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之父母〉校對釋讀

第二章 文獻整理方案(一):有其他 抄本或傳本可資校對之文獻 抄本或傳本可資校對之文獻

第三節 〈民之父母〉校對釋讀

段,而取其關鍵字名之為「民之父母」、「五至」、「三無」、「引詩」、「其在語也」

及「五起」等段,並在簡文後列《禮記.孔子閒居》、《孔子家語.論禮》對應文 句於其後。

一、民之父母

〈民之父母〉全篇,由子夏詢問《詩》所載「民之父母」一句之義涵起始。

本段即由子夏問孔子何謂「民之父母」,孔子加以回答的內容組成,可稱之為「民 之父母」。其文為:

子(夏268)(問)於孔子:「《(詩)》曰:『幾(凱)俤君子,民 之父母。』敢(問)可(何)女(如)而可胃(謂)民之父母?」孔

=(孔子)(答)曰:「民〔簡 1〕【之】父母虎(乎269)?必達於豊(禮)

樂之茝(原),(以)至(致270)『五至』,(以)行『三亡(無)』,

(以)皇(橫271)于天下。四方又(有)(敗272),必先(知)之,

亓(其)〔簡 2〕【可】胃(謂)民之父母矣。」(上博本)

孔子閒居,子夏侍。子夏曰:「敢問《詩》云:『凱弟君子,民之父母』,

何如斯可謂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達於禮樂之原,

以致五至,而行三無,以橫於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 父母矣。」(《禮記》本)273

子夏侍坐於孔子,曰:「敢問《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何如

267 參王志平,〈上博簡(二)劄記〉,《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4 年 7 月),頁 495-510。

268 「」字,原釋疑為「」字,讀為「夏」。陳立、季旭昇師認為此字當為从頁从日从虫的「夏」

字省「頁」旁而來,唯將从「虫」改从「它」,釋作「夏」可從。

269 「虖」字,原釋疑為「虖」的省形,隸作「虖」,或釋作「虎」,讀為「乎」。季旭昇師隸作「虎」,

讀為「乎」,可從。

270 「至」字,季旭昇師讀如字。

271 「皇」字,季旭昇師讀如字,訓作「光大」。

272 「贁」字,原釋作「敗」;魏啟鵬讀為「沛」;林素清讀為「美」。

273 本節所引《禮記.孔子閒居》文句,載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5 年 5 月),頁 1274-1279,下不另註。

斯可謂民之父母?」孔子曰:「夫民之父母,必達於禮樂之源,以致五 至而行三無,以橫於天下。四方有敗,必先知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家語》本)274

以上,簡 1「《(詩)》曰:『幾(凱)俤君子,民之父母。」句:「」字,傳 世本作「詩」,原釋疑為「詩」字異構;劉樂賢認為右旁乃《說文》「頤」字篆文,

可讀為「詩」。楊澤生認為有兩種可能,其一為釋作「詒」,讀為「詩」,其二為 右旁从「昏」,讀作「文」。蘇建洲認為右上旁疑為「帀」,可讀為「詩」。房振三 認為右旁从「皆」省,當釋作「諧」,訓作「有韻之文辭」。案:諸家說解此字不 同,然皆認為此處當釋讀為「詩」字或與「詩」字義近之字,今徑讀為「詩」。

又,簡 2「必達於豊(禮)樂之茝(原)」句:「茝」字,傳世本作「原」,

原釋讀為「洍」,即「汜」,又認為可能从竹从「原」、「淵」(省水),釋讀為「原」。

何琳儀、季旭昇師認為原釋後說為是,讀為「源」。魏啟鵬讀為「始」。案:此字 字形結構諸家解釋有異,然就全篇文意觀之,其意當同於傳世本「原」,今姑釋 讀為「原」。

又,簡 2「亓(其)〔簡 2〕【可】胃(謂)民之父母矣」句:「可」字,原釋 據傳世本「此之謂民之父母」句補「之」字。季旭昇師指出,此處簡本所存文句 首字作「其」,與傳世本作「此」不同,若依原釋,則此句作「其之謂民之父母」。

「其之謂」的用法較少見,疑此處所補者為「可」,補文後作「其可謂民之父母」,

與《論語.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用法相同。案:季師之說可從,「其可謂」

適與前文「敢(問)可(何)女(如)而可胃(謂)民之父母?」中的「可謂」

相呼應。

二、五至

本段載子夏詢問何謂「五至」,孔子加以回答的內容,可稱之為「五至」。其 文為:

子(夏)曰:「敢(問)可(何)胃(謂)『五至』?」孔=(孔子)

274 本節所引《孔子家語.論禮》文句,載晉.王肅,《孔子家語》四部叢刊本(上海:涵芬樓影 印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宋本),下不另註。

曰:「『五至』虖(乎)?勿(物)之所至者,志亦至安(焉);志之〔簡 3〕【所】至者,豊(禮)亦至安(焉);豊(禮)之所至者,樂亦至安

(焉);樂之所至者,(哀)亦至安(焉);(哀)樂相生。君子〔簡 4〕(以)正,此之胃(謂)『五至』。」(上博本)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聞之矣,敢問何謂五至?」孔子曰:「志之所 至,《詩》亦至焉。《詩》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 之所至,哀亦至焉。哀樂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 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此之謂五至。(《禮記》本)

子夏曰:「敢問何謂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詩》亦至焉;《詩》

之所至,禮亦至焉;禮之所至,樂亦至焉;樂之所至,哀亦至焉。《詩》

禮相成,哀樂相生,是以正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傾耳而聽之,不 可得而聞。志氣塞于天地,行之充於四海,此之謂「五至」矣。(《家語》

本)

以上,簡 3「勿(物)之所至者,志亦至安(焉)」句:原釋從傳世本作「勿(志)

之所至者,志(詩)亦至安(焉)」;季旭昇師讀如字,並認為傳世本文句乃受漢 代獨尊儒術,以及「詩言志」觀念之影響,將同以「之」為聲符之「志」讀為「詩」, 再以「志」字取代「物」字,可從。275陳麗桂師从季旭昇師之說,認為簡文不須 破讀,並引上博〈性情論〉、《禮記.樂記》之文說解「五志」內涵。依其說,即 為理解從「物」至「志」、「禮」、「樂」、「哀」等五種事理產生的道理,276可從。

三、三無

本段載子夏詢問何謂「三無」,孔子加以回答的內容,可稱之為「三無」。其 文為:

275 季旭昇師關於「五志」部分之說,先發表於所著〈《上博二》小議(二):《民之父母》「五至」

解〉,「簡帛研究網站」2003 年 3 月 19 日。後又於前揭書中提及,可並參。

276 陳麗桂,〈由表述形式與義理結構論《民之父母》與《孔子閒居》及《論禮》之優劣〉,《上博 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 7 月),頁 236-250。

子(夏)曰:「『五至』既(聞)之矣,敢(問)可(何)胃(謂)

『三亡(無)』?」孔=(孔子)曰:「『三亡(無)』虖(乎)?亡(無)

聖(聲)之樂,亡(無)(體)〔簡 5〕之豊(禮),亡(無)備(服)

之(喪),君子(以)此皇(橫)于天下277。奚(傾278)耳而聖(聽)

之,不可(得)而(聞)也;明目而視之,不可〔簡 6〕(得)

而視〈見〉也,而(得)既塞於四(海)矣,此之胃(謂)『三亡

(無)』。」(上博本)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聞之矣,敢問何謂三無?」孔子曰:「無聲之樂,

無體之禮,無服之喪,此之謂三無。」(《禮記》本)

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孔子曰:「無聲之樂,無體之禮,無服之喪,

此之謂三無。」(《家語》本)

以上,簡 6-7「明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視〈見〉也」句:二「視」字,原 釋俱作「見」,黃德寬、季旭昇師認為字从「目」从「人」,從郭店楚及上博簡所 公佈的簡文看當釋作「視」。案:上博楚簡中部分文字的混同現象甚為嚴重,此 處「見」、「視」二字,在甲骨文中固有分別,但上博簡中每每混用。相同情況亦 見於「事」、「史」二字。然則,此二者在楚系中之分別乃不甚明顯,此處「見」

字書作「視」是否可以訛字視之,或可視為「視」字之同形詞,仍待討論。

又,簡 7「而(得)既塞於四(海)矣」句:《禮記》、《孔子家語》本 皆作「志氣塞乎天地」。其中「」字,原釋讀為「得」,何琳儀讀為「志」,劉 信芳讀為「德」。陳劍認為此處「既」字可讀如字,不須改讀為「氣」,因為本篇 除本句外,均無提及「氣」或「志氣」「塞於四海」、「塞於四方」的文句。而且,

簡本中「氣」字作「」,與此句作「既」形構不同。此外,傳世本「是故正明 目而視之,不可得而見也。傾耳而聽之,不可得而聞也。志氣塞乎天地。」等文 句置於講述「五志」一段之後,與簡本對應文句置於「三本」一段之後不同,就 文意言簡本較勝,傳世本之誤置乃因錯簡所致,並疑傳世本因錯簡之後前後文意

277 「君子(以)此皇(橫)于天下」,傳世本無,方旭東認為前文已經出現過「(以)皇(橫)

于天下」(簡 2),故此處當刪。參方旭東,〈上博簡《民之父母》篇論析〉,《上博館藏戰國楚 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年 7 月),頁 256-276。

278 「奚」字,原釋讀為「繫」;劉樂賢、何琳儀、黃德寬、孟蓬生依傳世本讀為「傾」,可從。

林素清釋作「昃」。

難以銜接,而將「得既」二字改為「志氣」。彭裕商並依陳說進一步推論《禮記.

孔子閒居》母本單枚簡約可載 27-28 字,並舉《潛夫論.班祿》「德氣流布而頌 聲作也」句與〈德化〉「和德氣於未生之前,正表儀於咳笑之后」句讀「得」為

「德」。張豐乾認為陳劍之錯簡之說可從,唯此句前云「不可(得)而(聞)

也」、「不可(得)而見也」,「」皆讀如字,此處承上二句云「而(得)既 塞於四(海)矣」,「」字不必改讀,並訓作「獲得」,而讀「得既」為「得 氣」。季旭昇師讀如字。案:陳劍錯簡之說可從,張豐乾從上下文的語氣分析「」

字釋讀,亦值得參考,唯張氏訓「得」為「得到」,則無法用以解說「不可(得)

而(聞)也」、「不可(得)而見也」二句。然則此二字之釋讀當如季師之說:

《論語》載「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言孔門弟子難以聽聞孔子論 述「性與天道」的話語,所載「不可得而聞也」與此處正同。其「不可得」者,

即「無法」之意。故而,本文以為此處「得」當訓作「得以」、「可以」。「不可

(得)而(聞)也」、「不可(得)而見也」言「三無」無法透過耳目等感官 知覺其內涵;「而(得)既塞於四(海)矣」言「三無」雖無法透過感官知 覺其內涵,仍能充塞於四海。可知者並非後世之制度,而為其精神,與此所言「而

(得)既塞於四(海)矣」相契。

四、引詩

本段載子夏詢問何詩與「三無」的義涵相近,孔子加以回答的內容,可稱之 為「引詩」。其文為:

子(夏)曰:「亡(無)聖(聲)之樂,亡(無)(體)之豊(禮),

亡(無)備(服)之(喪),可(何)志(詩)〔簡 7〕是(迡)?」

孔=(孔子)曰:「善才(哉)嘼(商279)也,(將)可(教)(詩)

矣。『城(成)王不敢康,(夙)夜(基280)命又(宥281)(密)。』

亡(無)聖(聲)之樂,『(威)我(儀)=(逮逮),〔簡 8〕【不

279 「嘼」字,原釋徑讀為「商」,何有祖補充說明,認為此字當隸作「嘼」,讀為「商」,可從。

280 「」字,原釋從傳世本讀為「基」,何琳儀讀為「其」。

281 「又」字,原釋從傳世本讀為「宥」,何琳儀讀如字。

可選也。』無(體)之豊(禮)282。『凡民有(喪),匍匐救之。』

無備(服)】之(喪)也。」(上博本)

子夏曰:「三無既得畧而聞之矣,敢問何詩近之?」孔子曰:「『夙夜其 命宥密』,無聲之樂也。『威儀逮逮,不可選也』,無體之禮也。『凡民有 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禮記》本)

子夏曰:「敢問三無,何詩近之?」孔子曰:「『夙夜基命宥密』,無聲之 樂也。『威儀逮逮,不可選也。』無體之禮也;『凡民有喪,扶伏救之。』

無服之喪也。(《家語》本)

以上,簡 7-8「可(何)志(詩)是(迡)?」句:「」字,原釋疑从「從」、

「匚」聲;黃德寬認為右上旁當為「匿」旁省寫,釋讀作「暱」。林素清認為「邇」、

「尼」、「暱」各字聲韻皆近,可以通假,讀為「邇」。李銳認為「匚」為「奚」

「尼」、「暱」各字聲韻皆近,可以通假,讀為「邇」。李銳認為「匚」為「奚」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