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主要從國外兩稅合一的相關理論與實證文獻,藉由歐洲國家採行兩稅 合一之演進,來探討此一制度對經濟的影響效果,分別從兩稅合一稅制對公司 股利政策及股價變動、公司資本結構及融資決策、未分配盈餘加徵所得稅及其 他層面等面向之影響,來瞭解及歸納各文獻的分析實證結果。

第2.1節 與公司股利及融資政策之相關文獻

一、 對公司股利政策之文獻

King (1974) 的理論分析發現,股利的發放會受稅負影響,股利所得與股利 支付率呈單調遞減的函數關係。此乃所得稅在量能課稅下採累進課徵,因此高 股利所得將承擔較重的所得稅,而當股利所得相較於資本利得的稅負為重時,

公司會選擇配合減少股利的發放,而兩稅合一消除重複課稅的結果,使股利所 得的稅負減輕,因此股利支付率上升。反之,在兩稅獨立下,公司的盈餘分配 會使投資者必須承擔在公司及投資者階段兩次所得稅負,若公司將盈餘保留,

則僅須負擔公司所得稅,因此稅負對股利政策的影響將更明顯。

Poterba & Summers (1984a) 以 1955 年至 1981 年間的英國資料,在探討股利 稅負改變後,投資人對股利及資本利得相對評價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稅負 對股利收益與市場報酬的均衡關係確實存在影響力,換言之,兩稅合一制度降 低股利的實質稅負,因此明顯降低投資人對股利報酬所要求的名目報酬率。在 兩稅合一後,對證券報酬、股利支付率及公司的投資行為都會造成影響。

Amoako-Adu (1983) 與 Amoako-Adu、Rashid & Stebbins (1992) 以加拿大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稅合一為研究對象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兩稅合一對高股利及低股利的分配其在 股價上的影響效果並不相同,高股利的分配有顯著的增加,但低股利分配的則 無顯著變動。其認為此結果可能來自兩稅合一後使股東個人所得稅增加了股利 所得的可扣抵部分,而在企業股利發放政策對股價的影響上,高配股企業即使 減少股利發放,對原有的股東報酬率也能維持甚至增加,但低配股企業因係以 股票評價 (stock appreciation)方式維持其股東報酬率,因此其股東因兩稅合一所 得到的好處有限。此與Naranjo et al. (1998) 在探討兩稅合一對股利的發放影響 結論相同,在兩稅合一後,股利率愈高的股票皆被要求更高的股票報酬率,即 使風險調整後的股票報酬,亦隨著股利發放的增加而增加。

Prevost et al. (2002) 認為公司在有效稅率與股利發放率較高時,將可提升兩

稅合一之可扣抵稅額現值。因在較高的有效稅率下,代表公司發放的股利所附 含的可扣抵稅額較大,對於股東有利,進而增加公司發放股利的誘因。Marsden, et al. (1994) 也認為,公司的股利發放率與可扣抵稅額有關,即兩稅合一制下的 租稅利益,視公司的股利發放率與所得稅稅率而定。

Pattenden & Twite (2008) 以澳洲 1982 年至 1997 年的資料 (1987 年起由傳 統獨立課稅制改採設算扣抵的兩稅合一制),進行租稅與公司股利政策的 logit 迴歸分析。研究發現,租稅稅負與公司股利發放呈正向關係,同使也影響投資 者在股票的購買行為;另外,公司的股利發放與經濟成長率亦呈正向變動關係,

經濟成長率愈高則股利發放愈多。Wang and Guo (2011) 以 2005 年中國調降股 利稅負的資料進行分析。亦得到相同之研究結果,證實稅負輕重對公司股利政 策有重要的影響力。

盧育仕 (2000) 以上市公司 (排除金融、保險業) 的資料為分析對象,採臺灣 1998 年兩稅合一實施前兩年 (1996 年與 1997 年) 及開始實施後兩年 (1998 年與 1999 年) 的兩組資料,對其年度的平均股利支付率做成對的樣本 t 檢定,來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試兩稅合一實施後股利支付率的變動情形,亦分別對現金股利支付率、盈餘配 股率做成對樣本檢定。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稅合一實施之後,公司增加發放現 金股利,但盈餘配股率則呈現減少的趨勢。另外,在多變量迴歸模式的實證結 果,稅額可扣抵比率對現金股利或盈餘配股之發放有顯著的正相關,在一限定 範圍內,當可扣抵比率愈高時,為使股東可獲得更多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權 利,股利發放率會因而愈高。另在電子產業公司的實證結果指出,兩稅合一使 公司增加現金股利並減少股票股利的發放,現金股利的增加,符合兩稅合一減 少重複課稅之目的,因而會增加股利之預期,但股票股利不因有可扣抵稅額而 增加。而在非電子產業公司方面,兩稅合一的實施對於現金股利及股票股利的 影響都不大,無法符合增加股利之預期。

汪瑞芝與陳明進 (2004) 以 1994 年至 2001 年之 744 家上市公司 (排除金融及 保險業、非曆年制公司) 進行股利政策之研究。經實證結果,兩稅合一的實施 使現金股利發放率增加,但其影響可能來自平衡股利政策的推行,當取消平衡 股利政策及股票股利緩課時,盈餘配股發放率可能因而減少 (轉引自洪榮華、

曾子耘、林聖傑,2006:137)。

洪榮華、曾子耘、林聖傑 (2006) 以 1994 年至 2001 年為研究期間 (分為兩稅 合一前、後各四年),並以臺灣證券交易所各產業 (排除金融、保險業) 的 150 家 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由於資料是跨公司及跨年度的型態,因此採用結合時間 序列及橫斷面的迴歸方式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兩稅合一的實施使現金股利支 付率顯著增加,但在股票股利支付率上,則因兩稅合一的實施而顯著減少。

二、 對公司融資決策之文獻

Boadway & Bruce (1992) 分析兩稅合一對於小型經濟體系的影響,發現當投

資人在內部資金、發行新股和舉債之間做選擇時,兩稅合一會移除租稅在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融資決策的影響力。而Gravelle (1992) 使用經濟計量模型來探討美國如果採用 兩稅合一制度將會造成何種影響,而其模擬結果發現兩稅合一將減少公司的負 債權益比率 (轉引自吳健偉,2004:10)。

Monkhouse & Warburg (1993) 針對澳洲的兩稅合一制度,將原有的資本資 產定價模型 (capital asset-pricing model,CAPM) 進行修正。研究發現,在考慮 兩稅合一下的 CAPM,因公司所得稅可扣抵個人所得稅,會較原採行獨立課 稅制度下的 CAPM 還小,此代表在兩稅合一制度下,公司的權益融資成本較 小。

Bellamy (1994) 討論了當採行兩稅合一後對公司決策的影響。他的研究結 果發現,兩稅合一會改變公司的融資評估基準,亦即融資所考量的公司利潤定 義,會從獨立稅制下的追求稅後利潤最大化,演變為兩稅合一稅制下的追求稅 前利潤最大化;因此可知合併稅制的實施,將改變公司的融資條件及決策 (轉 引自吳健偉,2004:1)。

Sorensen (1995) 分析兩稅合一對公司資本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公司所 得稅與個人所得稅的獨立課稅,容易使公司用負債融通來替代股權融通,另外 因重複課稅的現象亦會造成公司整體儲蓄投資的水準下降;兩稅合一的實施,

將降低公司的資本成本,進而改善公司的負債比重,而公司因提高股利發放比 率,而同時減少保留盈餘。Thomas et al. (1996) 也認為,因兩稅合一的實施,

會減少股東所需繳交的股利稅、降低權益融資成本,因此將使公司增加權益融 資的使用。

Schulman, Thomas, Sellers & Kennedy (1996) 以多元迴歸模型分析探討紐西 蘭及加拿大兩國實施兩稅合一對其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紐西蘭在 1988 年實 施兩稅合一,研究樣本為1982 年到 1991 年;加拿大則在 1972 年實施兩稅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一,研究樣本為1968 年到 1977 年。探討兩稅合一因素的虛擬變數、有效稅率、

公司規模、資產結構、股市指數及未預期通貨膨脹率對負債比率的影響 (轉引 自劉明衢,2004:32)。研究結果發現,紐西蘭與加拿大實施兩稅合一制度後 皆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負債比率,但加拿大在兩稅合一制度中增加對證券資本利 得課稅,故削弱降低負債比率的效果。

Twtte (2001) 研究澳洲實行兩稅合一後的公司負債比率變動情形。他分析指 出,總體負債水準會下降,且負債水準下降的程度依公司的有效稅率有關 (轉 引自吳建偉,2004:10)。而 Pattenden (2006) 則使用貝氏選擇法 (Bayesian selection methods) 探討澳洲公司資本結構,在實施獨立課稅制與設算扣抵制下的選擇差 異。實證結果顯示,澳洲 1987 年由原本的獨立課稅制改採設算扣抵制後,明 顯減少了公司舉債的租稅誘因;另發現邊際稅率與舉債的變動關聯性上,獨立 課稅制下關聯性較大,而在設算扣抵制下之關聯反而較小甚至毫無關聯。

林韋妤 (1999) 依據 Jorgenson (1963)資本使用者成本的概念,並參考 Benge (1997) 的理論模型,認為租稅政策都會透過資金成本、折舊及資本與勞動的相 對價格影響資本使用者成本,進而影響廠商之投資意願。研究結果顯示,公司 與非公司之間資本使用者成本不同的程度,應視資本利得稅率的大小而定。故 若政府欲矯正公司與非公司之間組織型態的扭曲時,應對資本利得免稅;政府 不應對廠商有過多的補貼,若其補貼超過了廠商所投資的金額,在現行兩稅合 一的制度之下,提高資本利得稅率及個人所得稅率等租稅政策的改變,實質上 可能造成廠商之資本使用者成本的提高。但若是政府在合理的範圍補貼之下,

則配合全部設算扣抵法及保留盈餘稅的實施,無論是提昇資本利得稅或是個人 所得稅,都會降低廠商之資本使用者成本 (林韋妤,1999:55)。

劉明衢 (2004) 根據 1993 年至 2002 年間所選取的 247 家樣本公司,探討在 兩稅合一實施前後之負債比率的變化,以及有效稅率、現金股利率和獲利率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負債比率間的交叉影響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稅合一後,公司的負債比率將 會下降;同時,兩稅合一前後有效稅率與負債比率均呈正向關係,而現金股利

負債比率間的交叉影響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稅合一後,公司的負債比率將 會下降;同時,兩稅合一前後有效稅率與負債比率均呈正向關係,而現金股利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