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證結果

第二節 日常社會網絡對薪資的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顯著的且正,說明存在樣本選擇偏誤的問題。同時,它的符號位元正,這說明某 種增加使用「正式」管道求職機率的因素υ

2𝑖同薪資決定方程中的𝜀𝑖正相關,我們可 以認為這是某種「自主能力」。但是「非正式」管道部分 Mill 反比例並不顯著,說 明並沒有樣本選擇偏誤的問題。兩者差別可能的解釋是,選擇「正式」管道就業的 人群可能有某種沒有被模型解釋的,特別的「能力」,例如外向型性格、自信等可 以同時增加自住就業的可能以及薪資。當然,另一種解釋可能是雇主在決定薪資時 對「正式」管道人群有某種獎勵性薪資。

第二節 日常社會網絡對薪資的影響

以往文獻研究社會網絡作用時,大多從關係數量或者關係強度入手,研究其對 勞動市場種種表現的影響,未討論更深層次的原因。于若蓉(2009)、邊燕杰(2004)

等均認為網絡的異質性可以影響尋職結果的效力,他們均認為以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構建個人身處網絡異質程度是合理而可行的指標。於是本文依照他們的 思路,以邊燕杰(2004)提出的春節拜年網為基礎,構建日常社會網絡異質性指標,

分析其對個體在勞動市場上表現的影響。

(一)日常網對薪資的一般影響

第一步,以所有薪資性工作者為樣本估計基本 Mincer 薪資方程式,用以初步考 察社會網絡同勞動者薪資之間的基本關係。在回歸中我們主要關心的變數是「網絡 規模」、「網絡頂端」、「網絡差異」以及「網絡構成」這幾個日常層面社會網絡變數 對薪資的影響。另外還有自身是否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父親是否為共產黨黨員,這 樣的政治資本變數。同時控制的變數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經驗、性別、婚姻狀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身高、體重、健康狀況、高中時是否為重點高中和工作地是否和家鄉在一起這些變 數。

同時由於可能存在的樣本選擇性偏誤的原因,我們的估計方法是對所有處於 勞動年齡的樣本進行了 Heckman 樣本選擇修正,先用 Probit 模型估計出不同個體 就業的機率,再計算出 Mill 反比例,加入到 Mincer 薪資方程式當中去,使用 Heckman 兩階段的方法進行估計。表 14 中顯示為勞動力就業選擇的 Probit 估計結果。其中

(1)欄為引入了「日常網」中「網絡規模」這一社會網絡變數,(2)欄引入了「網 絡頂端」這一社會網絡變數。(3)欄為引入了「網絡差異」這一變數的回歸結果,

(4)欄為將三種變數全部放入模型的回歸結果。從表中(1)欄的結果我們可以看 出,雖然以春節時連絡人數為衡量指標的「日常社會網路規模」的係數均為正值,

但卻並不顯著。這表示單純的社會網絡規模的增加可能並不能增加進入就業市場 的可能性,不管是同親友的聯繫還是同朋友的聯繫均無明顯效果。但在(2)欄中 的結果中可以看出,「網絡頂端」數值每提高一單位會增加 0.3%的機會選擇就業,

這說明個人的日常社會網絡中存在高社經地位的連絡人會有顯著助其進入勞動市 場。在(3)欄的回歸結果中,每單位的「網絡差異」增加會使個體提高 6.72%的就 業機會,也就是當我們的社會網絡中多擴展一種行業的關係時,我們獲得工作的機 會也隨之顯著增加。但在(4)欄的結果中卻只有「網絡差異」這一變數得到顯著 的結果,可見對於就業而言,社會網絡各個維度當中最重要的是網絡的差異性。很 直觀的,在社會網絡中增加各類行業的關係人,就會有更多機會獲取更多具有差異 性的就業資訊,相應會對就業有明顯的幫助。

關於其他決定就業的基本因素的估計結果同以往文獻研究類似。具體而言,教 育時間的增加會顯著促進就業,而就業狀況也同年齡有著明顯的二次函數關係。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欄顯示「網絡頂端」數值每增加一單位,被訪者選擇「非正式」管道獲得工 作的機率減少 0.27%,也即表示個體的網絡品質越高,包含的高社經地位網絡成員 增加時,個體越不會選擇讓人介紹這種求職方式。而(4)欄結果顯示,當個體網 絡中「網絡差異」提升一單位時,也就是網絡成員的職業類別增加一種之後,其選 擇「非正式」管道就業的可能性增加 2.1%。這說明網絡質豐富程度高的人有更多 的可能性選擇讓人介紹這要的職業獲取方式。(5)欄顯示當以上社會網絡變數全部 進入模型後依舊表現出穩定的估計結果。最後我們選擇(5)欄的估計結果預測 Mill 反比例,並加入「非正式」樣本群體的 Mincer 薪資方程估計當中,以考察其薪資 決定方程式。

從其他基本變數的結果中我們發現所有結果均顯示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不 會採用「非正式」手段獲取工作,他們更傾向使用直接申請或者正式職業介紹機構 等市場化競爭手段尋找工作。而黨員身份同「非正式」手段也有顯著的負相關關係。

但其他控制的個人特徵變數同就業管道的關係都不明顯。

表 17 報告了兩種不同求職形式的 Heckman 模型第二階段的計量估計結果。我 們看到,「正式」管道和「非正式」管道兩組人的薪資結構有很大的差異。具體的 看,在社會網絡變數上,同未修正時相似,兩組人的「網絡規模」中的「好友」網 絡成員越多,對薪資的促進作用越大,網絡中每多一單位好朋友成員聯繫可以增加

「非正式」管道人群 0.75%的薪資收入,而對「正式」管道人群則可以增加 3.7%的 薪資。同時在求職過程中獲得過單位管理層的幫助就一定可以增加日後的收入,不 論你採用哪一種求職方式獲得工作。而且其係數大於其他所有的影響因素,在「非 正式」管道中提前認識管理層並獲得説明比沒有管理層幫助可以多獲得 28.6%的薪 資,在「正式」管道管道中管理層的作用依舊顯著,但是略小於「非正式」管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高,而似乎同樣的作用在相對的另一組中並不顯著。

由此可見,日常網對薪資的影響有著與求職網不同層面的效果,其更能體現日 常的人脈關係,對個體社會網絡的描述也更完整,內容更加豐富。這樣驗證了我們 第四個命題的觀點,日常社會網絡是求職社會網絡的基礎,其異質性及豐富程度對 日後的薪資差異有明顯的貢獻。所以在中國不僅僅要在求職過程中盡可能動用多 的社會資源幫助自己,日常的社會網絡經營和維護也同樣重要,不能忽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