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肆 肆

肆、、、、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日治時期在一系列殖產興業的政策影響之下,拋荒的扇央地區成為利於提供 內地農民或資本家經營企業的國有地。因此,成為國有地的扇央地區,無疑地為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進駐此處開墾製糖農場的契機

明治 42 年(1909)開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依「糖業獎勵規則」、「官有原 野豫約賣渡」與「年期貸渡規則」等法規陸續請墾林邊溪中游 3,600 多甲土地的 開墾權,隨後在總督府林邊溪治水工程與理蕃政策的完成後,於大正 10 年(1921)

開始進行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

由於乾季的降水不足以應付旱季蔗作與後期稻作的需水量,故萬隆農場開墾 的首要之務,即是解決旱季水源不足的問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利用林邊溪河床 多石礫、透水性良好且乾季時伏流水多的特色,在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 社溪(ライ溪)會流處建立地下堰堤,利用河道下的伏流水灌溉農場。二峰圳興 建的同時,亦需要從事撿拾農場土地中的礫石等土地改良的措施,直至大正 12 年(1923)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終告完成。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要將原為礫石遍布且不利民居與耕種地扇央地區開墾成製糖農場,無論在墾 荒或植蔗的過程中,都需要許多的勞力,因此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 10 年

(1921)開始,即陸續的招募移民前往萬隆農場幫忙開墾事業,招募的勞力可分 為三部分:排灣族原住民、中國福州農業移民與本島的糖業移民。

壹 壹 壹

壹、、、、農場農場農場農場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 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

在二峰圳伏流水灌溉工程之前,大正 10 年(1921)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前往 林邊溪上游山區,與 50 多位排灣族的頭目說明灌溉工程的重要性,並承諾每月 對各部落的頭目獻納 5 至 30 圓不等的管理費和米酒 4 斗,說服其同意水源的使 用與提供勞力興建灌溉工程。(平野久美子,2009:97)

所招募到的原住民勞力,平時勞工們居住在山下會社搭建的臨時工寮內15

15 工寮位置約位在現今臺糖公司萬隆農場辦公室旁,現今當時排灣族居住的工寮已經不見,僅 剩當時會社幹部(日本人)所居住的木造宿舍一棟(即為萬隆農場辦公室)。

29

一周工作 5 日,採取輪班制前往工程現場,其餘兩天的休工日,勞工們會回到原 本居住的部落內耕種甘藷和小米等作物或打獵。(平野久美子 2009:94-97)每人 日薪 62 分錢,工作內容依性別有所區分,由男工挖出河床上的石塊後,再由女 工將石塊裝在月桃葉編成的籃子裡,將籃子頂在頭上搬運出去。(平野久美子 2009:94-97)在二峰圳興建過程中,總共動員了約 14 萬人次的原住民勞力,會 社在發給原住民薪資合計約 80 萬以上日圓。(佐藤吉治郎,1926:172)

從上述排灣族原住民勞力幫忙興建二峰圳的工作情形可知,對於排灣族原住 民而言,幫忙興建二峰圳為一個臨時的工作,這些排灣族原住民勞力並未因為幫 忙興建二峰圳,就放棄原本在部落內的生活方式,在休工時還會回到山上的部落 耕種作物與打獵。因此,在二峰圳水圳完工後,這些幫忙興建二峰圳的排灣族原 住民勞力,即離開水圳工程時暫時居住的工寮,回到原本的部落內生活,並未在 農場周邊形成永久聚落。

貳貳

貳貳、、、、中國中國中國中國福州勞動者招募計畫福州勞動者招募計畫福州勞動者招募計畫 福州勞動者招募計畫

大正 10 年(1921)至大正 13 年(1924)農場開墾初期,除了上游山區排灣 族原住民所提供的勞力進行開墾事業外,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為了大規模的萬隆農 場能夠順利營運,亦在大正 10 年(1921)以預付每戶 30 至 40 圓薪資與每人旅 費 29 圓的條件,透過基隆西輝洋行的謝呂西招募中國福州的農業移民,其招募 移民的條件如下:(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3,第 3563 冊第 5 號)

1. 需 20 至 40 歲間身體強壯且農家出身熟悉農事者

2. 生性勤儉順從、勤奮工作且無賭博與吸食鴉片等惡習者 3. 決心住滿三年以上者

4. 除配偶外,同行親子兄弟不得超過 3 人(但單身者能以父母其中一方為 同伴)

5. 會社無須負責移住者以外扶養的義務 6. 移民須住在高雄州潮州郡的農場內

此次招募到 50 戶約 200 名農民,大正 10 年 7 月移民抵達農場,會社考慮到 伏流水供應管線的位置,於是劃出事務所附近約 20 甲的土地當成聚落用地16

16 於田野調查中,透過萬隆聚落的耆老口中得知,此聚落的大概位置約在萬隆與海豐寮之間,

現今已找不到相關的聚落遺跡。此外,此 20 甲的聚落用地包含了 50 戶中國福州移民的住屋用地、

水井用地和每戶所分配到的耕作用地。

30

聚落中央有深約 21 公尺的水井供居民日常飲用水,並提供每戶正面 10 公尺、深 3.6 公尺,由中央區隔成兩戶的茅草屋,共 25 棟草屋讓移民們居住,並提供建材 讓移民自行建造床與廚房;(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3,第 3563 冊第 5 號)此 外,每戶於住屋附近分配到約有 400 坪的土地17,讓移民可用其土地種植蔬菜或 飼養牲畜。(鳥居信平,1936:17)移民們主要從事土地開墾、地下堰堤的土木 工程與甘蔗種植等工作,男工工資一日平均約 50 錢左右,女工與童工則依其勞 動情形而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3,第 3563 冊第 5 號)

根據現存的文獻資料得知,這些中國福州移民亦在二峰圳興建完成後,便陸 續離開水圳興建時暫時居住的工寮,未在農場周圍形成永久聚落,僅剩「枹樹寮

18」的地名。(萬隆農場,1992:7-9)後經田野調查僅能得知,這些中國福州移 民遲至戰後初期,就已經全部離開工寮移至他處,但其遷移原因不明,仍待後續 研究調查。

参参

参参、、、、本島糖業移民的移入本島糖業移民的移入本島糖業移民的移入本島糖業移民的移入

二峰圳興建完成後,萬隆農場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植蔗作業,因植蔗過程中需 要眾多勞力,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 13 年(1924)萬隆農場開墾事業完成後,

以(1)補貼每戶移民 30 至 50 圓家屋建造費、(2)預借移民牛隻、(3)提供農 場荒野地租給移民種植雜作、蔬菜與飼養家畜的用地等條件,在臺灣各地招募本 島移民前往農場工作。(佐藤吉治郎,1926:172)

從日治時期糞箕湖一番地19(赤山寮、萬隆、海豐寮與保水泉)的戶口調查 簿可知,自大正 10 年(1921)開始即陸續有移民移至農場旁作寄留,大正 10 年(1921)至大正 13 年(1924)僅有 4 戶從高雄州潮州郡的移民移入,大正 14 年(1925)後,開始有來自臺南州北門郡與高雄州岡山郡的移民移入,且移民數 量隨著時間逐漸增加,於昭和 15 年(1940)達到高峰後逐漸減少,直至民國 35 年(1946)寄留在糞箕湖一番地的戶數共有 149 戶。(圖 2-8)

17 移民無土地所有權,但可免繳租金使用。

18 田野調查後得知,枹樹寮地名由來為因福州人居住的地方有一、兩棵大棵的枹樹在聚落旁,

故將原本福州人居住的地方稱作枹樹寮。

19 由於研究區現今現存的地籍圖,最早只到民國 42 年(1953)的 160 磅地籍藍曬圖,對照戶籍 謄本與地籍圖上的番地號後,僅能得知赤山療、海豐寮、萬隆與保水泉四個聚落位於糞箕湖一番 地內,其聚落確切位置無法得知。故以日治時期糞箕湖一番地的戶籍資料,統計為赤山療、海豐 寮、萬隆與保水泉四個聚落的戶籍資料。

31

圖 2-8、新埤庄糞箕湖一番地各寄留戶的移入時間與本籍地統計圖(1921-1946)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埤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糞箕湖一番地之寄留簿。

註:此圖每戶以戶長為代表。

分析上述各寄留戶的戶長本籍地可發現,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於臺南州北門郡 學甲庄(18.8%)、高雄州岡山郡彌陀庄(12.1%)、高雄州潮州郡萬巒庄(11.4%)、

高雄州潮州郡新埤庄(7.4%)與臺南州北門郡佳里庄(6.0%)等地。(圖 2-9)

(1921)至民國 35 年(1946)間逐漸形成,且約有四成的移民有著長久定居此 處的打算。(圖 2-10)

1921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戶數

32

圖 2-9、新埤庄糞箕湖一番地各寄留戶長本籍地分布圖(1921-1946)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埤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糞箕湖一番地之寄留簿與民國 35 年(1946)新埤鄉萬隆村設籍簿;底 圖重繪自臺灣總督府警務局,〈30 萬分之一臺灣全圖〉,1924。

33

圖 2-10、新埤庄糞箕湖一番地各戶寄留時間分布圖(1921-1946)

資料來源:整理自新埤鄉戶政事務所,日治時期糞箕湖一番地之寄留簿與民國 35 年(1946)新埤鄉萬隆村設籍簿。

自大正 10 年(1921)起,陸續在萬隆農場周圍形成的新聚落有萬隆、保水 泉、新開寮、海豐寮、赤山寮和明發等六個聚落,各聚落的形成過程分述如下:

(表 2-5)

一 一 一

一、、、、萬隆萬隆萬隆萬隆

位在農場辦公室旁的萬隆於大正 14 年(1925)後,由臺南州北門郡學甲庄 曾任巡察補的陳彭所率領陳錐、陳添丁、陳漲、陳批、陳長銀、陳清拋、陳德和、

陳寬永、陳天枝、陳在壽、陳水來、陳乞、陳讚、陳叨、陳炎鍾、陳金榜、陳在 壽、林柏、林貢、林物、林村、林覑、林福、林天德、陳進、洪練、許正與許金 能等同鄉族親與鄉親,與原在高雄橋頭糖廠作農場包工的蔡看所率領蔡文彪、曾 善、曾返、蔡益、吳進在、吳進生、吳進立、吳恭壽、吳連泰、蔣窓性、黃福張、

蔡乞食、楊長、楊和成、沈炳、沈固才、王樺與吳著等高雄州岡山郡彌陀庄和岡 山街的鄉親移居所形成的聚落。(陳採芹,2008:616、618-619)

日治時期受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招募而移居萬隆的居民們,平日除了可以到 農場工作之外,亦可向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承租聚落南方靠近林邊溪的河川浮覆地

日治時期受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招募而移居萬隆的居民們,平日除了可以到 農場工作之外,亦可向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承租聚落南方靠近林邊溪的河川浮覆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