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播資料庫第三期計畫將管理系統改版的同時,也將網頁介面的操作程序由 過去開放式的查詢系統,改為會員註冊式查詢介面。

(一) 系統記錄網頁使用資料

會員註冊式的介面,蒐集使用本資料庫每位會員的「帳號」、「電子郵件信 箱」;會員登錄之後,資料庫系統自動記錄每位會員每次登錄之後查詢的網頁(使 用者下了哪些關鍵字)、搜尋路徑(從哪筆資料到下一筆資料)以及在本資料庫

停留的時間。

過去,對於網頁自動記錄使用者使用行為,總是有相當疑慮,認為查詢動作 既然屬於私人行為,那麼系統的紀錄將會使得使用者的行為曝光,有侵犯隱私的 質疑。本研究認為,在無法有效說明為什麼資料庫系統需要記錄使用者網頁使用 資料的情況下,大量蒐集記錄這類資料的確沒有正當性,因為畢竟個人在網路上 的搜尋行為,不因為其使用該資料庫而有被偵察的必要。

但是,如果從資料庫工作小組的角度來看,系統自動記錄使用者查詢路徑、

停留時間,相當有助於工作小組瞭解資料庫資料使用狀況,可以隨調整資料建構 的偏重方向與重心。另一方面這類資料因為可以顯示傳播學門中哪些資料受查詢 次數較高,因此甚至可以作為瞭解目前傳播領域中熱門次領域的一手資料。

事實上,網際網路出現之後,各領域的學者、文化觀察家,為了理解人們在電腦 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中的活動模式,也曾設計以系 統或人力記錄的方式追蹤網路使用者的參與路徑。Rheingold(1994)22在網際網路 技術剛從軍事部門釋放到一般產業與生活的 90 年代初期,便以日本新興的網路 社群為觀察對象,追蹤一名網路新手初次上站之後的參與路徑。這個研究在設計 之初是希望瞭解網路社群的社會結構、社群溝通的特質、並瞭解參與網路社群的 方式。Rheingold 的研究設計也是以系統記錄受觀察者的使用路徑作為原始資 料;Rheingold 在這個研究中發現,由於他觀察的是日本網路社群,因此有些非 語文的姿態描述在日本社會中的特殊意義,不是他可以理解的;Rheingold 就此 下結論說,在觀察網路社群時,一定要對該網路社群所在的更大的文化氛圍有所 瞭解,否則就忽視許多有意義的姿態描述。由此看來,記錄使用者行動有助於理 解網路社群之組成、社會結構、網路社群與更大的文化之間的關係。倘若不是以 這種方式記錄使用者行為,就難以覺察這類訊息。

也就是說,過去有關侵犯隱私權的說法是基於這類資料收集之後根本沒有一 個構念(idea)來重組、解釋,於是對於這筆無用的資料,也就只能以是否侵犯隱 私的角度來理解之。不過,本資料庫研究小組從第三期計畫開始,不僅收錄、鍵 入資料,使資料庫實體內容更為豐富外,同時也積極思考「資料庫」一詞是否還 具有其他意義。正因如此,網頁系統所收集的資料,在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構念之 下,就能夠產生新的意義。如前面的舉例,就是將每個網頁的翻閱次數記錄下來,

作為理解傳播學門被高度關注的次領域是哪些。過去從隱私權的角度切入,是從

「使用者」身分的角度來解釋這筆資料;本研究的切入角度,卻是將所有人共同 翻閱同一個頁面的次數總加起來再給予解釋。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焦點集中個人 行為時,產生的議題(issue)便是與個人權益相關的問題;但當我們將焦點集中在 系統上時,系統的使用、與系統相關的整個社區就會成為重點。

再比如,當我們將討論的議題聚焦在系統與社群上時,系統自動所記錄的使

22 Rheingold, Howard (1994)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ew

用者的查詢路徑,因此也可以倒過來瞭解為「哪些人正在處理什麼議題」的有效 解答。這個解答對於更新傳播領域專家群像,也是另一個切入點。也就是說,過 去總是以學者自己填寫的專長領域作為畫出專家群像的依據:如:做健康傳播研 究的哪幾位老師;但現在,透過系統的紀錄,我們可以找出對特定議題或關鍵字 有興趣的人。這麼一來,想要找出學門中研究興趣比較接近的人,也就會更容易。

這種資料如果能加以應用,對於過去某些執行不易的學術活動,就可以提供比較 好的基礎。比方,過去一當召開研討會、編輯期刊時,總是為了評審人選傷透腦 筋;特別是當學者研究興趣轉向時,通常研討會或期刊單位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 這些些微的轉變。然而,只要透過資料庫所記錄的查詢路徑與關鍵字,便可以初 步篩選出某個時間點上對該主題有興趣的學者專家。這將可大大減少找尋合適評 審人選的時間;從資訊理論的角度來看,也等於是降低了傳播過程中的「熵」

(entropy)值。

同樣地,記錄使用者在本資料庫每個網頁的停留時間,也可與該網頁的內容 作交叉比對,為資料庫工作小組規劃一個較合適的建構方向。比如:當某個網頁 吸引更多人停留更久的時間時,我們可以調查該網頁的內容,瞭解是因為資訊量 豐富所以大家願意久留,還是因為資訊訊息不夠明確,其實是對使用者者造成解 讀的困擾。至於記錄查詢路徑,則有助於工作小組瞭解到一般使用者在關鍵詞與 關鍵詞之間的連結想像方式,這對於未來修正資料收集方向、構連方式,也都提 供了非常豐富的想像。

總而言之,系統自動記錄的使用行為,如果以改進資料庫的角度觀之,都可 以發展出對資料庫系統或內容的直接修正;如此,也才具有收集這類資料的正當 性。

(二) 系統蒐集使用者資料

本資料庫進站系統規劃使用者初次上站時,必須先登錄在資料庫上,然後由 系統自動審核准許使用者上線使用資料庫內容。

使用者所填寫的表單需登錄「帳號」、登入本站所需的「密碼」(與「密碼確 認」)、「姓名」、「性別」、「生日」、「電子郵件」、「身分描述」23、「是否訂閱電子 報」等八項;其中「帳號」、「密碼」(與「密碼確認」)、「電子郵件」必須填寫,

其他項目則由使用者自行決定是否填寫。由此可知,傳播資料庫在註冊者個人資 料的收集上,其實只要求使用者提供電子郵件信箱;而電子郵件信箱是為發行電 子報時使用。

事實上,傳播資料庫登錄表單所設計的幾個填寫項目,都有實質上改進資料 庫內容的功能。特別是「身分描述」這一欄,以下拉式選單設計「大專教師或學

23 「身分描述」欄為下拉式選單,選項有:「大專教師或學術單位研究人員」、「碩博士研究生」、

「專科院校大學生」、「高中職以上學生」、「大眾傳播機構從業人員」、「其他公民營機構從業者」、

「待業人士」。

術單位研究人員」、「碩博士研究生」、「專科院校大學生」、「高中職以上學生」、「大 眾傳播機構從業人員」、「其他公民營機構從業者」、「待業人士」。等選項。對資 料庫工作小組來說,這筆資料除了可以作為統計使用者身分特徵的資料外,還可 以大致瞭解資料庫主要使用者群體特徵。由於傳播資料庫的定位是「學術資料 庫」,因此提供的是經過篩選的專業資料;由此,傳播資料庫所設定的讀者、使 用者,也是傳播學術或實務從業人員。在「身分描述」的選單中,我們特別將依 學術、實務在分為各種不同層級,目的就是希望能進一步瞭解本資料庫主要服務 的對象是哪一群人。

瞭解資料庫的主要服務對象之後,一方面當然可作為補強資料庫的內容,以 加強對特定族群的服務或彌補對另外族群服務的不足。但另一方面,蒐集到的使 用者身分還可以作為分派不同問卷、電子報的依據。例如,本計畫第二年度建構 的主題資料就可以利用身分資料對特定族群發佈消息。假設資料庫新建立一系列 與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的產業主題資料,工作小組可以從使用者母體 中,找出實務從業人員,對這個族群發出電子報號外版,簡介這筆主題資料;如 此不但可使特定主題資料獲得重視,也可以藉由社群同儕互相的校對,使得主題 資料的建構更為完善。

當然,既然可以將使用者分類為不同身分,那麼針對特定族群到底需求哪些 類型的資料,也可以經由區別的(distinctive)的電子報版本進行即時而簡單的問卷 調查。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看,比起大規模以整個母體為調查對象,能夠事先將 目標群找出來,再做普查,獲得的訊息有效度更高,獲得的結果自然也能對資料 庫未來走向提供更具體的建議。

資料庫電子報預計 93 年 1 月發行第一期;前述「瞭解註冊會員需求」的調 查問卷,則預計在第二期電子報中,全面發送給本資料庫已註冊會員,問卷參見 文末附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