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第五章 研究討論、建議與研究限制

1.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研究討論、建議與研究限制

在研究討論、建議和限制一章中,撰寫順序將和研究結果的呈現有所 不同。首先,總結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即「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的意涵,並與相關理論、過往研究進行對話,據以提供相關的建議。第二 部分,將討論本研究未發現無望感可區分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 未來的負向期待」的可能原因,將從概念性與技術性上的可能作討論,並 在建議中提供相關的方向,以利釐清無望感的成份內容。第三部分,先討 論自傷行為的現況,分別就比例、性別差異、自傷方式、自傷頻率等特徵,

再討論自殺行為的現況,就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的比例作說明,最後共同 討論自傷行為與自殺行為的表現,並與過往研究文獻對話,以釐清本研究 所發現的現象之意涵,並在建議中提出相關建議。最末,說明本研究的相 關限制。因此,本章將分成「討論」、「建議與研究限制」兩節論述。

第一節 討論

1.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本研究採納 Klonsky 等人(2003)以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 模式解釋自傷的觀點,再加入自殺作探討,並以 Brown 等人(1998)提出 的階層性概念結構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焦慮、憂鬱、無望感、自傷、自 殺的關係,企圖解釋自傷與自殺的病理特徵。研究結果發現:(1)負向情 感能預測與解釋焦慮與憂鬱的表現,正向情感僅能預測與解釋憂鬱的表 現,支持 Clark 與 Watson、Brown 等人的理論,即第一階層的脆弱或特質 因素會影響第二階層的心理疾病。(2)焦慮能預測與解釋自傷與自殺的表 現,憂鬱僅能預測與解釋自殺的表現,支持 Brown 等人的理論,即第二階 層的心理疾病會影響下一階層的症狀行為;又焦慮預測自傷的程度較預測 自殺高,憂鬱預測自殺的程度較焦慮高,符合以三角模式解釋自傷與自殺 的概念。(3)若加入無望感的角色,憂鬱能預測與解釋無望感的表現,又 能透過無望感解釋與預測自殺,憂鬱也能直接預測與解釋自殺的表現,驗 證 Cole(1989)、Konick 與 Gutierrez(2005)的研究發現,即無望感為憂

et al., 2005 ; Hawton & James, 2005 ; Larsson & Sund, 2008 ; McLaughlin et al., 1996 ; Muehlenkamp & Gutierrze, 2007 ; Nock et al., 2006 ; Zahl &

Hawton, 2004),較難以完整說明兩者的關係,更重要的是缺乏理論依據。

因此,應用 Klonsky 等人(2003)的研究發現,結合 Clark 與 Watson(1991)

的三角模式與 Brown 等人(1998)提出的階層性概念,企圖以「自傷與自 慮、煩躁不安等(Chioqueta & Stiles, 2004 ; Cox et al., 2004 ; de Man & Leduc, 1995 ; Dori & Overholser, 1999 ; Evan et al., 2004 ; Greene et al., 2009 ; Kaslow et al., 2002 ; Lasgaard et al., 2011 ; Reinherz et al., 2006)。Baumeister

(1990)也在自殺的逃離理論提到自殺前具有高負向情感的表現,且包含

表現(e.g., Briere & Gil, 1998 ; Klonsky, 2009)、自殺有低正向情感的特徵

(e.g., Hirsch et al., 2007 ; Joiner et al., 2001),符合本模式的預測,也驗證 Klonsky 等人(2003)以三角模式的概念解釋自傷與正向情感缺乏相關的 現象。在憂鬱方面,過往研究發現自傷與自殺均和憂鬱有關,如難過、傷 心、寂寞感等(e.g., Briere & Gil, 1998 ; Dori & Overholser, 1999 ; Evan et al., 2004 ; Klonsky et al., 2003),照理說憂鬱也能預測與解釋自傷。不過,研究 影響(e.g., Beevers & Miller, 2004 ; Konick & Gutierrez, 2005),本研究發現 焦慮與憂鬱皆能預測自殺。雖然結果符合過往文獻認為憂鬱對自殺的影響 力高於焦慮(e.g., Evan et al., 2004),但仍不能就此忽略焦慮的影響性與角 色。回顧 Clark 與 Watson(1990)提出的三角模式,意在解釋焦慮與憂鬱 的高共病性與高關聯性,顯示焦慮者可能會出現憂鬱表現。換言之,若因

示無望感為憂鬱與自殺的部分中介變項,支持 Cole(1989)、Konick 與 Gutierrez(2005)的論述。意謂著處於憂鬱的個體,會採取自殺來逃離負

與 Prinstein、Ross 與 Heath 的說法,一致同意自傷是種情緒調節策略,並 未提及到認知角色的影響,又 Nock 與 Prinstein 以行為理論作解釋,排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關性,但又有不同之處的狀況。然而,目前對於自傷與自殺係屬於不同 的概念,或者是同一連續向度的兩端,仍未有定論。首先,Joiner(2005)

認為自傷是自殺企圖或自殺身亡的前兆因素,影響力甚至高於情緒壓力、

無望感等,即在不斷的重複自傷或進行嚴重度高的自傷,對感到恐懼與痛 苦的自傷漸趨習慣與不害怕,最後漸不害怕自殺,增加自殺危險性。Joiner 更強調若沒有自傷的能力,就無法產生自殺。由此可知,Joiner 將自傷與 自殺視為連續向度上的兩端。反觀 Muehlenkamp(2005)持不同的看法,

認為自傷是種無自殺意圖的行為,並有其症狀模式、清楚的相關特徵,例 如:自傷是想逃避壓力讓感覺更好,自殺則是想要結束生命;自傷常重複 發生且慢性化,而自殺較不常發生;自傷者的想法是想放鬆但未有想死念 頭,自殺者有想死念頭。目前要以本研究的結果來說明自傷與自殺是不同 的概念或連續向度的兩端,可能太過冒險與不嚴謹的,誠如 Mineka 等人

(1998)所言,加入愈多的特徵或特質來擴充既有的模式,能對相關現象 有更明確的了解。因此有待未來的研究作更進一步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