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科書選用之意涵

九年一貫課程開始實施後,國小社會學習領域開放由各校自行選用教科 書,以下分別從教科書的意義與功能、教科書選用的意義與原則來了解教科 書選用的意涵。

壹、教科書的意義與功用

一、教科書的意義

教育的首要目的旨在增進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在這個教育體系裡,教科 書扮演著核心角色,傳遞了文化的精華與社會的價值。因此教科書有其重要 的意義,研究者將專家學者對教科書的定義整理如下:

國立編譯館(1990) 認為教科書是指教學工具或教學資源之統稱,也包括 教科書、教師手冊、學生習作、掛圖、儀器、標本等。

黃政傑(1994) 認為教科書是教材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屬於指定的課程。

它是教室活動中師生「教」與「學」互動的主要具體媒介。

歐用生(1996a)認為教科書不僅是文化的產品,更是經濟的產品,教科書 制度不僅是一種文化政策,更是經濟的政策。教科書不僅只是事實的傳遞系 統,而且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活動。

李宗薇(1998)教科書是課程的重要部分,不僅是教材內容的主要來源,

也是奠定知識、培養情意、演練技能的重要工具。

吳俊憲(2000)教科書是最具體的教育內容,國人一向將教科書視為教師 實施教學與評量的主要依據,也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

李麗娥(2002) 認為課程、教材與教科書三者,猶如一個同心圓,而教科 書就是同心圓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學校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亦是學生學習 的主要來源。

葉彭鈞(2002) 認為教科書一般係指根據課程理論、學習理論、教學需 要,將各科教材排列組織,供教師教學及兒童學習使用的圖書。

林玫伶(2002) 指出教科書是指根據課程理論、學習理論、教學需要,將 各科教材排列組織,供教師教學及兒童學習使用的教材。其包括課本、習作、

教學指引、掛圖、儀器、標本、錄影帶、錄音帶、光碟等教學媒體。是老師 和學生為營造有效的學習環境所使用的中介教材,也是用來幫助學生達成學

習目標的一種材料或工具。

詹美華(2003)認為教科書是學校知識形式的體現,是教師「教」與學生

「學」的媒介,居學校課程的核心。

陳怡芬(2003)指出教科書是課堂裡所出現的教學工具,但是基於經濟及 方便性等種種因素考量之下,是課堂中教師進行教學時最主要的教學工具。

張美齡(2005)則認為(一)教科書是課程的媒介者:教科書無疑是課程 轉化系統中的一環,課程經由轉化,從理想到經驗課程、指定課程到接受課 程,教科書無非是課程具體化步驟的最佳媒介者(二)教科書是課程的控制 者:教科書控制了課程的實施內容與進度,不僅便於統一教材、教學進度,

齊一各地學生的程度,更可以有效控制教學內容、實現國家的教育目標。

凌赫(2005)指出若採取「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所採 取的狹義定義,即是將所謂的「教科書」,定位為是一種由制度創設的產物,

亦即認為唯有經過國家透過國家創設的制度,所認可的書籍才能夠稱為教科 書;若採取教育學門的廣義定義,則所謂的「教科書」既然不限於是經審定 的教科書,自然範圍相當廣泛,除了任何的書籍都可以為中小學教師所用,

作為教學上的「教科書」外,甚至書籍以外的教材也可以視之為教科「書」。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教科書是教材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是最具體 的教育內容,根據各領域的課程綱要、課程標準、學習理論、教學需要所編 寫出來的學習材料,是老師進行教學最主要的教學資源,也是奠定知識、培 養情意、演練技能的重要工具,讓學生有系統的學習,增進學習效能,成為 學生學習的主要來源。

二、教科書的功能

教科書的影響無遠弗屆,除了引導教學活動的安排,更能提升教學效果,

確實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以下分別從文獻中來探究教科書的功能:

黃政傑(1997b)指出教科書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學校教學的依據或參 考,因此教科書的內容實應符合教學的需要,或對教學具有指引作用,才能 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標。

李麗娥(2002) 認為教科書的功能為國家實施意識控制的合法工具與重 要管道,透過學校中教科書的使用,由上而下的實行國家對學生在社會文化、

價值觀念、意識型態上的意圖。

葉彭鈞(2002)指出教科書有以下的功能:

(一) 有助於教學或學習:教科書將知識以系統化與邏輯性地予以整合呈 現,有助於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

(二) 節省師生時間:由於教科書具有文字、圖片、圖表、作業與評量等 項目,省卻教師選擇、排列教材的時間,也節省學生抄寫、準備資料的時 間。

(三) 縮短城鄉教育差距:由於教科書編輯為全國性的,因此內容豐富,

對於各地區展現多元呈現、文化與價值觀,能夠彌補因地區、文化、種族 等所造成的差距縮小。

陳怡芬(2003) 曾在研究中歸納出教科書的功能如下:

(一)對整體教育而言

1.便於統一教學進度,劃一全國水準及配合世界潮流。

2.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學內容,實現國家的教育目標。

(二)對教師而言

1.節省編選教材的時間和精力,將時間和精力用在教學活動或學習指導 上。

2.提供教學的重要依據,彌補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不足。

3.內容充實、結構嚴謹的教科書,堪作教學的楷模。

(三)對學生而言

1.教科書由優良教師或學者專家編輯,品質優於一般教師自編之教材,

提供學生較可信賴的內容,促進學習的進步。

2.使學習、自修、評量有固定明確的範圍,學生準備有所依據,可減低 焦慮。

3.省略學生筆記的時間,且減免錯誤或遺漏重要教材。

4.印刷精良、文字生動的教科書,足以引發學生的興趣,而且保存容易,

可以反覆使用。

(四)對家長而言

減低家長對學生學習環境、教師素質、教學設備水準不一的疑慮,

給予家長安全感。

張美齡(2005)將教科書的功能依使用者身份的不同,歸納如下:

(一)對教師而言

1.節省編選教材時間與精力,減少自編教材可能的缺失,可以將更多的時 間與精力用在教學活動或學習指導上。

2.提供學習的重要依據,代替教師部分的工作,彌補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 不足及不合格教師能力之不足。

3.內容充實、結構嚴謹的教科書,堪作教學的楷模。

(二)對學生而言

1.教科書是學生最能把握的對象,印刷裝訂較為理想,保存容易,可以隨 時反覆利用。

2.教科書由優良教師或學者專家編輯,品質優於一般教師自編之教材,提 供學生較可以信賴的內容,促進學習的進步。

3.使學習、自修、評量或聯考有固定明確之範圍,學生準備有所依據,可 減低焦慮。

4.節省學生筆記的時間,減少錯誤或遺漏重要的教材。

5.印刷精良文字生動的教科書,足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保存容易,

可以反覆使用。

(三)對家長而言

1.減低家長對學生學習環境、教師素質、教學設備水準不一的疑慮,給予 家長安全感。

2.減少尋找及比較選購教材的時間及困擾。

3.價錢便宜。

4.可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

(四)對整體教育而言

1.便於統一教材、教學進度,齊一各地學生的程度。

2.集思廣益,豐富教育內容。

3.可以有效控制教學內容,實現國家的教育目標。

綜合以上所述,研究者歸納教科書的功能如下:

(一)對教育而言

1.國家實施意識控制的合法工具與重要管道,有效控制教學內容,實現國 家的教育目標。

2.統一教材、教學進度,劃一全國水準

3.按照課程標準綱要提供教材,提供國家信息。

4.教科書編輯為全國性與多元性的,縮小了因為城鄉、文化、種族與經濟 等所造成的差距。

(二)對教師而言

1.成為教學的指引,提供學校教學的依據或參考。

2.便於系統化與邏輯性的組織教材,引導教學程序,提高教學效果。

3.省卻選擇及排列教材的繁瑣,節省編選教材的時間和精力。

4.提供教學的重要依據,彌補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不足。

5.內容充實、結構嚴謹的教科書,堪作教學的楷模,彌補教師課程設計能 力之不足及不合格教師能力之不足。

(三)對學生而言

1.省卻學生做筆記的時間,而且能減少錯誤或遺漏重要教材的機會。

2.學生可以通曉學科內容,預知其梗概。

3.引刷精良、文字生動的教科書,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4.教科書具有文字、圖片、圖表、作業與評量等項目的應用,可以鞏固學 習到的知識。

5.使學習、預習、複習、評量等有固定具體的範圍,學生準備有所依據,

可減低焦慮。

6.印刷裝訂較為理想,保存容易,可以隨時反覆利用。

7.教科書由優良教師或學者專家編輯,品質優於一般教師自編之教材,提 供學生較可以信賴的內容,促進學習的進步。

(四)對家長而言

1.減低家長對學生學習環境、教師素質、教學設備水準不一的疑慮,給予 家長安全感。

2.價錢便宜,購買方便,減少尋找及比較選購教材的時間及困擾。

3.可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藉以了解教師教學方式與內容。

貳、教科書選用的意義與原則

教科書是師生進行教學活動時的主要材料,選用教科書時必須具備專業 知能,因此進行教科書選用前,對於教科書選用的意義和原則應有所了解,

才能選擇出最適合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教科書。

一、教科書選用的意義

教育改革引領了課程自由化的浪潮,相對地,也帶動了教科書自由化與 市場化的機制,加強了學校教育人員對教學設計的專業知能,教科書選用與

教育改革引領了課程自由化的浪潮,相對地,也帶動了教科書自由化與 市場化的機制,加強了學校教育人員對教學設計的專業知能,教科書選用與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