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式研究之學習角度的迷思概念及錯誤歸因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正式研究之學習角度的迷思概念及錯誤歸因

本節針對正式研究,探討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學生學習角度時所呈現的迷思 概念為何?」學習角度教材的迷思概念,是學生就研究者編製的角度前測試題的 答題情形和晤談加以記錄分析而得。本節將就三位研究對象的答題情形所呈現的 迷思概念做一探討並探究其答題錯誤原因,以完成研究目的之一的「低成就學生 在學習數學角度單元過程中所顯現的迷思概念為何?」之探討。

一、 S3 的前測迷思概念與答題錯誤歸因

(一)依據 S3 在前測的答題情形彙整於表 4-13:

表 4-13

S3 前測答題情形

試題主題 角意義 比較角大小 量角器量角

題號 1 2 3 12 21 4 5 6 11 13 14 10 答題情形 × ○ × ○ ○ × × × × × × ○ 試題主題 量角器報讀 直角判斷 畫出角 角度的計算

題號 7 8 9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答題情形 ○ ○ ○ ○ ○ ○ ○ × ○ ○ ○ ○ ○ (二) 根據上表顯示 S3 共 9 題答錯,分別是第 1、3、4、5、6、11、13、14、19 題。分析答錯情形如下所示(詳細答題情形及訪談記錄如附錄二十一所示): 1.欠缺角度大小與角度邊長長短無關的概念

S3 對於角度的大小與其邊長的關係並不清楚,因此作答時用猜的,此結果 可以從以下 S3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為什麼選 4?

S3:用猜的。

S3:嗯。

2.誤認邊長越短,角就越小;邊長越長,角就越大

S3 認為邊長越短,角度就越大,欠缺角度大小與邊長長短無關的概念,此 結果可以從以下 S3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為什麼選 2?

S3:因為邊長變短,角就會變小。

T:那麼邊長變長呢?角度會怎樣?

S3:變比較大。

3. 欠缺對頂角相等的概念來自平角減去同一個相鄰角的概念

S3 沒有對頂角相等的概念,還是以邊長長短來判斷角度的大小,此結果可 以從以下 S3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為什麼你認為角 2 比較大?

S3:因為它的邊比較長。

4.學生可能受標示角度之弧線大小的不同所干擾,而導致不會判斷角的大小 S3 對於標示角度的弧線大小不一樣大時,可能產生混淆,因此無法作答,

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3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為什麼沒寫答案?

S3:看不出來。

T:不會看是不是?

S3:嗯。

5.同第 1 點,欠缺角度大小與角度邊長長短無關的概念

S3 對於角度的大小與其邊長的關係並不清楚,因此無法作答,此結果可以 從以下 S3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告訴老師為什麼這題沒寫?

S3:不會看。

T:你之前不是說邊長比較長,角就比較大嗎?

S3:對喔,那應該角 2 比較大。

6.語文能力薄弱,看不懂題目中的詞語意義

S3 對於文字題中的詞語意思不懂,因此無法作答,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3 的 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第 11 題:

T:為什麼這一題會選 3?

S3:看不懂題目,隨便猜的。

T:那裡看不懂?

S3:全部都看不懂。

T:不曉得題目在問什麼?

S3:嗯。

第 13 題:

T:為什麼這一題也沒寫?

S3:題目看不懂。

T:那句話看不懂?

S3:描圖紙不懂,不知道描圖紙是什麼。

T:以前不是有教過,透明的紙拿來描出角度?

S3:忘記了。

第 14 題:

T:這一題怎麼空白沒寫?

S3:不知道分割,再組合的意思。

T:所以你是不是看不懂題目意思才不會判斷哪個角比較大。

7.對角度頂點是兩條邊相交處之概念欠缺

S3 不懂點 1 當頂點以及線段 12 當邊的意思,所以隨便找個點就畫出 45 度 來。基本上對角度頂點是兩條邊相交處之概念欠缺,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3 的答 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3:20141121(S3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3:20141121

T:這題為什麼錯,知不知道?

S3:不知道。

T:會不會用量角器畫出角度?

S3:會。

T:角的頂點在哪裡?

S3:(手比 2 上面的那個點。)

T:題目告訴你頂點在哪裡?

S3:(手比 2 那一點)

T:你唸一下題目?

S3:(輕聲唸題目中,線段 12 唸成線段一十二)

T:什麼是線段一十二?

S3:不知道。

(三) 從與 S3 的訪談摘述其話語及想法如下:

"不知道角度大小跟邊長的關係,因此用猜的;有時又說邊長變短,角就會變小,邊比較長角 比較大;看不懂題目的意思,隨便猜;不知道描圖紙是什麼;不知道角度分割再組合的意思;不 知道角的頂點位置及線段的意義"

S3 的回答本身就有矛盾,研究者據此判斷 S3 對於角度大小與邊長或開口的 關係根本沒有正確的概念,答題時極可能都是用猜的。S3 的回答有時會受到研 究者提問的影響而變更答案(例如本來不知道邊長與角度的關係,經研究者說之 前不是認為邊長越長角就越大嗎?S3 就會改口說邊長越長角就越大),這顯示

(四)由表 4-13 及學生答題歷程的文件和學生訪談分析,S3 答題的可能迷思及錯

題號及題目 迷思與錯誤原因 13.

角 2 是角 1 用描圖紙描下來再轉個角度 形成的,哪一個角比較大?(①角 1 比較大 ②角 2 比較大③一樣大 ④無 法判斷)

學生忘記什麼是描圖紙,因此看不懂題 目。

14.下圖圖 1 分割成圖 2 的 2 個角,再 組合成圖 3 的角,請比較圖 1 角和圖 3 角的大小?①圖 1 角比較大 ②圖 3 角 比較大③一樣大④無法判斷

不知道分割、再組合的意思,因此看不 懂題目而無法作答。

19.以下圖的點 1 當頂點,線段 12 當 邊,劃出一個 45 度的角。

不懂點 1 當頂點以及線段 12 當邊的意 思,所以隨便找個點就畫出 45 度來。

基本上對角度頂點是兩條邊相交處之 概念欠缺。

小結:

根據以上 S3 的作答、S3 寫答題時的想法資料以及訪談,可以驗證 S3 對於 角度的學習有三方面的迷失。

1. 欠缺正確完整的角度意義概念,判斷角度大小時受到邊長及弧線的影響,因 此無法根據圖形判斷兩個角度之間的大小,這符合張英傑(2003)的論點:

「三、四年級學童對於角的描述有困難。」也符合黃金泉(2003)的研究論 點:「四年級學童會受到直觀法則所影響,認為角的邊長愈長、標示角張開 程度的弧長愈長,角就愈大。」S3 在畫角度時也因為對角度頂點的概念不清 楚,以致無法依照題目要求的頂點位置,正確畫出指定的角度大小。

此無法理解對頂角相等的原理。

3. S3 對於文字題的敘述理解能力顯然不足,以致造成讀不懂題目的意思而無法 作答。

因此補救教學簡報的重點將是把角度的概念、意義透過簡報圖像來表達、讓 學生在圖像的幫助之下建立恆久正確的角度概念,對於文字題中的關鍵語句也希 望藉由圖像動畫的展示(如分割再組合的概念以及描圖紙的功用及使用方式)來 幫助學生釐清問題,加深學生的印象以便能夠正確的解題。

二、 S4 的前測迷思概念與答題錯誤歸因

(一)依據 S4 在前測的答題情形彙整於表 4-15:

表 4-15

S4 前測答題情形

試題主題 角意義 比較角大小 量角器量角

題號 1 2 3 12 21 4 5 6 11 13 14 10 答題情形 ○ ○ ○ ○ ○ × × × ○ ○ × ○ 試題主題 量角器報讀 直角判斷 畫出角 角度的計算

題號 7 8 9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答題情形 ○ ○ ○ ○ ○ ○ ○ ○ × × ○ ○ ○

(二) 根據上表顯示 S4 共 6 題答錯,分別是第 4、5、6、14、20、22 題。茲分析 其答錯情形如下所示(詳細答題情形及訪談記錄如附錄二十二所示):

1.欠缺對頂角相等的概念,以邊的長短來判斷角的大小

S4 對於對頂角相等的概念欠缺,以直觀法則來判斷角度的大小,此結果可 以從以下 S4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T:為什麼選 2?

S4:因為看起來比較大。

T:怎麼看?看哪裡?

S4:(手比 2)

T:你覺得 2 比較大?

S4:對,角度比較大。

2.判斷角度大小受到標示角度的弧線大小所干擾

S4 對於角度大小的判斷,明顯受到弧線大小的影響,認為弧線越長,角度 就越大,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4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 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4:20141121

T:為什麼角 2 比較大?

S4:因為角 2 的上面看起來比較大。

T:邊嗎?

S4:對。

3.對於角的意義概念不清楚,同時判斷角度大小時受到邊長的影響

S4 對於角度大小的判斷,顯示對角度大小如何判斷仍不清楚,此結果可以 從以下 S4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4:20141121

4.語文能力薄弱,看不懂題目意思

S4 對於文字題中的詞語意思不懂,因此無法作答,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4 的 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4:20141121

T:為什麼沒寫答?

S4:因為看不懂題目。

T:哪裡難不懂?

S4:分割成圖 2 的兩個角,再組合成圖 3 的角,剛開始以為是全等圖形,後來發現不是就不 會寫。

5.對角度頂點是兩條邊相交處之概念欠缺

S4 不懂點 1 當頂點以及線段 12 當邊的意思,所以隨便找個點當頂點就畫 出 120 度來。基本上對角度頂點是兩條邊相交處之概念欠缺,此結果可以從以 下 S4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4:20141121

T:你會畫角度嗎?

S4:會阿。

6.對於時鐘刻度所代表的度數不懂

S4 不懂時鐘上的刻度所代表的度數,因此無法正確計算出時鐘上指針旋轉 的度數,此結果可以從以下 S4 的答題情形、答題時的想法及訪談紀錄中得到印 證。

文 S4:20141121(S4 答錯題目及答題時想法)

訪 S4:20141121

T:30 度是怎麼算出來的?

S4:就想 12 開始算,12 到 3 就是 30 度,10,20,30。

T:所以你就寫 30 度。

S4:對阿。

(三) 從與 S4 的訪談摘述其話語及想法如下:

"用看的決定角的大小;不知道角度分割再組合的意思;看不懂題目的意思;用量角器任意畫 出指定的角;使用自己的概念解時鐘的時針與分針夾角"

S4 的回答顯示其用直觀的感覺去判斷角的大小,這與黃金泉(2003)的研

S4 的回答顯示其用直觀的感覺去判斷角的大小,這與黃金泉(2003)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