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李小龍之《死亡遊戲》…

在文檔中 魅力:李小龍的武藝人生 (頁 100-109)

《死亡遊戲》是李小龍生前唯一親自編寫劇本且自導自演的原創劇本電影,其故事 內容與其自身經歷有高度性重疊,但《死亡遊戲》卻也是李小龍生前未完成的遺作。

由於《死亡遊戲》是李小龍人生最後的劇作,也是其親手編劇發想寫作的劇本。因此,

在《死亡遊戲》內可以看到許多李小龍歷時的人生縮影。

讓我們來解析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生命經歷讓李小龍寫出此獨一無二的電影劇本

《死亡遊戲》。

一、名

在《死亡遊戲》中,李小龍所飾演的動作片明星盧比利,是一位知名的武打巨星(Lee, 1973) 。

1966 年,《青蜂俠》開始拍攝了。拍攝歷時半年,但該系列只持續了一季共 26 集就 結束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 3 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 (Ironside) 和《新 娘駕到》 (Here Come the Brides) 中客串。在他們拍攝的過程中,攝影機無法清楚記錄 的打鬥場面,因為李小龍的速度太快了。他們請他放慢速度以利捕捉動作。不到幾年,

李小龍的功夫引起觀眾熱烈的迴響,他所演出的影片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收藏項目。 (Lee

& Little,2000A)

1970 年,李小龍回到香港探視自己五歲的兒子李國豪。當他踏上香港時,他很驚訝,

因為全港上下熱烈歡迎這個華人英雄「加藤」。他受訪參加電視台的談話性節目。他不 知道,香港的電影製片人已經對他產生濃厚的興趣。 (廖錦華等,2003Q)

由上的兩段生命經歷可知道,李小龍成名於 1966 年,《青蜂俠》的助手「加藤」一 角,使他躍上大螢幕成為炙手可熱的武打巨星。但在《死亡遊戲》的電影開頭,李小龍 正從《猛龍過江》最後在羅馬競技場與對手對峙的場景中下場休息。所以因此可以推斷 李小龍所想寫的盧比利 (即他自己的縮影) 應是指 1972 年已經拍攝《猛龍過江》早已聞

92

名並且風靡於香江與華人世界的李小龍。

在美國居留五年的李小龍開始思考是否要將武術作為終生志業。1964 年,李小龍被 一些舊金山男子質疑反對他教授功夫給非華裔學生,並要求他接受挑戰。如果李小龍被 擊敗,他必須終止對非華裔學生武術教學。李小龍接受了挑戰,在挑戰者抵達奧克蘭的 擂台後,李小龍約花三分鐘就讓他倒地了。 (Lee & Little,2000A)

由上可知,對於黑幫勢力的威脅可以視作赴美旅居 5 年時李小龍開始開館授徒時,

對其發出挑戰並質疑華人功夫不應當沾染高貴白種人的看其不順眼者之勢力。而對於李 小龍而言,這樣的挑戰只要是不傷及無辜、不傷及其身邊親友的,他向來無所畏懼的接 受挑戰。

李小龍總愛幻想故事的想法。他一直希望能將傳統中華文化的智慧介紹給西方,剛 好當時他所工作的電視公司正打算拍攝一部場景在西部的東方僧侶漫遊下鄉解決問題 的電視劇。李小龍所提出的想法在華納兄弟公司受到熱烈歡迎。製片商在受訪中以大篇 幅讚賞李小龍對該系列片子所擬出的意圖,李小龍發揮了東方智者的智慧。但最後這個 角色並未提供給李小龍,而是由大衛.卡拉丁 (David Carradine) 出任飾演。製片商大 張旗鼓聲稱該系列電視劇是真正的「功夫」。由於當代華人於社會結構中的腳色尚屬低 階,選用華人影星並不是一個有利可圖的商機。巨大的失望也使李小龍尋求其他方式來 打破工作上的玻璃天花板。 (Lee & Little, 2000A)

1970 年,李小龍曾創作以民初時代為背景的中國武俠片電影劇本《無音簫》 (The Silent Flute) ,並成功覓得他的兩個學生,斯特林.席林芬 (Stirling Silliphant 著名作家,

演員) ,與影星詹姆斯.科伯恩 (James Coburn) 合作,使華納兄弟公司對該片腳本很感 興趣,並派出製作團隊三次訪問印度尋找適當的取景位置。不幸的是,適當的位置可能 未被發現,該製作團隊缺乏公司支持因而關閉。他的努力再次受挫了,李小龍決定在他 的演藝生涯設計一種新的方法來達成他的目標。 (Lee & Little, 2000A)

在《死亡遊戲》中,比利的叔叔說出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令人省思。他勸比利想 想高處不勝寒、站的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比利回答:「我相信我站在這個位置是當 之無愧的,因為我很努力做我的工作」:比利的叔叔說:「正直是一項很貴的東西,你願

93

意用什麼代價來買它?」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李小龍也如同《死亡遊戲》片中的盧比利。

他很努力並全心全意致力於他的工作上,所以當李小龍他一直希望能將傳統中華文化的 智慧介紹給西方,剛好當時他所工作的電視公司正打算拍攝一部場景在西部的東方僧侶 漫遊下鄉解決問題的電視劇。李小龍發揮了東方智者的智慧所提出的想法在華納兄弟公 司受到熱烈歡迎。所以李小龍才可以無愧於心的說出:「我相信我站在這個位置是當之 無愧的」。但現實中的李小龍,不管他如何的努力,他還是碰到 1960-1970 年代美國的 種族歧視與膚色不平等等問題。是的,他受挫折了,他站的越高,同時就摔的越痛。面 對著比利的叔叔說:「正直是一項很貴的東西,你願意用什麼代價來買它?」的同時,

李小龍選擇尋求其他方式來打破工作上的玻璃天花板,並在他的演藝生涯設計一種新的 方法來達成他的目標。

二、利

吉爾伯特.L.約翰 遜 (Gilbert L. Johnson) 在 1975 年李小龍所出版的《截拳道之道》

(Tao of Jeet Kune Do.) 的書序有提到:希望本書 (即《截拳道之道》) 能成為所有武術 家靈感與智慧的泉源,也希望其智慧能與日俱增。然而令人遺憾,卻又無可避免的是,

本書的出版必將會導致一大批所謂的「截拳道學校」蜂擁出現。而其創辦者卻只是一些 掛羊頭賣狗肉的招搖之徒。警惕這些學校,如果他們所教的內容違背了截拳道的基本原 理,則說明他們並未真正理解本書的精義。

李運 (Yimm, Lee.) 在 1967 年與李小龍共同出版的《詠春功夫》內提到:由於電視 及電影的影響,一般人對中國、日本、韓國的武術,逐漸地發生興趣。同時武道館在美 國各地亦有如雨後春筍,不斷地增加。這些道館中,有些則是很優秀的,但亦有很多素 質、設備皆很差的道館。目前就有很多中國人或外國人藉著功夫的名義開設道館來賺 錢,有很多人則是對武術僅有粗淺的認識,卻當起了教練,這種人實在是中國武術界的 大敗類。這種結果,將使中國武術走上日本空手道同一命運的路途。過去的數年來,美 國的空手道界一片混亂,由於各地都有空手道館的設立,教練的素質良莠不齊,道館間

94

紛爭不止。為了私利,互相打擊,完全無顧武德。更有很多對空手道一知半解的人設館 授徒,騙取學生的學費,雖然這些道館並無法維持很久,但已使空手道的地位大大地低 落,我希望中國武術不會與日本空手道同樣地走上這種地步。

由上可知,李小龍所描寫的黑幫德蘭博士等人可以視作:在其創立截拳道,並藉尤 其在電影與電視影集上出名所造成的中國功夫效應與中國功夫熱潮下,美國所時興以李 小龍截拳道學校與功夫學校所賺錢的獲利者。因為在當時憑著李小龍所造成的功夫旋 風,只要掛上李小龍或截拳道等招牌所設立的學校即有利可圖。當中的武術教師與教練 素質卻良銹不期,當中有中國人的、也有美國人的,但大多都只是拿李小龍的成名作為 賺錢獲利的手段。

三、情

(一) 關於愛情與家庭

1963 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裡 李小龍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琳達.愛莫莉 (Linda Emery) 。琳達對李小龍的認識起始於李小龍的學員在聯達的母校加菲爾德高中 (Garfield High School) 所開設的中國哲學講座,並在夏天畢業後,在李小龍的華裔前女 友蘇安凱 (Sue Ann Kay) 的介紹下開始進入振藩國術館學習武術。過了不久,琳達發現 眼前的教練比訓練更加有趣。1964 年李小龍和琳達結婚了。而在此同時,李小龍決定開 始他的武術教學事業。他計劃在全美各地開設數間武術訓練學校並培訓一批助理教練教 給來幫助他籌組營運。李小龍與琳達婚後雙雙輟學,在告別了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與木村 武之後,李小龍和琳達搬到奧克蘭建立了第二所武術學校。在奧克蘭生活的這段時間,

李小龍認識了詹姆斯.李。兩人成為堅定不移的朋友,詹姆斯對李小龍的武術印象深刻,

他希望能與李小龍開設一所武術學校。因此,第二個振藩國術館嫣然成立。 (Cadwell, 1978)

關於愛情與家庭,很有意思的是,李小龍在其剛赴美時,對其友人說:「他還是喜

95

歡華人的女孩子,因為溫柔賢淑」。他認為洋人女孩子都太活潑開放了,不適合他。但 當他在就讀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時,卻遇到他此生的另一半琳達.愛莫莉。年輕時的琳達 長得非常漂亮。她的美並不是西洋女孩那種開放與自信滿滿的漂亮,她就像西洋古典淑 女的那樣散發著賢淑良母的氣質。而在現實生活中,她也總是扮演著支持李小龍賢內助 的腳色,就如同《死亡遊戲》中盧比利的金髮歌手女友安妮一樣,面對著挑戰,她總是 處處關心著李小龍,並為李小龍的事業與人生安全感到憂心與關心。比起傳統中華女孩 在家扮演前妻良母的腳色,琳達在更多方面總是發揮著西洋女孩獨立自主的以身為一個 獨立個體的人所盡其所能的幫助著李小龍。

1965 年 2 月 1 日李小龍的第一個兒子李國豪 (Brandon Bruce Lee) 誕生了。一周後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逝世於香港。李小龍慶幸父親在臨走之前還能見到他結婚生子的 那。 因著對母親的擔心與掛,李小龍決定返港探母。他們一家住在香港彌敦道四個月。

1965 年 2 月 1 日李小龍的第一個兒子李國豪 (Brandon Bruce Lee) 誕生了。一周後 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逝世於香港。李小龍慶幸父親在臨走之前還能見到他結婚生子的 那。 因著對母親的擔心與掛,李小龍決定返港探母。他們一家住在香港彌敦道四個月。

在文檔中 魅力:李小龍的武藝人生 (頁 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