦女學的目的為培養傳教之幫手,使用她們向其他中 國女性傳福音,進而影響家庭成員乃至整個國家。傳教士引進西方辦 學模式、教育制度的同時,也將西方的家政教育介紹到中國。陸丹林 20.

(30) 在〈民國前的教會女學校〉一文說明:「傳教士辦學,總括來說,一 為養成為教會服務的人才;二是教育教徒的子女,三是藉著辦學來傳 揚真理。」教會女校課程有:聖經、英語、數學、歷史、地理、格致 等。女校則特別注重樂歌、手工、裁縫三科(引自陳學恂,1988:下 冊 78) 。當時不論是中國或西方的女子教育都是期望培養出「賢妻良 母」 ,因此教會學校格外重視家政教育,早期教導女孩學習縫紉、針 黹、刺繡等,同時藉由學生製作的繡品、紡織品售出所賺來的錢作為 辦學經費來源之一。熊賢君(2006)認為這些可以看作是一種正常的 教學活動,亦可以視為一種勤工助校活動。  由此可知,1840 年代以後的教會女學是首先將女子在家所受的 家庭式教育如女紅、刺繡及烹飪等家政技能,放入學校課程。由於西 方傳教士致力推廣女子教育,並首度將家政課置入學校課程,因此教 會學校的家政課程內容也成為我國官私辦學重要參考。而我國家政教 育受美國家政教育影響甚钜,如林樂知創辦的中西女塾,除了請她的 女兒教授美式的縫紉等,於第二任校長連吉生時,請她的嫂嫂從美國 來華教授家政課,甚至直接引用美國家政教材(薛正,1978)。中西 女塾家政課程的教法或教材等,都成為日後我國家政教育模仿的對象。 因此,欲瞭解我國家政教的發展,必須先從瞭解美國家政教育的發展 著手。  早期歐美國家的教育,只有少數的男性菁英才能入學校讀書,婦 女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教育。女子在家協助母親的家務工作,學習家 務管理,並透過與父兄工作的機會,學習家庭以外有關的工藝知識。 婦女主要的工作是料理家務和養育子女。美國在殖民時期(18 世紀), 最早設立的學校為母親學校(The Dame School),由婦女教導鄰近兒 童基本閱讀、拼字、寫作及會計等。新英格蘭地區的終結學校(terminal  school)則教導女孩編織、修補及家庭主婦的職責,目的在培養淑女 21.

(31) 和優秀的女主人。  到了 19 世紀,美國的威拉德夫人和皮契爾女士(Mrs. Emma Hart  Willard & Miss Catherine Beecher)最先提出學校教育應教女子做家事, 前者以「家庭科學和技藝」 (domestic science and art)為科目;後者 則成立一所私立女子學校,教授家事(domestic economy),並提倡 實習住宅(practice house) 。海曼威夫人(Mrs. Mary Hemenway) ,將 許多家事科帶入波士頓的公立學校,促使 1872 年麻薩諸塞州通過法 案-允許縫紉及其他工藝教育科目合法進入該州的學校。1890 年家 事科學成為普通教育,多數大城市中的公立學校都教授烹調縫紉、持 家和洗衣等家事科目。  美國於 1899 年 9 月 19 日,在紐約州召開第一次伯拉賽特湖家政 會議,由杜威(Melvil Dewey) 、李查士夫人主持,與會人士有 11 人, 該次會議決定以 Home economics 作為學校家政科目的名稱。李查士 夫人對「Home economics」做瞭解釋,她認為「Home」是庇護的住 所,是養育兒童的所在,是培養個人自我犧牲以造福他人獲得適應環 境能力之場所, 「economics」是指在家庭、時間、精力和金錢等各方 面,做經濟有效的管理。此次會議規範了家政學習的範圍,包括:衣 服與織物、家庭經濟與家庭管理、家人關係與兒童發展、食物與營養、 家庭護理與保健,包含疾病與營養、居住與家庭設備(American Home  。從 1899 年至 1908 年,李查士夫人(Ellen Swallow  Econonics , 1901) Richard)等人共召開十次伯拉賽特湖會議,對家政教育的倡導與推動, 加速美國家政教育的發展。1909 年,在華盛頓成立美國家政學會 (American Home Economics  ﹐AHEA),由李查士夫人擔任首任理事 長(許美瑞,1981)。  1914 年和 1917 年美國國會分別通過史密斯‧利佛法案(The Smith -Lever Act) 、史密斯‧修士法案(Smith-Hughes Act) ,有助於推廣 22.

(32) 家政教育。史密斯‧利佛法案代表美國政府有組織地推動成人教育之 始,提供大量經費,促進家政工作的推展,將之提升與農業同等地位, 也促使家庭主婦、青年男女及成人有關的家政推廣方案,開始發展。 史密斯‧修士法案為聯邦政府正式涉入職業教育的開始,面對當時工 業化、都市化的需要,學校必須提供較為實際而與生活有關的學習。 該法界定了「家政教育」的領域,使家政成為儲備女性從事有效家庭 管理工作的職業教育形式。此後聯邦政府為推廣女子教育的家政學, 在城市設立女子公團俱樂部、女子職業養成所、鄉村設立女鄉村委員; 聯邦職業教育局(Federal Boar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負責管理包 括女子家政教育主題在內的職業訓練(胡衡之譯,1926) 。1923 年聯 邦政府成立家政局(The Bureau of Home Economics),研究食物營養 價值、食物製備、衣服與之物的選擇與保存、收入的支配與家庭收入 的形式、消費教育、家事設備與住宅及家政其他方面等(許美瑞, 1981)。  綜觀上述可知,由於美國政府重視推廣家政教育,使家政教育蓬 勃發展,美國女傳教士受到這樣環境的薰陶,加上基督教教會重視家 庭,再則中國人有培養「賢妻良母」的觀念,因此她們在辦教會女學 時,格外重視家政教育。初期教會辦學多由傳教士妻子或單身女傳教 士擔任教師,將自身所學的家事技能,如烹飪、縫紉等傳授給中國的 女學生,或聘請當地婦女來教女紅等,使我國家政教育融合了中西式。 成立教會中學時,則直接引進美國的家政課程來教導學生,如中西女 中的高中部。教會女學對於家政課程的重視,將之納入學校課程,為 我國女子教育起了示範作用,影響後來中國私辦或官辦的女學都重視 家政課程。      23.

(33) 第二節     教會創辦中小學與家政教育  壹、 教會小學的家政教育  近代中國教會女學的發展,大至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 19 世紀中葉至 19 世紀末,為教會女學的初創時期,以小學為主,數 量少;第二階段從 20 世紀初至 20 世紀中期(1951 年前後) ,為教會 女學的發展時期,辦學重心由初等教育轉向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數 量增多,規模擴大(王奇生,1996)。  教會女學是首先將女子在家所受的家庭式教育如女紅、刺繡及烹 飪等,改由學校來教。早期傳教士的辦學模式是女教士跟隨自己的丈 夫佈道、相夫教學。當丈夫外出佈道,妻子則在家中收 3~5 個兒童 授課,教其朗誦主禱文或十誡等,也有的傳教士聘請中國書生教授他 中文的同時,又讓教師教兒童識字斷句,針對較聰明的兒童再教英語, 對女童則加授西洋針織裁縫(姚民權、羅偉虹,2000)。教會女學隨 著愈來愈多的女傳教入華宣教而增多,她們透過自籌或教會補助是來 辦女學,出現了寧波女塾、裨文女塾、文紀女塾、毓英女學、福州女 學等教會小學。  教會女學在辦學之初,招生十分困難,其一受到中國只有男子才 能受教育的觀念影響,從未有女子上學;其次民風保守、民智未開, 對基督教、西學不熟悉,百姓因而產生排斥;再則對傳教士不信任, 存有懷疑、猜忌,中國人無法理解洋人為何要到中國辦學校﹖於是出 現傳教士假借辦學名義,將孩子騙入學校,以挖去他們眼睛、煉藥水 等謠言。教會學校辦學初期,招收孤兒、乞丐及貧苦人家的孩子,學 校提供免費教育,並免費供餐、贈送衣服、課本及文具等提供學生衣 食起居各項費用,當時學校有「School of a bowl of rice」之稱。有的 教會女校甚至支付費用給家長,例如在女學生下課回家前,可領 10 文銅錢作為因讀書而無法協助家務的補償(熊賢君,2006;尹文涓, 24.

(34) 2007)。  根據 The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 一書中載有 1850 年,保靈 夫人(Mrs. E. E. Baldwin)在福州創辦女學時的敘述:  在這裡的第一年,我渴望辦所女學。國內主日學校答應每年資助我 70 美元, 於是,我著手尋找學生。人人都對我說:想辦女學,不可能成功,已有人 試過,但失敗了。我不甘心,我不能到街上挨門逐戶去問,保靈先生在一 個當地教習的幫助下,為我這麼做了。結果無人願意送女入學。當地人看 來,男孩上學還可以,至於女孩,教他們何用?保靈先生頗感失望,因為 他連一個學生也沒找到。在此情況下,我叫了一個我擬聘用的當地教習, 到其住處附近尋些學生。他花了兩三天時間,去勸說其熟悉的人送女入學, 結果,還是竹籃打水(白費功夫)。社會上流傳著我們要收這些女孩派何用 處的兩種說法:其一是我們將把女孩殺死,以便與鴉片摻和一起;其二是 我們將把她們送到北京並賣掉做藥。後來,這位當地教習(教師)問我是否 願意每天給她們一些銅錢,因為這些女孩在家都是做些事的。我答應每天 給她們十文錢。我購置了圖書、鋼筆、墨水等。在國內(美國) ,我們都很 樂意為讀書付費,在這裡,恰好相反,教書付費。 這位教習以答應日給十文錢為條件,招來了兩名學生。我以為不會再有麻 煩了,於是對教室做了整理,在預定開學之日前的星期六,買來課桌,安 置妥貼,鎖了門。第二天早晨,傳來的第一個消息是,校門被賊撬開,家 俱悉被偷走。兩個學生也沒有露面。 我仍不放棄努力。有一位已為我們教會做了一些工作的老人,知道有兩個 女孩想入學。我告訴他,如能找到足夠的女童到我們女學來,教會將不要 他做其他工作。他答應了,帶來了兩名漂亮的小姑娘和一位教習。後來, 我們又收到第三名學生。學校開辦以後,學生不斷有所增加(引自熊月. 之,1994:295-296) 。. 中國盛行早婚,女孩至十五、六歲時,父母便來要回去,使教會 25.

(35) 女學的信徒訓練功虧一簣,因此早期規定家長在女學生入學時,需簽 署合約,需等學生學有所成,才能領回。隨著教會女學發展到一定規 模,加上社會風氣的轉變,華人逐漸重視西學、女子教育,且教會辦 學受到肯定,愈來愈多上流階層的家長願意將女孩送到教會學校受教 育。當生源穩定之後,教會女學開始收學費,並從初等教育,逐漸往 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到了 20 世紀初,教會學校由小學、中學 到大學自成一體系。  熊月之(1994)指出教會創辦的學校是屬於所謂的新式學校,其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管理方式等,都與中國的傳統教育有很大差異。 以教學內容而言,教材直接採用西方或由教師自編,且貼近社會實際 之需要,有助於學生日後謀生,如文紀女塾、聖瑪利亞女校等設有紡 織、縫紉、園藝、烹調等課。  教會女學特別重視家政教育課程,例如 1861 年,美國傳教士范 約翰的妻子創辦上海清心女校,在校舍不完備時,她便搭了一個棚子 教烹飪;毓英女校建有專門的家政樓。女傳教士重視家政課程,目的 在培養賢妻良母及為社會服務的人才,使女性成為獨立自主的人(程 鬱,2005)。除此之外,還可幫助女學生賺取學費或支持學校辦學, 例如裨文女校,在辦學經費不足時,校長乃下令停課,女學生專事女 紅,將成品賣給洋商,賺取金錢,以維持校用。  19 世紀上半葉教會在中國興辦女子教育,是以小學教育為主。 教育內容分為三種,一為西方宗教課程,如聖經;二為西學,如英語、 數學、歷史、地理、體操、音樂及家事等,三是中國傳統女子教育目, 如中文、四書、縫紉、刺繡、烹飪等。  教會學校有關家政教育的史料並不多,明確提到設置家政課程, 並經過研究者的蒐集、整理及考證之後,選出較具代表性的教會小學 有四所,為寧波女塾、裨文女塾、文紀女塾、毓英女學。茲將這四所 26.

(36) 教會女子小學與我國家政教育的發展情形,介紹如下:  一、寧波女塾(The Girls’ Boarding School at Ningpo)  19 世紀上半葉以前,教會尚未出現培訓及派遣女傳教士赴海外 宣教。基於體力、安全和方便考量,各國差會大都派遣男傳教士到海 外或蠻荒之地宣教,雖有部分傳教士的妻子隨同,有的教會只是授予 「助理傳教士」 (assistant missionary) ,扮演相夫教子、操持家務或擔 任部分教學、發書刊等依附性的角色。  英國的艾德絲(Mary Ann Aldersey)受到第一位入華宣教的馬禮 遜的影響,以單身女傳教士、平信徒(lay missionary)身份,沒有得 到任何教會團體的援助,獨自至中國傳教。1824 年,馬禮遜回英國 休假兩年,艾德絲因此有機會向他學習中文,並受到他宣教熱情的感 染,萌發到中國宣教的心志。1834 年,她應邀到倫敦「在中國、印 度暨東方促進女子教育協會」(The Society for Promoting Female  Education in China﹐India and the East)擔任理事,該會宗旨為派遣女 性前往中國、印度等地建立女子學校,對各國女子實施以基督教教義 為主、實用知識為輔的教育,及培養各國本土的女性教師。1837 年, 她決定以個人名義自費至東方宣教,她先與倫敦會教士麥都思夫婦至 南洋爪哇泗水設立女塾,教育華僑女子。1842 年,轉至香港,成為 入華女教士的第一人。入中國傳教前,她向馬禮遜的兒子—馬儒翰請 教適合設立女子學校的地點,並接受他的的建議,決定在寧波設校。 1844 年底,艾德絲自費在寧波開辦了一所女子寄宿學校(Boarding  School)  ,此為浙江省第一所近代女子學校,亦是中國最早的女子學校(引自 蘇精,2006) 。 寧波女塾的課程有聖經、國文、算術,且在功課之外須學習縫紉 和刺繡。家長對外國宣教士辦學動機有所猜疑,加上謠傳艾德絲借辦 27.

(37) 學來誘騙孩童去挖眼睛煉藥水,因此一開始招不到學生,但經過她屢 次上門遊說家長在三保證並免收學費、提供食宿、衣物及零用錢等, 吸引了社會底層的學生,一年後,招收了 15 名學生,至 1852 年則增 加到 40 名學生(謝振聲,2010) 。 1856 年,倫敦會所出版的 Boarding School of Fifty Chinese Girls 一 文中,詳細記載寧波女塾的課程內容,包括:中文、寧波方言拼音字、 英文、算術、地理、唱歌以及刺繡、紡紗、織布、製帶等技能訓練。 其中的技能訓練課程即為家政課程。有關寧波女塾的家政技能訓練, 該文進一步闡述:艾德絲從開辦女校起,就持續雇用一名中國婦人專 門教學生刺繡功夫,每星期六由年長女學生集體製作中國刺繡,再由 她安排送到愛爾蘭都柏林友人處出售,將所得作為協助愛爾蘭的貧困 女童的教育費用。課餘時間,這些女學生亦製作寧波各傳教士所預定 的布織品、針織品或絨線織品等,收入都作為慈善用途(引自蘇精, 2006)。  美國浸信傳教會的粦為仁(William Dean)曾於 1848 年參觀艾德 絲的寄宿女學後,指出該校女子教育的實施情形:  艾德絲在中國創辦一所活躍的女學,主要以她自己的經費雇用老師,提供 女孩的衣食。女孩們學習一般教育科目與針線刺繡,以期能適應生活的需 求(Smith,1847)。. 從粦為仁參觀寧波女塾所留下的紀錄中,可得知艾德絲一開始創 辦女校時,在課程的安排上,要求女孩學習針線刺繡。  由上述可知寧波女塾成為我國女子學校之先驅,打破傳統的禁錮, 使女子開始接受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新知,逐漸成為獨立 自主之人。亦為我國最早的實施家政教育的學校,使女學生在校接受 刺繡、紡紗、織布、製帶等家政技能的訓練。  二、裨文女塾(Bridgeman Memorial School for Girls)  28.

(38) 1850 年美國聖公會裨治文牧師(Elijah Coleman Bridgeman)的妻 子格蘭德(Eillette Gillette) ,亦是女傳教士,在上海創辦了裨文女塾。 該校創設之始只有 20 位學生,課程主要有中文、聖經、數學、地理、 英文及家政等(王立新,2008)。女學生在上課之外,必須自行縫製 衣服鞋襪,並負責烹飪及打掃工作(林美玫,2001)。宋美齡的母親 倪桂珍,曾在裨文女塾就讀、擔任教員。  三、文紀女塾(Emma G. Jones Memorial School for Girls)  1851 年,美國聖公會瓊司女士(Emma G. Jones)在上海設立文 紀女塾,為一所女子寄宿學校。為吸引學生就讀,不但免學費,並給 予錢、衣物等。開辦時,只有 8 名學生,均留校居住。主要課程為紡 織、縫紉、園藝、烹飪等,在上午教授淺易的聖經、四書,只有少數 優秀學生才學習英文(熊賢君,2006 P182) 。根據差傳精神(The Spirit  of Missions)傳教雜誌對文紀女塾課程的介紹:上午閱讀四福音書、 上閱讀課與書寫課;下午則學習繡花與針線。另一女傳教士鍾凱霖 (Catherine E. Jones),1853 年來華協助瓊司推展校務,她向學生示 範西式的針線活及編織法(引自林美玫,2001)。  表 3‐2‐1  文紀女塾課表    時間  上午  六時到七時    八時半  九時到中午  中午  十二時  下午  一時到二時  二時到四時半 五時 . 課程內容  使用上海方言閱讀四福音書  早餐,整理內務及打掃宿舍  禱告  使用上海方言上閱讀和書寫課  午餐(米飯)  繡花課  針線課  晚餐 課外活動 晚禱 . 資料來源:引自(林美玫,2001:182)  29.

(39) 1931 年的聖瑪利亞五十周年紀念特刊中指出:1861 年,適逢美 國南北戰爭期間,文紀女塾的經費無法得到美國教會方面的支援,當 時的校長遂令學生停課,專事女紅,成品賣給洋商,以支撐學校辦學 (引自朱有瓛、高時良,1993:第四輯 306)。  四、毓英女校  毓英女學於 1859 年,由美國美以美教會女傳教士媧標禮(Beulah  Woolston) 、媧西利(Sallie H. Woolston)兩姐妹和寶姑娘(Miss Potter) 在福州倉山創辦一所寄宿女學校,初名「內女學」 ,後改稱毓英女校。 初期教授烹飪,1883 年增設中西式針織教學,並於 1932 年,將原本 由師生校友所捐贈作為修建科學樓的基金,改用來建立一所家政樓, 提供畢業學生學習烹飪、作家務訓練之場地。早期毓英女校只要在培 養教牧人員的妻子,建立基督教家庭,其後轉變為教徒女兒提供教育, 使之成為專業化人才(引自李淑仁,1980:271‐272;朱鋒,2002: 51)。  綜合上述可知教會女校剛開始限於經費與人力等因素,只能教授 學生略讀淺易聖經與四書,其餘時間學習紡織、縫紉、園藝、烹調等 課程。隨著教會女校的發展,教會開始擴充課程,內容包括聖經、英 文、算術、地理、修身、圖畫、手工(縫紉、刺繡)、音樂等科目。教 會小學的家政教育以家政技能訓練為主,課程內容有紡織、縫紉、園 藝、烹飪、刺繡、製帶等,且家政課程融合了中西文化,例如女孩可 以學習中國的刺繡、烹飪,也能學習西方的針線活、編織法及烹調方 式。主要在培養女孩日常的生活技能及日後的謀生能力,使女孩成為 賢妻良母與獨立自主之人。女孩們在教會女學所受的家政技能訓練, 在校時,可為自己賺取學費、為學校籌措經費,甚至將收入作為慈善 用途,既能助己也能助人;畢業後,也可靠家政手藝來自謀生計,對 國家社會有所貢獻。  30.

(40) 表 3‐2‐2  教會小學家政課程內容  校名 . 時間  地點 . 教會/傳教士 . 內  容 . 寧波女塾  1844  寧波 . 英國艾德絲 . 刺繡、紡紗、織布、製帶 . 裨文女塾  1850  上海  聖公會格蘭德 文紀女塾  1851  上海 . 聖公會瓊司 . 家政、烹飪、縫紉  紡織、園藝、烹飪、刺繡 . 美以美會  毓英女校  1859  福州  媧標禮、媧西 利和寶姑娘 . 烹飪、家政樓 . 貳、 教會中學的家政教育  傳教士創辦教會中學的原因有三:一為升學需求,為使教會小學 畢業的女學生能有繼續升學的管道;二為中國政治風氣與心理的轉變; 三為傳教士在華辦教育已累積多年辦學經驗,加上愈來愈多的受過高 等教育且有教學經驗的女傳教士自願來華,獻身於女子教育。  英法聯軍之後,清廷於 1860 年至 1894 年推動以模仿西法的自 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希望藉由變法以挽救亡國的危機。辦理新式 學堂,聘請洋人、傳教士擔任教師教授西學,以培養軍事人才。於 1874 年派遣學生至國外學習。正值中國變法改革的時期,來華的基 督教傳教士於 1877 年在上海舉行首屆傳教士大會,針對在華基督教 的教育理念、辦學方針、課程設置等提出討論。傳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teer)認為中國的自強運動造成社會風氣轉變,政府、官 員知識份子重視西學,中國也需要西式人才,因此教會學校需要做調 整來因應這個情勢。他提出教會學校應承擔傳播西學的責任,培養高 層次的人才,以爭取中國上層領袖人物的認可,然後向這群人傳福音, 再由他們去傳福音,將可在中國人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因此建立教會 中學成為必然的趨勢(史靜寰、王立新,2000)。在女子學校部分, 31.

(41) 傳教士們提出「女性工作為女性」(woman’s work for woman),認為 教會辦女學對培養女教師和本土佈道士妻子這方面具重要的意義。同 年,在華基督教學校教科書委員會(School and Text Book Series  Committee)成立,1915 年發展為「中華基督教教育會」(The China  Christ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 。這表示教會學校開始由地區、差會 的獨立團體邁向有組織運作的發展階段(尹文涓,2007)。  此時的教會學校發展具有以下特點:一、各校按照西方教育模式, 建立起正規的教學體制,確立修習年限,並按年級分班上課;二、世 俗知識的教學比重增加,且開始強調中西並重;三、專職教育工作者 增加,教師原本多為傳教士兼任,1890 年大學生志願海外宣教使大 學生以平信徒(沒有牧師職)來從事專職教育工作,20 世紀以後, 專業教育工作者逐漸增加,教會學校朝世俗化發展;四、招收對象從 社會下層的子女,轉為社會上層的子女,由免費教育,改為收費教育; 五、出現了大量的教會中學和最早的教會大學(史靜寰、王立新, 2000)。  教會中學是中國最早出現的普通中學。教會女子中學比中國人自 辦女子中學早了二、三十年。教會中學可分為兩類:一為教會小學升 格或合併成為教會中學,例如清心女校、貝滿女學堂初為小學,後發 展為中學,聖瑪利亞中學則是由文紀女塾與裨文女塾兩所小學合併而 成的;二為獨立中學,例如成都的華英女子中學。  至 20 世紀,教會學校的中等教育,除了教會中學,還重視職業教 育,及發展出較完整的教會中等專業技術教育體系,內容包括:師範 教育、醫學教育、農業教育、工商教育、神道教育等。教會學校的中 等教育並強調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目的為社會培養專業人才(何曉 夏、史靜寰,1996)。根據 1922 年巴頓調查團總結基督教中等學校之 目的中指出:職業教育之項目有:商業科目、書記科目、工藝科目、 32.

(42) 師範科目、看護婦養成科目、農業科目、家庭經濟學及實用工藝科目。 (中國基督教教育事業,1922)。  教會所辦的女子中學,十分重視家政教育,除了開設家政課程, 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引進美國家政課程內容及教材來教導女學生。然而 教會女學關於家政教育的史料較少,僅能根據目前所發現且資料較為 完整的六所學校學校來作一說明。茲將聖瑪利亞女學、貝滿女子學校、 中西女中、清心女校、華英女子中學、華美女子中學等六所學校介紹 如下。  一、聖瑪利亞女學(St. Mary Girls’ School)  1881 年美國聖公會將上海文紀、裨文女塾合併為聖瑪利亞女學。 以女傳教士文海莉(Henrietta F Harris)為總監督,聘黃素娥女士為 校長。早期的辦學目的為「養成學生使其成為賢妻良母,而創立安樂 之家庭」 ,故「家庭科學」和「家庭經濟學」為該校的重要科目。其 標準是:信仰基督教並能履行日常的宗教禮儀;學會必要的家事訓練 (美國式),如育兒、廚事和美化家庭;掌握基本的西學知識(如筆 算數學、西方史地知識)並熟知儒家經典。早期聖瑪利亞女學課程內 容融合中西教育,內容包括:四書、五經、傳統中國女教經典(女孝 經、烈女傳) 、女紅手藝課(中西式針線、刺繡、編織) ;西學則有宗 教課程、英文、算術、歷史、地理、音樂及體育等。此外,據 1897 年中國教牧朱玉堂在其視察報告中說明,聖瑪利亞女學有女紅考試, 內容包括縫紉、針繡、紡紗、織布和編織。其後隨著學制、課程的演 變,將紡織、園藝、烹調、縫紉等家政訓練列入選修課,如,並傳授 西方上層社會的禮儀、社交知識。 (引自王立新,2008;林美玫,2001)。 從聖瑪利亞女學的家政課程可知該校是採美式的家政教育,教材內容 較為豐富,超越烹調、縫紉的範圍,朝向「生活教育」的面向邁進。 作家張愛玲即為此校的校友。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temperature angular power spectrum of the primary CMB from Planck, showing a precise measurement of seven acoustic peaks, that are well fit by a simple six-parameter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industry's issue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midst of pandemic disruption..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

The 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behaviors of the Chinese people. Introduction to Leadership: Concepts

DVDs, Podcasts, language teaching software, video games, and even foreign- language music and music videos can provide positive and fun associations with the language for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Concerning those who consider the involve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social affairs as proof of its lack of sacredness, the Tiantai thought of the “mutual containment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