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國小英語課程的環境背景

第二節 新加坡

與台灣零時差的新加坡,原是馬來半島南端,一個杳無人煙的小島。新加坡 古名淡馬錫(Tumasek),位於東南亞馬來半島的南端,扼守麻六甲海峽,由於地 理位置極佳,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英國人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在 1819 年將新加坡闢為商埠,作為歐洲商船到東亞必經口岸,日後移民逐年增加(柯新 治,2003:229)。新加坡在 1965 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獨立之後,便在人民行動 黨的執政下,使新加坡從一個默默無名的小漁村發展為東南亞最先進的經濟體。

新加坡原是不毛之地,沒有自然資源,人口稀少,土地面積又小,四面環海,

只有北面以長堤和馬來半島相連接。開埠早期是個小漁村,因地理位置優越,漸 漸發展成為東南亞土產的集散中心,成為繁忙的商埠。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建置了 基本設施,引進英語教學,並且建立一套法治系統及行政制度,採取自己放任的 經濟政策,加上外來移民的辛勤工作,新加坡於是發展為繁榮的轉口貿易港。直 到1965 年獨立以後,政府才立定計畫,進行工業化;接著,逐漸淘汰勞力密集 工業,轉型為高技術、高附加價值的科技工業(柯新治,2003:251)。

茲將新加坡國家基本資料詳列如下:

表4-2-1 新加坡共和國基本資料表

自 然 人 文

位於赤道北方137 公里,地處馬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控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北邊和東邊是馬來西亞,南邊和 東南為印尼

積 699 平方公里

候 全年濕熱,一年四季氣溫無明顯變化

華人最多占75.6%,馬來人占 13.6%次之,印度人占 8.7%,

其他人種2.1%

構 435 萬 1400 人 教 育 普 及 程 度 高:識字率高達 95%

以英語為主,惟華語、馬來語及淡米爾(印度)語在各族 間亦通用

教 各種宗教兼容並蓄

首 都 及 重 要 城 市 新加坡 制 責任內閣制

投 資 主 管 機 關 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經 濟 概 況

制 星元

國 內 生 產 毛 額 1,170.8 億美元 6.4%

平 均 國 民 所 得 2 萬 6,907 美元

產 值 最 高 前 五 種 產 業 電子產品及零組件、化學產品、煉油業、機械設備、交通 運輸設備

額 2,304 億 4096.3 萬美元

主 要 出 口 產 品 數據處理機、辦公室及數據機器零件、石油及成品、電機 產品、通信設備、電路版相關配件

主 要 出 口 國 家 馬來西亞、歐盟 25 國、美國、香港、中國大陸、日本、

中華民國、泰國、澳洲、印尼 額 2,007 億 1,734.8 萬美元

主 要 進 口 產 品 電機產品、辦公室及數據機器零件、石油及成品、通信設 備、數據處理機、運輸設備

主 要 進 口 國 家 馬來西亞、歐盟 25 國、美國、日本、中國大陸、中華民 國、韓國、泰國、沙烏地阿拉伯、香港、印尼

資料來源: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6)

一、政治背景

新加坡、馬六甲和檳城,原是英國的海峽殖民地,馬來亞各州是受英國保護、

管理的馬來亞聯邦,後來馬六甲及檳城加入馬來亞聯邦,於1957 年宣布獨立,

新加坡則於1959 年獲得自治權,也積極爭取獨立,馬來亞政府與以前名為北婆 羅州的沙巴、沙勞越、汶萊等地合併,成立馬來西亞聯邦,也延攬新加坡加入馬 來西亞,脫離英國的統治,汶萊後來決定不加入,新加坡則決定在1963 年 9 月 馬來西亞聯邦成立時加入,成為聯邦中享有某些自主權的一州,不幸馬來西亞的 成立,印尼極表不滿,為馬來西亞展開武裝挑釁與經濟對抗,新加坡作為聯邦成 員之一,也深受其害,經濟大受影響(柯新治,2003:232-233)。

不料新加坡加入後,雙方卻不斷產生摩擦。馬來西亞的部分馬來人極端份子 害怕華人眾多的新加坡加入後,整體華人的影響力會增加。在馬來亞,馬來人被 稱為「原住民」,在憲法下享有特權,他們深怕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挑戰,因此,

馬來亞,以至成立之後的馬來西亞,中央政權由馬來人掌管,他們要維持一個「馬 來人的馬來西亞」,而新加坡的理想是建立一個不分種族、不分彼此的「馬來西 亞人的馬來西亞」(柯新治,2003:233-234)。

理念嚴重分歧,加上馬來種族主義份子的挑撥,新加坡與中央政府發生許都 紛爭,馬來種族主義份子甚至到新加坡散播種族主義的言論,製造華人與馬來人 之間的猜忌和仇恨,1964 年 7 月 21 日,新加坡爆發了華人和馬來人的種族衝突,

死傷人數眾多,同年9 月 2 日又爆發第二次種族爆動,許多無辜人民受害,在這 兩次事件之後,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反新加坡及反華人的情緒高漲,新加坡和中 央政權的關係始終沒有改善,1965 年開始,中央政府就用各種方法迫使新加坡 退出馬來西亞聯邦,終於,1965 年 8 月 9 日,中央政府宣布驅逐新加坡,新加 坡也於同日宣布被迫退出馬來西亞,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至今(柯新治,2003:

234)。

下表為新加坡開國以來,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表4-2-2 新加坡開國史

時間 重要事件

1819 年 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史丹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 1824 年 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1848 年 英哦政府開放新加坡人民有限制形式的選舉

1867 年 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受英國統治 1941 年 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佔領達3 年半,改名昭南島

1945 年 8 月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

1955 年 開放全面性的選舉,推舉第一位總理李光耀 1959 年 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由李光耀擔任總理

1963 年 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 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脫離英國統治

1965 年 8 月 9 日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

1967 年 加入東南亞國協ASEAN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一)政體

新加坡的政體仿傚英國內閣制,總統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1991 年修憲後,

總統由新加坡公民選舉產生,任期6 年。總統有公基金使用、財政預算及人事任 命等的同意權,即有權否決政府財政預算和公共部門職位任命;可審查政府行使 內部安全法令和宗教和諧法令所賦予的權力以及調查貪污案件。無需總理副署即 可發佈命令,但不擁有統帥軍隊、緊急處分和緊急命令等權力。

(二)內閣

根據新加坡共和國憲法,新加坡是採責任內閣制的國家,即總理由國會多數 黨的領袖出任,之後總理再由議員中選出內閣閣員,集體向國會負責,國會由民 選議員組成,議員任期為5 年。內閣包括總理、2 位副總理、負責各部的部長及 內閣資政。內閣包括國防部、外交部、內政部、律政部、財政部、教育部、衛生 部、人力部、交通部、貿易及工業部、國家發展部、環境及水資源部、社會發展 部、新聞通信及藝術部、社區發展青年及運動等部。每部設部長1 人,政務部長 1 至 2 人。

(三)國會

新加坡國會是新加坡的立法機構,依照憲法必須滿21 歲以上之公民並且符 合憲法規定條件人才可以競選議員。現有議員84 位,其中 82 人屬於執政的人民 行動黨,兩人分別屬於工人黨和民主聯盟。84 位議員中的 83 位是由 9 個單選區

(Single Member Constituency)及 14 個集選區(Group Representation

Constituency,GRC)公民投票選出,另一位則是依照反對黨當選的比例產生。

每個單選區選出1 人,每集選區則是選出一組 3 至 6 人。1990 年 3 月新加坡國

會通過一項法案,同意在83 席的議員之外,再增設 6 席的官委議員,官委議員 任期2 年,是由特別遴選委員會甄選出社會傑出人士,經全數國會議員審定後提 請總統任命。到了1997 年國會通過憲法修正,官委議員從 6 席增加到 9 席。

(四)司法

新加坡的司法機構共分為上下兩級法院,上級法院由「高等法院」、「上訴法 院」構成,是新加坡司法的最高裁決機構,高等法院負責重大刑事、民事案件及 接受判決上訴,其主審判長(即最高大法官)、資深法官以及6 名大法官由總統 任命。下級法院由「民事法院」、「地方法院」及「簡易法院」所構成。1994 年 新加坡廢除了英國樞密院的最終裁定權。此外尚有處理回教徒婚姻等的「宗教法 庭」。

(五)政黨

自1965 年獨立之後,新加坡一直由人民行動黨主政,長期支配著新加坡政 治與經濟的發展,當然,也深深影響之後所要介紹的課程發展。從1959 年起已 連續贏得11 次大選,至目前為止仍呈一黨獨大的局面,另尚有三個反對黨,分 別是工人黨、新加坡民主聯盟及民主進步黨。

二、經濟背景

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一個國家首先必須要有經濟發展,民主才會隨 之而來。」(洪鎌德,1994)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大致可分為:(1)工業化初期:

70 年代中期以前;(2)擴大工業基礎期:70 年代後半;(3)高附加價值化經濟 發展期:80 年代;及(4)全球化發展期:90 年代以來(王文娟,1999)。1965 年到1985 年,可說是新加坡經濟的蛻變期,前十年是奠定工業化的基礎時期,

後十年是經濟初步起飛期,這個時期發展的工業以勞力密集的工業為主,例如紡

織業、原料加工業等,往昔新加坡的工資偏低,最適合發展勞力密集產業,但是 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勞工已普遍就業,甚至出現短缺的現象,工資也逐漸上 升,新加坡在勞工日漸短缺的情況下,要繼續發展勞力密集工業,已喪失競爭力,

因此有必要改變發展的策略(柯新治,2003:19)。1985 年新加坡經歷了獨立以 來第一次經濟蕭條,經過政府審慎研究,認為必須以高附加價值(value added,

即產值)及高科技的產業,取代當時的勞力密集產業,為了加速這項轉變,政府 毅然決然地提高工資,迫使勞力密集的產業遷移到馬來西亞及其他鄰國,以緩和 對勞工的需求,同時也安排許多技能培訓的課程,來提高勞工的技術水平。在吸 引外資方面,政府則選擇高附加價值與高科技的產業,這項策略的轉變,在初期

即產值)及高科技的產業,取代當時的勞力密集產業,為了加速這項轉變,政府 毅然決然地提高工資,迫使勞力密集的產業遷移到馬來西亞及其他鄰國,以緩和 對勞工的需求,同時也安排許多技能培訓的課程,來提高勞工的技術水平。在吸 引外資方面,政府則選擇高附加價值與高科技的產業,這項策略的轉變,在初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