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1921-201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1921-2011)"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一屆碩士論文.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 ) (1921-2011).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潘美慈.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 I.

(2) II.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摘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1921-2011)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潘美慈 論文內容:共一冊,69,230 字,分 5 章 17 節,以 1,077 字扼要說明內容。. 摘 要 糖業在臺灣經濟發展史上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自十七世紀以來,「糖」是 臺灣重要外貿商品之一。日治時期因日本國內砂糖需求量大與殖產興業政策之下, 臺灣總督府積極經營臺灣的糖業,明治 35 年(1902)頒布「糖業獎勵規則」 ,以 資本補助、確保原料、市場保護等三項措施,偏重推展以日本資本為中心的新式 製糖場,奠定臺灣現代糖業的基礎。 製糖會社在面對新式製糖場龐大原料量的需求壓力下,為了確保製糖場能正 常運作,多透過自有地的自營農場、租賃地的自營農場和契約蔗農三種方式力求 原料的取得。主張以自作方式解決原料問題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陸續在臺灣南 部購買土地並開墾成自營農場,其中又以林邊溪沖積扇上萬隆農場的開墾最為著 名,可作為臺灣荒野開拓新紀元的開端。 由於農場開墾與植蔗過中,需要眾多勞力,吸引本島他處居民進入此處工作, 促成萬隆農場周邊有許多會社寮(工寮)的形成。因此,本文以屏東平原南部林 邊溪沖積扇上,受糖業運作影響而興起臺灣本島移民聚落─萬隆、赤山寮、海豐 寮、新開寮、明發、寶水泉等聚落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糖業移民聚落發展過程 中的人與地、人與人、地與地關係。 本文首先探討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研究結果顯示,由 於日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在自然環境條件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形成扇央地區 為無人定居且拋荒的狀態。日治時期,拋荒的扇央地區在一系列殖產興業的政策 影響之下,成為利於提供內地農民或資本家經營企業的國有地。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依「糖業獎勵規則」 、 「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與「年期貸渡 III.

(4) 規則」等法源,獲得林邊溪中游土地的開墾權,並在臺灣總督府林邊溪治水工程 與理蕃政策的完成後,於大正 10 年(1921)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開始進行萬隆農 場的開墾事業。由於要將原為礫石遍布且不利民居與耕種地扇央地區開墾成製糖 農場,無論在墾荒或植蔗的過程中都需要許多的勞力,在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招 募之下,萬隆農場周圍陸續形成以臺南州北門郡、高雄州岡山郡、潮州郡萬巒庄 與新埤庄的閩南和平埔族群所組成的新糖業移民聚落。 其次,本文透過探討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不同時期下居民生活方 式的轉變,得知在萬隆農場旁因糖業運作而形成的糖業移民聚落,其居民維生方 式的轉變,主要受到萬隆農場經營方式改變的影響。聚落中來自不同地方的居民 們透過維生方式互相串連起彼此,並在聚落中形成各式的社會網絡,上述的社會 網絡,之後透過聚落居民以一個主祀神為中心所,共同舉行的祭祀活動,逐漸地 被整合成一體。隨著居民居住在聚落的時間越久,聚落居民與原鄉的關係越來越 弱;另一方面,透過居民維生方式,使得聚落與鄰村的關係緊密結合,並與在地 關係越來越強。. 關鍵字:林邊溪沖積扇、萬隆農場、糖業移民聚落. IV.

(5)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Geography Master Thesis Thesis title: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Industry-Induced Settlements in Lin-Bian River Alluvial Fan (1921-2011) Advisor: Dr. Sheng-Chin Lin Student: Mei-Tzu Pan.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sugar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Since 17th century, Sugar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ort products in Taiwan. In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because of the related policy and the domestic needs for suga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operated sugar industry vigorousl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aiwan Sugar Joint-Stock Cooperation bought lands in Southern Taiwan and cultivated them into sugar cane farms; of all the farms, the Wan-Long Farm, in the Lin-Bian River Alluvial Fan, was the most famous on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arm attracted labors to come, and new settlements were formed.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sugar-industry-induced settlements is discussed. The human/human, human/environment, and place/place relations of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First, the formation of the sugar-industry-induced settlements is discussed.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Japanese Rule, the center areas of the fan was not occupied and cultivated because of the poor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policies. However,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a series of polies later that support Japanese companies bought lands in Taiwan. The Taiwan Sugar Joint-Stock Cooperation acquired the lands of the Lin-Bian River Alluvial Fan, and started the cultivation in 1921. As a result, the Wan-Long Farm was formed. Since the cultivation needed lots of labor, there were many V.

(6) immigrants, including the Hoklo people and the Pingpu people, came from Beimen (in Tainan), Gangshan and Chaujou (in Kaohsiung) and several settlements near the Farm thus formed. The change of livelihood in those settlements is influenced heavily by the operation styles of Wan-Long Farm. People from different places connect to others by various livelihoods, and, thus, different social networks are formed. Religion integrates the different social networks and makes the whole people together. As people live longer in those settlements, their relations to their hometown are less closed, but their relations to nearby settlements are closer to each other by the practice of livelihood.. Keywords: Lin-Bian River Alluvial Fan, Wan-Long Farm, sugar-industry-induced settlement.. VI.

(7)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概念................................................................................6 第四節 研究方法................................................................................7 第二章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13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 第一節 日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13 第二節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進駐..................................................19 第三節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28 第四節 小結......................................................................................36 第三章 1921 年至 1970 年的糖業移民聚落...........................................39 年的糖業移民聚落 第一節 維生方式的特色..................................................................39 第二節 聚落居民社會網絡之建構..................................................47 第三節 與其他聚落的互動情形......................................................55 第四節 小結......................................................................................64 第四章 1971 年至 2011 年的糖業移民聚落...........................................67 年的糖業移民聚落 第一節 維生方式的改變..................................................................67 第二節 聚落居民社會網絡的轉變..................................................75 第三節 與其他聚落互動的變化......................................................85 第四節 小結......................................................................................92 第五章 結論.............................................................................................95 結論 參考文獻..................................................................................................99 參考文獻 附錄........................................................................................................105 附錄 VII.

(8) 表 次 表 2-1、林邊溪中游地區官有原野地的拓墾情形…………………………………..20 表 2-2、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社溪(ライ溪)會流點流量與計畫取水量...22 表 2-3、大正 12 年(1923)二峰圳的灌溉區域………………………...…………..26 表 2-4、大正 11 年(1922)至大正 15 年(1926)萬隆農場蔗作成績……………26 表 2-5、糖業移民聚落形成初期之聚落概況(1924-1945)……………………….35 表 3-1、民國 50 年代萬隆一年度的祭祀活動表…………………………………….51 表 3-2、赤山寮、海豐寮、萬隆與保水泉聚落內通婚現象(1945-1970)………….61 表 3-3、糖業移民聚落間通婚現象(1945-1970)………………………………….61 表 4-1、甘蔗種植機械化前後勞力需求比較表………………………………..……69 表 4-2、民國 60 年代至民國 70 年代糖業移民聚落居民生活收入表………………70 表 4-3、民國 80 年代糖業移民聚落居民生活收入表……………………………….72 表 4-4、新埤鄉萬隆村種植面積前五名之作物比較表(1980-2000)……………….74 表 4-5、民國 80 年代至今萬隆年度的祭祀活動表…………………………………80 表 4-6、民國 100 年(2011)新開寮中壇元帥慶典活動………………….……...84 表 4-7、赤山寮、海豐寮、萬隆與保水泉聚落通婚現象前三名鄉鎮 (1946-1996)………………………………………………………………...88 表 4-8、赤山寮、海豐寮、萬隆與保水泉聚落內通婚現象(1946-1996)…………….89 表 4-9、糖業移民聚落間通婚現象………………………………………………….89 表 4-10、糖業移民聚落通婚前九名鄉鎮表比較表(1946-1970 與 1971-1996)….91 表 4-11、1946 至 1970 年與 1971 至 1996 年聚落內與聚落間通婚現象比較表…….91. VIII.

(9) 圖 次 圖 1-1、臺灣新式製糖場數與蔗作面積統計圖(1903-1941)……........…………….2 圖 1-2、研究對象的地形分布圖………………………….………….………………..9 圖 1-3、研究對象的行政區域分布圖…………………………………………………9 圖 2-1、林邊溪沖積扇地形圖……………………….……………………………….13 圖 2-2、民國 82 年(1993)至民國 99 年(2010)潮州測站平均氣溫雨量圖……13 圖 2-3、林邊溪沖積扇地質圖………………………………………………………..14 圖 2-4、力力社與茄藤社舊社與新社的位置圖……………………………………..16 圖 2-5、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上的聚落分布……………………………………..17 圖 2-6、二峰圳伏流水灌溉系統圖…………………………..………………………23 圖 2-7、二峰圳地下堰堤配置與水文地質剖面圖…………………………………..24 圖 2-8 、 新 埤 庄 糞 箕 湖 一 番 地 各 寄 留 戶 的 移 入 時 間 與 本 籍 地 統 計 圖 (1921-1946)………………………………………………………….….30 圖 2-9、新埤庄糞箕湖一番地各寄留戶長本籍地分布圖(1921-1946)…………….31 圖 2-10、新埤庄糞箕湖一番地各戶寄留時間分布圖(1921-1946)……………….32 圖 3-1、民國 43 年(1954)前萬隆農場甘蔗種植的工作行事曆………………….40 圖 3-2、民國 43 年(1954)後萬隆農場甘蔗種植的工作行事曆………………….40 圖 3-3、萬隆農場秋植甘蔗苗圃與原料園作業時間圖……………………………..41 圖 3-4、民國 30 年代至 40 年代萬隆某戶向會社承租的土地耕作農業曆..............45 圖 3-5、民國 42 年(1953)糞箕湖地段的地目分布圖…………………………….46 圖 3-6、民國 50 年代萬隆農場雇工模式圖………………………………………….48 圖 3-7、赤山寮、海豐寮、萬隆和保水泉居民通婚範圍圖(1921-1946)……….57 圖 3-8、赤山寮、海豐寮、萬隆和保水泉居民本籍地與通婚對象本籍地分布圖 (1921-1945)…………………………………………………………........58 圖 3-9、赤山寮、海豐寮、萬隆和保水泉聚落居民通婚範圍圖(1946-1970)…….…59 圖 3-10、赤山寮、海豐寮、萬隆和保水泉居民通婚對象現住地分布圖 (1946-1970)…………….…………………………………………...…….60 圖 3-11、糖業移民聚落間的通婚對象分布圖(1945-1970)………………………...62 圖 4-1、民國 65 年至民國 76 年(1976-1987)新開寮某戶自家土地種植 IX.

(10) 農事曆圖……………………………………………………………………71 圖 4-2、民國 74 年(1985)林邊溪沖溪扇上糖業移民聚落附近的土地利用圖…….73 圖 4-3、民國 95 年(2006)林邊溪沖溪扇上糖業移民聚落附近的土地利用圖…….74 圖 4-4、民國 88 年至民國 92 年(1999-2003)萬隆農場的勞務招標圖……….……76 圖 4-5、愛文芒果種植農業曆與勞力分配…………………………………..………77 圖 4-6、愛文芒果農忙期換工和雇工模式圖………………………………………..78 圖 4-7、民國 100 年至民國 101 年保水泉福澤宮祭拜輪值表………………………82 圖 4-8、民國 92 年(2003)至民國 100 年(2011)赤山寮聚落人口數統計圖……...83 圖 4-9、萬隆社區巡守隊巡守範圍…………………………………………………..86 圖 4-10、赤山寮、海豐寮、萬隆和保水泉聚落居民通婚鄉鎮範圍圖 (1971-1996)............………………………………………………………………...87 圖 4-11、糖業移民聚落間的通婚對象分布圖(1971-1996)……………..…………90. 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糖業在臺灣經濟發展史上佔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自 17 世紀以來, 「糖」是臺 灣重要外貿商品之一。日治時期因日本國內砂糖需求量大與殖產興業政策之下, 臺灣總督府積極經營臺灣的糖業。明治 35 年(1902)頒布「臺灣糖業獎勵規則」 與「臺灣糖業獎勵規則實施細則」,臺灣總督府以資本補助、確保原料、市場保 護等三項措施,偏重推展以日本資本為中心的新式製糖場,奠定臺灣現代糖業1的 基礎。 (涂照彥,1992:58、63)從明治 35 年(1902)臺灣第一座新式製糖場2(橋 頭仔糖場)設立後,全臺的新式製糖場數逐年增加,於昭和 15 年(1941)全臺 灣的新式製糖場數高達 50 座。(圖 1-1) 由於新式製糖場製糖量約有 20 至 3,000 噸,相較於改良糖廍的 20 至 100 噸 製糖量,新式製糖場製糖能力高上許多,因此在全臺灣新式製糖場數逐漸增加的 同時,亦需要有足夠的原料供應新式製糖場較高的製糖能力,以提供足夠原料, 讓高製糖能力的新式製糖場能正常運作。(圖 1-1)(臺灣新聞社,1919:85) 製糖會社在面對新式製糖場龐大原料需求的壓力下,為了確保製糖場能正常 運作,多透過(1)契約蔗農、 (2)租賃地的自營農場和(3)自有地的自營農場, 三種方式力求原料的取得。 (涂照彥,1992:94-95)上述三種方式中,透過自營 農場的甘蔗自作是確保原料及蔗作改良的最理想方法,但由於一開始農場土地的 買收需要投注鉅額的固定資本,又加上收購農民土地不易,且直營耕作法經營成 本龐大,但其收穫卻未必等量增加等因素影響,使得製糖會社以原料買收法為主, 而輔以甘蔗自作法來經營在臺灣的新式製糖業。(吳育臻,2002:34). 1. 本文所提及的現代糖業,指的是使用新式製糖法的新式製糖場。 本文所提及的製糖「場」與製糖「廠」同為製糖能力高於改良糖廍的製糖工廠,於日治時期稱 為製糖「場」,戰後則稱為製糖「廠」 。 1. 2.

(12) 個數. 甲 180,000. 55 50. 160,000. 45 140,000 40 120,000 35 100,000. 30. 80,000. 25 20. 60,000. 蔗作面積. 15. 40,000. 製糖場數 20,000. 10 5 0. 0 1903 1905 1907 1909 1911 1913 1915 1917 1919 1921 1923 1925 1927 1929 1931 1933 1935 1937 1939 1941. 圖 1-1、臺灣新式製糖場數與蔗作面積統計圖(1903-1941) 資料來源:蔗作面積─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糖業統計》 ,1920:2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糖業統計》第 18 次, 1930:84-91;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1940:141;臺灣總 督府國土局土木課,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主管土木事業統計年報》 ,1943:129。新式製糖場數─臺灣總督府殖 產局, 《臺灣糖業統計》第 27 次,1940:1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糖業統計》第 29 次,1943:13。. 不同於其他的製糖株式會社,受到主張以自作方式解決原料問題的臺灣製糖 株式會社3,受到「糖業獎勵規則」4政策的鼓勵,陸續在臺灣南部的後壁林、阿 緱、旗尾、橋仔頭、埔里社等地購買社地開墾自營製糖農場,以確保有足夠原料 可獲取,其中又以林邊溪沖積扇上萬隆農場的開墾最為著名,可作為臺灣荒野開 拓新紀元的開端5。 由於開墾荒地成製糖農場和種植甘蔗的過程中需要眾多勞力,因此會吸引他 處居民進入此處工作,促成萬隆農場周邊有許多的會社寮(工寮)的形成,有時 甚至會在農場周圍形成新聚落─糖業移民聚落。. 3. 從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組織章程第一條:「本會社主要目的在於臺灣製造粗糖及取得適當栽培甘 蔗之地。」 (伊藤重郎,1939:93)即可得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主張以自作方式解決原料問題。 4 「糖業獎勵規則」中的第三條「對於因耕作甘蔗而開墾官有地者,無償借給之,全部墾成後, 無償贈與之。」與第五條「因耕作甘蔗而實施灌溉或排水工程者,無償借予官有地。」(臺灣總 督府,1902a:27) 5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曾驕傲地宣稱,林邊溪沖積扇上萬隆農場的開墾為臺灣荒野開拓的新紀元。 (伊藤重郎,1939:220) 2.

(13) 然而,為何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會選擇在林邊溪沖積扇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 農場開墾?在農場周圍形成的會社寮中居民維生方式有什麼樣的特色?這些來 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如何在此處凝聚彼此,進而形成新聚落─糖業移民聚落?這 些新聚落與周邊的聚落又是怎麼互動?民國 60 年代後,因國際糖價逐漸低迷且 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導致臺灣糖業發展逐漸蕭條,(臺糖公司,2006:129-130) 在臺灣糖業發展逐漸蕭條的同時,這些因糖業運作而產生的聚落,其聚落發展有 何轉變?上述問題即為本文欲將探討的問題。 因此,本文以屏東平原南部林邊溪沖積扇上受糖業運作的影響,而引起臺灣 本島居民移居所形成的新聚落─萬隆、赤山寮、海豐寮、新開寮、明發、保水泉 等聚落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糖業移民聚落的聚落發展過程中的人與地、人與人、 地與地關係。具體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釐清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聚落形成過程及其原因。 二、瞭解 1921 年至 1970 年間,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特色。 三、分析 1971 年至 2011 年間,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轉變。.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為了瞭解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首先以宏觀的角度瞭解糖業 對於地方發展的影響,接著再聚焦於聚落本身瞭解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過程。因 此,以下文獻回顧將分成兩個部分:. 壹、有關糖業影響地方發展的研究 林思佳(1998)以橋頭糖廠的發展歷程為背景,從勞力與土地利用兩方面探 討糖業對當地經濟社會的影響。勞力方面,橋頭糖廠設立後,促使本區原本自給 自足的農民轉變為雇傭勞力,並造成本區人口遷徙率高,職業結構以工業人口為 主。民國 60 年代後,受到周邊加工出口區及農村工業區設立的影響,促使糖廠 失去勞力來源,糖廠對地方勞力吸取影響力減低。土地利用方面,橋頭糖廠進入 後使本來粗放的蔗作方式變為集約。民國 60 年代起,受糖價低迷與勞力缺乏的 影響,農民轉作短期或高經濟作物,蔗園經營型態轉為粗放。最後,從當地歷年 3.

(14) 的都市計畫即可窺見,由於土地權受限於臺糖手中,致使當地工業發展落後的跡 象。 王怡方(1999)以糖業發展為背景,比較虎尾與土庫兩地的發展過程。直至 日治初期,由於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土庫市街為大坵田東堡地區的地方核心。 明治 40 年(1908)虎尾糖廠進駐後,為了穩固糖廠運作,而有交通及通訊系統 的建立,進一步促使虎尾市街成為糖廠鐵路交通系統的中樞並帶入大量的移民, 區域行政中心更從早期的土庫市街移轉至虎尾。 莊天賜(2001)在國家政策的背景下,以區域史的研究途徑探討屏東平原的 糖業變遷對當地的影響。不同於矢內原忠雄所提出的由傳統糖廍到改良糖廍,再 到新式製糖場從的臺灣糖業發展歷程,莊天賜發現屏東平原上一度出現傳統糖廍 與新式製糖場並存的現象。其次,文中也提到新式製糖場的設立,促使屏東平原 交通發達,屏東市街因鐵路的交會成為交通中心。第三,新式製糖場的進入,使 得地方領導階層產生變化,由原本以本地籍的糖業者,轉變為以會社中日籍中高 級幹部及成員為主,會社中成員的職位高低亦與參與政治職位的層級相符。第四, 從勞工來源方面討論,發現新式製糖場進駐後出現雇用原住民勞力的情況。由於 林邊溪沖積扇位在屏東平原上,故文中有關屏東平原糖業發展的相關資料,可供 本研究作參考。 陳美鈴(2008)以糖業發展為主軸、水利組織為輔,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嘉 義地區的區域發展。日治初期,因糖業生產方式由傳統糖廍轉變為改良糖廍,促 使嘉義地區由清代的散村聚落型態,變成以一糖廍為中心的經濟活動組織的空間 範圍。其次,又受到原料採取區域的影響,分別以大林製糖場、蒜頭製糖場、南 靖製糖場和岸內製糖場為中心而整合成四個經濟生活空間。日治後期,透過嘉南 大圳的開發,使嘉義地區轉變為以一個供水區為基礎的空間,並整合成以嘉義街 和朴子街為中心的兩個經濟活動區域,又透過鐵公路交通網絡和既有的行政管理 體系與公共設施建立,形塑嘉義市街的影響範圍。 歸納上述文獻可知,過往研究將新式製糖場(廠)作為一成長極,透過交通 建設與大量人口移入,促使當地成為發展中心。例如:王怡方(1999)比較虎尾 與土庫兩地的發展過程,提及虎尾市街因糖廠鐵路交通系統的中樞並帶入大量的 移民,成為變成地方中心的現象;莊天賜(2001)提到屏東市街因新式製糖場的 設立,使其因鐵路的交會成為交通中心,鞏固屏東市街在屏東平原上發展中心的 4.

(15) 地位;陳美鈴(2008)探討清代到日治時期嘉義地區的區域發展,發現當地於日 治時期新式製糖場進入後,嘉義地區受到原料採取區域的影響,分別以大林製糖 場、蒜頭製糖場、南靖製糖場和岸內製糖場為中心而整合成四個經濟生活空間。 其次,從林思佳(1998)討論橋頭地區在橋頭糖廠設立後的發展過程,可知糖業 發展亦會影響到地方的就業結構與土地利用。. 貳、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 鄭全玄(1993)一文主要探討臺東平原移民、拓墾與聚落發展的過程。文中 首先瞭解臺東平原的自然條件和土著部落的生活形態;荷據時期至清道、咸年間 與外界的接觸過程;清季官方於特殊理由考量下所推動的移民拓墾嘗試;日人領 臺初期的理番與移民政策等,以分析臺東平原移民拓墾活動遲緩的主要原因。其 中針對糖業移民聚落的部分,主要透過比較日治後期受到會社不同經營移民事業 態度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地移民村旭村與本島移民村美和的發展差異,透過移民 土地利用或取得的方式,瞭解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 鍾瑾霖(1998)以清代和日治時期林邊溪沖積扇為研究對象,凸顯自然環境 對聚落發展的限制與開墾過程中各族群調適的過程。文中以「族群拓墾」和「土 地性質」為指標,將林邊溪沖積扇分成三個區域:扇頂的平埔聚落、扇央的農場 移民聚落與扇端的客家聚落,並歸納出扇央的農場移民聚落兩點特色: (1)越早 形成的聚落同鄉地緣關係越強、 (2)聚落人口組成以平埔族與福佬人佔多數。文 中討論的糖業移民聚落與本研究所探討的研究對象有部分重疊,但由於文中時間 點著重在清代和日治時期,對於戰後的糖業移民聚落討論較少,故本研究可以接 續作更全面的討論。 吳育臻(2000)針對臺南縣市境內善化鎮益民寮、新市鄉的移民寮與臺南市 安南區的農場寮仔作個案研究,以「糖業移民聚落」為主軸,首先對糖業移民聚 落作定義並將其分成三類6:「移民寮」、「農場寮仔」和「會社寮」。其次,作者 透過糖業移民原居地與移入地土地性質的比較,提出有別於過往殖民地式經濟論 的「剝削」角度,而從移民的角度解釋製糖會社和糖業移民間關係。 6. 吳育臻將糖業移民聚落分成「移民寮」指由製糖會社經營開墾招募移民所形成的聚落;「農場 寮仔」為製糖會社經營自營農場,需長期雇工而由苦力頭出面招募農場勞工,勞工集居在農場一 角所形成的聚落; 「會社寮」為在製糖廠附近,因糖廠開工期須眾多勞力,有些邊陲地方的居民 會自動集結到糖廠附近或應苦力頭招募而來工作,所形成的新聚落。(吳育臻,2000:46) 5.

(16) 李宜萍(2006)以屏東鹽埔鄉本島會社寮「大山寮」與日本菸草移民村「三 十座」為研究對象,探討在日本殖民政策下形成的產業移民聚落於戰後的發展特 性,藉由移住居民來源、地權取得方式、生產內容的變化與社會網絡變遷為指標, 說明不同性質的移民聚落發展異同處。大山寮透過共同爭取交通改善、土地所有 權與祭祀活動而使聚落更加凝聚;另一方面,三十座因戰後國家力量消失後,居 民因缺乏共同生產和凝聚向心力的事件趨於疏離。 過往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發展的研究有下述幾點特色:第一,多著重在探討糖 業移民聚落的形成,如:鄭全玄(1993) 、吳育臻(2000) 、李宜萍(2006)與鍾 瑾霖(1998)等文,分別針對臺東、臺南與屏東地區的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作詳 細探討。第二,多著重討論聚落與會社之間的互動,如:鄭全玄(1995)比較受 到會社不同經營移民事業態度影響下,所形成的內地移民村旭村與本島移民村美 和的發展差異。第三,多從「土地取得的有無」解釋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如: 鄭全玄(1993)與李宜萍(2006)等文。第四,過往研究僅討論聚落內部居民如 何凝聚彼此,如:李宜萍(2006)。可發現過往有關糖業移民聚落的相關研究, 並未討論糖業移民聚落與當地其他既有聚落互動作討論,此面向可作為本研究值 得探究的部分。. 第三節 研究概念 過往對於糖業移民聚落的研究,多著重在聚落與會社之間的互動、常以土地 取得的有無解釋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只關注聚落內部居民如何凝聚彼此,但對 於糖業移民聚落與當地既有聚落互動方面未作討論。 為了更全面地去討論糖業移民聚落,本研究將運用「地域社會」與「生活方 式」兩個概念討論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 壹、地域社會 地域社會為「以一定空間範圍為基礎,所建立和維繫人群關係的社會」 。 (施 添福,2001:4)施添福在討論清代苗栗內山雞隆溪流域時,發現雞隆溪流域內 的村落透過拓墾團體和神明會,建立社會與經濟關係網絡,在地化個人和家族社 會關係,維持地域社會的秩序。各村落間基於防患水災與強化生活安全的原故而 6.

(17) 相互連結,使得村落社會趨區域化。 (施添福,2005:238-239)此外,施添福在 日治時期民雄地區地域社會建構的過程,則認為日治時期民雄地區因國家力量確 立街庄的空間範圍,並藉由庄役場、信用組合、共榮會等社會活動結合成一體, 形成第一層的街庄民空間;另一方面,在警察官吏派出所管轄的空間範圍內,透 過壯丁團和保甲制度形成第二層的權力空間─警察官空間控制部落並維護大庄; 最後,大小字內居民因地籍和戶籍系統的建立受各種制度的影響,逐漸變成第三 層空間─部落民空間,透過上述三層空間的整合建構出民雄地方的地域社會。 (施 添福,2001:33-34) 綜上所述,透過清代苗栗內山雞隆溪流域和日治時期民雄地區地域社會建構 的過程,可知地域社會建構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在這空間範圍中來自不同地方 的人群透過人與地、人與人、地與地關係的建立或聯繫彼此形成休戚與共的社會, 並進一步以聚落為單位和其他聚落形成區域。. 貳、生活方式 聚落泛指一空間範圍內所有居民生活、工作與居住的場所。 (施添福,1996: 4)聚落的分布與型態在不同時間脈絡下,除了受自然環境影響外,亦受生活在 聚落內居民的生活方式影響,而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深受聚落型態影響。地理學中 最早由法國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提出生活 方式的概念,他認為生活方式是人群與自然環境互動時,會決定自身要與自然環 境中何種要素發生互動的重要因素,並認為生活方式就是人類的文化,是民族的 制度、風俗、態度與技能的複合體。(林聖欽,2010:18) Anne Buttimer 也在 1974 年提出生活方式為一地區內自然、歷史和社會文化相互整合結果,並顯示 人與環境的關係,認為生活方式為長時間下人地互動的產物,強調在探討生活方 式時應注意社會與時間的面向。(Sauer,1974:191) 綜合上述,生活方式是聚落居民長時間人地互動下產生的文化內涵,指涉居 民日常生活行為與活動。在討論生活方式時,除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係, 應進一步考慮整體社會文化長期互動下所造成的影響,意即在長時間的人、地、 社會互動下所衍生的聚落獨特性。. 7.

(1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以地域社會概念瞭解來自不同地方的糖業移民,如何形成具有一定 空間範圍的聚落,並瞭解聚落居民在此空間範圍中是透過何種媒介連繫彼此,並 進一步與其他聚落產生互動。 為了瞭解糖業移民聚落發展過程中的人與地、人與人、地與地的關係,本研 究運用生活方式為指標討論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人地關係為居民透過維生方式 與土地產生的互動關係,將以「居民的維生方式」和「土地利用」為指標討論; 人人關係為聚落居民的互動關係,以「甘蔗(果樹)種植的勞力互動」與「祭祀 圈」為指標討論;地地關係為聚落之間互動關係,以「維生方式衍生的跨聚落社 會網絡」和「通婚圈」為指標討論。因此,本節首先確定研究對象的選取,其次 為研究時間的確立,最後介紹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詳細內容分述如下:. 壹、研究對象的選取 吳育臻(2000)對糖業移民聚落所下定義為「指受糖業運作的影響,而引起 居民移居所形成的新聚落」 。 (吳育臻,2000:44)由於日治時期所形成的移民聚 落又因移民原居地的不同,可分成本島移民聚落與內地移民聚落。本研究僅針對 日治時期在林邊溪沖積扇上,因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開墾與經營萬隆農場的影響, 而引起臺灣本島居民移居所形成的糖業移民聚落作討論,並未討論到內地移民聚 落的部分。 綜合上述,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即為屏東平原東南側的林邊溪沖積扇上赤山寮、 海豐寮、萬隆、保水泉、新開寮、明發等六個聚落。 (圖 1-2)以各聚落所隸屬的 行政區而言,赤山寮、海豐寮、萬隆與保水泉四個聚落位在屏東縣新埤鄉、新開 寮位於屏東縣潮州鎮、明發位在屏東縣萬巒鄉。(圖 1-3). 8.

(19) 圖 1-2、研究對象的地形分布圖 資料來源:航空測量及搖感探測學會, 〈十萬分之一地形圖〉 ,1984;臺灣總督府陸軍測量部, 〈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 , 1926。. 圖 1-3、研究對象的行政區域分布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陸軍測量部,〈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1926;中華民國內政部行政區域圖, http://taiwanarmap.moi.gov.tw/moi/。瀏覽日期:2012 年 07 月 10 日。. 9.

(20) 由於日治時期的萬隆農場於戰後臺糖公司接收後,分割成萬巒的新厝農場、 潮州的林後農場和四林農場、與新埤的萬隆農場、南岸農場和部分的建功農場等 幾個農場。本文為了行文方便,將日治時期的萬隆農場,於戰後仍統稱為萬隆農 場。. 貳、研究時間的確立 本文的研究時間以萬隆農場的開墾─大正 10 年(1921)為起點,至民國 100 年(2011)為止。由於植蔗過程中最需要勞力的部分為採收部分,故本研究以民 國 59 年(1970)臺灣開始實施機械採收的這一年為分界點, (臺糖公司,1996: 98)分成 1921 年至 1970 年與 1971 年至 2011 年兩個時期,探討兩時期中林邊溪 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發展。 参、研究方法 本文各個研究主題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可分為下述四個部分:. 一、糖業移民聚落形成過程與原因 日治時期在臺灣總督府頒布一連串鼓勵現代製糖業發展的政策,促使臺灣 製糖會社進入林邊溪沖積扇,並導致本島糖業移民移入萬隆農場旁,形成新的聚 落。故針對糖業移民聚落形成過程與原因,將蒐集相關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瞭解 糖業移民聚落形成過程,相關資料如下述:. 1. 國家政策與糖業發展方面:日治時期為《臺灣總督府府報》 、 《總督府統計書》 與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 帝國主義下之 帝國主義下之臺灣 》等文獻。戰 後為涂照彥(1992)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糖公司相關出版品《臺糖 五十》、《臺糖六十周年慶紀念專刊─臺灣糖業之演進與再生》等文獻。. 2. 糖業移民聚落形成過程:首先瞭解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以分析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此開墾自營農場的原因,此部分參考相關學者論 述和官方資料,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潮州》 與《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枋寮》、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氣候年報(地 面部分)》、楊萬全(1997)〈高屏溪流域屏東平原的水資源〉等;其次,瞭 10.

(21) 解糖業移民聚落移入過程,藉由蒐集相關文獻,如《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 《臺灣總督府府報》、平野久美子的《臺日水的牽絆. 識水柔情:鳥居信平. 的故事》等,並搭配新埤鄉戶政事務所的戶籍資料,再以田野調查補足文獻 不足之處。. 二、人地關係: 人地關係:糖業移民聚落人與地的互動 人們透過維生方式與土地產生互動,故人地關係的部分主從「聚落居民維生 方式」與「土地利用」兩個方面去探討。首先蒐集相關的官方統計資料(如:行 政院主計處農林漁牧普查)或臺灣製糖會社與臺糖相關出版品7來瞭解當地土地 利用情形與聚落居民的維生方式。其次藉由民國 42 年(1953)160 磅地籍藍曬 圖、民國 民國 74 年(1985) )經建一版地形圖與民國 95 年(2006)內政部國土測繪中 心國土利用調查圖等三種版本的地圖還原各時期的土地利用。最後,再經由田野 調查訪問居民的職業、生活收入與土地利用方式等問題,補足文獻不足之處。. 二、人人關係: 人人關係:糖業移民聚落居民的互動 人人關係即為聚落內部居民的互動關係,主要以「甘蔗(果樹)種植勞力互 動」與「祭祀圈」為指標討論。甘蔗(果樹)種植過程中的勞力互動,會透過田 野調查訪問當地居民雇工時間、方式與情形來瞭解;祭祀圈的部分,會透過田野 調查訪問各聚落庄廟的管理委員會與當地居民,瞭解庄廟收丁口錢的模式與範圍、 祭祀活動的進行時間與形式,並以抄寫廟碑或廟誌靜態文物等的方式,瞭解聚落 中寺廟建立時間與過程。. 三、地地關係: 地地關係:糖業移民聚落與其他聚落的互動 聚落之間的地地關係則分為「維生方式衍生的跨聚落社會網絡」與「通婚範 圍」兩個方面討論。維生方式衍生的跨聚落社會網絡主要以田野調查訪問當地各 聚落間居民互動情形;居民通婚範圍的部分,主要透過分析大正 10 年(1921) 至民國 85 年(1996)間新埤鄉萬隆村戶籍資料。. 7. 臺糖出版品又著重在萬巒的新厝農場、潮州的林後農場和四林農場、與新埤的萬隆農場、南岸 農場和建功農場等部分。 11.

(22) 12.

(23) 第二章 林邊溪沖積扇上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 日治時期臺灣現代糖業逐漸蓬勃發展,具有以日本資本為主的新式製糖場紛 紛設立,高壓榨能力的新式製糖場是否能夠取得足夠原料,成為製糖會社關注的 重點。主張以自作方式解決原料問題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大正 10 年(1921) 大規模在林邊溪沖積扇上開墾萬隆農場,由於開墾荒地與植蔗過程中的勞力需求 量大,促使他處居民移至農場周圍形成新聚落。 因此,本章首先瞭解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以分析臺灣 製糖株式會社在此處大規模開墾自營農場的原因;接著,瞭解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進駐林邊溪沖積扇開墾萬隆農場的過程;最後,再介紹林邊溪沖積扇萬隆農場旁,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第一節 日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 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 本節將探討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以分析促使臺灣 製糖株式會社願意在此大規模開墾製糖農場的因素為何。. 壹、自然環境 林邊溪沖積扇由林邊溪主流沖積而成,位於屏東平原的東南側。當林邊溪流 岀山區進入平原,因坡度驟降、流速減緩,自上游攜帶而下的大量的泥沙礫石, 在潮州斷崖下左側堆積,形成林邊溪沖積扇。林邊溪沖積扇以古樓附近為扇頂, 地面標高約 100 公尺,扇面向西開展,經潮州、新埤到崁頂、南州之西的東港溪 東岸,地面標高在 10 公尺以下,扇面長約 16 公里,坡降約 5.63‰。(楊萬全, 2007:89)其空間範圍大致為:潮州斷層以西、東港溪以南、林邊溪主流以北、 崁頂和南州以東。(圖 2-1). 13.

(24) 圖 2-1、林邊溪沖積扇地形圖 資料來源: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十萬分之一地形圖〉,1984。. 一、氣候 林邊溪沖積扇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年均溫為 24.7℃,全年皆為生長季。年雨量高達 2,259.3 毫米,卻分配極不平均,約有 80% 的降雨集中於 5 月至 10 月,僅有 20%的雨量集中於 11 月至 4 月。(圖 2-2) 600. ℃. 毫米. 30. 500. 25. 400. 20. 300. 15. 年均溫24.7 ℃. 200. 10. 年雨量2259.3㎜. 100. 5. 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圖 2-2、民國 82 年(1993)至民國 99 年(2010)潮州測站平均氣溫雨量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1993-2010, 《氣候年報(地面部分) 》. 14.

(25) 二、地質與土壤 地質與土壤 林邊溪中上游地區地質屬中新世中期的潮州層,岩性以板岩和硬頁岩為主, 偶夾變質砂岩與板岩或硬頁岩的薄互層,以及薄層變質的砂岩,保水力不佳,故 山區的降雨多經河道匯集後流往平地,又因降雨強度大與河床坡度陡峭,導致河 水沖刷力大,使得河水常夾帶著大量砂石流往下游。 (經濟部中央地調所,2011: 12)(圖 2-3) 當林邊溪流出潮州斷層後,因坡度減緩、流量分散,於是河水挾帶的砂石, 從潮州斷層往下依粒徑大小逐漸堆積,於林邊溪下游麓山地帶形成沖積扇地形。 林邊溪沖積扇為第四紀全新世之沖積扇,以礫石、砂與泥為主要沉積物,形成扇 頂與扇央以礫石、砂的堆積為主,扇端以泥、砂的堆積為主的特色。(經濟部中 央地調所,1993:10)(圖 2-3). 圖 2-3、林邊溪沖積扇地質圖 資料來源:重繪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五萬分之一臺灣地質圖─枋寮〉,1993;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五萬分 之一臺灣地質圖─潮州〉,2011。 註:本圖為枋寮與潮州兩地質圖所接合而成,因兩圖作者在地層判斷上有所差異,故產生圖中山麓沖積層有不連續的情 況。. 15.

(26) 三、地下水分布 扇頂與扇央以礫石與砂為主的堆積、扇端以泥、砂的堆積為主的土壤分布特 色,也影響著此區地下水的分布。沖積扇的扇頂和扇央處的地下水入滲量大,當 河水大量入滲至地表下後,即形成地下伏流,並隨坡度的降減往扇端方向流動, 於扇端處以湧泉、自流井的方式流出,地下水資源豐富,部分地下水還成為東港 溪東南側支流的源頭。(楊萬全,2007:89). 貳、人文環境 在早期拓墾的過程中,水源的有無,通常決定了一個地區的開墾與否。林邊 溪沖積扇受到堆積物粒徑大小不同的影響,地下水資源的分布呈現,扇頂與扇央 為補注區、扇端為流出區的分布特性。上述地下水資源的分布特性,使得各區的 適耕情形不同,進而影響到林邊溪沖積扇的開墾先後順序,成為本區拓墾先後的 關鍵因素。 最早以林邊溪沖積扇作為主要生活空間的人群為平埔族鳳山八社中的力力 社與茄藤社,並選擇以最適合水稻耕作的扇端地區作為維生領域,以雙冬稻作的 農業作為主要的維生方式。(施添福,2001:47、56)在國家長期的重課與重役 的剝削下,力力社與茄藤社日益貧困,其為了紓解重困而逐漸釋出土地,透過(1) 社番典賣或招漢佃開墾、 (2)社番或社番立戶招漢佃入墾、 (3)漢業戶以貼納番 租或代番納課而招漢佃開墾、與(4)漢業戶招漢佃開墾荒埔四種方式,提供漢 人入墾此區的機會。 (施添福,2001:40、57-61)在上述背景之下,部分的閩南 族群與客家族群,於康熙 30 年代後,進入林邊溪沖積扇扇端地區開墾並形成聚 落。(施添福,2001:77) 乾隆 20 年代開始,朝廷陸續派力力社與茄藤社的熟番前往沖積扇扇頂地區 的谷口附近搭寮守隘,並派撥鳳山八社攜眷同居與配給隘埔,讓其自耕自食,乾 隆 55 年(1790)實施屯制,由於撥給八社熟番屯丁的養膳埔地多為番界外未墾 荒埔,因此加速力力社與茄藤社向番界外的扇頂地區集中,其生活領域亦由原本 的扇端地區逐漸移至番界外的扇頂地區。 (圖 2-4)在力力社與茄藤社生活領域漸 移至番界外的扇頂地區之時,由於社番在舊社時與閩南族群相處已久,因此當社 番進入番界外的扇頂地區後,即由屯弁或由佃首招閩南族群為墾佃進入扇頂地區 開墾。(施添福,2001:103-105) 16.

(27) 圖 2-4、力力社與茄藤社舊社與新社的位置圖 資料來源:航空測量及搖感探測學會,〈十萬分之一地形圖〉,1984;施添福,2001,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 東平原為例〉, 《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 ,頁 44。. 日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在自然環境條件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形成三種不 同的區域,呈現扇端地區散布客家聚落、閩南聚落和平埔聚落、扇央地區為無人 定居地帶與扇頂地區為平埔聚落和閩南聚落的聚落分布型態。(圖 2-5) 相對於已經有聚落形成的扇頂與扇端地區,扇央地區由於(1)河床高於平 地,故河水流經出谷口後,於扇央地區河水流路不穩定,常有河道改道與分歧的 情形,並導致雨季時常氾濫成災的情形發生; (2)枯水期極為乾旱,連人畜的飲 水皆極端缺乏; (3)地層為大小無數的礫石,且土層緊密,人畜無法開墾等原因, 呈現無人定居、拋荒的狀態。(鳥居信平,1936:5). 17.

(28) 圖 2-5、日治初期林邊溪沖積扇上的聚落分布 資料來源:航空測量及搖感探測學會, 〈十萬分之一地形圖〉 ,1984;臺灣總督府陸軍測量部, 〈臺灣堡圖〉 ,1904;施添 福,2001, 〈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 ,《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 91。. 参、小結 整體而言,日治初期的林邊溪沖積扇在自然環境條件與國家政策的影響下, 形成三種不同的區域: (1)呈現扇端地區散布客家聚落、閩南聚落和平埔聚落; (2)扇央地區為無人定居地帶;(3)扇頂地區為平埔聚落和閩南聚落的聚落分 布型態。 (圖 2-5)其中,扇央地區由於礫石遍布、地下水位低,不利民居與耕種, 僅可勉強種植甘藷、陸稻與豆類等旱作,其產量也因缺乏灌溉而產量極少,呈現 拋荒的狀態。(伊藤重郎,1939:217) 日治時期在一系列殖產興業的政策影響之下,拋荒的扇央地區成為利於提供 內地農民或資本家經營企業的國有地。因此,成為國有地的扇央地區,無疑地為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進駐此處開墾製糖農場的契機。. 18.

(29) 第二節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進駐 日治時期在萬隆農場旁形成的糖業移民聚落,導因於大正年間萬隆農場的開 墾事業才得以產生。日治初期為荒地的扇央地區,在臺灣總督府一系列殖產興業 的政策影響下成為國有地,隨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進入此區開墾萬隆農場。本節 以下將詳細介紹,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進駐林邊溪沖積扇開墾萬隆農場的過程。. 壹、開墾背景 在臺灣總督府殖產興業的目標之下,臺灣總督府於明治 28 年(1895)10 月 31 日以日令第 26 號發佈「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業取締規則」的第 1 條規定: 「手 上無證據,及山林原野之地契,算為官有地」,將未有所有權的山林原野收歸官 有。隨後於明治 29 年(1896)9 月至 10 月間,頒布「臺灣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 特別處分令」、「臺灣官有森林原野豫約賣渡規則」與「官有森林原野貸渡規則」 等三種法令規章,作為日本內地農民或資本家獲得山林原野經營企業的法律依據。 依據「臺灣官有森林原野及產物特別處分令」臺灣總督府可將官有林野放領(賣 渡)或放租(貸渡)給符合總督府經營意向的特定對象;依據「臺灣官有森林原 野豫約賣渡規則」總督府給予相當彈性的開墾土地申請面積和拓墾年限,並且將 其開墾成功的土地放領給申請者;「官有森林原野貸渡規則」則是作為租借官有 原野作為開墾、畜牧或植樹為目的之法規,並對借地面積、年限和土地使用方式 無所限制,上述三種法令規章讓日本內地農民和資本家,能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和 低廉價格,長期壟斷大片的森林原野。(施添福,1995:6-9) 明治 31 年(1898)兒玉源太郎就任第 4 任臺灣府總督,正值日本財政窘迫 而臺灣財政仍依賴國庫補助之時,兒玉源太郎為求臺灣財政獨立,即在就任總督 後,致力於臺灣糖業的改革。明治 34 年(1901)兒玉源太郎聘請新渡戶稻造就 任殖產局8局長。新渡戶稻造針對當時的臺灣糖業加以研究調查,並於同年 9 月 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其內容大致分為 4 大項:(1)本島糖業的現況、(2) 本島適合糖產的理由、(3)本島改良糖業之方法、(4)本島糖政上之急務。(森 久男,1980:384-386)新渡戶稻造對於當時臺灣糖業發展的情況作調查,並歸. 8. 民政局下的殖產部,於明治 31 年(1898)改為殖產局。 19.

(30) 納導致日本殖民臺灣後,臺灣蔗作面積逐漸年減少的原因9。並說明臺灣適合製 糖業發展的理由,作為臺灣總督府日後積極在臺發展糖業之有力論證。最後,提 出改善臺灣糖業之具體措施與當前急務的改善方法。(森久男,1980:384-386) 「糖業改良意見書」整合過往糖業改革的經驗與意見,擬出糖業政策及獎勵方法 的具體方案,使總督府的糖業改良政策和措施有較周延的藍圖;為國家權力介入 偏重發展以日本資本為主的糖業保護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論根據。 (涂照彥,1994: 58) 明治 35 年(1902)6 月 14 日臺灣總督府頒布律令第 5 號「臺灣糖業獎勵規 則」,並成立臨時糖務局為其執行機關,同月 19 日並頒布府令第 43 號「臺灣糖 業獎勵規則施行細則」,明確規定獎勵的規則。從「臺灣糖業獎勵規則」第 1 條 「對於從事甘蔗耕作者或砂糖製造者,在臺灣總督府認為適當的情況下,給予下 列有關的獎勵金費用:甘蔗苗費或肥料費、開墾費、灌溉費或排水費、製糖機械 器具費,並於必要時,會以現品或貸付的方式取代獎勵金。」、第三條「對於因 耕作甘蔗而開墾官有地者,無償借給之,全部墾成後,無償贈與」與第五條「因 耕作甘蔗而實施灌溉或排水工程者,無償借予官有地」的內容可知,總督府對於 製糖會社開拓新耕地給予鼓勵。(臺灣總督府,1902a:27). 貳、萬隆農場的開墾過程 在上述殖產興業的背景下,原本為荒地的扇央地區於「官有林野及樟腦製造 業取締規則」頒布後成為官有原野,當主張以自作方式解決原料問題的臺灣製糖 株式會社,在面對新式製糖場的龐大原料需求量之際,此處廣大未開墾的官有原 野地自然會吸引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注意。. 一、土地所有權的取得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明治 42 年(1909)依「糖業獎勵規則」請墾 1,929 甲 土地、明治 43 年(1919)依據「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請墾 504 甲土地、明治 45. 9. 新渡戶稻造歸納出,造成臺灣蔗作面積減少的原因為: (1)原本發展糖業地方的資本,在日本 殖民臺灣後回到中國而減少; (2)領臺之際的戰亂導致蔗園荒廢; (3)為了征討叛亂與建築鐵道 的勞力增加,使得蔗園勞力缺乏; (4)為防止土匪潛伏,禁止在道路兩旁種植甘蔗; (5)課稅苛 重; (6)製糖利益為糖商壟斷,生產者因工資高昂無利可圖;並認為上述原因屬於人為現象,可 用政策予以改善。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2004:200-201) 20.

(31) 年(1912)依「年期貸渡規則」請墾 1,202 甲土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從明治 42 年(1909)開始,在林邊溪中游地區請墾 3,600 多甲土地的開墾權。(表 2-4). 表 2-1、林邊溪中游地區官有原野地的拓墾情形 法源依據. 糖業獎勵規則. 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註 2). 年期貸渡規則. 開墾. 明治 42 年(1909). 明治 43 年(1910). 明治 45 年(1912). 許可日期. 8 月 30 日. 6 月 28 日. 4 月 24 日. 開墾. 大正 3 年(1914). 明治 44 年(1911). 成功期限. 8 月 29 日. 12 月 30 日(註 3). 開墾歷程. 13 年. 12 年. 實際開墾. 大正 12 年(1923). 大正 12 年(1923). 成功日期. 2 月 20 日. 8 月 11 日. 開墾. 共 24 筆土地. 許可的土地. 1929.1975 甲(註 1). 實際開墾. 共 57 筆土地. 共 67 筆土地. 成功的土地. 1463.1661 甲. 414.0283 甲. 不詳 不詳 不詳. 504.1776 甲(註 4). 1202.3073 甲. 不詳. 糞箕湖、新埤、建功. 佳佐、崙仔頂、様仔腳. 土地座落. 糞箕湖、打鐵 餉潭、檨仔腳、崙仔頂. 糞箕湖、建功、餉潭. (大字) 大字). 建功、巷仔內 昌隆、武丁潭. 巷仔內. 資料來源: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無償貸付所有權付與願許可ノ件〉,大正 12 年(1923)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第 3563 冊,第 5 號,永久保存,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許可地成功賣渡地代金納入報告(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大正 13 年(1924) ,《臺灣總督 府公文類纂》,第 3779 冊,第 1 號,永久保存,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註:1.依據「糖業獎勵規則」所開墾許可土地,於林野調查後面積增加為 2425.4822 甲,土地增加情形詳見附錄一。 2.「官有原野豫約賣渡」中的土地,原為萬巒庄李廷光於明治 34 年(1901)依「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請墾,明治 43 年(1910)讓渡給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3.原本「官有原野豫約賣渡」的開墾成功期限後因明治 44 年(1910)8 月暴風雨的影響,使得土地開墾受阻,因此 開墾成功期限延至大正 3 年(1914)12 月 31 日。 4.「官有原野豫約賣渡」許可地面積原為 504.1776 甲,後因林野調查面積更改為 414.0283 甲。 5.因文獻受損的緣故,使得部份資料不詳。. 二、開墾環境的改善 開墾環境的改善 獲得土地開墾權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在進行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的同時, 除了要面對自然環境上雨季易氾濫成災、旱季極缺乏水源且礫石遍布的挑戰之外, 21.

(32) 又因林邊溪沖積扇的扇頂和扇央地區為來義(ライ)社原住民出草的區域,所以 開墾過程中還需承受原住民出草的風險。例如:明治 45 年(1912)從事來義(ラ イ)社溪護岸工事的「室小平」及「佐佐木幸吉」在工寮睡覺時,被出草的來義. (ライ)社原住民殺成一死一重傷。(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129) 大正元年(1912)總督府為了改善林邊溪下游潮州、萬巒一帶聚落和田園受 到洪水氾濫的問題,於林邊溪上游完成大石堤工事,固定林邊溪河道往糞箕湖、 新埤方向流,使林邊溪右岸地區雨季洪水氾濫的情形改善。 (鳥居信平,1936:6) 大正 3 年(1914)南藩騷擾事件10過後,林邊溪上游地區的排灣族原住民逐漸歸 順,並且協助日後的築堤治水、埤圳興建等工程。(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 397)大正 10 年(1921)分別進行「林邊溪第 6 號水制堤尾修繕工事」與「林邊 溪水制災害復舊工事」等治水工程改善林邊溪洪水氾濫問題。(李文良,1998: 206) 在上述總督府治水工程與理蕃政策的完成後,大正 10 年(1921)萬隆農場 的開墾事業才總算開始得以著手進行。. 三、二峰圳11伏流水灌溉工程的興建 林邊溪發源於海拔 2,841 公尺的南大武山,由於上游地區地形陡峻,侵蝕及 山崩相當普遍,土壤淺薄且板岩和硬頁岩裸露地表,故集水區保水能力不佳,雨 季豐沛的降水在形成徑流後,即快速排入河床中,流入臺灣海峽;乾季時極少量 的降水,也在進入河道後,因河床上多石礫、透水性佳,而滲入河道下形成伏流 水12,於扇端處流出地表。因此,若欲開墾乾季極度缺乏水源的扇央地區,首要 的工作即為灌溉工程的興建。. 10. 浸水營事件,又稱為「南蕃騷亂事件」 ,為大正 13 年(1914) 至大正 14 年(1915) 南部排 灣族與日本武裝部隊之間發生的激烈衝突事件。日治時期,總督府自明治 42 年(1909)起,推 行「五年理蕃計畫」,透過推進隘勇線與討伐的手段,達到沒收原住民的槍械,也就是所謂廓清 蕃地的目標。至大正 13 年(1914) 年中,已完成北部泰雅族的武器清繳,總督府下令將目標轉 移到南蕃。然而,在對於浸水營古道的力里社與姑仔崙社進行武器收繳工作時遭到強烈的抵抗, 日軍最後派遣軍艦轟炸山區的抗軍,並從各地調派支援,直到次年一月戰火才平息。 (臺灣總督 府警務局,1938:397) 11 伏流水灌溉工程以大正 10 年(1921)就任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命名為 二峰圳。(伊藤重郎,1939:218) 12 伏流水(under flow water or riverbed water)屬於地下水面以下的自由地下水,水理上與河水 相連結為河水乾枯時,於河道底部或側面砂礫層等透水性良好的地層中流動的水,因不見於地面, 故稱為伏流水,其作用如河水分流,於河川下游處與河面水匯流。 (楊萬全,1993:206) 22.

(33)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自明治 42 年(1909)取得林邊溪沖積扇官有原野的開墾 權後,即致力於水源的調查。直到大正年間因總督府林邊溪上游山區的理蕃政策 成功,才得以深入山區作詳細的水源調查。大正 8 年(1919)鳥居信平等人在臺 灣製糖株式會社的委託下,進入林邊溪上游地區作水源調查工作。(鳥居信平, 1936:8) 萬隆農場計畫以輪種的方式每年種植 700 甲甘蔗、1000 甲後期水稻與 300 甲雜作,估計旱季(約 11 月至隔年 4 月)蔗作的需水量為 0.81m3/sec、雨季(約 5 月至 10 月)後期稻作的需水量為 2.94m3/sec,因此原本旱季的降水量不足以應 付旱季蔗作與後期稻作的需水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3,第 7164 冊第 1 號)故萬隆農場開墾的首要之務,即是解決旱季水源不足的問題。經調查後發現, 林邊溪上游的支流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社溪(ライ溪)匯流處,旱季時 伏流水量大,平均每個月約有 0.8m3/sec 的流量,足以提供旱季蔗作所需的水量。 鳥居信平考慮到林邊溪河床多石礫、透水性良好且乾季時伏流水多的特色,計畫 在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社溪(ライ溪)會流處建立地下堰堤,利用河道 下的伏流水灌溉農場。(表 2-2)(圖 2-6). 表 2-2、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社溪(ライ溪)會流點流量與計畫取水量 月份. 流量. 伏流水量. (m3/sec) ). (m3/sec). 1月. 0.42. 0.84. 2月. 0.22. 3月. 月份. 流量. 伏流水量. (m3/sec) ). (m3/sec). 7月. 4.20. -. 0.70. 8月. 5.60. -. 0.22. 0.70. 9月. 5.60. -. 4月. 0.56. 0.98. 10 月. 4.20. 5.60. 5月. 0.98. -. 11 月. 1.96. -. 6月. 3.64. -. 12 月. 0.70. 0.98. 資料來源: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埤圳新設工事竣功報告〉 ,大正 12 年(1923)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第 7164 冊,第 1 號,15 年保存,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23.

(34) 圖 2-6、二峰圳伏流水灌溉系統圖 資料來源:鳥居信平, 《伏流水利用に依る荒蕪地開拓=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萬隆農場創設竝に其經過=》 ,日本農學會第七 回大會演講集,1936 年,頁:9。直接引自鍾瑾霖,1998,〈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頁 81。. 24.

(35) 二峰圳伏流水灌溉工程是由埋在河道下約 10 公尺的地下堰堤,截取和收集 林邊溪上游的伏流水,利用水源地與灌溉地的高度差而重力引水,透過導水路將 水源引到農場,再藉由三條幹線與支線將水送至農場各處,使得比湧泉區高的扇 央地區,於旱季時有水源可灌溉約 2,483 公頃的農地。 (鳥居信平,1936:10) (圖 2-6)由於灌溉工程的地下堰堤位於山區排灣族原住民的生活領域,因此若要興 建灌溉工程必須獲得排灣族原住民的同意。 大正 10 年(1921)1 月 15 日鳥居信平、潮州郡的郡守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 的董事連袂前往林邊溪上游山區,與 50 多位排灣族的頭目說明灌溉工程的重要 性,說服其同意水源的使用與提供勞力興建灌溉工程; (鳥居信平,1936:8)隨 後,於同年 6 月 15 日舉行開工典禮,進行二峰圳伏流水灌溉系統的興建,由於 6 月至 10 月為雨季的緣故,故僅進行建設搬運建材的道路、採購建材和挖掘輸 水路的工程;於 11 月旱季河床乾涸時開始,即進行地下堰堤的工程,運用開鑿 工法從河床往下方挖掘,於河床下深 7.27 公尺處,埋設長 327.6 公尺的梯形地下 堰堤;(圖 2-7)大正 11 年(1922)年 1 月開始,進行水源挖掘工程的剩下隧道 工程與堆砌卵石等工程;同年 6 月通水測試成功後,即進行區域內的灌溉水路工 程。 (平野久美子,2009:87-88)直到大正 12 年(1923)5 月,二峰圳灌溉工程 才告完成。(伊藤重郎,1939:218). 圖 2-7、二峰圳地下堰堤配置與水文地質剖面圖 資料來源:重繪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7, 《以集水廊道開發水資源之可行性研究》,頁 10。 註:地下堰堤結構主要包含梯形堰堤、半圓形集水暗渠、進水塔與拱形導水隧道四大部份,透過在河道下由東向西 100 分之一坡度配置的梯形堰堤蒐集伏流水後,透過高度差將水引至圖中 B 點的半圓形集水暗渠,接著流入進水塔,與 拱形導水隧道,透過拱形導水隧道流到萬隆農場內的幹線與支線灌溉農田。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7:10-11). 25.

(36) 四、農場土地的改良措施 林邊溪沖積扇扇央地區為河流氾濫時所形成的沖積層,地表遍布礫石,其厚 度可達數 10 公尺且土層緊密。因此,除了須加強旱季時灌溉水源的取得之外, 還需進行地表土壤的整地工程。 在二峰圳伏流水灌溉工程進行的同時,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亦著手從事萬隆農 場地表土壤的整地工程。首先,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農場內設立簡便的事務所; 13. 其次,劃定每區面積約 3 甲的耕作區,並沿著灌溉幹線設寬 9 公尺的「幹線道. 路」 、沿著灌溉支線設寬 5.5 公尺的「支線道路」與沿著區劃線設寬 3.6 公尺的耕 作道路。 (萬隆農場,1992:7)道路和耕作區劃設完成後,運用人力撿拾各耕作 區裸露在外且直徑超過 3 吋(7.5 公分)的石塊,並將撿拾完的石塊沿著區劃線 放置,以作為灌溉工事中的水路之用,平均一甲地可收集 3.5 立坪的石頭。(萬 隆農場,1992:7)耕作區地表石塊大致撿拾完畢後,運用牽引機鋤起與耙耮。 初始使用 75 匹馬力ペスト型的牽引機(トラクター)14,但由於土層過硬,後來則 使用 200 匹馬力蒸汽犁引擎牽引閘刀(ナイフアー),深入土層約 60 公分處,把 土層切成塊狀後,用一般的板犁(モールドボードプテウ)犁起,再運用人力撿拾 或鋤起的石塊或雜草木,最後鋤入綠肥及堆肥以變成耕地。. 参、萬隆農場開墾的成果 二峰圳伏流水灌溉工程藉由沖積扇高度落差的地形條件,運用重力的引力運 送伏流水至扇央地區,使得扇央地區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得以進行。大正 11 年 (1922)6 月二峰圳通水測試成功後,即於農場苗圃培育蔗苗,進行植蔗作業, 大正 12 年(1923)6 月進行採苗,並將蔗苗移植至農場的耕作區耕種,至此萬 隆農場的開墾事業才告完成。(伊藤重郎,1939:219) 從二峰圳灌溉面積與蔗作成績可知,費時 2 年的萬隆農場開墾事業可說是成 功的。從二峰圳的灌溉區域可知萬隆農場面積有 2483.5 甲,涵蓋的區域包含萬. 13. 木造的事務所於萬隆農場開墾時期為日本人的員工宿舍,並且管理二峰圳與農場的興建相關 事宜,現今事務所僅剩一棟為臺糖公司萬隆農場的辦公室。 14 蒸汽犁(スチームプラウ,Steamplough,俗稱火犁)是以左右兩臺 100 至 200 匹馬力的蒸汽 四輪機關車、鐵索等左右交互牽曳犁,以便耕鋤、碎土或從事其他整地作業。 (佐藤吉治郎,1926: 41)蒸汽犁適用於廣大平坦且缺乏勞力的大規模蔗園使用,優點為效率高且節省人力與畜力,並 可在堅硬的土層深耕;缺點為需投入大量資金購買機械、燃料與開闢供蒸汽犁運行的大條道路。 (金子昌太郎,1912:297-300) 26.

(37) 巒庄佳佐和新厝、潮州庄崙子頂和四林、與新埤庄糞箕湖和南岸等地,除了灌溉 水路及道路用地 46 甲,與不可能開墾的原野 120 甲,共計 166 甲土地之外,其 餘 2317.5 甲土地全部開墾完成。 (表 2-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3,第 7164 冊第 1 號)蔗作成績方面,萬隆農場的蔗作面積與收穫量從大正 11 年(1922) 的 75 甲與 1,167 千斤,於大正 13 年(1924)增加為 663 甲與 25,513 千斤。(表 2-7)產糖量方面,也從大正 11 年(1922)的 1,103 擔於大正 13 年(1924)增加 為 25,789 擔。(表 2-4). 表 2-3、大正 12 年(1923)二峰圳的灌溉區域 各地目別的土地面積( 各地目別的土地面積(甲) 灌溉區域. 區域內面積(甲) 田. 畑. 原野. 其他. 崙子頂. 6.0. 182.1. 55.0. 9.2. 228.3. 四林. 1.3. 424.6. 62.9. 12.1. 500.9. 佳佐. -. 222.7. 70.7. -. 293.4. 新厝. 97.4. 377.2. 16.0. 7.6. 498.2. 南岸. -. 114.5. 62.8. 2.4. 179.7. 糞箕湖. -. 19.9. 763.1. -. 783.0. 合計( 合計(甲). 104.7. 1317.0. 1030.5. 31.3. 2483.5. 百分比( ) 百分比(%). 4.2. 53.0. 41.5. 1.3. 100. 高 潮州庄 雄 州 萬巒庄 潮 州 新埤庄 郡. 資料來源: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埤圳新設工事竣功報告〉 ,大正 12 年(1923)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第 7164 冊,第 1 號,15 年保存,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註:開墾許可地大部分為原野地,其中約有 4 百甲地開墾為畑地,因此實際上畑地約佔總面積的 7 成。. 表 2-4、大正 11 年(1922)至大正 15 年(1926)萬隆農場蔗作成績 年度. 1922 年. 1923 年. 1924 年. 1925 年. 1926 年. 蔗作面積( 蔗作面積(甲). 75. 175. 663. 580. 495. 收穫量( 收穫量(千斤) 千斤). 1,167. 5,666. 25,513. 23,360. 20,107. 製糖率( ) 製糖率(%). 9.45. 10.01. 10.10. 10.63. 10.96. 產糖量( 產糖量(擔). 1,103. 5,672. 25,789. 24,831. 21,073. 資料來源:伊藤重郎,1939,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史》 ,頁 220-221。. 27.

(38) 肆、小結 日治時期在一系列殖產興業的政策影響之下,拋荒的扇央地區成為利於提供 內地農民或資本家經營企業的國有地。因此,成為國有地的扇央地區,無疑地為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進駐此處開墾製糖農場的契機 明治 42 年(1909)開始,臺灣製糖株式會社依「糖業獎勵規則」、「官有原 野豫約賣渡」與「年期貸渡規則」等法規陸續請墾林邊溪中游 3,600 多甲土地的 開墾權,隨後在總督府林邊溪治水工程與理蕃政策的完成後,於大正 10 年(1921) 開始進行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 由於乾季的降水不足以應付旱季蔗作與後期稻作的需水量,故萬隆農場開墾 的首要之務,即是解決旱季水源不足的問題。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利用林邊溪河床 多石礫、透水性良好且乾季時伏流水多的特色,在朋地溪(プンテイ溪)與來義 社溪(ライ溪)會流處建立地下堰堤,利用河道下的伏流水灌溉農場。二峰圳興 建的同時,亦需要從事撿拾農場土地中的礫石等土地改良的措施,直至大正 12 年(1923)萬隆農場的開墾事業終告完成。. 第三節 糖業移民聚落的形成過程 要將原為礫石遍布且不利民居與耕種地扇央地區開墾成製糖農場,無論在墾 荒或植蔗的過程中,都需要許多的勞力,因此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正 10 年 (1921)開始,即陸續的招募移民前往萬隆農場幫忙開墾事業,招募的勞力可分 為三部分:排灣族原住民、中國福州農業移民與本島的糖業移民。. 壹、農場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 農場開墾初期的排灣族原住民勞力 在二峰圳伏流水灌溉工程之前,大正 10 年(1921)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前往 林邊溪上游山區,與 50 多位排灣族的頭目說明灌溉工程的重要性,並承諾每月 對各部落的頭目獻納 5 至 30 圓不等的管理費和米酒 4 斗,說服其同意水源的使 用與提供勞力興建灌溉工程。(平野久美子,2009:97) 所招募到的原住民勞力,平時勞工們居住在山下會社搭建的臨時工寮內15, 15. 工寮位置約位在現今臺糖公司萬隆農場辦公室旁,現今當時排灣族居住的工寮已經不見,僅 剩當時會社幹部(日本人)所居住的木造宿舍一棟(即為萬隆農場辦公室)。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According to 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if the observed region has size L, an estimate of an individual Fourier mode with wavevector q will be a weighted average of

There are existing learning resources that cater for different learning abilities, styles and interests. Teachers can easily create differentiated learning resources/tasks for CLD and

Last time, teacher took me to a herbal tea shop, which is decorated in Chinese style, with some golden gourds holding the herbal tea. Teacher bought me a cup of ‘sugar cane and

• Thresholded image gradients are sampled over 16x16 array of locations in scale space. • Create array of

The share of India & Taiwan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discussed how world export-import market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data shows us that the business between these

After 1995,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changed a lot in Taiwan, the cost of employee and land got higher and higher,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Taiwan faced to

Based on the 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resources and lodging industry in Taiwan, this paper conducts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