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活動理論

在文檔中 情節資料庫架構之發展 (頁 19-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活動理論

2.2.1 活動之架構

在20 年代,Vygotsky, Luria & Leont'ev 為了加強當時主流的心理分析與行為 主義而提出活動理論,其概念為行動是經由人造物媒介和物件主導的

(artifact-mediated and object-oriented action),人類行動者與環境物件之間的關係 是透過科技工具或社會文化實體(e.g., 符號、語言)媒介,一個人類個體不會直接 與環境物件反應。Vygotsky 的行動模型(圖 2-1)以一個三角結構說明人類行動:

主體(subject)、目標(object)與人造物(artifact)。

圖 2-1 Vygotsky 之活動模型

活動理論的演進有兩個階段(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 n.d.),第一個 階段以Vygotsky 的理論為中心,以個人行動為主,與其他人類和社會的關係並 沒有在此階段的活動理論中被考慮。活動理論發展的第二階段,Leont'ev 將活動 由個人擴展到團體,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合作以滿足需求,如圖2-2,

Leont'ev 的活動是由社群(community)所媒介。因此,相較於 Vygotsky 的模型,

Leont'ev 強調的是活動社會性的層面。

圖 2-2 Leont'ev 之活動模型

Engeström (1987)認為人與社會是不可分離的,如果缺乏文化情境,就無法 了解個人;相對的,除非透過使用與製造人造物的個人,我們也無法了解社會。

他綜合Vygotsky 與 Leont'ev 兩者的活動模型,加強主體與社群間的媒介:規則 與分工(division of labor),也可稱做主體所扮演的角色(role),提出如圖 2-3 之人 類活動架構。這個架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若有一個因素改變,會造成整體的不 安定,其他因素也必須改變以達到穩定狀態,這是活動理論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觀 念。

圖 2-3 人類活動架構

2.2.2 活動之層次

Leont'ev 區別出活動(activity)、行動(action)和操作(operation)三個不同的活動 層次,最頂端的活動由與物件相關的動機所驅動;活動經由行動而進行,行動由 主體有意識的目標所觸發,目標反應物件的結果(outcome);行動藉由而最底層 的操作實現,操作是被行動的結構和環境的狀態所驅動,它們是由行為者在無意 識狀態下進行。活動、行動、操作三者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一個活動在另一個 情境中可能是一個行動;藉由不斷練習而自動化,有意識的行動會變成無意識的 操作;操作如果發生中斷(breakdown),就變成行動,必須有意識地進行。就如 Kuutti (1996)所提出,活動的三個層次分別對應到動機(motive)、目標(goal)與狀 況(conditions)(圖 2-4),當狀況發生變化時,三者的位置可能就相應變動。因此以 活動理論進行分析時,活動動機、行動目標與狀況這些資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圖 2-4 活動階級層次

資料來源:From “Activity theory as a potential framework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research.”

By Kutti, K. (1996). In B. Nardi (Ed.), Context and consciousness. Activity theory and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p.26.

2.2.3 活動理論之應用

活動理論自80 年代開始被應用在人機互動的領域,因為傳統認知科學在研 究人類行為時,缺乏整體的考量。Norman (1980)提到問題在於認知科學或心理 學以個別的機制去研究人類行為,如記憶、情緒、決策,而沒有考慮與他人或外 界環境互動、個人經驗、文化等的影響。Bertelsen & Bødker (2003)認為以認知科 學為基礎的理論對某些實務上的議題無法探討,如人造物的角色、多數人機互動 研究僅著重單人單機的狀況等。傳統所採用的需求分析方法,僅著重在使用者與 產品之間的互動,以及他們所進行片斷的任務與目標,發掘出來的僅為表層較為 顯而易見的使用者需求;依此所產生的創意或設計,只能有限地支援一部份的使 用者活動,而且有缺乏一致性的潛在問題。藉由活動理論,研究者們開始在分析 與設計時注意情境對活動的影響,以及不同的使用者間如何藉由規則與分工等社 會性架構(social infrastructure)進行活動。除了人機互動領域之外,活動理論在其 他方面之應用如表2-3,可以發現多用在人類活動、行為之分析研究,以發現使 用者的需求,進行後續之設計。

表2-3 以活動理論為分析工具之研究

研究者 應用領域

Honold (2000) 消費者行為分析、使用者需求

Korpela, Soriyan, & Olufokunbi (2000) 系統設計 Barad, Barnett, Yamagata-Lynch, Squire, &

Keating (2002)

教學活動分析

Miettinen & Hasu (2002) 協同式設計、使用者需求 Kofod-Peterson & Cassens (2006) 系統設計(情境察覺)

Uden (2007) 系統設計(行動學習)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Korpela, Soriyan, & Olufokunbi(2000)在兩次小型的實驗中發現,藉由以活動 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方法(活動分析),參與者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良好地獲取情境與 問題等資訊並提出建議,他們大多數認為活動理論的架構與方法對其工作很有幫 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中各組參與者除了活動分析外,都另外使用了其他 的分析方法。採用活動理論分析使用者需求,可以透過他們所進行的活動,完整 地發現他們真正的需求,但由於活動理論目前僅是一套描述性的架構,在需求分 析的過程與方法上尚有所不足,因此仍必須藉由其他方法,如情節設計,配合輔 助進行。

在文檔中 情節資料庫架構之發展 (頁 19-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