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許文耀教授. 政 治 大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立. ‧ 國. 學. Hierarchical Predictor Model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Suicide.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 i Un. 謝光桓 撰. 2012 年 6 月. v.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3) 致謝 人生是趟旅行,碩士學位是個里程碑,也是往下個里程碑邁進的起 點。參加心理學旅行團,從「我家機場」出發,短程飛抵「中山醫機場」 漫遊四年,再轉長程線來到「政大機場」遊蕩四年,中途過境「馬偕機場」 一年,歷時八年的旅行團,斥資新台幣 n 元,投入無數盡的心血與努力。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所見所感的體驗。這八年充滿著正 負向情緒的矛盾交錯,正向思考對戰負向思考的激戰時光,積極行動與消 極行動不斷的輪替出現。旅行的意義也不在於好不好玩,而是在感受不同 體驗的存在價值,歷程中的挫折不是象徵敗北,是發現有所盼望,達不到 而感到挫折。旅行團的成員,絕不是記憶中那幾天的過客,而是一輩子的. 政 治 大. 美好回憶,憶起曾經渡過的日子,如何與旅行中的驚喜、非預期奮鬥,是. 立. 一輩子的夥伴,想起來會甜甜的微笑。統計名人,韋婷,以銳利的眼光,. ‧ 國. 學. 洞察數據資料,再以精闢的口語表達,說明資料的意義,往往一語驚醒夢 中人,小的獲益良多。資訊本因坊,羿璇,共同旅行四年的團友,分享喜. ‧. 怒哀樂,在第一年即展現過人的資訊科技能力,當手一握滑鼠,眼神直視 螢幕,彷彿出現銳不可檔的氣勢,好亮的金光阿。語錄達人,昀蓁,同樣. y. Nat. sit. 是四年的團友,也是陪伴渡過在馬偕機場一年的過境時光,金玉良言貴不. er. io. 在多,而是要觸動心靈,就一句話「莫忘初衷」,一起記得當初選擇心理. n. al 學旅行團的理想。果夫樓魔人,記雯,旅行中常發現在果夫樓遊走,時常 iv n. C. hengchi U 會留下水杯來傳達關鍵的訊息,時常會率領泰迪熊軍團宣示重要的訊息, 吾熊萬歲萬歲萬萬歲。旅行中,一定得有位導遊,金牌導遊許文耀教授, 問不倒、考不倒、騙不倒,閱人無數、身經百戰,教導我體驗這趟旅行的 意義,或許有時候能體會,有時候卻是鴨子聽雷,但確定的是,許導遊傳 達出的態度、價值、精神,這我會永遠記住。當然,存在記憶的人相當多, 乃誌學長、智盈、琬渝、依凡、麗芬、一哲、怡君、至恆、立婕、芬英、 德政、美玉心理師、誼杰心理師、輊竑心理師、偉智心理師、美自護理師、 昭瑛心理師等,開心有遇到你們!重點來了,一趟旅行總有個伴,時時陪 同著你,瑜婷,一路相知相惜,面對旅行中的感動、快樂、難過、痛苦、 不順遂,挺過來走過來,我感受到心相連著,彼此真誠的觸動著,接著一 起往下個里程碑邁進。人生旅程 ing,逗號非句號 III.

(4) 摘要 本研究結合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Tripartite Model)以及 Brown、Chorpita 和 Barlow(1998)提出的階層性概念,結構正向情感、 負向情感、焦慮、憂鬱、無望感、自傷、自殺的關係,建立自傷與自殺的 階層預測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同異處。研究對象為 487 位大學生,325 位女性與 162 位男性,採取自陳式問卷的方式施測,包含自我傷害行為量 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貝克無望感量表、正負向情感量表、症狀檢核表 -90-修正版(摘錄測量焦慮與憂鬱的題目) 、相關背景變項的測量,並以描 述性統計、相關性考驗、階層迴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等統計方式對資料 進行處理。主要的研究結果為: (1)負向情感能預測與解釋焦慮和憂鬱,. 政 治 大. 且能透過焦慮預測自傷與自殺,唯焦慮對自傷的解釋力較高;負向情感亦. 立. 能透過憂鬱預測自殺,但無法透過憂鬱預測自傷。(2)正向情感能預測與. ‧ 國. 學. 解釋憂鬱,且能透過憂鬱預測自殺。 (3)加入無望感分析後,發現憂鬱能 透過無望感預測自殺,憂鬱也能直接預測自殺,顯示無望感為憂鬱與自殺. ‧. 的部分中介變項。最後,結果發現有 15.81%的自傷比例、24.64%的自殺意 念比例、8.01%的自殺企圖比例。.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關鍵字:三角模式、自傷、自殺、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焦慮、憂鬱、無 望感。. IV.

(5) Abstract This study combined Clark & Watson’s (1991) tripartite model with Brown, Chorpita, and Barlow’s (1998) hierarchical model to 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positive affect (PA), negative affect (NA), anxiety, depression, hopelessnes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and suicide.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stablish hierarchical predictor model of NSSI and suicide, and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NSSI and suicide. The participants were 487 university students, 325 females and 162 males, who were participating in a study of test of deliberate self-harm inventory, suicide risk inventory, Beck hopelessness sca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symptom checklist-90-R, and background. 政 治 大. variables. The data were examin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rrelation,. 立. hierarchical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main results were :. ‧ 國. 學. (1) NA could predict anxiety and depression ; anxiety could not on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NSSI and NA, but als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NA and. ‧. suicide ; anxiety accounted for more of the variance in NSSI than in suicide ;. y. Nat. depression could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NA and suicide, but could not. si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NSSI and NA. (2) PA could predict depression, and. er. io. depression could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of PA and suicide. (3) the role of. n. hopelessness was partial a mediator of depression and suicide. Finally, the result iv l. n. C. h e nideation, found 15.81% NSSI, 24.64% suicidal g c h iandU8.01% suicidal attempt.. Key word : tripartite model、non-suicidal self-injury、suicide、positive affect、 negative affect、anxiety、depression、hopelessness. 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03. 第一節 概述與介紹………………………………………………... 03. 第二節 三角模式的階層模式……………………………………... 05. 第三節 自傷與自殺的正負向情感、焦慮與憂鬱表現.…………... 07. 第四節 無望感-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 10. 第五節 以三角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關係……….……….... 11. 第六節 自傷與自殺的行為特徵……………….…………………... 16. 第三章 研究假設與方法……………………………………………... 2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21. 立. 政 治 大. 2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4. 第四節 資料處理程序與方式……………………………………...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9. 第一節 自傷與自殺的現況………………………………………... 29. ‧.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倫理考量……………………………………... y. Nat. 34. 第三節 架構「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36. er. io. sit. 第二節 無望感的因素分析結果…………………………………... n. al 第四節 相關性考驗與階層迴歸分析結果…………………….…. iv Un. Ch. 40. 第五節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考驗……………….…….… engchi. 46. 第五章 研究討論、建議和限制……………………………………... 57. 第一節 討論………………………………………………………... 57.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70. 參考文獻………………………………………………………………. 75. 附錄……………………………………………………………………. 87. VI.

(7) 圖次 圖一. 三角模式…………………………………………………….... 05. 圖二. 三角模式的階層式關係…………………………………….... 06. 圖三. 對未來的正向期待(PE)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NE)在 自傷(NSSI)與自殺(Sui.)上的表現…………….……... 13. 負向情感(NA)、正向情感(PA)、焦慮(Anx.)、憂鬱 圖四. ( Dep. )、 自 傷 ( NSSI )、 自 殺 ( Sui. ) 之 階 層 模 式………………………………………….………………….. 14. 圖五.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15. 圖六. 競爭模式…………………………………………………….. 22. 圖七.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一…………………………….. 37. 圖八. 競爭模式一………………………………………………….. 37. 圖九.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二…………………………….. 39. 圖十. 競爭模式二………………………………………………….. 39. 圖十一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一之模式設定……………….. 47. 圖十二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二之模式設定……………….. 4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圖十四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二之模式標準化解................... 54. n. al. er. sit. 52. io. 圖十三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一之模式標準化解................... Ch. engchi. VII. i Un. v.

(8) 表次 表一. 自傷行為的比例與人數…………………………………….... 30. 表二. 各種自傷方式的比例與人數………………………………... 31. 表三. 自傷方式數量……………………………………………….... 32. 表四. 自傷頻率表現……………………………………………….... 32. 表五. 自傷行為與自殺意念的人數交叉表……………………….... 33. 表六. 自傷行為與自殺企圖的人數交叉表……………………….... 34. 表七. 貝克無望感量表的因素結構矩陣………………………….... 34. 表八. 各變項間的相關係數矩陣………………………………….... 41. 表九. 自傷方式數量的階層迴歸結果…………………………….... 43. 表十. 自傷頻率的階層迴歸結果……………………………............ 44. 立. 政 治 大. 45. 表十二 各變項的描述性統計與信度係數………………………….... 49. 表十三 各測量變項的相關係數矩陣……………………………….... 50. ‧. ‧ 國. 學. 表十一 自殺的階層迴歸結果…………………………………............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Un. v.

(9)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自我傷害(簡稱自傷)與自殺都是值得關注的現象,例如 Toprak、 Cetin、Guven、Can 和 Demircan(2011)對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 15.4% 的自傷比例、11.4%的自殺意念比例、7.1%的自殺企圖比例,顯示約 10 位 大學生就有 1 位有過自傷或自殺。Deiter、Nicholls 和 Pearlman(2000)在 臨床族群上發現約 58%的高自傷比例,陳毓文(2006)發現國內青少年的 自傷比例約 23%,Reinherz、Tanner、Berger、Beardslee 和 Fitzmaurice(2006). 政 治 大 的。自傷者與自殺者的生活多處於困境之下,例如情緒調適能力不佳、問 立 則發現 22%的青少年具有自殺意念。可見高比例的自傷與自殺是值得關注. 題解決能力不佳、心理疾病問題較多、家庭關係衝突等(Gollust, Eisenberg,. ‧ 國. 學. & Golberstein, 2008 ; Gratz, 2006 ; Gratz, Conrad, & Roemer, 2002 ; Nock &. ‧. Mendes, 2008) ,顯示此族群的困境與需要受到協助。因此,有必要針對自 傷與自殺的現象進行探討,了解相關的病理機制,以利相關的衡鑑與治療. sit. y. Nat. 議題發展。. er. io. 然而,自傷及自殺不只會單獨出現,兩種現象也會同時出現,例如. n. Muehlenkamp 與 Gutierrze(2007)發現同時具有自傷與自殺的比例約有 a. l. iv. Ch 7%。Nock、Joiner、Gordon、Lloyd-Richardson U和nPrinstein(2006)也發現 engchi. 自傷與自殺具有關聯性,顯示單就自傷或自殺進行研究是不足夠的,應共 同檢視兩者的表現,以期清楚說明兩者的關聯性。先前研究在探討兩者的 關係時,多採取相關法研究,或者以類別取向的方式說明,例如: Muehlenkamp 與 Gutierrze 以自傷行為、自殺行為的有無,區分為合併自傷 與自殺行為組、自殺行為組、自傷行為組、控制組。雖然可以探討不同行 為性質的心理病理表現,但較難以反應真實的行為現象,如以二分法區分 而忽略行為的連續向度內涵,故可考慮相關的特徵作為參考基礎,例如: Klonsky 與 Olino(2008)以自傷的相關特徵為依據來分類。因此,要解決 相關法的局限,以及突破類別取向的限制,本研究將以結構方程模式為主 要統計方法,企圖較完整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關聯性,同時也以連續變項為. -1-.

(10) 研究變項,改善類別變項的限制。不過,即使改善研究方法學與變項概念 的問題,探討自傷與自殺的關係,仍有更重要的障礙存在,即缺乏理論模 式,使得研究結果難以具體結構化,不然就是流於變項間的相關性說明。 因此,本研究試圖沿用 Klonsky、Oltmanns 和 Turkheimer(2003)的想法, 以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為理論基礎,另再結合 Brown、Chorpita 和 Barlow(1998)提出的階層性概念,來架構自傷與自殺的關係,以對兩 者有更清楚的了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Un. v.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概述與介紹. 不具自殺意圖的自我傷害行為(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可簡 稱自我傷害行為或自傷行為,定義為個體故意、直接毀損或改變身體組 織,且無自殺意圖的行為(陳毓文, 2000 ; Briere & Gil, 1998 ; Gratz, 2001 ; Heath, Toste, Nedecheva, & Charlebois, 2008 ; Klonsky & Olino, 2008 ; Lloyd-Richardson, Perrine, Dierker, & Kelley, 2007 ; Nock, Holmberg, Photo, & Michel, 2007 ; Nock & Prinstein, 2004)。自殺則包含自殺意念、自殺企. 政 治 大 少研究進行探討與分析,像是 Hawton 與 James(2005)發現約 25%~50% 立 圖、自殺計畫等(許文耀、鍾瑞玫, 1997) 。針對自傷與自殺的關係,有不 的自殺個案在自殺前有自傷,自傷後的自殺發生可能性約在 0.24%~4.3%. ‧ 國. 學. 間,又某些特徵出現時更會提高自殺危險性,如暴力的自傷方式、自傷頻 率較多、自傷行為持續較久等。Cooper、Kapur、Webb、Lawlor、Guthrie、. ‧. Mackway-Jones 和 Appleby(2005)發現 18.3%的自傷者有自殺行為,且相. Nat. sit. y. 較於一般母群,在自傷後有 30 倍以上的機會執行自殺;又比起臨床母群,. er. io. 有兩倍以上的機會。在其他研究上也得到類似的結果,即自傷頻率愈高、. n. 自傷行為史長、多種自傷方式等,會增加自殺危險程度(Larsson & Sund, a. l. iv. n et al., 2006 ; Zahl & 2008 ; McLaughlin, Miller, C &h Warwick, 1996 ;UNock engchi. Hawton, 2004) 。由此可知,自傷與自殺具高關聯性。但目前面臨的問題是 如何解釋及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關係呢?也就是說,如何用理論說明自傷與 自殺的關係。 回顧 Klonsky 等人(2003)以近 2000 位非臨床樣本為對象,62%男性 與 38%女性,平均年齡約 20 歲。分析自傷者與非自傷者在正向氣質 (positive temperament, 如喜愛表現)、負向氣質(negative temperament, 如不信任、 攻擊性、自我貶低等)、憂鬱、焦慮的差異性表現。結果發現自傷者有較 高的負向氣質、焦慮、憂鬱表現,但於正向氣質無差異,又焦慮與自傷的 關聯性較與憂鬱高。Klonsky 等人說明正向氣質的無差異性,代表著自傷 者可能在經驗正向情感的能力與非自傷者相同,並嘗試以三角模式進行推. -3-.

(12) 論與說明。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主要是說明焦慮與高負向 情感有關,憂鬱與低正向情感、高負向情感有關,以此說明焦慮與憂鬱的 關聯性。Klonsky 等人認為結果顯示自傷和負向情感具有關聯性,但與正 向情感不具關聯性,故自傷應和焦慮較具關聯性,而非與憂鬱較有關。的 確沒錯,Klonsky 等人的結果顯示自傷與焦慮的關聯性高於與憂鬱的相 關,且自傷與憂鬱的關聯性在控制焦慮的影響後減弱。同時,Klonsky 等 人更點出此非預期發現的意義,即自傷者多在自傷後經驗到釋放感,且生 理證據也顯示自傷者經驗到緊張感的降低,故認為自傷者傾向焦慮,且認 為自傷是降低焦慮的方法。 由此可知,Klonsky 等人(2003)將三角模式由對焦慮與憂鬱的探討. 治 政 大 提出的三角模式,目的在討論焦慮與憂鬱間高共病性、高關聯性的議題, 立 企圖說明兩種疾病間的異同。如同研究者所要探討的問題,即具高關聯性 延伸到自傷,是具有重要的意義性與突破性。又 Clark 與 Watson(1991). ‧ 國. 學. 的自傷與自殺,如何以理論架構說明與解釋兩者的異同。顯示 Clark 與 Watson 的三角模式和研究者欲回答的問題,於目的與企圖上是具有相似性. ‧. 的,加上 Klonsky 等人點出三角模式運用於自傷的可行性,說明三角模式. sit. y. Nat. 可能是解釋自傷與自殺異同的重要理論。因此,本研究運用 Clark 與 Watson. io. er. 的三角模式,架構焦慮與憂鬱的模式概念延伸到自傷與自殺上,作較完整 的結構化。以下將分成「三角模式的階層模式」 、 「自傷與自殺的正負向情. n. a. v. l C 感、焦慮與憂鬱表現」 、 「無望感-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 n i 、「以三角模式說明. hengchi U.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關係」四部份進行說明。最後,增添「自傷的行為特徵」 與「自殺的行為特徵」的內容,整理與說明相關行為的現況,如比例、方 式、頻率。. -4-.

(13) 第二節. 三角模式的階層模式. Clark 與 Watson(1991)認為焦慮與憂鬱的關係可由數種角度來說明, 例如:位於連續向度上的不同端上;有著共同的脆弱性,但表現出不同的 症狀行為;不同的現象,彼此可能會發展成另一方。之所以有多種說明, 來自於焦慮與憂鬱具有高關聯性,但又具有不同的特徵表現。對此,Clark 與 Watson 提出三角模式,企圖以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生理激發程度來 架構焦慮與憂鬱間的關係。Clark 與 Watson 發現焦慮與憂鬱均和負向情感 具關聯性,並說明負向情感連結憂鬱與焦慮的相關,即焦慮與憂鬱的關聯 性受到負向情感的影響。其次,Clark 與 Watson 發現焦慮與憂鬱不同的特 徵表現,分別是低正向情感與憂鬱有關、高生理激發與焦慮情緒有關,說. 政 治 大. 明憂鬱與焦慮何以有不同的特徵表現。換言之,在焦慮與憂鬱者的情感表. 立. 現上,焦慮與憂鬱均和負向情感有關,缺乏正向情感僅和憂鬱有關,是區. ‧ 國. 學. 別憂鬱與焦慮的因素之一(圖一)。目前,三角模式已受到許多研究的證 實(Brown et al., 1998 ; Greene, Chorpita, & Austin, 2009 ; Hughes, Heimberg, 效性。. ‧. Coles, Gibb, Liebowitz, & Schneier, 2006 ; Joiner, 1996) ,顯示其可行性與有. n. al. er. io. sit. y. Nat 生理激發. 負向情感. 焦慮. Ch. i Un. 正向情感. engchi. v. 憂鬱. 圖一,三角模式 Brown 等人(1998)提到三角模式除說明焦慮與憂鬱的相關因素外, 也說明發病因素的重要性,例如:負向情感可能為焦慮與憂鬱的脆弱因 素;低正向情感是憂鬱的脆弱性因素。Brown 等人著眼在情感特徵是具有 遺傳性、相對穩定的,傾向是潛在肇因,影響心理疾病的發展。然而,生 理激發可能非為心理疾病的特質脆弱性,可能是心理疾病的症狀表現,如. -5-.

(14) 恐慌症有高度的生理激發程度。換言之,Brown 等人對三角模式的概念進 行階層性的結構化,說明病理因素、心理疾病、症狀間的階層關係,即病 理因素引起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再產生症狀,Brown 等人也在研究中驗證 其觀點。整理上述說明能歸納出下圖二:高層次的因素表徵相對穩定的性 格脆弱性,如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等特質脆弱性;位於第二層次則是心理 疾病,可能會受到脆弱性的不同程度之影響;最低階層的是症狀表現,如 行為、認知、情緒等症狀。由此可知,要以三角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關 係,首要目標是釐清自傷、自殺和正負向情感、焦慮、憂鬱間的關聯性, 才能作進步的推論與解釋,故下節將就相關內容進行說明。. 立. 焦慮. 學. ‧ 國. 負向情感. 政 治 大 正向情感 憂鬱. ‧ er. io. sit. y. Nat. 生理激發. 圖二,三角模式的階層式關係. n. al. Ch. i. e. i Un. v. n g c h 等人(1998)對焦慮與憂鬱的 除提出三角模式的階層關係外,Brown 特徵分析,採取不同於 DSM-IV 系統的分類取向概念。Brown 等人回顧文 獻後,發現研究焦慮疾患與憂鬱疾患可分兩種方式,分別為診斷層次 (diagnostic level)或檢驗診斷類別內的向度特徵(dimensional features), 後者如評估疾病的組成特徵。首先,Brown 等人認為焦慮症狀與憂鬱症狀 是連續向度的表現,若以診斷為單位作分析(即有無疾病的類別分類), 是難以反映疾病特徵的向度表現。例如:DSM-IV 界定有幾個以上的焦慮 症狀或憂鬱症狀時,就達到焦慮或憂鬱的診斷,但界定疾患的症狀數量是 較缺乏證據的,可能是人工分類或錯誤歸類的;重要的是區分為有無某疾 病,會失去許多具意義性的訊息,像是症狀嚴重度的差異。相反地,Brown 等人認為若以向度或連續取向的概念作衡鑑或分析,其能檢驗症狀與症侯 -6-.

(15) 群間的關聯性,也能以這些特徵對應或作為 DSM-IV 分類系統中的疾病之 潛 在 變 項 , 評 估 疾 病 的 特 徵 表 現 。 因 此 , Brown 等 人 在 研 究 中 採 取 Deper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DASS)作為表徵 DSM-IV 分類系統中的憂 鬱與焦慮之潛在變項,主要考量到 DASS 測量到許多憂鬱與焦慮的核心症 狀,如失去樂趣或缺乏興趣、自我貶抑、害怕等。因此,本研究將採用 Brown 等人的概念,以向度取向的概念進行分析,即選擇能測量憂鬱症狀與焦慮 症狀的量表,作為表徵階層模式中的心理疾病之潛在變項。. 第三節. 自傷與自殺的正負向情感、焦慮與憂鬱表現. 治 政 1. 自傷的正負向情感、焦慮與憂鬱表現 大 立. 自傷行為是種不具適應性的情緒調節方式,即在面對負向生活經驗或. ‧ 國. 學. 早期兒時經驗時,個體在處理情緒時出現困難或問題,進而採取自傷轉移 內在情緒壓力的不舒適感或表達負向情緒,企圖降低負向情緒(陳毓文,. ‧. 2000 , 2006 ; Briere & Gil, 1998 ; Chapman & Dixon-Gordon, 2007 ; Evan,. Nat. sit. y. Hawton, & Rodham, 2005 ; Gratz, 2003 ; Klonsky, 2005 , 2009 ; Laye-Gindhu. er. io. & Schonert-Reichl, 2005 ; Nixon, Cloutier, & Aggarwal, 2002 ; Nock &. n. Prinstein, 2004 , 2005 ;a Paivio & McCulloch, 2004 ; Suyemoto, 1998)。. l. iv. Ch Chapman、Gratz 和 Brown(2006)根據自傷屬於情緒調節的概念,提出經 Un engchi. 驗迴避模式(Experiential Avoidance Model, EAM) ,經驗迴避指稱逃避任何 不想要的內在經驗或外在情境之行為,包含想法、感受、身體感受等不舒 服或壓力的內在經驗,而自傷就是種逃避負向情緒的方式。 情感表現並不侷限於負向情感,尚包含正向情感,又兩者屬於不同的 概念且具不同的功能性(Clark & Watson, 1991 ; Watson, Clark, & Tellegen, 1988)。Gratz(2006)以女性大學生為參與者,分析自傷者的情感表現, 發現低正向情感可區別自傷行為的有無,又低正向情感、高負向情感和其 他因子的交互作用下,可區分自傷頻率的高低。Gratz 並說明增加正向情 緒或許可降低自傷的風險性。然而,Klonsky 等人(2003)發現自傷者的 憂鬱、焦慮、負向氣質等負向情感表現較高,但正向氣質未有顯著差異。. -7-.

(16) Hasking、Coric、Swannell、Martin、Thompson 和 Frost(2010)雖未直接 針對正負向情感作探討,但以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調查青少年的表 現,發現神經質可預測自傷,間接說明負向情感與自傷的關係,但與正向 情感有關的外向性無法顯著預測。因此,負向情感在自傷上的表現是相當 一致,且也受到許多研究的證實(Briere & Gil, 1998 ; Gollust et al., 2008 ; Hawton, Kingsbury, Steinhardt, James, & Fagg, 1999 ; Klonsky, 2009 ; Ross & Heath, 2002 , 2003),但正向情感的研究結果卻不太一致。回顧 Klonsky (2009)將正向情感再區分為高度激發性與低度激發性,前者如快樂、興 奮等,後者如釋放感、冷靜等,結果自傷者之低度激發的正向情感表現較 非自傷者低,但高度激發部份則無顯著差異。此和 Briere 與 Gil(1998). 治 政 大 Chapman 與 Dixon-Gordon(2007)更將釋放感與冷靜視為正向情緒,說明 立 自傷者在行為後有正向情緒的增加。然而,就 Watson 等人(1998)的觀 發現釋放感在自傷後顯著增加,但愉悅感未有顯著增加的研究一致。. ‧ 國. 學. 點,認為冷靜、平靜、釋放感等情緒表現,應屬於負向情感降低後的情緒 反應,而非正向情感的表現。因此,釋放感、冷靜感受的增加,應是負向. ‧. 情緒的減緩,並非是正向情緒的增加,此也符合過往研究多未將釋放感、. sit. y. Nat. 冷 靜 等 情 緒 視 為 正 向 情 緒 ( Briere & Gil, 1998 ; Laye-Gindhu &. io. er. Schonert-Reichl, 2005) 。整理上述可知,自傷與正向情感是不具關聯性的。 其次,在焦慮與憂鬱上,Klonsky 等人(2003)以三角模式解釋自傷. n. a. v. l C 與負向氣質有關,但和正向氣質無關的現象,並進步說明自傷與焦慮的關 ni. hengchi U. 聯性高於憂鬱的研究結果。換言之,自傷與焦慮、負向情感較具關聯性, 而和正向氣質無關聯性。分析自傷者的情緒表現後,發現多數為生氣、緊 張、焦慮、害怕、混亂感、焦躁不安、敵意等似焦慮情緒居多(Briere & Gil, 1998 ; Chapman & Dixon-Gordon, 2007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2005 ; Klonsky, 2009) ,Ross 與 Heath(2003)更提出焦慮降低模式(anxiety reduction model)來說明焦慮的重要性。故相較於憂鬱,自傷和焦慮的關 聯性是較高的。. -8-.

(17) 2. 自殺的正負向情感、焦慮與憂鬱表現 憂鬱情緒、罪惡感、寂寞感、神經質、焦躁不安、敵意、焦慮情緒等 會讓個體處於自殺風險下(Cheung, Law, Chan, Liu, & Yip, 2006 ; Chioqueta & Stiles, 2004 ; Cole, 1989 ; Cox, Enns, & Clara, 2004 ; de Man & Leduc, 1995 ; Dori & Overholser, 1999 ; Evan, Hawton, & Rodham, 2004 ; Greene et al., 2009 ; Kaslow et al., 2002 ; Lasgaard, Goossens, & Elklit, 2011 ; Lewinsohn, Rohde, & Seeley, 1996 ; Nock & Kazdin, 2002 ; Nock & Kessler, 2006 ; Reinherz et al., 2006 ; Wetzel, Margulies, Davis, & Karam, 1980) ,顯示 出自殺與負向情感的高關聯性。例如,Konick 與 Gutierrez(2005)針對大 學生分析,發現自殺意念與憂鬱具高關聯性(r = .61) ,且憂鬱能預測自殺. 政 治 大. 意念。Beevers 與 Miller(2004)進行縱貫研究,發現自殺意念與憂鬱具有. 立. 高關聯性(r = .26)。上述結果符合 Baumeister(1990)的理論概念,認為. ‧ 國. 學. 自殺是一種逃離自我的方式,例如:面對壓力事件,個體覺察到目前狀況 與期待有所落差而產生負向情緒,如憂鬱,顯示自我覺察是相當負面的,. ‧. 故採取自殺來逃避情緒壓力。相較於憂鬱,Evan 等人(2004)提到焦慮非 預測自殺的良好因子。由此可知,自殺與憂鬱關聯性較高。至於正向情感. y. Nat. sit. 的角色為何呢?Joiner、Pettit、Perez、Burns、Gencoz、Gencoz 和 Rudd(2001). er. io. 分析平均年齡約 22 歲的參與者,追蹤 6~12 個月,發現正向情緒愈多,自. n. al 殺症狀愈能改善,問題解決態度也愈佳。又 Hirsch、Duberstein、Chapman iv n. C. hengchi U 和 Lyness(2007)以老年人為對象,發現正向情感能預測自殺意念的降低, 而負向情感僅與自殺意念呈正相關。由此可知,自殺者不只擁有較多的負 向情感,同時也有較少的正向情感表現,又低正向情感是和自傷者有所不 同的部分。. -9-.

(18) 第四節. 無望感-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 無望感在自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Beck, Brown, Berchick, Stewart, & Steer, 1990 ; 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5 ; Beck, Weissman, Lester, & Trexler, 1974 ; Chioqueta & Stiles, 2004 ; Dixon, Heppner, & Rudd, 1994 ; O’Connor, Fraser, Whyte, MacHale, & Masterton, 2008 ; Wetzel et al., 1980) ,如 Dean、Range 和 Goggin(1996)在大學生族群中,發現無望感 的預測力高於憂鬱。顯示要了解自殺,無望感是要予以考量的,使能更完 整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關聯性。 無望感泛指對未來持有負向的看法(Beck et al., 1990 ; Beck et al., 1974) ,可能是無望感的個體會以負向方式經驗、期待可怕或悲慘的結果,. 政 治 大. 並認為自殺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式(Beck et al., 1990)。而 Abramson、. 立. Alloy 和 Metalsky(1989)在憂鬱的無望感理論(Hopelessness Theory of. ‧ 國. 學. Depression)提出無望感是期待的正向結果未發生或是期待的負向結果發 生,此說明無望感可能包含不同的成份內容。MacLeod、Rose 和 Williams. ‧. (1993)根據 Abramson 等人的說法,即無望感指稱期待的正向結果不會 發生、或期待的負向結果會發生,將無望感分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以及對. y. Nat. sit. 未來的負向期待,但尚待回答的問題是正向期待減少或負向期待發生是否. er. io. 具有同等的功能。MacLeod 等人分析有無自殺者的表現,以陳述未來期待. n. al 發生的事情表徵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又以未來不期待發生的事情表示對 iv n. C. hengchi U 未來的負向期待,結果發現:自殺組在對未來正向期待的表現較不佳,而 在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則無顯著差異,顯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是影響自殺的 關鍵因素。初步顯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具有不同的功 能表現,分屬於不同無望感成份。後續,MacLeod 與其他學者(MacLeod & Byrne, 1996 ; MacLeod & Salaminious, 2001 ; MacLeod, Tata, Tyrer, Schmidt, Davidson, & Thompson, 2005)繼續分析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在不同下的表 現,例如:焦慮較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有關,而憂鬱與對未來的正向期待 較有關聯。同樣地,O’Connor 等人(2008)也發現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能預 測自殺,且預測力高於整體無望感程度,但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卻僅有輕微 相關。許文耀、王德賢、陳喬琪和陳明輝(2006)同樣將無望感劃分為對 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探討對自殺企圖者的影響,結果發 - 10 -.

(19) 現:對未來的正向期待愈低,即不認為未來會有成功與希望時,自殺企圖 者的自殺危險性會提升。統整上述研究,可得知無望感是種整體性的概 念,能再區分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對未來的負向期待,不同的成份具有 不同的影響力,如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自殺具關聯性(許文耀等人, 2006 ; MacLeod et al., 1993 ; O’Connor et al., 2008)。將無望感劃分為對未來的正 負向期待,能更細膩描述不同現象的不同功能性表現,故本研究企圖了解 無望感的概念是否能區分為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以進行相關行為表現的 探討。. 第五節. 以三角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關係 政 治. 大. 立. 1. 以三角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特徵表現. ‧ 國. 學. Klonsky 等人(2003)運用三角模式解釋自傷的特徵表現,即自傷與 負向情感較具關聯性,但和正向情感不具關係,來說明自傷和焦慮的關聯. ‧. 性較高。簡單來說,Klonsky 等人說明自傷和負向情感、焦慮具有關聯性,. Nat. sit. y. 但和正向情感缺乏關聯性。經文獻整理後,確實也發現自傷與焦慮、負向. er. io. 情感關聯性高,但和正向情感較無關聯性(e.g., Briere & Gil, 1998 ; Klonsky,. n. 2009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2005)。顯示 Klonsky 等人以三角模 a. l. iv. Ch 式解釋自傷的論述是受到相關研究的支持,說明研究者欲以三角模式解釋 Un engchi. 自傷的概念是合理的。既然以三角模式說明自傷是可行與合理的,那如何 說明自傷與憂鬱的關係呢?回顧 Klonsky 等人的概念與策略,藉由三角模 式提出焦慮與負向情感有關,但和正向情感無關的概念,對應到自傷也和 負向情感有關,卻和正向情感無關的情形,聯結自傷與焦慮的關係。若以 此類推,三角模式認為憂鬱同時和負向情感、低正向情感有關,但自傷和 正向情感缺乏關聯,兩者無法完全相互對應,故可推論自傷與憂鬱不具關 聯性。至於文獻整理發現自傷與憂鬱具有關聯性,可能是受到自傷與焦 慮、負向情感的關聯性影響,例如:Klonsky 等人發現在控制焦慮的影響 後,憂鬱對自傷的影響力減弱;以三角模式來說明,可能因焦慮與憂鬱共 同受到負向情感的影響,使得自傷與憂鬱表現出相關性。此外,研究者將. - 11 -.

(20) 三角模式的概念延伸到自殺上,基於自傷與自殺的高關聯性,如同焦慮與 憂鬱間具有高關聯的特性。沿用 Klonsky 等人運用三角模式解釋自傷的方 式,自殺和負向情感、正向情感具有關聯性,故能推論自殺和憂鬱具有關 聯性,此也受到文獻整理與回顧的支持(e.g., Cheung et al., 2006 ; Evan et al., 2004 ; Joiner et al., 2001 ; Konick & Gutierrez, 2005),亦顯示用三角模式解 釋自殺的合理性。再者,自殺也因和負向情感有關,故不能排除和焦慮具 有關聯性,其也受到相關實徵研究的支持(e.g., Chapman & Dixon-Gordon, 2007) 。 因此,在運用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解釋自傷與自殺時, 可歸納出自傷與負向情感、焦慮較具關聯性,自殺則與負向情感、正向情. 治 政 大 發現自傷與自殺雖都和焦慮有關,但回顧實徵研究得知焦慮與自傷的關聯 立 性較高(e.g., Klonslky et al., 2003) ,又焦慮和自殺的關聯性較低(e.g., Evan. 感、憂鬱、焦慮有關。再綜合比較自傷、自殺和焦慮、憂鬱的關係後,可. ‧ 國. 學. et al., 2004) ,故可推論焦慮與自傷的關係高於和自殺的關係。相較於焦慮, 憂鬱預測自殺的能力較佳(e.g., Evan et al., 2004) ,故可推論自殺與憂鬱的. ‧. 關係高於與焦慮的關係。. sit. y. Nat. 接著如何以三角模式解釋自傷與自殺在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之表現. io. er. 呢?欲先解決的是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是以情感表現架構 與說明,但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屬於種認知表現(MacLeod & Salaminious,. n. a. v. l C 2001),如何將三角模式由情感層次延伸到認知層面是首要目標。首先, ni. hengchi U. Clark 與 Watson 提到三角模式或許能解釋認知表現的形態,例如:負向思 考與憂鬱、焦慮有關,正向思考僅與憂鬱有關。MacLeod 與 Byrne(1996) 進步以實驗來說明三角模式與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之關係,以情感表現與 認知內容具有關聯性,說明焦慮可能受到高負向情感的影響來提升對未來 負向事件的期待,而憂鬱可能受到高負向情感的影響來提升負向期待、但 受到低正向情感的影響來減少對未來正向事件的期待。結果發現符合三角 模式的概念,即混合憂鬱與焦慮情緒組、焦慮情緒組之對未來的負向期待 高於控制組,又混合憂鬱與焦慮情緒組之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少於焦慮情緒 組、控制組。MacLeod 等人(2005)也發現憂鬱與對未來的正向思考較具 關聯性,而焦慮則與對未來的負向思考較有關。由此可知,MacLeod 與 Byrne、以及 MacLeod 等人連結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正負向情感、憂鬱 - 12 -.

(21) 間的關係,以及對未來的負向期待、負向情感、焦慮間的關係,並將三角 模式的概念延伸到認知層面,以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架構憂鬱與焦慮的認 知表現。 因此,根據 MacLeod 與 Byrne(1996) 、以及 MacLeod 等人(2005) 的研究結果,結合三角模式的概念(Clark & Watson, 1991),可歸納與憂 鬱較具關聯性的自殺,會受到高負向情感與低正向情感的影響,而同時表 現出高負向期待與低正向期待,其中又以對未來的正向期待最具影響力。 此推論也符合過往研究的結果,例如:MacLeod 等人(1993)發現對未來 的正向期待之減少是影響自殺的關鍵。在自傷上,因與焦慮較有關聯性 (Briere & Gil, 1998 ; Chapman & Dixon-Gordon, 2007 ; Laye-Gindhu &. 治 政 大 可合理假設對未來的負向期待與自傷較有關聯性(圖三) 。然而,在相關 立 實證研究上,僅有研究說明自傷者的無望感程度較控制組高(McLaughlin et. Schonert-Reichl, 2005 ; Ross & Heath, 2003) ,故在受到負向情感的影響下,. ‧ 國. 學. al., 1996),但未有相關研究進步說明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對未來的負向期 待之角色,故本研究將進行探討。. ‧. PE. n. al. er. io. sit. y. Nat. NE. NSSI. Ch. engchi. i Un. v. Sui.. 圖三,對未來的正向期待(PE)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NE)在自傷(NSSI) 與自殺(Sui.)上的表現. 2. 自傷與自殺的階層性關係 Clark 與 Watson(1991)的三角模式主要是說明憂鬱、焦慮的特徵表 現,並未說明彼此間的階層關係。所以,就上述討論僅可知道自傷、負向 情感、焦慮、負向期待間有關聯性,自殺、正負向情感、焦慮、憂鬱、正 負向期待有關聯性,但並不清楚彼此間的結構性關係為何。Brown 等人 - 13 -.

(22) (1998)根據不同的因素特性,將相關因素進行結構化,提出:高階層因 素傾向代表一種穩定性的特徵,如負向情感,會影響次一層次的心理疾 病,如焦慮,再據以表現出相關症狀,如生理激發度高。同樣的,在正負 向情感、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焦慮、憂鬱、自傷、自殺間存在什麼樣的 階層性關係呢?回顧 Brown 等人的觀點,正負向情感是相對穩定的特質表 現,可說是影響心理疾病的脆弱性,故屬於最上層的階級。其次,焦慮與 憂鬱所屬的位階,照 Brown 等人的說法應為第二階層的心理疾病。又根據 Clark 與 Watson 的三角模式概念,負向情感和焦慮有關,負向情感、正向 情感和憂鬱都有關,故能推論負向情感能預測焦慮,正負向情感均可預測 憂鬱。再者,自傷與自殺屬於症狀表現,位於較低層級的部分,如. 治 政 大 狀的關係上,根據 Klonsky 等人(2003)沿用三角模式的概念,以及整理 立 相關文獻後,自傷和焦慮有關,而自殺和憂鬱、焦慮有關,故能推論焦慮 DSM-IV-TR 的憂鬱症診斷中,自殺是憂鬱的症狀表現。至於心理疾病與症. ‧ 國. 學. 能預測自傷,而憂鬱、焦慮能預測自殺。又因自傷與焦慮的關聯性較高, 故焦慮預測自傷的程度應較預測自殺高;而憂鬱與自殺的關聯性較高,故. ‧. 憂鬱預測自殺的程度較焦慮預測來得高。因此,正負向情感、焦慮、憂鬱、. sit. n. al. er. io. NA. y. Nat. 自傷、自殺間的階層關係圖如下圖四。. PA. Ch. Anx.. Dep.. NSSI. Sui.. engchi. i Un. v. 圖四,負向情感(NA)、正向情感(PA)、焦慮(Anx.)、憂鬱(Dep.)、 自傷(NSSI)、自殺(Sui.)之階層模式. - 14 -.

(23) 至於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之角色為何呢?Mineka、Watson 和 Clark (1998)於研究討論中,提出不同的心理疾病會出現不同類型的認知內 容,如焦慮者的自動化思考多專注於未來會發生的危險事件。又 Beck (1976)的認知理論提到認知內容是造成情緒、行為表現的關鍵。因此, 整合到 Brown 等人(1998)的階層模式,心理疾病會出現不同認知內容的 表現,又不同的認知內容會產生不同的行為與情緒表現。所以,對未來的 負向期待和焦慮、憂鬱均有關聯性,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和憂鬱具有關聯性 (e.g., MacLeod et al., 2005),故可推論:焦慮(心理疾病)能預測對未來 的負向期待(認知),又對未來的負向期待(認知)能預測自傷(症狀行 為) ;憂鬱(心理疾病)能預測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認知) ,又對未來的. 治 政 大 待和焦慮的關聯性較高,故對未來的負向期待預測自傷的程度應較預測自 立 殺高;自殺與對未來的正向期待的相關較高,故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對自殺. 正負向期待(認知)能預測自殺(症狀行為)。唯考量到對未來的負向期. ‧ 國. 學. 的預測力高於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因此,正負向情感、焦慮、憂鬱、對未 來的正負向期待、自傷、自殺間的階層性關係如下圖五。. ‧. PA. n. al. er. io. sit. y. Nat. NA. Anx.. Dep. C h. NE. PE. NSSI. Sui.. engchi. i Un. v. 圖五,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負向情感(NA) 、正向情感(PA) 、焦慮(Anx.) 、憂鬱(Dep.) 、對未來的負向期待(NE) 、對未來的正向 期待(PE) 、自傷(NSSI) 、自殺(Sui.) 。. - 15 -.

(24) 第六節. 自傷與自殺的行為特徵. 1. 自傷的行為特徵 自傷是常見的行為現象,且包含多種自傷方式、不同的自傷頻率等特 徵(Heath et al., 2008 ; Gratz, 2006) ,並對生活功能造成負面影響(Gollust et al., 2008) 。以下將分成自傷比例、自傷方式、自傷頻率作探討。 在自傷比例的研究上,Heath 等人(2008)以 728 位大學生為研究對 象,包含 160 位男性與 568 位女性,平均年齡約 21 歲,結果發現有 11.68% 的自傷(n = 85)。Toprak 等人(2011)也同樣針對大學生進行調查,293 位男性與 343 位女性,發現約 15.4%的自傷比例。另在同樣以大學生為研. 政 治 大 2006 ; Gratz et al., 2002 ; Paivio & McCulloch, 2004) 。顯示在大學生族群 立 究對象的調查中,發現介於 7.2%~41%的比例(Gollust et al., 2008 ; Gratz,. 中,有相當比例的自傷者,點出了解大學生的自傷表現的重要性。此外,. ‧ 國. 學. 在臨床樣本上,比例約介於 12%~58%間(Briere & Gil, 1998 ; Deiter et al.,. ‧. 2000 ; Fliege, Kocalevent, Walter, Beck, Gratz, Gutierrez, & Klapp, 2006) 。一 般樣本多在 15%~35%之間(Gratz, 2001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Nat. sit. y. 2005) ,又以青少年多是一般樣本研究中的參與者,比例約介於 13%~41%. er. io. 間(呂孟真, 2006 ; 陳毓文, 2006 ; Hasking et al., 2010 ; Lloyd-Richardson et. n. al., 2007 ; Muehlenkamp a& Gutiereez, 2007 ; Ross & Heath, 2002 , 2003 ; Yate,. l. C het al., 2003)。 Tracy, & Luthar, 2008 ; Zoroglu engchi. i Un. v. 在自傷方式上,諸如割傷、刻字或刻圖、抓傷、咬傷、用拳頭猛擊自 己、燒燙傷、頭撞某物、拉扯頭髮、干擾傷口復原等(呂孟真, 2006 ; 陳 毓文, 2006 ; Fliege et al., 2006 ; Gollust et al., 2008 ; Gratz, 2001 ; Klonsky & Olino, 2008 ; Nock & Prinstein, 2004 ; Nixon et al., 2002 ; Yate et al., 2008) 。Heath 等人(2008)調查大學生族群,發現以割傷方式居多 (65.2%),其餘尚有抓傷(56.5%)、拳打自己(26.1%)、燒燙傷自己 (21.7%)、頭撞某物(8.7%) 。Gratz(2006)也發現割傷為大學生常用的 自傷行為(46%) ,接著為抓傷(34%) 、刻字(32%) 。不過,Gollust 等人 (2008)在大學生族群中發現稍不同的結果,以干擾傷口復原的方式居多 (36.7%) ,其餘為以頭或身體撞擊某物(35.8%) 、拳打自己(20.7%) 、抓. - 16 -.

(25) 傷(18.4%)、咬傷(17.5%)、割傷(11.1%)等。整體而言,以割傷、抓 傷、咬傷、燒燙傷、頭撞某物、刻字、拉扯頭髮、阻止傷口復原、用拳猛 擊自己等方式較常出現,又多數研究發現以割傷為最常用的方式(呂孟真, 2006 ; 陳毓文, 2006 ; Briere & Gil, 1998 ; Fliege et al., 2006 ; Gratz, 2001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2005 ; Osuch, Noll, & Putnam, 1999 ; Rodham, Hawton, & Evans, 2004 ; Ross & Heath, 2002)。接著,自傷者是多 採用一種或多種自傷方式呢?Gratz 在大學生樣本中發現,55%使用兩種以 上的自傷方式、29%用超過 4 種以上的方式。Gollust 等人也發現 34.8%採 用一種以上的自傷方式。在其他族群上,青少年約有 16.4%~24.8%使用一 種以上的方式(陳毓文, 2006 ; Ross & Heath, 2002) ,Lloyd-Richardson 等人. 治 政 大 等人(2006)在臨 6%為六種以上的方式,平均約採用 2.4 種方式。Fliege 立 床樣本則發現 60%採用一種以上的方式,有 21%採用四種以上。顯示自傷. (2007)更仔細的提到 42%的自傷者僅採用一種方式、52%用 2~5 種方式、. ‧ 國. 學. 者傾向採用多種自傷方式,其也在多數研究中得到證實(Gratz, 2001 ; Hasking et al., 2010 ; Klonsky et al., 2003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 2005 ; Nock & Mends, 2008 ; Osuch et al., 1999) 。採用多種自傷方式意涵著. sit. y. Nat. 什麼呢?Lloyd-Richardson 等人(2007)發現採用愈多種的自傷方式,傾. io. er. 向採用較嚴重的自傷行為,如割傷,又自傷次數也較多。更值得注意的是, Nock 等人(2006)發現採用愈多種的自傷方式,自殺危險性愈高。. n. a. v. 在自傷頻率上,Heathl C 等人(2008)在大學生族群中,發現自傷頻率 ni. hengchi U. 為:8.7%為 1 次、26.1%為 2~4 次、47.8%為 5~10 次、8.7%為 11~50 次、 4.3%為 51~100 次、4.3%超過 100 次。調查結果也和以大學生為對象的研 究類似,即發現自傷具有高頻率性(Gratz et al., 2002 ; Klonsky & Olino, 2008 ; Paivio & McCulloch, 2004) ,例如 Gratz(2006)發現 17%的自傷超 過 10 次。國內研究上,陳毓文(2006)以國高中生為對象,發現 75.6%的 自傷者至少自殘兩次,17%表示發生很多次或數不清楚。其他研究對象上, 也 發 現 自 傷 的 次 數 常 超 過 一 次 , 多 數 在 兩 次 以 上 ( Laye-Gindhu & Schonert-Reichl, 2005 ; Lloyd-Richardson et al., 2007 ; McLaughlin et al., 1996 ; Ross & Heath, 2002),顯示自傷的重複性相當高,例如:Nock 與 Mendes(2008)發現過去一年內的平均自傷次數 62.6 次。自傷頻率愈高, 代表的內涵為何呢?Gratz 發現自傷頻率愈高的大學生,愈傾向有情緒表 - 17 -.

(26) 達困難、高負向情感等特徵。更值得關注的是,Zahl 與 Hawton(2004) 發現自傷頻率高者的自殺危險性較高、自傷的復發時間短。整體而言,研 究發現自傷頻率高者的憂鬱及焦慮程度較高、酒精或藥物問題、心理社會 問題、自殺風險高、無望感程度高(Cooper et al., 2005 ; Hawton & James, 2005 ; Hawton et al., 1999 ; Larsson & Sund , 2008 ; Nock et al., 2006) 。經由 上述的文獻回顧,可知在自傷行為的定義概念下,能發現本質內容包含自 傷方式與次數,且自傷方式數量以及頻率能說明自傷的病理表現。. 2. 自殺的行為特徵 自殺的現象含自殺意念、自殺企圖等。自殺意念(suicide ideation)意. 政 治 大. 指有想死或殺害自己的想法(Beck, Kovacs, & Weissman, 1979 ; Beck, Steer,. 立. & Ranieri, 1988 ; Evan et al., 2004 ; King et al., 2001 ; Lewinsohn et al.,. ‧ 國. 學. 1996)。自殺企圖(suicide attempt)指稱採取非致命性的自我傷害或毒害 行為,不管是外顯或內隱行為,且伴隨著死亡意圖(intent) (Lewinsohn et. ‧. al., 1996 ; Nock & Kessler, 2006 ; Zoroglu et al., 2003) 。自殺企圖者具有高重 複性,例如 Kaslow 等人(2002)發現 19%有 2 次、16%有 3 次、31%有 4. y. Nat. sit. 次或以上。在自殺方式上,則以自我毒害、割腕較為常見(Chapman &. er. io. Dixon-Gordon, 2007)。. n. al Brener、Hassan 和 Barrios(1999)針對大學生調查,發現 10%有自殺 iv n. C. h e n g c h i U 等人(2011)也同樣以大 意念、7%的自殺計畫、2%的自殺企圖;Toprak 學生為對象,發現 11.4%自殺意念,7.1%自殺企圖。顯示出大學生族群的. 自殺比例是不低的,值得關注與探討。其他族群的自殺意念表現上,Cox 等人(2004)以分層抽樣的方式,對全國性樣本研究,參與者年齡在 15~54 歲間,發現約 13%自殺意念的盛行率、33%的自殺企圖;Reinherz 等人 (2006)在青少年樣本上發現 22%的自殺意念比例。整體而言,自殺意念 的比例約在 8%~19.4%之間(Hirsch et al., 2007 ; King et al., 2001 ; Lewinsohn et al., 1996 ; McGee, Williams, & Nada-Raja, 2001)。自殺企圖 上,一般樣本的比例約 1.9%~4.5%,臨床樣本約 15%~58.5%(Dieserud, Roysamb, Ekeberg, & Kraft, 2001 ; Fliege et al., 2006 ; Goldston, Reboussin, & Daniel, 2006 ; King et al., 2001 ; Larsson & Sund, 2008 ; Muehlenkamp & - 18 -.

(27) Gutierrez, 2007 ; Nock & Kazdin, 2002 ; Nock & Kessler, 2006)。 不過,自殺泛指自殺意念、自殺計畫、自殺企圖、完成自殺行為等(Beck et al., 1979 ; Beck et al., 1988) 。所以,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即使受到較多 的關注,但不表示自殺企圖與自殺意念就完全等於自殺。故在了解自殺 上,不是由單一的自殺企圖或自殺意念所能表徵,尚包含死亡動機、自殺 計畫等特徵表現。當具有自殺企圖愈多、自殺意念愈高、自殺動機愈高等 現象時,代表什麼意思呢?研究發現自殺企圖愈多、自殺意念愈高表示個 體的自殺危險程度增加(Dori & Overholser, 1999 ; Lewinsohn et al., 1996 ; Nock & Kessler, 2006 ; Reinherz et al., 2006) ,顯示個體處於自殺的風險 下。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自殺不局限於自殺企圖或自殺意念,而是以自. 治 政 大 和臨終安排等(許文耀與鍾瑞玟, 1997) ,羅納更多的相關行為,較完整說 立 明自殺行為的表現。 殺危險性為指標,包含死亡意念、死亡動機、先前的自殺企圖、自殺計畫.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19 -. i Un. v.

(2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20 -. i Un. v.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一章節中,內容在於說明研究欲探討的問題與假設,接著 描述研究對象的性質、蒐集參與者的程序與方式以及相關的倫理議題,並 說明研究工具的內容、信效度、施測方式等,最後是說明資料處理的程序 與方式,以及相關的統計學方法。因此,本章將分就「研究問題與假設」、 「研究對象與倫理議題」、「研究工具」 、 「資料處理程序與方式」作說明。.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是自傷與自殺的關係,是否符合研究者所建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所提出的階層模式為正負向情感為最高階層的影響因素,能預 立. 的階層預測模式,即考驗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的解釋力與預測力。 測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接著能再預測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最後則是. ‧ 國. 學. 預測最低階層的自傷與自殺(圖五)。對此,Brown 等人(1998)提出的 階層性關係,能以中介變項的概念進行說明,即第一階層的正負向情感因. ‧. 素,透過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影響第三階層的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 Nat. sit. y. 同理可推,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能藉由第三階層的對未來的正負向期. er. io. 待,影響第四階層的自傷與自殺。因此,在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前,研究者 將以階層迴歸分析的方式,初步驗證自傷與自殺的階層性關係,以說明階 a. n. iv l C n hengchi U 階層迴歸分析上,依變項分別是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 層變項間的中介關係。. 程度,依序投入第一階層的正負向情感、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第三階 層的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研究者假設:(1)當投入第一階層的正負向情 感時,負向情感能顯著預測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程度,正 向情感僅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 (2)投入第二階層的焦慮與憂鬱時,正負 向情感無法顯著預測,而焦慮能顯著預測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 危險程度,而憂鬱僅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 (3)投入第三階層的對未來的 正負向期待後,正負向情感仍無法顯著預測,且焦慮與憂鬱也轉為無法顯 著預測,而對未來的負向期待能顯著預測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 危險程度,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僅能預測自殺危險程度。. - 21 -.

(30) 在初步驗證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後,研究者以結構方程模式為 統計策略,分析正負向情感、焦慮與憂鬱、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自殺、 自傷間的階層關係。使用結構方程式能較完整考量各個變項間相互影響, 且能同時納入自傷與自殺進行分析,非如階層迴歸分析僅能單獨探討自傷 與自殺。另外,由於少有研究清楚說明自傷和正負向期待的關係(e.g., McLaughlin et al., 1996),其預測路徑多是依據相關研究推論而來(e.g., MacLeod & Byrne, 1996),故不能排除對未來的正向期待也可能會預測自 傷,因此設定競爭模式作為比較(圖六)。. NA. PA. Dep.. Anx.. PE. NE. n. al. y. sit. PE. er. io. NSSI. Dep.. ‧. Nat. NE. PA. 學. Anx.. ‧ 國. 立. NA. 政 治 大. Ch Sui.. engchi. i Un. v. NSSI. 圖五,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Sui.. 圖六,競爭模式. 負向情感(NA) 、正向情感(PA) 、焦慮(Anx.) 、憂鬱(Dep.) 、對未來的負向期待(NE) 、對未來的正向 期待(PE) 、自傷(NSSI) 、自殺(Sui.) 。. 此外,研究者就自傷比例、自傷的方式與頻率、自殺危險程度(含自 殺意念與自殺企圖行為)、正負向情感、焦慮、憂鬱、對未來的正負向期 待、背景資料等表現狀況進行說明。. - 22 -.

(3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倫理議題 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大學生,總共蒐集 498 位參與者,扣除 11 份填答不完整 的無效問卷後1,總計有 487 位參與者,平均年齡為 19.77 歲(SD = 1.60)。 參與者屬性:66.74%的女性(n = 325) 、33.26%的男性(n = 162) ;50.51% 大一生(n = 246) 、20.54%大二生(n = 100) 、17.25%大三生(n = 84) 、11.70% 大四生(n = 57) 。樣本蒐集上,採取立意取樣,來源為國內四所大學: (1) 台北市區國立大學一所,共蒐集 159 位大學生,施測課堂為一堂經濟學相 關課程、三堂生命教育相關課程; (2)台中市區國立大學,蒐集 55 位大. 政 治 大 施測課堂為兩性關係一堂、社會心理學相關課程兩堂; (4)彰化地區國立 立. 學生,課堂名稱為生命教育; (3)台中市區私立大學,蒐集 192 位大學生, 大學一所,蒐集 81 位大學生,課堂名稱為情緒管理。研究對象的來源主. ‧ 國. 學. 要藉由系上老師的介紹,並於任教的課堂進行施測。其中,部分課堂因教 授不希望於課堂時間內施測、本學期所安排的測驗已滿等因素,故未進行. a. er. io. sit. y. Nat. 2. 倫理議題. ‧. 施測。. n. v l 由於本研究所探討的自傷與自殺議題較為敏感,不得不考量相關的倫 ni Ch. U. engchi 理內容,以給與參與者最完整的權益與協助。首先,在施測之前,研究者 會先與課堂老師進行溝通,詳細說明問卷的內容,如了解大學生的自傷與 自殺情形、情感表現、對生命態度的看法等,並回應課堂老師的疑問與顧 慮,如施測的時間、填寫時間的長短、是否會引發負面的反應等。待課堂 老師同意後,會於約定時間在課堂上發放問卷,請參與者進行填寫。在填 寫問卷前,向參與者詳細說明問卷內容以及相關權利,例如資料是受到保 密的(如匿名填答)、資料僅供研究、有權利拒絕參與、填寫過程中可隨 時中斷或拒絕等。問卷填答結束後,會詢問參與者有無相關疑問,當場進 行簡單與具體的回饋,例如:當有傷害自己或想死的念頭並非是無藥可救 1. 11 份無效問卷中,包含 8 份未填答貝克無望感量表、2 份填寫者非大學生、1 份在各量表上均 填答 2 分。 - 23 -.

(32) 或永遠不能改變的,只要肯去尋求學校輔導或諮商中心、附近醫療院所的 協助,就能得到有用的協助。又考量到本研究的調查內容與自傷、自殺有 關,可能觸及參與者較為隱私的一面,會鼓勵參與者有任何問題可與研究 者進行連絡(當場留下研究者的聯絡方式,如 E-mail),於了解相關問題 後再給予回饋,例如:想詢問適當的資源,則能立即給予相關的資源協助; 若問題較為困難與複雜,則會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再行回饋。問卷填答完畢 後,未有參與者聯絡研究者尋求相關的資源或協助。 考量到本研究發現近 16%的自傷者、約 25%有自殺意念、約 8%曾有 過自殺企圖,這些參與者理應要得到相關的協助,例如:了解狀況與求助 意願後,評估提供何種資源是最能幫助參與者,以達到臨床心理師助人者. 治 政 大 等,採用較為被動的方式,讓參與者來主動聯絡。未來能考量其他更為主 立 動的方式,例如:在同意書上,要求填寫相關聯絡方式,以同意讓研究者 的角色與功能。有鑑於研究者僅進行簡單具體的回饋以及留下聯絡方式. ‧ 國. 學. 能主動聯繫較具風險性的參與者;問卷中留下可撕下的紙條,讓參與者攜 帶離開,以利未來有需要時具有明確的資訊可作聯繫。. ‧. n. er. io. a. sit. y. Nat. 第三節 研究工具. v. i l C 1. 自我傷害行為量表(Deliberate Self-HarmnInventory, DSHI). hengchi U. 在測量自傷行為上,使用呂孟真(2006)翻譯 Gratz(2001)所編制 的自我傷害行為量表,係以外顯行為作為基礎的自陳式量表。呂孟真先將 Gratz 編制的量表中文化,共有 17 種自傷方式,如割傷、刻字、咬傷、拳 打自己等,並包含 1 種其他方式,另再參考陳毓文(2006)的研究將台灣 特有的「拉扯頭髮」與「拳打牆壁」納入調查,總計有 19 種自傷方式。 問卷內容包含測量自傷的方式、頻率、受到的臨床關注等,評估時間以近 一年內的狀況為填答基準,發現內部一致性良好(α = .822) 。首先,在自 傷方式上,填答方式為二分法,即自傷方式的有無為「是」或「否」。其 次,在自傷頻率中,採李克式填答法,五點量表填答,分為「1 次」 、 「2~5 次」 、 「6~10 次」、「11~24 次」、「24 次以上」 。本研究將修訂為讓參與者估. - 24 -.

(33) 計大約的次數,以更精確說明自傷的次數表現(特別註記要求參與者不要 填寫?次、不清楚、很多次等)。在臨床關注上,非本研究的焦點,故予以 刪除。當參與者在各自傷方式題項內,填答有此自傷方式後,才進行自傷 頻率的填答,否則跳往下一題的自傷方式繼續填答或完成問卷。在正式施 測的樣本上,發現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佳(α = .728),能作為研究工具進 行分析與研究。. 2. 自殺危險程度量表 在測量自殺危險程度上,採用許文耀與鍾瑞玫(1997)所編制的自殺 危險程度量表,量表內容包含死亡意念、死亡動機、先前的自殺企圖、自. 政 治 大. 殺計畫和臨終安排等,總計共有 24 題,採用李克式填答法,每題分數範. 立. 圍在 1~4 分間。許文耀與鍾瑞玫進行信度分析後,發現內部一致性在.85~.90. ‧ 國. 良好(α = .901),適合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分析。. 學. 間,顯示量表的信度良好。在正式施測的樣本上,發現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 sit. y. Nat. 3. 貝克無望感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 BHS). er. io. 測量無望感程度上,採用中國行為科學社翻譯 Beck 等人(1974)所. n. 2 編制的貝克無望感量表為工具 ,請參與者根據過去一周內的情況進行評 a. l. iv. Ch 比,以評估總體無望感的狀況。貝克無望感量表包含 U n 20 題是非題,有 9 engchi. 題反向題,分數為 0 或 1 分,總分在 0~20 分間,愈高分表示無望感程度 愈高。Beck 等人說明貝克無望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如內部一致性佳 (α = .93)、評分者間信度良好(α = .86) 、同時效度與建構效度佳,顯示 為偵測無望感的合適工具。在正式施測的樣本上,發現量表的內部一致性 良好(α = .858),適合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分析。編制工具時,Beck 等人 認為無望感為單一種概念,並未考量到有不同成分的可能性,加上相關研 究指出無望感可能具有對未來的負向期待與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兩種因素 (e.g., 許文耀等人, 2006 ; MacLeod et al., 1993),故本研究以無望感量表 為測量工具,進行因素分析以探討無望感是否具有不同的成分。 2. 本研究使用的貝克無望感量表來源,400 份向中國行為科學社購買,另 98 份由馬偕紀念醫院 台北院區精神科心理室提供,茲感謝中國行為科學社與馬偕醫院精神科心理室的協助。 - 25 -.

(34) 4. 正負向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 本研究翻譯 Watson 等人(1988)編制的正負向情感量表,以評估參 與者的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之表現。Watson 等人說明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 是不同的概念,正向情感指稱個體感到熱情、主動、機敏等情緒的程度; 負向情感為個體的主觀壓力、不愉悅等多種嫌惡的情緒狀態,如生氣、害 怕、神經質等。量表各包含 10 題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並搭配數種時間 向度的指導語,即一般情況、過去一周、過去幾天、現在時刻等,以李克 氏五點量表填答。Watson 等人評估正負向情感量表的信效度後,發現量表 的信度良好(α = .85~.91) 、因素效度佳、聚歛與區別效度良好,可適用於 一般樣本與臨床樣本。由於本研究旨在測量參與者平時的情感表現,故在. 政 治 大. 時間向度的選擇上,將以一般狀況為參考點。在正式施測的樣本上,發現. 立. 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良好(α = .827) ,且次量表的負向情感(α = .902). ‧ 國. 學. 與正向情感(α = .831)部分也均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顯示適合作為研 究工具進行分析。. ‧ sit. y. Nat. 5. 症狀檢核表-90-修訂版(Symptom Checklist-90-R, SCL-90-R). er. io. 於憂鬱症狀與焦慮症狀的測量上,本研究翻譯 Derogatis(1983)編制. n. 的 症 狀 檢 核 表 -90- 修 正 a 版 ( The Symptom Checklist-90-Revised, 簡 稱. l. iv. Ch SCL-90-R)進行測量。量表內容為了解填答者近一周內的身心狀況之嚴重 Un engchi. 度,總共有 90 題問題,內有 10 組分量表了解各種身心狀況,如憂鬱症狀。 填答方式採用五點量表的填答法, 「0 分」表示「完全沒有」 、 「4 分」表示 「非常嚴重」,分數愈高表示身心狀況愈不佳。Derogatis 針對有症狀的志 願者及非住院的精神病人為樣本,發現信度(Cronbach’s α 值)約在.80~.90 之間,顯示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選用當中的憂鬱分量表(13 題)及焦慮 分量表(10 題) ,分別測量憂鬱症狀與焦慮症狀的表現,並以此作為焦慮 與憂鬱的潛在變項。國內研究上,蔡孟桓(2005)以大學生為對象,發現 憂鬱分量表的內部一性信度為.865 與再測信度為.874,焦慮分量表的內部 一性信度為.852 與再測信度為.850,顯示可作為本研究的合適工具。在正 式施測的樣本上,發現憂鬱分量表(α = .883)與焦慮分量表(α = .906). - 26 -.

(35) 均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表現,適合作為研究工具進行分析。. 6. 背景變項測量 在測量背景變項上,包含性別、年齡、年級此三種變項,預計題目放 置在問卷的起頭部分。. 第四節 資料處理程序與方式 本研究探討的變項有自殺危險程度、自傷比例、自傷方式比例、自傷. 政 治 大 的負向期待、憂鬱、焦慮、性別、年齡、年級等。針對上述資料的處理方 立. 方式數量、自傷頻率、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對未來 式如下:. ‧ 國. 學. 1. 描述性統計上,運用百分比與人數說明自傷比例、各自傷方式比例、自 殺現況、性別、年級等,以及用平均數與標準差說明自殺危險程度、自傷. ‧. 方式數量、自傷頻率、年齡、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對未來的正向期待、. Nat. sit. y. 對未來的負向期待、憂鬱、焦慮等表現。. er. io. 2. 分析無望感的成份上,以因素分析為統計考驗方法。因素分析主要目的. n. 為以較少的維度表現原先的資料結構,又能保存原資料結構所提供的大部 a. l. iv. Ch 份資訊,屬於一種簡化資料的統計技術(吳明隆, U n 2006 ; 林震岩, 2007)。 engchi. 因此,因素分析在於降低變數的數目,並在具有關聯性的一群資料中,轉 變為彼此獨立且相關性低的新因素。由於無望感量表為二分法填答,即非 一般的連續尺度,故在因素分析方法上,採取主成份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轉軸方法為 promax 法。因素數目選擇上,將 考量理論提及無望感可分為兩組因素,故將設定萃取兩個因素。 3. 以相關性檢定說明自殺危險程度、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正向情感、 負向情感、對未來的正向期待、對未來的負向期待、憂鬱、焦慮彼此的關 聯性,以及藉由檢視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和憂鬱、焦慮、正負向情感彼此 的相關,說明其聚歛效度與區別效度。相關(correlation)係用於檢定兩變 數間的線性關係之統計技術,並以相關係數(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表. - 27 -.

(36) 示 量 數 間 的 相 關 情 形 。 其 中 , Pearson 相 關 係 數 (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適用於兩變數都是等距或等比尺度的資料(吳明隆, 2006 ; 林 震岩, 2007) 。 4. 在分析階層預測模式前,先探討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焦慮、憂鬱、對 未來的正向期待、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分別對自傷或自殺的預測能力,以了 解各階層因素對自傷與自殺的預測力,是否如同階層預測模式所預期的中 介關係,例如負向情感透過焦慮來預測自傷與自殺。統計方法將採取階層 迴歸的方式,了解不同層次對變項的解釋力(吳明隆, 2006) 。根據階層預 測模式,依序投入第一階層,即正負向情感,接著是第二階層,即焦慮與 憂鬱,最後是第三階層,即對未來的正負向期待,依變項分為自傷方式數. 治 政 大 5. 在檢驗階層預測模式上,採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立 ,以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表徵自傷、自殺 SEM)分析(林震岩, 2007) 量、自傷頻率、自殺危險程度。. ‧ 國. 學. 危險程度表徵自殺、正負向情感量表中的情感表現分表徵正向情感與負向 情感、症狀檢核表-90-修正版的憂鬱與焦慮分量表分別表徵憂鬱與焦慮、. ‧. 貝克無望感量表的成份表現分表徵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 n. al. er. io. sit. y. Nat. 待,詳細的資料處理方式將於結果再做說明。. Ch. engchi. - 28 -. i Un. v.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在研究結果一章中,內容主要可分成自傷行為與自殺行為的現況、無 望感的因素分析結果、考驗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三部分。首先,在 自傷現況的描述上,主要說明自傷的比例與人數、各種自傷方式的比例與 人數、自傷方式數量、自傷頻率、自殺意念與自殺企圖比例、自傷行為與 自殺行為的人數交叉分析等六部分。其次,在無望感的因素分析上,將探 討無望感是否能區分為「對未來的正向期待」與「對未來的負向期待」兩 種概念。然而,本研究未能驗證無望感具有不同成分的假設,故會再說明 如何修正原要檢驗的「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並擬定新的階層預 測模式進行考驗。第三,在以結構方程模式說明自傷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 政 治 大. 式前,會先檢驗變項間的相關性,以及運用階層迴歸分析初步驗證階層預. 立. 測模式是否受到支持,最後再以結構方程模式進行考驗。因此,研究結果. ‧ 國. 學. 部分將分成「自傷與自殺的現況」 、 「無望感的因素分析結果」 、 「架構自傷 與自殺的階層預測模式」 、 「相關性考驗與階層迴歸分析結果」 、 「自傷與自. ‧. 殺的階層預測模式考驗」五節作說明。.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一節 自傷與自殺的現況 1. 自傷的比例與人數. Ch. engchi. i Un. v. 研究調查 487 位大學生,發現過去一年內至少有過一次自傷的人數為 77 人,佔 15.81%。其中,男性自傷者有 36 人,佔自傷人數的比例為 46.75%; 女性自傷者有 41 人,佔自傷人數的比例為 53.25%。以卡方考驗分析性別 差異性後,發現男性與女性自傷者的人數未達顯著差異(χ2 = .325,df = 1, p = .569)。又以年級為依據作分析,依序發現自傷者中有 33 位大一生, 42.86%的比例;14 位大二生,18.18%的比例;21 位大三生,27.27%的比 例;9 位大四生,11.69%的比例(表一) 。. - 29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make a study of the challenge of special horizontal SCM and uncertain fuzzy partner relationship they’re facing, analyz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supply chain partner affect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a model, named as the Interhub Heterogeneous Fleet Routing Problem (IHFRP), to deal with the route design

The study was based on the ECSI model by Martensen et al., (2000), combined with customer inertia as a mediator in the hope of establishing a 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 so as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The study combined the concepts of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and IPGA to classify online service quality factors for online sporting goods stores and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a manufacturer's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cold chain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through a case the with five forces

The first estimation is made by psychology practical model in this research, grading each landscape by use of slide, and analyzes tourist’ s preferred roadway landscape type; then,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