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留美時期…

在文檔中 魅力:李小龍的武藝人生 (頁 55-62)

當李小龍 18 歲時,他開始思考並尋找生命中新的前景,中學時期李小龍的父母常 常氣餒他沒有在學業上有所進展表現。但時候到了,人該長大了。當時香港高中生流行 出國留學,但這需要優秀的中學成績。當李小龍的兄弟姊妹已拿到了美國所核發的高等 教育學生簽證後,雖然李小龍還沒高中畢業,並醉心於功夫、舞蹈和表演上,他的家人 還是決定,是時候該讓他回到他所出生的土地,去尋找他的未來與存在價值。1959 年 4

47

月,100 美元裝在外套口袋裡,李小龍登上開往美國的輪船航線,開始他的舊金山之旅。

他住在下層的船艙,但沒有多久,李小龍被邀請到高級房舍,教導乘客恰恰舞。當油輪 著陸在舊金山上,李小龍憑著所擁有的武術知識與舞蹈能力開始自給自足,他的第一份 工作是當一個舞蹈老師。其中他的第一批學生是鮑勃.李的兄弟詹姆斯.李,他們也成 為李小龍重要的朋友,在李小龍日後的武術事業上做為最親密的合作夥伴,幫助日後奧 克蘭振藩國術館的催生與營運。 (Little & Little, 2002)

李小龍並沒有久留在舊金山,他前往西雅圖一個朋友的家中所開設的紅寶石週餐廳 (Ruby Chow restaurant) ,該餐廳提供李小龍工作與日常生活所需。當李小龍離開表演、

舞蹈的激情之後,他的下一步就是發展教育。他開始於愛迪生技術學校 (Edison Technical School) 進修,並完成了相當於高中畢業的學歷考試要求,之後進入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就讀。李小龍學習英語就如他學習武術的風格一般刻 苦。即使他談話的內容使他聽起來像個外來者,但他從未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因 著過去香港正統的英語教育加上隻身異地的刻苦學習,在他即將與他的妻子琳達相識於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之前,他已經能輕鬆地使用英文寫作並交談。 (Little & Little, 2002) 在大學時期,主修哲學的李小龍因著對學問的熱情,激發他探究武功的哲理藝術

。在這個時期,他運用許多哲學原理來研究武術技巧。例如他經常寫到的陰陽雙生原則,

以及陰陽如何才能運用在武術上並轉化為各種軟、硬的肢體動作。這樣一來,他的教育 幫助他成為一位中國史上知識涵蓋生理、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真正武術家。哲學將李小龍 的武術帶入了藝術的境界。 (Lee & Little, 1996A)

在美國生活的第三年,大學時期的李小龍曾在學校開始他的武術教學事業。他放棄 了餐廳的工作,送報紙或是其他的各種零工。他與他的幾個朋友向學校承租停車場角 落,一起迎接新的功夫時代到來。在上個世紀的 1950 年代到 1960 年代初的「功夫」是 一個未知的術語,事實上,只有柔道才是較為人所知的運動項目。當時,即便是「空手 道」,也並不廣為人知。學校中的各方團體朋友對這種名為功夫的運動很感興趣。其中 的第一批學生例如傑西.格洛弗 (Jesse Glover) 等人繼承了李小龍早期的武藝技術並傳 承直到今日。正是在這一時期,李小龍和木村武之 (Taky Kimura) 成了好友。木村不僅

48

成為李小龍第一批學生日後亦成為振藩國術館的第一批助理教練,兩年的學習時光,木 村與李小龍結下了堅定的友誼。 (Kimura & Massengill, 2009) 因著李小龍的堅定支持,

木村武之投入了畢生四十餘年的愛與生命來傳承推廣李小龍的武藝哲學,直至今日。

圈內朋友鼓勵李小龍開設一個真正的功夫學校及收取象徵式金額來發展武術教 學,於是李小龍在西雅圖唐人街八街 (8th Street in Seattle’s Chinatown) 租了一個小房 間,從一個半地下室的門進入,李小龍在那設立了他的武術學校-振藩國術館 (Bruce Lee Martial Arts Studio) 。1963 年,美國大學法開放學生運動使學生可以舉辦眾多示威 遊行來反映學生的不滿,學生運動的開放使李小龍認為他可能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習武 並將他的武術學校擴大營運,因而他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大學路 4750 號 (4750

University Way) 承租建另一個場地建立練習擂台。 (Kimura & Massengill, 2009) 1963 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裡,李小龍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琳達.愛莫莉 (Linda Emery) 。琳達對李小龍的認識起始於李小龍的學員在琳達的母校加菲爾德高中 (Garfield High School) 所開設的中國哲學講座,並在夏天畢業後,在李小龍的華裔前女 友蘇安凱 (Sue Ann Kay) 的介紹下開始進入振藩國術館學習武術。過了不久,琳達發現 眼前的教練比訓練更加有趣。1964 年李小龍和琳達結婚了。而在此同時,李小龍決定開 始他的武術教學事業。他計畫在全美各地開設數間武術訓練學校並培訓一批助理教練教 給來幫助他籌組營運。李小龍與琳達婚後雙雙輟學,在告別了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與木村 武之後,李小龍和琳達搬到奧克蘭建立了第二所武術學校。在奧克蘭生活的這段時間,

李小龍認識了詹姆斯.李。兩人成為堅定不移的朋友,詹姆斯對李小龍的武術印象深刻,

他希望能與李小龍開設一所武術學校。因此,第二個振藩國術館於焉成立。 (Cadwell, 1978)

在美國居留五年的李小龍開始思考是否要將武術作為終生志業。1964 年,李小龍被 一些舊金山男子質疑反對他教授功夫給非華裔學生,並要求他接受挑戰。如果李小龍被 擊敗,他必須終止對非華裔學生武術教學,李小龍接受了挑戰,在挑戰者抵達奧克蘭的 擂台後,李小龍約花三分鐘就讓他倒地了。 (Lee & Little, 2000A)

正如李小龍鞏固了他的計劃,以擴大自己的武術學校,豈知機會正悄悄的降臨。1964

49

年 8 月,埃德.帕克 (Ed Parker) 邀請李小龍至加州長灘的第一屆國際空手道巡迴賽示 範 (First International Karate Tournament) 。這是一場壯觀的盛會,李小龍連同他的夥伴 木村武之向觀眾展現他的武術哲學。李小龍剛中帶柔、柔中帶剛的拳法令觀眾如癡如 醉。李小龍的魅力不僅於此,他在示範的同時還能在武功中加入幽默與詼諧,這顯示著 他的武術力量、精準與速度兼具。 (Lee & Little, 1997B)

在場的一觀眾-傑伊.沙賓 (Jay Sebring) ,他是片商威廉.道齊爾先生 (Mr. William Dozier) 的髮型師。由於機緣巧合,隨後的一個星期,威廉.道齊爾先生向傑伊提到:

他一直在尋找一個演員扮演新片《天下第一的弟子》 (Number One Son) 中查理陳 (Charlie Chan) 的兒子,傑伊將李小龍介紹給製片人。接下來的一周,他叫李小龍到他 奧克蘭的家中商量,並邀請他來洛杉磯片場試片。 (Lee & Little, 2000A)

李小龍的試片令人印象深刻,但在此時《天下第一的弟子》拍片計畫已經石沉大海。

威廉道.齊爾先生開始致力製作《蝙蝠俠》 (Batman) 的電視系列,他仍然掛念李小龍。

威廉.道齊爾先生打算著,如果蝙蝠俠成功超過一季,他希望再製作另一個普及的漫畫 英雄的故事,因此《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 誕生了。在《青蜂俠》中李小龍飾演 的助手加藤 (Kato) 一角,威廉.道齊爾先生也將李小龍的片酬提高到一集 1800 美元。

(Lee & Little, 2000A)

這一切都不停地改變著李小龍。1965 年 2 月 1 日李小龍的第一個兒子李國豪 (Brandon Bruce Lee) 誕生了。一周後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逝世於香港。李小龍慶幸父 親在臨走之前還能見到他結婚生子的那天。因著對母親的擔心與掛,李小龍決定返港奔 喪。他們一家住在香港彌敦道四個月。在香港停留的這段時間,李小龍也回去請教他的 師父葉問關於詠春功夫學校的營運智慧。 (Lee & Little, 2000B)

離開香港後,李小龍一家回到了久違的西雅圖,他們一家住在琳達的娘家四個月。

在此期間,李小龍花費了大量時間與木村武之一同營運西雅圖的振藩國術館。回到奧克 蘭後的幾個月,李小龍舉家家遷移至洛杉磯。在洛杉磯的期間,他得到了埃德帕克幫助 開設了洛杉磯振藩國術館。洛杉磯振藩國術館是李小龍生前最後親自授徒的武館,武術 館位置在洛杉磯大學西街 628 號 (628 W College St, Los Angeles),並收到了丹.伊諾山

50

度 (Dan Inosanto) 等人作為洛杉磯振藩國術館的助理教練。 (Lee & Little, 2000A)n 早期李小龍的武術主要來自於葉問的詠春,漸漸的他對武術的興趣提升到了哲學的 層次。在奧克蘭中的挑寡擂台賽加速了他的自我探索,即使他獲勝了,但他仍非常失望。

因為即使他能夠三分鐘內收拾對手,但他無法在三分鐘內和氣勸阻對方。這是一個轉折 的里程,就這樣詠春開始演變為截拳道。 (Bruce Lee Enterprises, 2010)

在這一整年的旅程中,李小龍正劇烈的蛻變,過去他從未懷疑過他的目標,如果時 代改變了,他必須開始思考是否要給學生不同的武術教育。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此時他 必須決定是否要將目標放在武術學校的規模化經營。將過思索,他放棄了。他決定把重 心放在演技上,試試看能不能把它變成生終身志業。他常說他的熱情是追求武藝,但他 的職業選擇了打動人心。作這樣選擇的首要原因是,李小龍注意到,如果他的國術館變 多了,武術教育的質量可能無法兼具。李小龍愛功夫,他非常愛他的學生。他常常花無 數的時間在自家後院或練習館擂台與學生一對一教學。李小龍把每一位學生都視為家中 的一份子。他熱愛武功並不是想把它變成一個企業。 (Bruce Lee Enterprises, 2010) 1966 年,《青蜂俠》開始拍攝了。拍攝歷時半年,但該系列只持續了一季共 26 集就 結束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 3 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 (Ironside) 和《新 娘駕到》 (Here Come the Brides) 中客串。在他們拍攝的過程中,非高速攝影機的一般 攝影機無法清楚記錄的打鬥場面,因為李小龍的速度太快了。他們請他放慢速度以利捕 捉動作。不到幾年,李小龍的功夫引起觀眾熱烈的迴響,他所演出的影片也成為炙手可 熱的收藏項目。李小龍也與同劇演員凡.威廉斯 (Van Williams) 與布里特.里德 (Britt

在這一整年的旅程中,李小龍正劇烈的蛻變,過去他從未懷疑過他的目標,如果時 代改變了,他必須開始思考是否要給學生不同的武術教育。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此時他 必須決定是否要將目標放在武術學校的規模化經營。將過思索,他放棄了。他決定把重 心放在演技上,試試看能不能把它變成生終身志業。他常說他的熱情是追求武藝,但他 的職業選擇了打動人心。作這樣選擇的首要原因是,李小龍注意到,如果他的國術館變 多了,武術教育的質量可能無法兼具。李小龍愛功夫,他非常愛他的學生。他常常花無 數的時間在自家後院或練習館擂台與學生一對一教學。李小龍把每一位學生都視為家中 的一份子。他熱愛武功並不是想把它變成一個企業。 (Bruce Lee Enterprises, 2010) 1966 年,《青蜂俠》開始拍攝了。拍攝歷時半年,但該系列只持續了一季共 26 集就 結束了。其後以「加藤」角色演出 3 集《蝙蝠俠》及在《無敵鐵探長》 (Ironside) 和《新 娘駕到》 (Here Come the Brides) 中客串。在他們拍攝的過程中,非高速攝影機的一般 攝影機無法清楚記錄的打鬥場面,因為李小龍的速度太快了。他們請他放慢速度以利捕 捉動作。不到幾年,李小龍的功夫引起觀眾熱烈的迴響,他所演出的影片也成為炙手可 熱的收藏項目。李小龍也與同劇演員凡.威廉斯 (Van Williams) 與布里特.里德 (Britt

在文檔中 魅力:李小龍的武藝人生 (頁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