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驗證架構

在文檔中 情節資料庫架構之發展 (頁 27-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驗證架構

在上一階段依據活動理論所提出之情節描述架構,各實體間的關係是否確實 存在?彼此間如何影響?這兩個問題並無法透過理論基礎得到答案,因此必須在 此階段透過實際的活動資料來加以驗證,找出在實際活動中會發揮影響作用的相

互關係,以提出一個確切可用之情節資料庫架構。另外,上一階段所提出之描述 架構僅包含實體層級,對建立一個資料庫來說尚欠缺各個實體內的屬性。這些屬 性是各實體所具有,會對活動產生重大影響者,也必須透過實際活動資料的分析 研究來尋找。因此,此研究階段的目的即為驗證架構與找出屬性,又可分為五個 子階段進行,各個子階段之進行方式介紹如下。

3.3.1 選擇受訪者

在選擇受訪者樣本之前,本研究先擇定機車相關活動為研究之活動領域,選 擇此一活動領域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的許多活動與「行」息息相關,行不僅是單純 的移動,食、衣、住、育、樂等其他活動都與其具有密切關聯,因而可以從中得 到許多非特定作業的使用者活動資料。機車為台灣地區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根據 交通部統計資料,至2008 年一月底,台灣掛牌之機踏車總計約一千四百萬輛;

而台灣於2003 年之機踏車地區密度為 341.7 輛/平方公里,相較於美國(0.6)、英 國(4.1)、德國(10.5),乃至鄰近之日本(35.4)、韓國(17.5)、新加坡(200.0),台灣的 機車普及率相當地高,因此與機車有關之活動資料在收集上相對來說較容易取 得。

在受訪者的選擇上,根據交通部統計處之民國 94 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 告,機車使用者以男性居多(58.5%),年齡 30~未滿 40 歲之使用者占 25.7%最多。

但考慮取樣便利性之問題,此年齡層在樣本抽取上相對較為困難,因此本研究選 擇20 歲~未滿 30 歲此一年齡層(21.2%)為主要樣本母體,在受訪者的男女比例上 則設定為1:1,選取受訪者進行訪談。

3.3.2 訪談及撰寫逐字稿

選擇完受試者,並約定訪談時間與地點之後,接著就是進行與受試者的深度 訪談,以收集他們與機車有關活動的經驗與看法。訪談是採取開放式、半結構式 的對話方式進行,在訪談前預先設定幾個問題的主軸,包括:

z 對機車的經驗、心得與看法

z 利用機車進行或與機車相關的活動種類 z 活動的內容與進行的方式、情境

z 機車或其他人造物對活動的影響 z 活動中的人際互動

在訪談結束後,將問與答的過程完整記錄編寫成逐字稿以供後續分析。

3.3.3 定義現象

對逐字稿進行分析時,本研究利用一套質性分析軟體Nvivo 協助進行,使用 電腦軟體輔助的理由在於節省分析時間與確保分析的一致性與正確性,並且使分 析過程中的修正更為容易。此階段與下一階段屬於紮根理論中的開放性編碼 (open coding),目標是從所得之訪談資料中辨識出概念,以及發掘它們的性質與 面向(properties and dimensions)(Strauss & Corbin, 1998)。在定義現象的過程中,

以活動理論六大元素為基礎概念,利用問問題與比較兩個主要的分析方法,從逐 字稿中找出重要概念。問問題是針對訪談結果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自問這個現象 裡面有那些重要因素?它們如何影響此現象?藉由此過程從資料抽取出概念。取 得概念後,再與先前所得概念一一做比較,是否可歸類為同一概念?若屬於同一 概念則標示為同樣名稱,避免最後產生過多且繁雜的概念。而概念名稱的來源主 要有兩種,第一種為研究者本身對概念的認知,或者藉由所謂生動編碼(in vivo codes)的方式(Glaser & Strauss, 1967),也就是以受訪者本身的用詞做為概念的名 稱。

因此,本階段也可稱為概念化(conceptualizing),一個概念就是一個被標示的 現象(labeled phenomenon),目的在於將相似的事件、物體歸納在一個共通的概念 下,也就是本研究目的之一的抽象化。

3.3.4 發展類別

訪談結果分析的第二階段是要將與同一現象有關之概念聚集為一類,這個過 程也可稱為類別化(categorizing),也就是再進一步地將資料抽象化。此階段類似 於KJ 法中之「卡片歸島化」的步驟:將雜亂分散而且看來是異質的資料或意見,

逐漸地加以整合,然後發現活動中的現象(黃惇勝,民 84)。但本研究已預先以活 動理論定義出最上層的類別(主體、人造物、目標、社群、規則、角色與情境等 七類),因此本階段的工作是將概念歸類至各類別下,以找出這些類別的性質。

找出性質是發展一個類別時的首要工作,也就是辨識出類別的特徵;接著再 區分出性質的面向,即性質在一個連續系統上所有的不同位置(Strauss & Corbin, 1998)。上一階段分析後所得到的許多概念,在這一階段要進一步地對應至已定 義好的類別,從中整合出各類別的性質;被歸納為同一性質的不同概念,它們之 間的差異可視為面向上的不同值,由點(概念)而線(面向)的方式來得到性質的面 向。定義現象與發展類別兩階段分析後所得之結果為活動的組成類別與其屬性,

這樣的資料形態與資料庫之資料形態極為相似,可以在最後的提出資料庫架構階 段很簡單地轉換為所需形態,這也是選擇紮根理論做為研究方法的理由之一。

3.3.5 提出命題

在找出資料中的類別及其性質之後,接著要進行的是將類別與類別間聯結起 來。在紮根理論中,此步驟屬於主軸編碼(axial coding)的一部份,主軸編碼是研 究者藉典範模型(paradigm model)將類別聯結起來,進而提出一個命題 (proposing),也就是建構部分理論架構,顯示類別與類別間的關係。所謂典範模 型包括了因果條件(causal conditions)、現象(phenomenon)、脈絡(context)、中介條 件(intervening conditions)、行動或互動的策略與結果(Strauss & Corbin 1998),而 這些都是由資料中浮現的概念,經過開放編碼後所得到,它們的關係可以用圖

3-3 表示。

在文檔中 情節資料庫架構之發展 (頁 27-32)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