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另也希望此研究能對臺灣的國防科技工業作一借鏡,在臺灣比較多人去關心經濟的 問題,較少人去關心國防的問題,尤其是國防科技工業的問題。中共重視經濟的問題,

也會重視國防安全的問題,中共的「軍轉民」國防科技工業是將兩個問題整合再一起,

使兩個議題解決後能彼此相輔相成,使軍事與經濟能融合在一起。臺灣的國防科技工業 可否由中共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整合歷程得到借鏡,使臺灣的國防科技工業能有所提 升。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 中國大陸相關研究

中共對於國防科技工業可謂相當重視,相當多的著作都在探討如何提升中共的國防 科技工業,尤其是國防科技工業出版社出版許多的著作論述,以下就重要文獻作探討。 

1. 2003 年孫廣運在《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與發展問題》書中指出國防科技工業是 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標誌。對於國防科技工業的改革由江澤民對國防 科技工業改革的觀點出發。在改革上偏重國防科技工業制度面,法律面,管理面的改 革。

2. 2005 年《江澤民國防科技工業建設思想研究》指出江澤民「三個代表」思想在國防 科技工業的運用。江澤民的國防科技工業思想中重點如下,一、軍轉民政策的寓軍於 民的思想。二、優先發展高技術武器裝備。三、軍工能力啞鈴型。四、自立更生但與 國際合作。五、國防科技工業市場經濟管理和競爭機制。江澤民的國防科技工業思想 對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政策有重大的影響力。

3. 2006 年吳運平、趙心力、趙俊傑在《新中國國防科技體系的形成與發展研究》書中 指出中共國防科技體系形成與發展歷史歷經五個歷史階段:探索創建,發展壯大,整 頓調整,戰略轉變和改革創新。在國防科技體系未來思考,書中提出國防科技工業的 未來將著重於信息技術發展、軍轉民政策的推行,重大科技計畫的推行,國防科技的 創新。

4. 2010 年解放軍軍械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福元在「國防科技工業‐競爭力提升方略 論」書中提到國防科技工業是國家贏得軍事對抗及市場競爭的重要支柱,與發達國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比,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存在著差距大、效益差、供給能力弱的問題。因此提出三 個提升國防工業提升競爭力的方略,一是自主創新,第二是組織變革、第三是促進競 爭。進一步歸納張福元對中共國防科技工業政策的建議就是:一、軍品「軍轉民」的 政策,二、重大科技發展計畫,三、國防科技工業組織變革,四、引進市場經濟制度。

期待這改革方式提升中共國防科技工業競爭力,達到強國的目的。

綜合中國大陸學者的研究,中共對於國防科技工業制度缺失有深入的探討尤其是三 線軍工企業效能的探討,對於改革有統一的看法,就是一、軍品軍民結合的改革。二、

國防科技工業結構體制改革。三、重大科技計畫發展。四、國防科技市場經濟作用導入。

中共重視國防科技工業的目標在建立能獨立自主創新發展尖端科技武器裝備的國防工 業,達到解放軍現代化的目的,使中共的武器裝備不需依靠國外武器技術。 

(二) 臺灣相關研究

臺灣對於臺灣或大陸的國防科技工業探討研究相對少,大部分是探討中共軍力現代 化,不過中共軍力現代化與國防科技工業政策密不可分。從其中可以探討中共的國防科 技工業政策。以下就臺灣專家學者針對軍備國防科技工業的研究論述作探討。 

1. 賴岳謙博士指出一個國家若是將過多的資源用於軍事目的,而不是用於創造財富,終 於耗虛國力,產生嚴重的經濟衰退,進而影響到其軍事實力與國際地位。例如蘇聯就 是這樣的例子。中共在改革開放前也是重視,「重視重工業、輕視輕工業」、「國防優 先」,後來中共軍轉民的政策,正印證理論部分經濟力與軍事力的關係、軍事工業與 經濟發展的關係。10

2. 丁樹範博士指出市場及全球化對中共國防科技工業的影響。尤其是全球化的影響,加 速中共更容易獲得軍民兩用技術,並可刺激中共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就負面影響來說,

全球化也會影響中共國防科技工業民品生產。中共必積極面對,化不利為有利。

3. 蔡明彥博士指出從冷戰後,中共的武獲政策是三管齊下,外購、合作研發及生產,自 製。俄羅斯、以色列為中共重要的科技技術來源。對於中共軍力現代化是否成功認為

       

10 賴岳謙,<軍購與軍事工業─制度研究─以法國為例>,

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00401/20000401-6.pdf,摘錄於 18 October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有三項變數影響中共軍力現代化。第一是中共軍文領導人是否將國防現代化列為優先 政策,第二、未來中共經濟是否穩定成長,提供中共軍力現代化財政支持。第三、中 共軍事與民間部門是否持續追求科技創新,提升工業基礎。若是以上三項變數都是朝 正面發展,則中共的現代化將呈現穩定成長,或是跳躍式發展。若是三項變數未來同 時或是各別朝負向發展,則會導致解放軍現代化腳步停滯,整體軍力處於落後的局 面。

4. 2009 年《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黃俊銘指出中共國防工業進行三波的體制改 革。認為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在一般產業的支持下,國防科技工業的尖端科技性質,

不但是「領頭羊」,更是回饋一般民間工業的「沃土」。中共以經濟「放空」美國為首 的西方世界,中共維持穩定成長的國防工業。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正等待美國的「下 降曲線」與中共的「上升曲線」交叉,胡錦濤「永不稱霸」的宣示,屆時只是一句謙 讓的話。11

綜合臺灣專家學者的看法,中共的「軍轉民」政策符合軍事工業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是正確的轉變。加上全球化縮短中共國防科技工業獲得軍民兩用技術期程。隨著中共經 濟實力的上升,中共的國防科技成穩定的發展。若是沒有特殊的狀況發生影響中共經濟,

中共國防科技工業未來將可持續穩定發展。 

其他國家相關研究 

1. 伊凡‧費根堡(Evan A. Feigenbaum)《中共科技先驅‐從核子時代到資訊時代的國家安 全與戰略競爭》指出1950 年到 2000 年國防科技研發戰略的轉變。特別提到中共的 技術民族主義,技術民族主義就是中共科技自立更生的主義。在技術民族主義下,中 共相當重視國家計畫,例如863 計畫。中共一心想要擺脫外援,成為全球技術創新與 製造的領導者,但是中共技術上的落後,使中共必須不斷的妥協,引進國外技術。結 論中提到,中共是否能成為世界強國,完全取決於技術水準。中共已發展出的戰力已 漸漸能壓制臺灣。但是中共若是想成為高技術領先的國家,中小企業的成長是決定的 因素。另外中共必須摒棄過去發展戰略技術、本土化和謀求技術轉移的方式。只要中

       

11 黃俊銘,<中國國防工業的狀況及展望>,《崛起東亞-聚焦新世紀解放軍》(臺北:勒巴克公司,民國 98 年 9 月),頁 23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仍依據歷史來訂定未來的政策,中共無法實現技術領先國家的夢想。12

2.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內容提及中共軍 隊的現代化,對於中共軍隊體制的改變有深刻的敘述,在書中提出中共國防科技工業 從1978 年歷經多次國防科技工業改組都代表中共在意圖尋求更合理及更佳的效率,

然而,每一次的改組也代表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未達到所期望達到的目標。13中共的 軍事科技存在著嚴重的弱點,主要問題是中共欠缺與國際武器裝備生產者接觸的機會,

要提升科技水準,是要進行研討會。另一方面中共自己訂定的軍備「自立更生」政策,

也是造成中共缺少與國際軍事科技術交流的原因。14作者認為中共國防科技工業要朝 私有化發展,裁撤總裝備部及國防科工委,建立起真正的市場競爭機制。15

3. 2004 年,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由 EVAN S. MEDEIROS 的<分析中國 的國防工業和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影響>,作者認為中共國防科技工業在80、90 年 代多次的改革失敗已經開始帶來成效,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財務改善不再損失,開始 生產新武器且品質有所提升。中共的國防科技工業對於解放軍的現代化越來越佔有舉 足輕重的角色。

4. 2005 年,美國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由Evan S. Medeiros,Roger Cliff,Keith Crane,James C. Mulvenon 的<中國新方向的國防工業>報告中指出,四個因素可以 影響在中共進展的國防科技工業。第一、在政府逐步增加國防採購有正面影響國防科 技工業輸出。第二、國防科技工業的商業化,第三、中共國防科技工業從俄羅斯和以 色列獲得武器技術和技術專長。第四、組織和政策改革的,激勵管理者提高效率,提 高他們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5. 2010 美國國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0 年中國軍力及安全報 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 提到中共的國防工業受益於整合迅速擴大民營經濟和科學技術部門,特別是能與外國

       

12  Evan A. Feigenbaum 著,余家玲、方淑蕙譯,《中共科技先驅-從核子時代到資訊時代的國家安全與戰略 競爭》(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民國 95 年 5 月),頁 257。

13 沈大偉,《現代化中共軍力-進展、問題與前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2003 年),頁 357。

14 沈大偉,前揭書,頁 374。

15 沈大偉,前揭書,頁 37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技術交流。有關國防研究項目整合至中共的民營經濟,並融入全球生產研究與發展(R

&D)鏈中。16中共的國防工業部門生產和資源分配似乎有利於導彈和太空系統,其

&D)鏈中。16中共的國防工業部門生產和資源分配似乎有利於導彈和太空系統,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