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然而,為何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會選擇在林邊溪沖積扇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 農場開墾?在農場周圍形成的會社寮中居民維生方式有什麼樣的特色?這些來 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如何在此處凝聚彼此,進而形成新聚落─糖業移民聚落?這 些新聚落與周邊的聚落又是怎麼互動?民國 60 年代後,因國際糖價逐漸低迷且 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導致臺灣糖業發展逐漸蕭條,(臺糖公司,2006:129-130)

在臺灣糖業發展逐漸蕭條的同時,這些因糖業運作而產生的聚落,其聚落發展有 何轉變?上述問題即為本文欲將探討的問題。

因此,本文以屏東平原南部林邊溪沖積扇上受糖業運作的影響,而引起臺灣 本島居民移居所形成的新聚落─萬隆、赤山寮、海豐寮、新開寮、明發、保水泉 等聚落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糖業移民聚落的聚落發展過程中的人與地、人與人、

地與地關係。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釐清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聚落形成過程及其原因。

二、 瞭解 1921 年至 1970 年間,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特色。

三、 分析 1971 年至 2011 年間,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轉變。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為了瞭解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首先以宏觀的角度瞭解糖業 對於地方發展的影響,接著再聚焦於聚落本身瞭解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過程。因 此,以下文獻回顧將分成兩個部分:

壹 壹 壹

壹、、、、有關糖業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

林思佳(1998)以橋頭糖廠的發展歷程為背景,從勞力與土地利用兩方面探 討糖業對當地經濟社會的影響。勞力方面,橋頭糖廠設立後,促使本區原本自給 自足的農民轉變為雇傭勞力,並造成本區人口遷徙率高,職業結構以工業人口為 主。民國 60 年代後,受到周邊加工出口區及農村工業區設立的影響,促使糖廠 失去勞力來源,糖廠對地方勞力吸取影響力減低。土地利用方面,橋頭糖廠進入 後使本來粗放的蔗作方式變為集約。民國 60 年代起,受糖價低迷與勞力缺乏的 影響,農民轉作短期或高經濟作物,蔗園經營型態轉為粗放。最後,從當地歷年

4

的都市計畫即可窺見,由於土地權受限於臺糖手中,致使當地工業發展落後的跡 象。

王怡方(1999)以糖業發展為背景,比較虎尾與土庫兩地的發展過程。直至 日治初期,由於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土庫市街為大坵田東堡地區的地方核心。

明治 40 年(1908)虎尾糖廠進駐後,為了穩固糖廠運作,而有交通及通訊系統 的建立,進一步促使虎尾市街成為糖廠鐵路交通系統的中樞並帶入大量的移民,

區域行政中心更從早期的土庫市街移轉至虎尾。

莊天賜(2001)在國家政策的背景下,以區域史的研究途徑探討屏東平原的 糖業變遷對當地的影響。不同於矢內原忠雄所提出的由傳統糖廍到改良糖廍,再 到新式製糖場從的臺灣糖業發展歷程,莊天賜發現屏東平原上一度出現傳統糖廍 與新式製糖場並存的現象。其次,文中也提到新式製糖場的設立,促使屏東平原 交通發達,屏東市街因鐵路的交會成為交通中心。第三,新式製糖場的進入,使 得地方領導階層產生變化,由原本以本地籍的糖業者,轉變為以會社中日籍中高 級幹部及成員為主,會社中成員的職位高低亦與參與政治職位的層級相符。第四,

從勞工來源方面討論,發現新式製糖場進駐後出現雇用原住民勞力的情況。由於 林邊溪沖積扇位在屏東平原上,故文中有關屏東平原糖業發展的相關資料,可供 本研究作參考。

陳美鈴(2008)以糖業發展為主軸、水利組織為輔,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嘉 義地區的區域發展。日治初期,因糖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糖廍轉變為改良糖廍,促 使嘉義地區由清代的散村聚落型態,變成以一糖廍為中心的經濟活動組織的空間 範圍。其次,又受到原料採取區域的影響,分別以大林製糖場、蒜頭製糖場、南 靖製糖場和岸內製糖場為中心而整合成四個經濟生活空間。日治後期,透過嘉南 大圳的開發,使嘉義地區轉變為以一個供水區為基礎的空間,並整合成以嘉義街 和朴子街為中心的兩個經濟活動區域,又透過鐵公路交通網絡和既有的行政管理 體系與公共設施建立,形塑嘉義市街的影響範圍。

歸納上述文獻可知,過往研究將新式製糖場(廠)作為一成長極,透過交通 建設與大量人口移入,促使當地成為發展中心。例如:王怡方(1999)比較虎尾 與土庫兩地的發展過程,提及虎尾市街因糖廠鐵路交通系統的中樞並帶入大量的 移民,成為變成地方中心的現象;莊天賜(2001)提到屏東市街因新式製糖場的 設立,使其因鐵路的交會成為交通中心,鞏固屏東市街在屏東平原上發展中心的

5

地位;陳美鈴(2008)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嘉義地區的區域發展,發現當地於日 治時期新式製糖場進入後,嘉義地區受到原料採取區域的影響,分別以大林製糖 場、蒜頭製糖場、南靖製糖場和岸內製糖場為中心而整合成四個經濟生活空間。

其次,從林思佳(1998)討論橋頭地區在橋頭糖廠設立後的發展過程,可知糖業 發展亦會影響到地方的就業結構與土地利用。

貳 貳 貳

貳、、、、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

鄭全玄(1993)一文主要探討臺東平原移民、拓墾與聚落發展的過程。文中 首先瞭解臺東平原的自然條件和土著部落的生活形態;荷據時期至清道、咸年間 與外界的接觸過程;清季官方於特殊理由考量下所推動的移民拓墾嘗試;日人領 臺初期的理番與移民政策等,以分析臺東平原移民拓墾活動遲緩的主要原因。其 中針對糖業移民聚落的部分,主要透過比較日治後期受到會社不同經營移民事業 態度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地移民村旭村與本島移民村美和的發展差異,透過移民 土地利用或取得的方式,瞭解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

鍾瑾霖(1998)以清代和日治時期林邊溪沖積扇為研究對象,凸顯自然環境 對聚落發展的限制與開墾過程中各族群調適的過程。文中以「族群拓墾」和「土 地性質」為指標,將林邊溪沖積扇分成三個區域:扇頂的平埔聚落、扇央的農場 移民聚落與扇端的客家聚落,並歸納出扇央的農場移民聚落兩點特色:(1)越早 形成的聚落同鄉地緣關係越強、(2)聚落人口組成以平埔族與福佬人佔多數。文 中討論的糖業移民聚落與本研究所探討的研究對象有部分重疊,但由於文中時間 點著重在清代和日治時期,對於戰後的糖業移民聚落討論較少,故本研究可以接 續作更全面的討論。

吳育臻(2000)針對臺南縣市境內善化鎮益民寮、新市鄉的移民寮與臺南市 安南區的農場寮仔作個案研究,以「糖業移民聚落」為主軸,首先對糖業移民聚 落作定義並將其分成三類6:「移民寮」、「農場寮仔」和「會社寮」。其次,作者 透過糖業移民原居地與移入地土地性質的比較,提出有別於過往殖民地式經濟論 的「剝削」角度,而從移民的角度解釋製糖會社和糖業移民間關係。

6 吳育臻將糖業移民聚落分成「移民寮」指由製糖會社經營開墾招募移民所形成的聚落;「農場 寮仔」為製糖會社經營自營農場,需長期雇工而由苦力頭出面招募農場勞工,勞工集居在農場一 角所形成的聚落;「會社寮」為在製糖廠附近,因糖廠開工期須眾多勞力,有些邊陲地方的居民 會自動集結到糖廠附近或應苦力頭招募而來工作,所形成的新聚落。(吳育臻,2000:46)

6

李宜萍(2006)以屏東鹽埔鄉本島會社寮「大山寮」與日本菸草移民村「三 十座」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日本殖民政策下形成的產業移民聚落於戰後的發展特 性,藉由移住居民來源、地權取得方式、生產內容的變化與社會網絡變遷為指標,

說明不同性質的移民聚落發展異同處。大山寮透過共同爭取交通改善、土地所有 權與祭祀活動而使聚落更加凝聚;另一方面,三十座因戰後國家力量消失後,居 民因缺乏共同生產和凝聚向心力的事件趨於疏離。

過往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有下述幾點特色:第一,多著重在探討糖 業移民聚落的形成,如:鄭全玄(1993)、吳育臻(2000)、李宜萍(2006)與鍾 瑾霖(1998)等文,分別針對臺東、臺南與屏東地區的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作詳 細探討。第二,多著重討論聚落與會社之間的互動,如:鄭全玄(1995)比較受 到會社不同經營移民事業態度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地移民村旭村與本島移民村美 和的發展差異。第三,多從「土地取得的有無」解釋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如:

鄭全玄(1993)與李宜萍(2006)等文。第四,過往研究僅討論聚落內部居民如 何凝聚彼此,如:李宜萍(2006)。可發現過往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的相關研究,

並未討論糖業移民聚落與當地其他既有聚落互動作討論,此面向可作為本研究值 得探究的部分。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