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探討閱讀方向和文化對於時間認知的影響。雖然閱讀促發對於 時間的認知的效果十分明顯。文化促發對於時間認知雖然也有效果,不過 結果沒有那麼清楚。未來研究需要找出文化的哪一部分影響時間認知,以 及將該部分應用在促發作業裡。

另外,Boroditsky(2001)原來的假說是時空隱喻影響到人的認知,不 過本研究和過去研究(Fuhrman et al, 2011; Chen& O'Seaghdha, 2013)似乎 像只找出閱讀方向和文化對於認知的影響;雖然 Fuhrman et al.(2011)任 為中文母語者的直向偏差來自於直向的時空隱喻,不過為什麼沒有觀察到 比較常用的水平隱喻對於認知的影響?為什麼在英文母語者無法觀察到 隱喻對認知的影響?未來研究需探討,目前的實驗設計是否適合測量時空 隱喻對於認知的影響,或者甚至於時空隱喻對於認知真的有影響。

51

參考文獻

Ahrens, K & Huang, C. (2002). Time passing is Mo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 491-519.

Alloway, T. P. & Corley, M. (2004). Speak before you think: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verb concepts.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4, 319-345.

Alverson, H. (1994). Semantics and Experience: Universal Metaphor of Time in English, Mandarin, Hindi and Sesotho,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ergen, K. B. and Chan Lau, T. T. (2012). Writing direction affects how people map space onto tim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109.

Berendi, M., Csabi, S. and Kovecses, Z. (2008). Using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Metonymics in Vocabulary Teaching. In F. Boers and S. Lindstromberg.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eaching Language and phraseology.

Germany: Mouton de Gruyter. pp.65-99.

Berlin, Brent & Paul Kay (1969),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ers, F. (2000). 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21(4), 553-571.

Boroditsky, L. (2000). Metaphoric Structuring: 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 Cognition, 75(1), 1-28.

Boroditsky, L. (2001). 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 of time. Cognitive Psychology, 43, 1-22.

Boroditsky, L., Schmidt, L., & Phillips, W. (2003). Sex, Syntax, and Semantics.

In D. Gentner & S. Goldin-Meadow (Eds.,) Language in Mind: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61-80.

Boroditsky, L., Orly F., and Kelly M. (2011). Do English and Mandarin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 Cognition, 118: 123-129.

Brown, R. & Eric L. (1954). A study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9 (3): 454–462.

Chen, J.Y. (2007). Do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 Failure of replicating Boroditsky (2001). Cognition, 104, 427-436.

Chen, J.Y. & O'Seaghdha, P. G. (2013). Do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 Review of existing evidence and some new data.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1, 338-358.

52

Davidoff, J., Davies, I., & Roberson, D. (1999). Colour categories in a stone-age tribe. Nature, 398, 203-204.

de Sousa, H (2012).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orientation of time in Cantonese speakers as a function of changes in the direction of Chinese writing.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255.

Fuhrman, O., & Boroditsky, L. (2010).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time: Evidence from an implicit non-linguistic task.

Cognitive Science, 34, 1430–1451.

Fuhrman, O., McCormic, K., Chen, E., Jiang, H., Shu, D., Mao, S., &

Boroditsky, L. (2011). How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orces shape conceptions of time: English and Mandarin time in 3D. Cognitive Science, 35: 1305-1328.

Harley, T. A. (2008)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 From Data to Theory.

Hove and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Heider, E. R. (1971). “Focal” color ar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 nam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 447-455.

Heider, E. R. (1972). Universals in color naming and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93, 10-20.

Hong, Y., Morris, M. W., Chiu, C. & Benet-Martinez, V. (2000). Multicultural minds: 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7): 709-720.

January, D. & Kako, E. (2007). Re-evaluating evidence for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 Response to Boroditsky (2001). Cognition, 104(2), 417-426.

Ji, L., Guo, T., Zhang, Z. & Messervey, D. (2009). Looking into the pas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pas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4), 761–769.

Kay, P., & Kempton, W. (1984). What is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86, 65-79.

Kay, p., & Regier, T. (2007). Color naming universals: The case of Berinmo.

Cognition, 102, 289-298.

Körner, E.F.K. 2000, Towards a ‘Full Pedigree’ of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From Locke to Lucy. In Pütz, M. and Verspoor, M. H. (Eds.), Explorations in Linguistic Relativity (1-23), 2000,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Kövecses, Z. 1995. ‘The “Container” Metaphor of Anger in English, Chinese, Japanese and Hungarian’ in Z. Radman (ed.): From a Metaphorical Point of View: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Cognitive Content of Metaphor,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17-47.

53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rriam-Webster Online (2014).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2014 年 6 月 3 日,取自http://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culture

Miller, G. A., & McNeill, D. (1969). Psycholinguistics. In G. Lindzey & E.

Aronson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 3, pp.666-794).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Neisser, U. (1997). Rising scores on intelligence tests. American Scientist, 85:

440-447.

Ouellet, M., Santiago, J., Israeli, Z., & Gabay, S. (2010). Is the future the right tim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7(4), 308–314.

Regier, T., & Kay, P. (2009). Language, thought and color: Whorf was half righ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10), 439-446.

Román, A., El Fathi, A. & Santiago, J. (2013). Spatial biases in understanding descriptions of static scenes: The rol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direction.

Memory & Cognition, 41(4), 588-599.

Shannon, L. (1976). Age change in time perception in Native Americans, Mexican Americans, and Anglo-America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7(1), 117-122.

Trompenaars, F. & Hampden-Turner, C. (1997). 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Business. London: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Tse, C.-S., & Altarriba, J. (2008). Evidence against linguistic relativit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ase study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metaphors.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8, 335-357.

Vigliocco, G., Vinson, D. P., Paganelli, F., & Dworzynski, K. (2005).

Grammatical gender effects on 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u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4,

501-502.

Wikipedia (2014). San Francisco, CA: Wikimedia Foundation. 2014 年 6 月 3 日,

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Culture

Yu, N. (1998).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Yu, N. (2012). The metaphorical orientation of time i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44, 1335-1354.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1994)。中華民國教育部。2014 年 6 月 3 日,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E5%A4

54

%C6&pieceLen=50&fld=1&cat=&ukey=-1923054688&serial=1&recNo=54

&op=f&imgFont=1

55

附錄一:時間判斷作業例圖

吃香蕉

喝奶茶

寫信

泡茶

56

折紙

溜滑梯

切高麗菜

57

58

59

60

61

62

閱 讀 下 文 , 選 出 敘 述 正 確 的 選 項 :

那 一 棵 四 季 桂 , 是 十 九 年 前 我 們 移 居 舊 宅 時 種 植 於 大 門 右 側 的 。 樹 由 幼 苗 而 茁 壯 成 比 一 個 人 更 高 , 春 夏 秋 冬 皆 開 花 , 是 名 副 其 實 的 四 季 桂 。 不 久 後 , 捷 運 系 統 將 在 那 一 帶 建 設 車 站 。 我 們 搬 離 舊 宅 , 移 入 踩 不 到 泥 土 的 公 寓 。 我 和 妹 妹 商 量 , 把 桂 樹 移 植 到 她 住 的 公 家 宿 舍 庭 內 。 有 泥 土 、 有 水 和 陽 光 和 關 愛 , 桂 樹 必 能 在 另 一 個 庭 園 內 四 季 開 花 、 散 播 清 香 的 罷 。 雖 然 公 家 宿 舍 終 不 免 有 易 換 屋 主 之 時 , 我 們 的 四 季 桂 定 能 繼 續 堅 強 地 活 下 去 。 我 想 起 日 本 平 安 時 代 , 菅 原 道 真 在 貶 謫 離 鄉 時 , 曾 對 庭 中 梅 樹 詠 成 一 首 和 歌 : 「 東 風 吹 習 習 , 猶 未 見 梅 放 。 莫 謂 主 人 離 , 等 閒 把 春 忘 。 」 他 日 懷 念 舊 宅 的 四 季 桂 , 我 或 者 也 會 有 這 樣 的 心 情 罷 。 ( 林 文 月 〈 散 文 陸 則 - - 擬 《 東 坡 志 林 》 )

( 甲 )「 東 風 吹 習 習 , 猶 未 見 梅 放 」意 指 春 風 和 暢 , 梅 花 尚 未 飄 落 ( 乙 ) 四 季 桂 僅 在 春 季 開 花,所 以 作 者 取 用 菅 原 道 真 詠 梅 和 歌 的 詩

( 丙 )「 莫 謂 主 人 離 , 等 閒 把 春 忘 」這 兩 句 詩 是 採 用 描 摹 形 象 的 寫 作 技 巧

( 丁 ) 對 於 舊 宅 四 季 桂 的 心 情,作 者 表 現 出「 江 山 風 月,本 無 常 主 」 的 態 度

63

64

65

66

67

68

閱 讀 下 文 , 選 出 敘 述 正 確 的 選 項

那 一 棵 四 季 桂 , 是 十 九 年 前 我 們 移 居 舊 宅 時 種 植 於 大 門

右 側 的 。 樹 由 幼 苗 而 茁 壯 成 比 一 個 人 更 高 , 春 夏 秋 冬 皆 開 花 ,

是 名 副 其 實 的 四 季 桂 。 不 久 後 , 捷 運 系 統 將 在 那 一 帶 建 設 車

站 。 我 們 搬 離 舊 宅 , 移 入 踩 不 到 泥 土 的 公 寓 。 我 和 妹 妹 商 量 ,

把 桂 樹 移 植 到 她 住 的 公 家 宿 舍 庭 內 。 有 泥 土 、 有 水 和 陽 光 和

關 愛 , 桂 樹 必 能 在 另 一 個 庭 園 內 四 季 開 花 、 散 播 清 香 的 罷 。

雖 然 公 家 宿 舍 終 不 免 有 易 換 屋 主 之 時 , 我 們 的 四 季 桂 定 能 繼

續 堅 強 地 活 下 去 。 我 想 起 日 本 平 安 時 代 , 菅 原 道 真 在 貶 謫 離

鄉 時 , 曾 對 庭 中 梅 樹 詠 成 一 首 和 歌 : 「 東 風 吹 習 習 , 猶 未 見

梅 放 。 莫 謂 主 人 離 , 等 閒 把 春 忘 。 」 他 日 懷 念 舊 宅 的 四 季 桂 ,

我 或 者 也 會 有 這 樣 的 心 情 罷 。 ( 林 文 月 〈 散 文 陸 則 - - 擬 《 東

坡 志 林 》 )

( 甲 ) 「 東 風 吹 習 習 , 猶 未 見 梅 放 」 意 指 春 風 和 暢 , 梅 花 尚 未

飄 落

( 乙 ) 四 季 桂 僅 在 春 季 開 花 , 所 以 作 者 取 用 菅 原 道 真 詠 梅 和 歌

的 詩 意

( 丙 ) 「 莫 謂 主 人 離 , 等 閒 把 春 忘 」 這 兩 句 詩 是 採 用 描 摹 形 象

的 寫 作 技 巧

( 丁 ) 對 於 舊 宅 四 季 桂 的 心 情 , 作 者 表 現 出 「 江 山 風 月 , 本 無 常 主 」 的 態 度

69

附錄三:實驗三文化促發作業

東方促發例圖

70

71

72

西方促發例圖

73

74

75

76

附錄四:文化促發問卷

東方文化促發問卷

西方文化促發問卷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