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學解題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數學解題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我國教育部將「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列為「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十大能力指標之一,其中數學學習領域提及學生需懂得利用推論 去解決數學的問題,包括理解和解決日常問題,以及在不熟悉解答方式時,

懂得自尋解決問題的途徑(教育部,2008)。

歐洲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中的國際性學生評量計畫(International Program for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OECD/PISA)亦提及,數學能力是指能夠將數學理解並 應用於其他學科之中,即個人在面對不同的情境時,能利用不同的方式來 解決不同的數學問題(OECD, 1999)。對學生來說,解題不但是學習數學 的目標,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要不定期設計多種的問題情 境, 讓學 生可 藉 由解 決問 題( problem solving) 的 過程 促進 數學 的 學習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 of Mathematics [NCTM], 2000)。

由此可知,數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ㄧ,對現代人來說,

如何利用數學解決生活上的問題是很重要的議題(王雪瑜,2006)。

壹、數學解題的意義

茲就數學問題與數學解題兩方面說明之:

一、數學問題

心理學家將達到目標的直接路徑被阻斷時之處境定義為「問題」,近

六十幾年來,「數學問題」(mathematical problem)也常被用「問題解決」

(problem solving)來討論研究(Kilpatrick, 1985),學者們依不同的觀點 將問題分類成幾種類型,茲敘述如下:

Polya(1981)從教學的層面將數學問題分成四種類型:

(一) 有規則可解的問題(One rule under your nose):可利用已經教 過或學過的規則做機械式的問題解決。

(二) 有部分選擇可應用的問題(Application with some choice):解 題者需要做一些判斷,從曾經學過的所有規則或步驟中,選擇 出適當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三) 結合選擇的問題(Choice of a combination):需結合兩種或兩 種以上的規則或例子才可解決問題,此時解題者必須做更多的 判斷。

(四) 接近研究層面的問題(Approach research level):此類問題需要 解題者運用相當高層次的思考,能創新的結合兩種或兩種以上 各分派的規則或例子。

Mayer 與 Hegarity(1996)將數學問題分為兩類:

(一) 例行性的問題(rou tine problem):此類問題需要熟練某些技 巧,且解題者知道最適切的解決方法,例如數學課本中的練習 題即屬此類問題。

(二) 非例行性的問題(nonroutine problem):解題者無法立即使用 已知技能來解決問題,必須透過統整所學過的知識和技能才可 擬出解決方法。

由此可知,學者對於數學問題的分類方式,皆依解題所需的認知層 面多寡來作依據,數學問題可以被簡單的分成兩大類來概述,一類是有 固定的答案或解題過程,解題者只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驟即可;另一類則

無固定的答案或解題過程,解題者必需經過較複雜的思考過程才能得到 答案。研究指出,學生在解計算題及例行性的數學問題時表現較好,但 在解應用問題及非例行性的數學問題時表現較差(林碧珍,2001)。

許多的研究者都一致認為「現在對你來說的一個『問題』,也許明天 就不覺得它是『問題』了,但對他人來說,可能從來都不是個『問題』。」

(Kilpatrick, 1985),所以不管哪種類型的問題,只要找到解決方法,問 題是不會永遠存在的。

二、數學解題

Kahney(1993)認為個體在達到一個既定目標時,會尋找各種可獲 得的心理表徵知識或資源,當資源的來源缺乏時便會構成「問題」,「問 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即為解題,是個體利用各種方法來克服障礙 的過程,通常只發生在無固定的答案或過程的問題(黃敏晃,1991),美 國數學督導協會(The National Council of Supervisors of Mathematics, NCSM)在1977年時即提出個體學習數學的主要目的在促進解題的能力。

其後 , 美 國 國 家 教 育 發 展 評 量 (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 Progress, NAEP)於1996年至2003年間將數學能力(Mathematical Abilities)

分成三個部份:

(一)概念性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1.能辨別並舉例相同的例子。

2.能使用模型、圖表來表示各種概念。

3.能辨別和運用原則。

4.能知道並運用事實、定義。

5.能整合並擴充相關概念和原則。

6.能辨認及解釋表示概念的符號。

7.能詮釋概念間的關係。

(二)程序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

1.正確的選擇與運用程式。

2.能具體證明並判斷程序的正確性。

3.能修正程序以解決問題中的因素。

(三)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

1.能在新的情境中解決問題。

2.決定資料的一致性。

3.能使用策略、資訊及相關數學知識。

4.能發展、修正並使用程序。

5.能判斷結果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從上述NAEP對數學能力的架構說明可明確看出,問題解決實為數學 能力中的重要能力之ㄧ。

Kilpatrick在1985年時,將數學解題以三個不同的觀點分析解釋如下:

(一) 心理學觀點(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當遇到問題的情境 時,數學的概念和原理被用來尋找問題的答案,數學解題被看 成是解題歷程中主動積極尋找方法的過程。

(二) 社會人類學觀點(social-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數學教 室像是一個由教室內所有成員共同組成的社會環境,教師依學 生的反應給予適當的提示與引導,成員間的互動和意圖會影響 他們數學解題的方向。

(三) 教育學觀點:包含數學觀點(mathematical perspective)與教學 觀點(pedagogical perspective),兩者皆指出數學問題在數學學 科中佔極為重要的角色,所有的數學都是在構思和解決問題的 過程中被創造出來。

自 1980 年 代 開 始 , 培 養 學 生 解 題 能 力 一 直 是 數 學 教 學 所 追 求 的 目 標,雖然許多學者對「數學解題」沒有一個相同的定義,但無非意指要 求解題者根據已存有明確已知條件的問題情境中,尋找策略來達成設定 之目標(陳蕙茹,2008)。

貳、數學解題的歷程

解題是一種運作複雜的心理歷程活動,問題的形成通常都具有「已知 狀態」(given state)、「目標狀態」(goal state)和「障礙」(obstacles)三種 特徵。「已知狀態」是個體已經知道的條件或資訊,「目標狀態」為個體欲 達到的目標結果,「障礙」為個體達到目標結果的路徑受到阻礙,其間由已 知狀態到目標狀態的運作歷程即為「解題」(Mayer, 1992),茲將各學者對 數學解題歷程的看法詳述於下:

一、Polya的解題歷程模式

Polya(1945)在「How to solve it」裡將數學解題歷程分成四步驟:

(一) 了解問題(understand the problem):能從題目給予的資料中,了 解已知與未知數據、問題條件與目標等。

(二) 擬定計畫(making a plan):根據所獲得的資訊找出其間相關聯 之處,並擬定出可能的解題計畫,若問題情境是個體曾遇過的類 似情境時,解題計畫較輕易擬定,反之,則需要花費較多的心力 來擬定解題計畫。

(三) 執行計畫(carrying out the plan):依據之前所擬定的解題計畫,

逐一的運用數學知識完成每個步驟。

(四) 回顧(looking back):檢查與討論所獲得的結果是否正確,並思 考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解題方法,而解題方法可否運用到其他的情 境上等。

圖2-1 Polya 的解題歷程

了解問題 擬定計畫 執行計畫 回顧

Polya 認為此解題四階段非單一直線進行的流程,當個體在解題的過程中 遇到阻礙時,會在此四階段反覆的進行直到找到適合的解題方法。

二、Schoenfeld的解題歷程模式

Schoenfeld(1983)在其著作的「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一書 中提到,影響解題者的四個因素有:1.資源(resources):解題者所具備 的數學知識,包含定義、技巧、程序等資訊;2.捷思(heuristics):解題 的策略和技巧,如:回顧驗算、畫圖表…等,解題策略通常是解題者在 過往的解題經驗中漸漸累積增加;3.控制(control):決定資源和策略的 使用種類與時機,主導整個解題歷程:4.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解題 者自身對數學的看法,此看法會影響解題者解題時的態度與行為。

在以上四個解題因素中,Schoenfeld發現「控制」是解題歷程中最重 要的角色,因其決定過程中所運用的資源、捷思策略,往往與解題的成 敗息息相關,所以Schoenfeld將「控制」的因素細分成以下六個階段:

(一) 讀題(reading):解題者開始讀題,包含重述題目的過程。

(二) 分析(analysis):尋找有系統的解題方法。

(三) 探索(exploration):當問題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法時,解題者需 尋找其他的解題路徑。

(四) 計畫-執行(planning-implementation):解題者經過分析、探 索階段後,擬定出一個適宜的解題計畫,並依計畫逐一執行解 題步驟。

(五) 驗證(verification):檢驗上述步驟所獲得答案之正確性。

(六) 轉移(transition):解題者對整個解題路徑做評估。

三、Mayer的解題歷程模式

Mayer ( 1992 )從 認 知 心理 學 的觀 點將 解 題 分 成問 題 表 徵( problem representation)與問題解決(problem solution)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又細分 出兩個成分,茲分別敘述於下:

(一) 問題表徵(problem representation):將題目上的文字或圖形敘述 轉換成心理表徵,其中包含以下兩個成分:

1. 問題轉譯(problem translation):利用「語言知識」與「事實 知識」將問題中的句子轉換成內在的心理表徵。

2. 問題整合(problem integration):運用個體的「基模知識」整 合所有問題的資訊。

(二) 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將題目的心理表徵透過解題的歷程 進行到最後的結果產生,其亦包含兩個成分:

1. 解題的計畫與監控(solution planning and monitoring):利用

「策略知識」來發展解題計畫,列出解題的步驟並監控解題計 畫。

2. 解題的執行(solution execution):使用「程序性知識」來執 行解題計畫。

圖2-2 Mayer的解題歷程策略

語言知識、事實知識 解題歷程

問題表徵

問題解決

問題整合

解題的計畫與監控

解題的執行

基模知識

策略知識

程序性知識 知識的種類

問題轉譯

四、Mason的解題歷程模式

Mason(1985)認為數學教學應重視培養學習者的數學性思考(thinking mathematically),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習者依據自己的經驗,主動進行有意 識的思考數學問題。透過不斷的猜測、質疑、挑戰、反省等行為,學習者逐 漸建構出自己真正理解的數學知識。

Mason認為數學有特殊化(specializing)與一般化(generalizing)兩種 解題歷程活動。特殊化指剛開始解題時,從問題的特例開始著手,因其認為 特例較能啟發解題者使用不同的解題的方式,問題較能順利被解決;一般化 則指能夠將問題的解題結果運用到一般情境中。在上述的解題活動中,Mason

Mason認為數學有特殊化(specializing)與一般化(generalizing)兩種 解題歷程活動。特殊化指剛開始解題時,從問題的特例開始著手,因其認為 特例較能啟發解題者使用不同的解題的方式,問題較能順利被解決;一般化 則指能夠將問題的解題結果運用到一般情境中。在上述的解題活動中,Mason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