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 文獻探討

2.1 服務品質 (Service Quality)

2.1.1 服務品質的定義

Garvin(1985)認為服務是一種主觀而非客觀認知的品質。在微利時代 的競爭激烈環 境中,傳 遞有品質的 服務是企業競爭與生 存的重要 策略

(Parasuraman , Zeithaml & Berry, 1985);服務品質概念類似態度,為顧客 對服務期望與他們感受到服務表現之差距,而進行的一種整體性、累積性 與長期性的評估;Zeithaml and Binter (1996)提出服務品質的改進能夠造 就更好的顧客滿意度、顧客回流率、和創造更高的營收及市場佔有率,讓 企業減少成本,吸引潛在顧客群和更高的獲利能力;由以上的研究結果我 們可以知道服務品質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下我們將 針對服務品質的定義與內容進行介紹。

在服務品質上,許多學者對於服務品質的定義與認知提出各種不同的 觀點如下:

1. Levitt(1972)指出服務品質是指服務結果能符合當初所設定的標準。

2. Sasser, Olsen 及 Wyckoff (1978)認為,服務品質並非僅由服務結果來衡 量,亦包含了服務傳遞的方式。

3. Churchill 與 Surprenant(1982)在其發展的服務模型中,提出服務品質為 消費者對於服務的滿意程度,決定於實際的服務與原來期望之差異。

4. Grönroos (1982)提出了兩種型態的服務品質:功能性品質(Functional Quality)與技術性品質(Techical Quality),前者指服務提供的方式;後者 指實際所提供之服務內容的品質水準。

5. Grönroos (1984)提出服務品質由「期望服務」(Expected Service:指顧客 得到服務前所抱持的態度)與「知覺服務」(Perceived Service:顧客對於服 務過程的結果評估),兩變項的總和而形成。

5

6. Garvin (1985) 提出服務品質屬主觀認知的品質,而服務品質的優劣由顧 客主觀認定,並非一種客觀的評估。

7. Parasuraman et al. (1988) 認為服務品質是對於服務優越性(superiority)

的整體評價或態度,而優越性即為實際服務認知高於消費者原先所期待之 間的差距。

8. Parasuraman 、Zeithaml 與 Berry 三位學者更在 1988 年以 Grönroos (1984)

的研究基礎,將服務品質釋義為 顧客「主觀」的比較對渴望服務提供者所 抱持的期待即「期待服務」(Expected service,簡稱 ES)與對服務後的實際 認知即「認知服務」(Perceived service,簡稱 PS)之間的「差距」,兩者若 相同,ES=PS 則顧客得到滿意的服務,ES>PS 為不滿意的服務,當 ES<PS 則是超越預期的理想服務品質。

綜合以上學者觀點,即使各自對於服務品質的闡述不盡相同,但其整 體意涵與論點並沒太大差異,其中最大的共同點是

(1) 顧客是服務品質的唯一主觀評價者。

(2) 服務品質是在衡量「顧客期待」與「顧客認知(服務實際績效)」之間 的落差。

(3) 服務品質的評估不只是服務的最終產出(outcome),還包括服務傳遞的 過程(process)。

表 2-1 服務品質定義彙整

學者 年代 服務品質定義

Levitt 1972 服務品質是指服務結果能符合當初所設定的標 準。

Sasser, Olsen &

Wyckoff

1978 服務品質並非僅由服務結果來衡量,亦包含了 服務傳遞的方式。

Churchill &

Surprenant

1982 服務品質為消費者對於服務的滿意程度,決定 於實際的服務與原來期望之差異。

Garvin 1985 服務品質屬主觀認知的品質,而服務品質的優 劣由顧客主觀認定,並非一種客觀的評估。

Grönroos 1982、

1984

兩種型態的服務品質:功能性品質與技術性品 質,前者指服務提供的方式;後者指實際所提 供之服務內容的品質水準。

服務品質為期望服務與知覺服務總合。

6

表 2-1 服務品質定義彙整(續) Parasuraman 、

Zeithaml & Berry

1988 綜合服務品質之相關研究,提出以下服務品質 之特性:

1. 對顧客而言,服務品質的評估,比一般對產 品品質的評估來的困難。

2. 顧客對服務品質優劣的認知,通常來自於顧 客本身「期望(Expected)」所應得到的服務,

與其實際上所「感受(Perceived)」到的服 務,兩者比較的結果。

3. 品質的評估不單單只是針對服務的結果而 已,同時也包括對服務傳遞過程的評估。

Mitra 1993 認為服務品質之特性有下列四種:

1. 服務人員的行為及態度

(Behavior &Attitude)。

2. 服務不符合性(Service Nonconforming): 服 需求和實際成效有落差、偏離目標的情況。

3. 即時性。

4. 設備有關之特性。

2.1.2 服務品質的衡量構面

由於服務業存在四種特性,即無形性、異質性、不可分割性、易逝性,

使得無形服務的品質衡量與有形產品有所不同。依據前述我們對服務品質 定義的歸納整理,了解到服務品質是由顧客主觀性的評價,而他們所衡量 的不僅僅是服務本身,也包括提供服務的過程;亦即服務品質會就其「服 務本身」與其「過程」加以衡量之,以下將整理幾位學者所提出服務品質 衡量的面向(Dimension of Service Quality)。

1. Sasser, Olsen 及 Wyckoff (1978) 提出決定服務品質的的七個面向 (1) 安全性 (Security):

所提供之服務及其提供過程中能確保顧客在人身、財務上的安全。

如:銀行存款有保障機制、飛行安全、上餐廳吃飯不會有中毒之慮等。

(2) 一致性 (Consistency):

所提供之服務不會因服務人員、時間、地點的不同而有差異,且能符 合顧客的要求及所要求之標準。如:五星級的飯店的服務有其一致性 的水準。

7

(3) 態度 (Attitude):

服務人員的態度、接待方式及禮儀等,這是顧客最能直接感受到的。

(4) 完整性(Completeness):

服務設備或提供服務的週全程度。

(5) 情境 (Condition):

服務提供場所的佈置、設備及氣氛等。如:民宿的風格佈置、電影院 之音響設備、餐廳的浪漫氣氛等。

(6) 便利性(Availability):

有充裕的設施、時間及人力可提供服務,且到達服務地點容易、停車 方便等。

(7) 時效(Timing):

能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服務,不會有所延誤。

2. Lehtinen 與 Lehtinen 於 1982 年認為顧客所在乎是服務傳遞的是什麼,以 及如何傳遞,主張服務品質是透過服務生產的「過程」所產生,提出服務 品質是受到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內容、互動方式與公司的形象三種構面所 影響:

(1) 實體品質(physical quality):

對服務過程中實體或支援設施(products or support)之部分所感受到 的服務品質。

(2) 互動品質(interactive quality):

顧客與服務人員之間的的互動、顧客與顧客間的互動,所產生的服務 品質,故此部分與服務流程有關。

(3) 公司品質(corporate quality):

顧客及潛在顧客對公司形象的認知,此部分有關公司的信譽、形象、

負責態度等等所產生的品質。

3. Grönroos 於 1982:

(1) 功能的品質(functional quality):服務提供的方式與流程。

(2) 公司形象(corporate image):有關公司之信譽、形象或口碑。

8

4. Zeimmerman(1985)認為好的服務品質應具備:

(1) 適用性:服務業者所提供的服務應能切合顧客的需要。

(2) 複製能力:業者能提供一致性的服務。

(3) 及時性:能儘快的完成服務。

(4) 最終使用者滿意:使顧客覺得得到服務所付出的代價是值得的。

(5) 符合既定規格:維持先前所設定的服務標準。

5. Parasuraman, Zeithaml 及 Berry 於 1988 年,將過去在 1982 到 1984 年間所 提出的 PZB 模式,對服務品質採用「期望服務」與「知覺服務」的概念為 基礎,而發展出來的十個衡量服務品質構面,加以整合成為五個較常為後 續研究所引用的衡量尺度,其分別為:

(1) 有形性(Tangibles):

包括所有看得到的實體部分,包括建築、硬體設施與佈置、相關設備、

服務人員之儀容、以及文宣資料等等。

(2) 可靠性(Reliability):

公司能讓顧客相信其有能力能夠正確而準時的執行,並完成所承諾之 服務,而且不論是服務本身或提供的過程都能讓顧客信賴與滿意。

(3) 回應性(Responsiveness):

及時幫助顧客的意願。公司及其員工均有強烈的意願來為顧客提供良 好而快速的服務,並且很負責的來協助顧客妥善的解決顧客的問題,

對於顧客的需求或接觸,能夠迅速的回應,且提供滿意的服務。

(4) 保證性(Assurance):

服務人員具有良好之專業能力與知識,且有純熟之技術,而且態度誠 懇,有禮貌,能讓顧客安心及信任,相信他們有能力、有誠意提供滿 意的服務。

(5) 同理性(Empathy):

提供服務的單位讓人很容易接觸,服務人員很親切,容易親近,且很 誠懇的關心,用心的對待顧客,能讓顧客受到很大的關心與尊重,所 以服務人員能耐心顧客的需求與說明,態度誠懇的跟顧客溝通,因而 能理解顧客的需求,進而提供滿意的服務給顧客;即是「設身處地」、

「感同身受」地發揮同理心為顧客著想。

9

表 2-2 服務品質的衡量構面

學者 年代 衡量構面

Sasser, Olsen &

Wyckoff

2. 互動品質(interactive quality)

3. 公司品質(corporate quality)

Zeimmerman 1985 1. 適用性 2. 複製能力 3. 及時性

4. 最終使用者滿意 5. 符合既定規格 Parasuraman 、

Zeithaml & Berry

1985

10

2.1.3 服務品質模式

關於服務品質模式方面的研究,最常被引用應屬Parasuraman、Zeithaml 及Berry(1985)所提出的服務品質評估模式(簡稱PZB模式),此三位來自 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者,在1985年的探索性研究中,延續了Grönroos在1982 及1984年間對於服務品質中採用「期望服務」與「知覺服務」的概念,進 行銀行、信用卡公司、證券經銷商和產品維修公司四類服務業的研究,因 而發出一套服務品質的模式,在此模式中首先必須需先釐清「期望的服務

(Expected service)」、 「認知的服務(Perceived service)」與「認知的服務 品質(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三者的差異。

期望的服務(Expected service)也就是說當顧客在接受服務之前,對於 所能接受到的服務有他自己的期望與期待。而當他正式的接受了或使用了 此 服務 之後 , 對於自己 所感 受到真正 服務 就 是認 知的 服務 (Perceived service)。當認知服務與期望的服務一「比較」之後,就可獲得認知的服務 品質(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Parasuraman等人說明,認知的服務品質基本上是顧客對於服務品質的

「主觀衡量」,同時也是一種持久性的態度。當認知的服務高於期望的服 務時(PS>ES),會有評價高的認知的服務品質,反之如果認知的服務低於 期望的服務(PS<ES),則認知的服務品質之評價會較低,測量兩者之間的 差距即可獲得顧客的認知服務品質(SQ =PS-ES)。

從顧客的角度,此三位學者進一步認為期望品質是受到三個基本因素

從顧客的角度,此三位學者進一步認為期望品質是受到三個基本因素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