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架構「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距相當接近。顯示依據理論來萃取 2 個因素的目的並未成功,即無望感並 未能分成「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兩因素。即使依 據特徵值大於 1 為篩選標準,萃取 5 個因素,仍未發現具有意義性的概念。

針對二分變項的因素分析,除主成份分析法(PCA)外,亦能採取主軸因 子法(principal axis factoring, PAF)搭配 promax 轉軸法。同樣的,雖發現 KMO 值為 0.892,Barlett 球型考驗的 χ2 值為 2465.931(df = 190)達顯著

(p < .000),顯示適合進行因素分析。但萃取 2 個因素的結果與上述相近,

即難以適當的命名因素,且無法表徵「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 負向期待」兩種概念。更重要的是,使用 PAF 的分析方式,第二因素的特 徵值小於 1,且依據陡坡圖來看,較適合一個因素。因此,以本研究目前 的結果來看,無望感並未能區分為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兩因素。

第三節 架構「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在本章的第二節中,發現無望感並未能如期區分為「對未來的正向期 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兩因素,結果傾向無望感為單一因素。因此,

原先預計的階層預測模式也未受到支持。接著在重新架構自傷與自殺的階 層預測模式上,有兩種策略可執行,分別為未加入與加入無望感的模式。

在未加入無望感的模式上,其實已在文獻探討的第五節提及(5-2 與圖 四),其結合 Klonsly 等人(2003)應用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 式之概念,以及 Brown 等人(1998)提出的階層性關係,第一階層為穩定 性的特徵,即正負向情感,也就是脆弱性因素;第二階層為心理疾病,即 焦慮與憂鬱,其受到負向情感或正向情感的影響;第三階層為症狀行為表 現,即自傷與自殺受到焦慮或憂鬱的影響。階層關係上,第一階層的正負 向情感和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可由 Clark 與 Watson 的三角模式來說 明,即負向情感與焦慮、憂鬱均有關聯,但正向情感僅和憂鬱有關。第二 階層的焦慮與憂鬱和第三階層的自傷與自殺之關係,主要依據 Klonsky 等 人運用三角模式的概念,輔以相關實徵研究的結果(Briere & Gil, 1998 ; Evan et al., 2004 ; Joiner et al., 2001 ; Klonsky, 2009 ; Konick & Gutierrez, 2005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2005),提出焦慮和自傷、自殺具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聯性,而憂鬱僅和自殺具有關聯性。又沿用先前的假設,即焦慮預測自傷 的程度較預測自殺佳,且憂鬱預測自殺的預測力較焦慮預測得佳。修正後 的「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一」為圖七。不過,過往研究發現自傷與 憂鬱具有關聯性(Hawton et al., 1999 ; Gollust t al., 2008 ; Klonsky et al., 2003 ; Muehlenkamp & Gutierrez, 2004 ; Ross & Heath, 2002),故不能排除 憂鬱能預測自傷,因此設定圖八的競爭模式一作為比較的模式。

圖七,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一 圖八,競爭模式一

負向情感(NA)、正向情感(PA)、焦慮(Anx.)、憂鬱(Dep.)、自傷(NSSI)、自殺(Sui.)。

在加入無望感的新模式中,將無望感視為單一概念進行說明。首先,

如同在文獻探討中所說明的,Mineka 等人(1998)提出不同的心理疾病會 出現不同類型的認知內容,又 Beck(1976)的認知理論提出認知內容是造 成情緒、行為表現的關鍵。故初步可定位無望感在階層模式的位階,係在 心理疾病的下層,而在症狀行為的上層。接著,重點在於討論無望感和第 二階層的心理疾病,即憂鬱或焦慮,以及和最末階層的症狀行為,即自殺 或自傷,彼此間的關係如何描述與結構。Baumeister(1990)在自殺的逃 離理論(escape theory of suicide)提到經歷壓力事件、未達設立的標準等 狀況時,會產生負向情感、憂 鬱等,個體並採取去認知化(cognitive deconstruction)的策略因應,像是難以思考未來的情況、對未來沒有快樂 的期待、認為未來無法改變等,進而引發自殺。顯示 Baumeister 的理論認 為無望感可能為憂鬱與自殺的中介變項。Beck 等人(1975)針對 384 位自

NA PA

Anx. Dep.

NSSI Sui.

NA PA

Anx. Dep.

NSSI Sui.

論,Konick 與 Gutierrez(2005)以 345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雖憂鬱能 預測無望感(β = .582),並透過無望感預測自殺意念(β = .200),但發 高(McLauhghlin et a., 1996)或者兩者有關聯性(Nock & Prinstein, 2005),

但以目前的研究並無法說明自傷與無望感的確切關係為何,即無法像無望 感是憂鬱與自殺的部分中介變項,如此清楚的說明。再者,結構方程模式 是種變項間的因果關係模型(林震岩, 2007),缺乏理論說明或因果關係的 基礎,較不適合冒然任意架構彼此間的關係。其次,在焦慮與無望感的關 係上,Beck、Perkins、Holder、Robbins、Gray 和 Allison(2001)同樣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角模式的概念說明焦慮與憂鬱的認知特徵表現,發現擔心(worry)的認 知表現和負向情感具有關聯性,並提出擔心是焦慮與憂鬱的特徵表現。換 言之,以三角模式的階層性概念來說,焦慮與憂鬱(第二階層,心理疾病)

受到負向情感(第一階層,脆弱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擔心(第三階層,認 知內容)。同時,發現無望感和低正向情感有關,並提出無望感是憂鬱的 認知特徵表現。換言之,憂鬱(第二階層,心理疾病)受到低正向情感(第 一階層,脆弱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無望感(第三階層,認知內容)。由此 可知,焦慮未和無望感有明顯的關聯性,且就目前所知也少有文獻探討焦 慮與無望感的因果關係為何,故本研究目前尚未能架構焦慮與無望感的關 係。再者,Beck 等人(2001)提出無望感為憂鬱的認知特徵,呼應自傷與 自殺階層預測模式二的架構,即憂鬱能預測無望感的表現,顯示階層預測 模式二的合理性。然而,即使目前難以建構自傷與無望感的明確關係,但 過往研究發現無望感與自傷具有關聯性(McLaughlin et al., 1996 ; Nock &

Prinstein, 2005),故也不能排除無望感能預測自傷,因此設定圖十的競爭 模式二作為比較的模式。

圖九,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二 圖十,競爭模式二

負向情感(NA)、正向情感(PA)、焦慮(Anx.)、憂鬱(Dep.)、無望感(H.)、自傷(NSSI)、自殺(Sui.)。

重新建構欲考驗的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後,採用的統計考驗方 式與基本概念,與先前說明的相當類似,即先採取階層迴歸分析驗證階層

NA PA

Anx. Dep.

NSSI Sui.

H

NA PA

Anx. Dep.

NSSI Sui.

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變項間的中介關係,之後再以結構方程模式考驗階層預測模式。稍不同在 階層迴歸分析的變項投入類型與結果解釋。模式一與模式二的階層關係 上,第一階層、第二階層、最末階層和先前模式無差異,分為正負向情感、

焦慮與憂鬱、自傷與自殺,不同在於:模式一刪除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

模式二加入無望感作為第三階層,並表徵為憂鬱與自殺的部分中介變項。

因此,在階層迴歸分析上,依序投入第一階層的正負向情感、第二階層的 焦慮與憂鬱、第三階層的無望感,並以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 險程度為依變項。預期結果為:(1)投入第一階層的正負向情感後,負向 情感能顯著預測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程度,正向情感僅能 預測自殺危險程度;(2)投入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後,正負向情感均無 法顯著預測,焦慮能預測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程度,憂鬱 僅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3)投入第三階層的無望感後,焦慮仍可預測自 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程度,因焦慮未受到第三階層無望感的 影響,故無中介效果的情形;憂鬱亦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因無望感為憂 鬱與自殺的部分中介變項,又無望感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