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整體結構模式與假設驗證

第四章、 問卷回收及其結果分析

第四節 整體結構模式與假設驗證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研究所提之觀念性架構的各構面間之關係,故進行結構方 程模式分析以瞭解整體模式的關係。整體結構方程模式結合了傳統統計學中的因 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與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並納入了計量經濟學的聯立 方程式,可同時處理一系列依變項間的關係,適於本研究所欲探討整體模式因果 關係。因此為了進ㄧ步檢定理論架構所提構面間之關係,在此節中本研究以全體 樣本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驗證本研究所提之觀念性架構,瞭解各構面間之關 係。

對於結構方程模式之分析程序,本研究依據Anderson and Gerbing (1988)及 Williams and Hazer (1986)等學者的建議進行兩階段法的結構方程模式分析:(1) 第一階段針對各研究構面及其題項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及Cronbach’s α 係數分 析,藉由收斂效度、區別效度與信度的分析,發展穩定之衡量模式;(2)第二階 段則是將多個衡量題項縮減為少數衡量指標,以結構模式(Structure Model)驗證 本研究各項假說檢定。而採用兩階段法的優點在於將測量模式與結構模式將以區 隔,若無法確定檢定結果不顯著的原因時,可幫助研究者釐清係屬於測量模式問 題或屬於構面間的問題。第一階段分析已於本章第二節中說明,不再贅述,本節 將從第二階段進行分析。

一、結構模式

整體模式適配度係用來評量整個模式與觀察資料的配適程度,本研究採用 Hair, Black, Babin, Anderson and Tatham (2006)之建議,選擇三種指標進行評估整 個 模 式 與 觀 察 資 料 的 適 配 程 度 , 分 別 為(1) 絕 對 適 合 度 衡 量 (Absolute Fit Measures);(2)增量適合度衡量(Incremental Fit Measures);(3)簡要適合度衡量 (Parsimonious Fit Measures)等三種類型。

以下分別說明各類型之內涵:(1)絕對適合度衡量:係用來確定整體模式可 以預測共變異數或相關矩陣的程度,衡量指標包含卡方值、適合度指標(GFI)、

平均殘差平方根(RMSR)、平均近似值誤差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調整適合度指標(Adjusted Goodness of Fix Index; AGFI) 等。如表4-4-1 所示,本研究整體理論模式的絕對適合度衡量指標為:χ2=56.027、

d.f.=15、χ2/d.f.=3.735、GFI=0.917、RMR=0.040、AGFI=0.800,除RMSR略高於 標準外,其於指標皆達到標準之內;(2)增量適合度衡量:係比較所發展的理論 模式與虛無模式,衡量指標包含基準配合指標(NFI)、比較配合指標(CFI)等,如 表 4-4-1 所示,本研究整體理論模式的增量適合度衡量指標為:NFI=0.856、

CFI=0.886,兩者均達可接受範圍;(3)簡要適合度衡量:係要調整適合度衡量,

俾能比較含有不同估計係數數目的模式,以決定每一估計係數所能獲致的適合程 度,衡量指標如簡要的基準配合指標(Parsimony Normed Fit Index; PNFI)與簡要的 適合度指標(Parsimony Goodness of Fit Index; PGFI),如表 4-4-1 所示,本研究整 體理論模式的簡要適合度衡量指標為:PNFI=0.500 及PGFI=0.500,在PNFI及PGFI 上均達可接受範圍( > 0.500)。整體而言,綜合各項指標的判斷,本研究理論模式 的整體模式適配度良好。

模式內在結構適配度是在評量模式內估計參數的顯著程度、各指標及潛在變 項的信度等,這可從潛在變項的CR是否在 0.70 以上、潛在變項AVE是否在 0.5 以上及個別項目的信度(Individual Item Reliability)是否在 0.70 以上的可接受水準 來加以評估。由本章第二節的表4-2-9 至表 4-2-10 中可看出各構面的組合信度係 數,範圍在0.873 至 0.946 之間,均超過 0.70 的可接受水準、各構面的平均萃取 變異量係數,範圍在0.602 至 0.869 之間,均超過 0.50 的可接受水準;整體而言,

本研究理論模式的內在結構適配度良好。

表4-4-1 模式配適度標準表(Bagozzi & Yi, 1988)

評鑑項目 標準值

一、基本適配標準:檢測模式之細列誤差、辨認問題或輸入有誤等

1.是否沒有負的誤差變異 是

2.誤差變異是否都達顯著水準 是

3.參數間相關之絕對值是否沒有太接近

4.因素負荷量是否介於 0.5~0.95 間 是

5.是否沒有很大的標準誤

二、整體模式適配度:評量整個模式與觀察資料的適配程度

1. Model Fit→CMIN:χ2值的顯著水準;p>0.05 卡方值越小越好 P 值越顯著 2. Model Fit→CMIN→CMIN/DF:χ2/d.f. < 3 3. Model Fit→RMR,GFI→RMR(<0.05)殘差均方根 < 0.05 4. Model Fit→RMR,GFI→GFI(>0.9)適配度指標

(Hu & Bentler, 1999) > 0.9 5. Model Fit→RMR,GFI→AGFI(>0.9)調整後適配度指標 > 0.9 6. Model Fit→Baseline Comparisons→NFI(>0.9)基準適配度指標 > 0.9 7. Model Fit→Baseline Comparisons→TLI(>0.90)非基準適配度指標 > 0.9 8. Model Fit→Baseline Comparisons→CFI(>0.9)比較適配度指標 > 0.9 9. Model Fit→RMSEA(<0.05)漸近誤差均方根 < 0.05

(0.08 亦可接受) 三、模式內在品質:評量模式內估計參數的顯著程度、各指標及潛在變項的信度

1.個別項目的信度(信度分析) > 0.5

2.潛在變數的組成信度 CR(測量模式) > 0.6

3.潛在變數的平均變異抽取量 AVE(測量模式) > 0.5

5.標準化的殘差絕對值 < 1.96

6.修正指標(M.I.)(Modification Indices) < 3.84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假設驗證

在確認各構面具有一定程度之效度與信度後,接下來即進一步就研究模式所 建立的研究假說進行檢定,根據以下模式圖顯示,

知識分享 行為

圖【4-4-1】研究假設檢證圖 -0.047

外在報酬

預期互惠

樂於助人

資訊科技

組織信任

組織認同

分享規範

0.286***

0.575***

0.229*

0.242*

0.191*

0.045

個體動機社會資本

就調節效果之假設檢證如下,外在報酬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 行為沒有顯著的正面的影響,預期互惠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 有顯著的正面的影響;樂於助人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顯著 的正面的影響;資訊科技使用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沒有顯著 的正面影響。

就中介效果之假設檢證如下,組織認同透過分享的規範下進而顯著正面影響 知識分享的行為;組織信任透過分享的規範下進而顯著正面影響知識分享的行 為。而支持分享的規範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顯著正面的影響。

表4-4-2 理論結構模式之路徑係數與假說驗證

構念間關係

路徑係 數

對應

假說 檢定結果

外在報酬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0.047 H1 未支持

預期互惠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0.229 H2 支持

樂於助人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0.242 H3 支持

資訊科技使用在分享的規範調節下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正面影響。 0.045 H4 未支持

組織認同透過分享的規範下進而影響知識分享的行為。 0.191 H5 支持

組織信任透過分享的規範下進而影響知識分享的行為。 0.575 H6 支持

支持分享的規範對於知識分享的行為有正面的影響。 0.286 H7 支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