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民間小型功德塔的興造

第三章 隋唐時期塔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民間小型功德塔的興造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土文化在建築形式與文化意涵的激盪融合,由窣堵波而變為高樓式佛塔、由佛 塔居中而變為佛殿居中、由單塔而發展為雙塔、終能創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佛塔 造型,進而並能將此種中國式的建築規格輸入至友邦。

在文化意涵方面,唐代新建大型佛塔於整體佛寺空間重要性下降,由過去的 位居中軸線上,逐漸改為建立在寺廟中的獨立院落之中,產生了邊緣化的趨勢。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大型佛塔終將受到淘汰而必須黯然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反 而是佛塔建築開始逐步與原先所具備的宗教身分產生脫鉤的現象,而逐漸發展出 更為豐富而世俗化的概念與意義,進而融入中國自身的文化底蘊中,開創並揮灑 出更具有自身建築特色與文化新意的建築新頁121

   

第二節 民間小型功德塔的興造

唐代民間功德塔的建造風氣相當盛行,除了可歸因於佛教信仰本身在隋唐時 期的興盛發展外,也與佛教經典中普遍推崇佛塔地位的崇高尊貴,以及講述佛塔 禮拜供養功德的內容有關。自高宗朝起,民間興起建造功德塔的風氣,而幾部著 重於宣講造塔與遶塔功德的佛經亦於此時陸續被翻譯出來。此類佛經的翻譯問 世,有助於加強信徒對造塔、遶塔功德的認識了解,也加深了唐代社會的佛塔信 仰,進而影響了民間功德塔的興造風氣。

       

121 「宋代以來,隨著佛教世俗化的發展,塔不但成為我國山水風景點綴的一個重要景觀,人們還 認為塔有鎮風水、興文風的功能。…以至於塔原有的神聖宗教內涵已經消靡殆盡。」李玉珉:

〈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第6卷第3期(1989年春季號),頁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宣說造塔功德之佛經對功德塔建立的影響

功德塔一般多建於寺廟之中,建造目的是為了實踐善行,以利福德資糧的累 積。唐代高僧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曾云:「又汎論造塔有六意。一為表人勝。

二為令他生淨信。三令標心有在。四令供養生福。五為報恩行畢。六生福滅罪。」

122可知佛塔不僅提供信徒供養頂禮的場所,經由虔敬供養也能為眾生帶來諸多福 利,不僅利益己身,更能答報親友,甚至擴及芸芸眾生。在佛教的觀念中,世人 於過去世累劫以來所犯下的重重罪障,是導致今生病痛災禍的緣由。而今生的各 種所做所為,又將種下來世境遇之因。因此,除了經由不斷的懺悔、聽經聞法、

與從事各種修行活動之外,還要竭盡所能的行善修德,以累積功德福報。這樣不 但可以淨除累世以來的業障,將未知的禍端消弭於無形,更能為圓滿的來世預做 準備。因此,淨罪集資便成為每一位佛教徒終生致力的目標。功德塔的興造,正 是佛教徒在消業障、種福田這樣的著眼點下,終生努力從事的功德善行。

關於功德塔的興造情況,在隋代的文本中相當少見,當時民眾多半採取造佛 像的方式累積功德,僅有李士謙妻於開皇十一年(591)為亡夫建造七級磚浮圖一 所123;以及,張文亮等人於文帝開皇十四年(594)起造佛塔,其功德迴向給已亡 故的父母、以及在世親眷等人的塔記124。進入唐代之後,功德塔的興造才逐漸開 始盛行了起來。

武周垂拱四年(688),順貞等人奉造功德塔一座,並於其上篆刻塔記:

為世福田,信堪依怙。抽資什物,謹捨清財,敬造斯塔一所。奉為皇帝陛 下,師僧父母,普及含靈,存亡眷屬,盡願超踰,俱登覺道。童子順貞。

       

122 No. 1733 《華嚴探玄記》(卷 8) T35, p0262b-262c。

123 韓理洲輯校編年:《全隋文補遺》,頁 404。

124 韓理洲輯校編年:《全隋文補遺》,頁 413-4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普超。智曇。智□。同秀。智通。如光。崇列。125

塔記的內容包括了:敘述建塔的時間、前因後果,以及發願迴向文之外,最後還 要將功德主的名字一一羅列。在此則塔銘中,順貞等八人集體捨財出資興造功德 塔一所,此塔建立於昔日慧蹟法師的寺院之中。造塔的功德主們除了將功德迴向 於自身,並將功德普及於君主、親友眷屬、亡者,甚至是一切廣大無量的眾生,

祈願一切眾生皆能走上圓滿的覺悟之道。又,天寶十一載(752),以董信古為首 的親友成員數十人,共同出資修造石浮圖一座,塔記上寫著:

□力增明,善牙宿植。同拾淨襯。修未來因於此招提,敬造石浮圖一所。

上為皇帝,中報四恩,七代先亡,見存眷屬,出生死海,入功德林,澤及 無邊,一時成佛。天寶十一載八月十三日建。董信古。比丘尼八娘。比丘 尼圓照。息思進。…柴羅漢。比丘尼普光。息承仙。承真……。126

造塔的善行除了可為自己累積福德資糧,種善因、得善果之外,還能惠及現存的 眷屬與已亡故的親友祖先,超拔眾生於無窮盡的生死輪迴中。敬造一塔,除了能 庇祐家人與自己,亦能廣被福澤於眾生。由於功德塔為造立於公開場合的建築物,

除建造者本身可從造塔善行的付諸實踐中得到功德之外,更能造福日後禮塔與遶 塔的芸芸眾生,這符合大乘佛教所講求之救濟諸有情而致力行善的他利精神。建 立功德塔不但能夠自利而他利,與眾生廣結未來善緣,並能同時成就世間與出世 間的雙重法門。

關於禮塔、遶塔與造塔的記載,普遍的常見於佛教各種經典當中。例如,《金 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提到: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

       

125 闕名:〈順貞等造塔記〉,《全唐文新編》,卷987,頁13426。

126 闕名:〈董信古等造石浮圖記〉,《全唐文新編》,卷987,頁134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127

《法華經・方便品》中提到:

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頗梨,車璩與馬腦,玫瑰 琉璃珠,清淨廣嚴飾,莊校於諸塔。…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 人等,皆已成佛道。128

又《大方廣佛華嚴經》中提到: 

見佛塔廟,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人敬。敬心觀塔,當願眾生,尊重 如佛,天人宗仰。頂禮佛塔,當願眾生,得道如佛,無能見頂。右遶塔廟,

當願眾生,履行正路,究暢道意。遶塔三匝,當願眾生,得一向意,勤求 佛道。129

在這三部經典中,分別提到:諸佛滅度後、敬奉舍利而建塔的由來;佛塔地位尊 貴等同於佛本身,且造塔重在發心;以及眾人必須抱持恭敬心頂禮遶塔三周,並 以花香伎樂供養之,強調對於佛塔的誠敬禮拜。三部佛經分別點出佛塔的重要性 與禮敬方式。其中,遶塔必須遵守右遶三周的原因,《法苑珠林》引述《賢者五戒 經》而做出說明: 

旋塔三匝者表敬三尊,一佛二法三僧。亦念滅三毒,一貪二嗔三癡。130

除了表達對佛法僧三寶的謙卑與敬意之外,遶塔亦為一種躬身修行的方式。希望 能藉由重複的遶行動作中,累積善行的實踐與恭敬心的培養薰習,來幫助化解人 性中貪嗔癡的種種惡習。由此可知,遶塔並非為單純行禮如儀的宗教儀式,而更        

127 No. 23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T08, p0750c。

128 No. 262《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卷1) T09, p0008c。

129 No. 27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6) T09, p0432c。

130 No. 2122《法苑珠林.敬塔篇》(卷37) T53, p0582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屬於一種修行與體驗。然而,佛經因為各自所著重的講述重點不同,而對於建塔、

遶塔的部分便顯得較為零散,大多數皆在強調佛塔的尊貴、與倡導敬塔、遶塔的 重要性,而缺乏較為整體而詳細的介紹。以造塔可獲之功德而言,佛經中多稱其 人「當得佛道」,意即造塔將種下未來成佛得道之因,而對相關之細節則未詳加解 說。直到唐高宗朝,幾部專門講述造塔、遶塔功德的佛經陸續翻譯問世,始能詳 細揭示關於造塔、遶塔功德的全貌。

永隆元年(680),來自天竺的法師地婆訶羅,與西明寺僧人圓測等五人,在 長安的弘福道場翻譯出《佛說造塔功德經》。這是一部字數相當簡短,並以宣說「如 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為主題的佛經。經文中提到:

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眾等,及未來世一切眾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 於其中建立之者…於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髮、牙、髭、爪,下至一 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於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

命終之後生於梵世。於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善男子,

如我所說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緣,汝諸天等應當修學。131

首先,於原本無塔之處造塔,不必拘泥於佛塔建築規模的大小。其次,佛塔不能 以建築體的形式單獨存在,必須在塔內安置如來舍利或者是佛經,佛塔的建立才 算大功告成。在佛經的置放方面,或可準備如來講述過的完整十二部經藏,或者 只需將上頭寫著「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的四句 偈放於塔中即可。由於此四句偈的內容說明了「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

的意義,眾生若能真實體會偈中深意,即如同體悟到了佛的真如本性。因此,不 論是佛經或者是四句短偈,同樣都能讓人體悟佛法真意,故又可稱為法身舍利,

與經由荼毗所得之真身舍利,皆得以被供養於佛塔之內,接受眾人的禮敬膜拜。

而在建塔所得之功德果報方面,由興建佛塔與置放舍利於塔中所累積之善 行,可使人得以在命終之時轉生至色界諸天,享受各種神通與欲樂的天界福報。

       

131 No. 699《佛說造塔功德經》T16, p0801a。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得於此生即將命終捨報時,再度轉生於證得聲聞眾阿那含果的五淨居天。由此 可知,建造一塔便可享有受生天界的果報,並能於再次的轉世中不斷提升修行層 次。

然而,若無足夠因緣或經濟能力來營造佛塔,只需要心存恭敬的依法遶行現

然而,若無足夠因緣或經濟能力來營造佛塔,只需要心存恭敬的依法遶行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