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教育品質建立透過學校或相關組織提供教學以滿足學生需求,除學生以外,

與學生有關者為家長、社區...等,皆可是服務對象。若以觀點考慮,影響教育 品質的相關因素甚多,因此難以有效測量,表 2-2 則根據學者對於評估教育品質 所採取的向度,從中找出評估教育品質之重要指標,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表2-2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OAKES(1986) 財政物質及其他資源、教師素質、學生背景、學校背景與組 織、課程及教學品質…等

SALLIS (1996)

1. 學校軟硬體設施 2. 校園美化綠化

3. 教職員工的專業成長 4. 成員的士氣及工作意願 5. 同儕互動

(續下頁)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FULLER

(1987)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4.教師實際情境或班級組織:教學方案時間多寡、家庭作業流 暢度、讓學生自我積極學習時間多寡、對學生期望。

5.學校管理:包括校長素質、班級教室使用次數、學生負擔。

FULLER (1987)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吳明清(1998) 1.教育的活動能實現教育的目標。

2.教育成就能達到既定標準。

3.學校教育能滿足家長及學生的需求。

4.學校教育活動具有特色。

5.學校教育能顯示進步的教育活動與成果。

曾家樓(2006) 1. 行政管理品質:指校務行政整體運作品質。

2.課程管理品質:指課程開發與設計的管理品質。

3.教學管理品質:指教師教學實施的整體品質。

4.學生學習管理品質:指學生學習活動品質。

5.教師專業發展管理品質:指教師專業之能發展之規劃與管理 品質。

6.資源環境管理品質:指學校教學資源的供應與管理品質。

阮翊峰(2009) 人員成長、行政運作、校園營造、財務/資源、課程教學、顧 客服務、使命等向度。

龔素丹(2009) 1.行政規劃:學校校長帶領行政人員實施品質改進計畫,形塑 學校品質文化,充分支援教學。包含學校經營願景與方針、

品質策略規劃等。

(續下頁)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學者(年代) 教育品質評估向度

3.教師教學與輔導,如教學活動設計、教學的技巧、教學評量 與改進以及能給予學生適時的學習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等。

4.學生學習與成就,如學生學習的態度、師生互動、同儕間互 動、以及學生在各方面的成就表現。

5.學校滿意度,指家長主觀的知覺、情感以及態度上,對於學 校所提供的服務的滿意程度。

蔡金田(2010) 行政管理、課程教學、人力素質、學習成就、資源設備、校園 環境、學術研究、顧客導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綜合上述,可知各學者對於教學品質的研究構面並沒有共同的衡量共識,

研究構面可依各研究的主題不同而自行調整,根據Frich (2012)認為所謂的教育 品質應該包含四個層面,而且教育並不受限於學校而已,基本上,教育品質的 四個層面包含內容、環境、過程和結果,如下所示:

(一)內容:學習目標,教學設計-學習活動以及支持這些活動的資源。

(二)環境:教學和學習的環境。

(三)過程:教師和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對內容做什麼。

(四)結果:學生和教師學習的結果,可持續性,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此外,Takato & Yuriko (2013)的研究結果指出影響學生學習結果的關鍵包含

因影響教育品質的因素相當多,除教師本身可能為影響因素之外,學校硬 體設備、社區關係、學生學習成效…等,都可能影響學生本身或家長對學校的 期待,因此在探討學校教育品質的相關研究時,需研擬教育品質的研究構面,

以期能找出影響教育品質的因素。整體而言,行政管理、人力素質、課程教學、

學習成就與校園環境等品質層面是最為學者機構所重視(蔡金田,2010),參考何 培基、鍾寬和、張秀華(2013)之研究構面,將本研究教育品質的衡量構面分 為下列:

(一)師資素養:

指學校的教師能提供給學生的理念,無論是生活上或學術上,包括做人處 事的態度、求學的觀念、與學生友善互動、發現學生天賦…等,使教師本身及 學生,都能夠教學相長。

(二)環境設備:

指學校校園環境及相關軟硬體設備,除能給予教師教學上必要的設備需要 外,亦能提供學生必要且安全的活動空間。

(三)教學課程:

指學校安排的教學課程除能配合政府規定,更可使學生實際吸收到更多知 識與技能,並能透過教師及輔助教學設備的協助,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意願及成 效。

(四)行政管理:

指行政人員的作業管理流程、實施品質、服務態度、及辦事效率,若學校 的行政程序能有效率的簡化,並提供良好的服務品質,將有助於其他教師及學 生辦理相關事件的程序,以支援教師教學,節省學生時間。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