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本─懷石料理

第三章 案例分析與研究結果

3.1 華人飲食文化與其他飲食文化的比較

3.1.1 日本─懷石料理

日本的飲食文化,以懷石料理著稱,其對於食物烹調與餐具選用的精緻講究,

展現了日本飲食文化對於烹調與用餐細膩的精神。以下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歸納 日本飲食文化的特徵,再深入探討懷石料理的起源與其器物使用的方式,最後綜 合前述兩點,比較日本飲食與中國飲食文化間的異同。

43

一、 日本與中國的飲食文化淵源

(一)日本料理形式的演進─大饗、精進、本膳、懷石、會席

4 「懷石料理」

(二)米食文化

圖 3-1 日本筷子種類圖 (山內昶,2002)

2. 進餐習慣─碗筷的使用

用餐前後,日本人習慣將筷子橫擺於碗盤上,中國的習慣則是將筷子直放於 碗上。日本人沒有使用湯匙進餐的習慣,手持碗與筷進食是主要的進餐模式,也 因此日本人重視碗握於手中的感覺,以及就口時的觸感,除了視覺上的悅目,方 便使用的大小、肌膚接觸到的感受、恰到好處的重量、穩定的重心等也很重要(石 毛直道,2012),日本使用的餐具多為陶、瓷或木製漆器,這或許與日本人對於 器物就口觸感的講究有關。日本使用的碗筷也有男女之分,為配合男性與女性手 掌大小的差異,男碗的口徑比女碗略大,高度也不同;夫妻使用的對筷,男用較 女用的長。

48

(四)分食制與個人餐具

「折敷」(Oshiki)是最早出現的日本個人餐具平台,一般型態為無足的四方形的 木製淺盤(如圖 3-2),類似中國的茶盤,用於盛載餐具,餐具放置於折敷上組成 一套完整的個人用餐器具。折敷加上了足成為「膳」,膳源於中國的食案,後漢 時的壁畫上描繪有桌狀的「案」,有人認為這便是膳的源流,中國的食案在桌椅 自西域傳入後消失,「膳」則一直延續在過著地板生活的朝鮮半島和日本。早期

49

的日本人用餐普遍習慣使用個人專用的食台,稱為「銘銘膳」,現今日本的用餐 形式雖已不常見個人專用的食台,但強調個人對於餐具專用的精神,仍保留在一 般的家庭中,家庭成員都擁有自己專屬的碗箸。

圖 3-2 折敷

(五)講究五味、五色、五法

日本飲食中的五味、五色、五法源於中國飲食五味調和的概念,「五味」指 甜、酸、辣、苦、鹹,「五色」為白、黃、紅、青、黑,「五法」則是指生、煮、

烤、炸、蒸的烹調法,展現日本人重視視覺上的季節感與美觀。

50

四、代表日本飲食文化的料理形式─懷石料理

日本飲食文化的特徵表現在懷石料理的用餐行為中,而懷石料理的烹調手法、

備餐細節與用餐意境,也豐富日本飲食文化的內涵;因此融入日本美學觀的懷石 料理,成為日本料理形式的代表,更成為世人熟知、甚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

(一)懷石料理源於茶道

懷石料理以茶道為宗,由日本茶道千家流的始祖千利休(西元 1522-1591 年),在天正年間(1573 年-1592 年)完成的茶道飲食。千利休的茶道「侘茶」,

表 3-1 懷石料理菜序

間,讓用餐者能放慢進食的動作,體驗食物與周遭器物空間調和之美感。

3. 顏色與材質相互搭配

表 3-2 日本與中國飲食文化比較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