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經參酌相關文獻後,以研究者自編之「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 教學之調查研究問卷」進行資料之蒐集。以下就問卷編製及其信度與效度分述之。

壹、問卷編製

一、編製依據

本問卷之編製,係參酌許斐雁(2010)「國中生華語流行歌曲偏好之調查研究」、陳 盈伶(2009)「高高屏地區國中音樂教師對流行音樂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音樂課程之觀 點及運用現況」、劉坤山(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流行音樂文化認知研究」內容,

建構問卷之各層面與題項而成本研究之「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調查研究問 卷」。

54

55

部分有關研究問題之兩大題,第一大題以五點量表計分,教師就各層面選項分別標示「完 全符合」、「多數符合」、「尚符合」、「多數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等五等第選項,計分 分別為一分至五分,分數愈高代表教師對於流行音樂之認同度越高,反之則越低,第二 大題分為三種題型,第 23 題至第 26 題為複選題,受試者依實際狀況勾選適當選項代號 作答,第 27 題為排序題,受試者依程度多寡,依序以 6 至 1 做排序,第 28 題為開放式 題項,以搜集教師對研究問題的看法,並以後續彙整之。

貳、問卷的信度與效度

一、信度

本研究採行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考驗(Cronbach α),係數越高,表示信度越好,扣 除排序題及開放題項項,總計題數為 26 題。正式施測前,隨機取樣三十位國中音樂教 師為對象,進行問卷預試,並根據預試問卷(附錄二)進行信度分析,結果顯示整體層面 信度為 .75,在「對流行音樂的觀點」面中的價值觀、於國中音樂教學的適切性、於國 中 音 樂 教 學 年 級 的 使 用 、 於 國 中 音 樂 教 學 項 目 的 使 用 , 四 個 層 面 信 度 顯 示 為 .53、.79、.83、.59,在「音樂教學現況」面中的學習狀況、教學困擾、素材選取與 活動安排的四個層面信度顯示為 .90、.85、.50、.71,均達 .50 之標準,顯示問卷內部 信度一致性良好,如表 3-3-2 所示。

表 3-3-2 預試問卷之信度評估

層面 層面細項 Cronbach α 係數 總量表Cronbachα 係數

對流行音樂的觀點

價值觀 .530

.754

於國中音樂教學的適切性 .791

於國中音樂教學年級的使用 .835 於國中音樂教學項目的使用 .595

音樂教學活動現況

學習狀況 .901

教學困擾 .852

素材選取 .502

活動安排 .713

56

二、效度

為評估本研究工具之適切性,研究者經指導教授推薦,研究者邀請兩位專家學者及 一位優良國中音樂教師,就問卷內容給予修正意見。專家背景分別為某師範大學音樂系 教授、某大學音樂系教授、新北市某國中音樂教師,專家學者背景如表 3-3-3,就問卷 內容提供修正意見,評估結果建議重新調整問卷架構與題型,相關意見彙整於附錄一。

表 3-3-3 內容效度評估專家學者

代號 任教單位 職稱 專長

A 師範大學音樂系 教授 聲樂及合唱教學、國中音樂教學

B 大學音樂系 教授 音樂學、流行音樂

C 新北市某國中音樂科 專任教師 國中音樂教學,具有調查研究之經驗

本問卷之專家效度評估採行適合、修正後適合與不適合三個等級進行評定,調查表 回收後,彙整專家學者所提之修正意見,保留且不需修正部分為 27 題,需文字敘述再 潤飾共 8 題,修正狀況如表 3-3-4 所列。隨後指導教授討論並確定為正式問卷(附錄三)。

57

58

分,研究者將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編碼登錄後,以電腦統計軟體 SPSS19.0 中文視窗版 進行分析,以下分述之。

統計方式依照問卷之問題性質,以百分比統計分別處理受試者於各題項之反應,再 計算平均數、標準差,描述受試者於問卷各層面之觀點。針對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再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one-way ANOVA)分析其觀點是否形成差異,預設統 計之顯著水準為 p< .05。部分開放式題項採表格方式彙整列出受訪教師之建議(附錄 四)。

第五節 研究步驟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研究者依研究需要,將研究流程規劃為三個階段。

壹、計畫階段

研究者蒐集與閱讀整理與本研究相關之文獻,確立研究方向後,與指導教授討論及 擬定研究主題,並確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研究範圍,於論文前三章撰寫完畢後,在 民國 101 年一月進行計畫口試,經由口試委員建議,修正研究方向。

貳、執行階段

研究者於編擬研究工具初稿後,多次與指導教授討論並進行信度與效度之評估,最 後編定本研究問卷為「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調查研究問卷」。

並於問卷定稿後,以郵寄方式寄送至桃園縣公立國中之教學組長,委其負責發放及 回收問卷,於民國 101 年 3 月 31 日前寄出,至 101 年 4 月 12 日前回收,其間並進行催 收工作。

參、完成階段

59

研究者於問卷回收後隨即進行建檔與分析,據以撰寫本研究之結果並進行文獻之分 析,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於民國 101 年 6 月進行論文口試,再依據口試委員 意見進行修正,最後與指導教授確認論文內容並完成編印。實施程序如研究步驟圖 3-5-1 所示。

圖 3-5-1 研究步驟圖 計畫階段:選定研究方向、討論研究主題

2011.5-6

確定研究主題 2011.7

建立研究架構 2011.8-9

撰寫研究計劃&計劃口試 2011.10-2012.1

執行階段:建立專家內容效度 2012.3

實施問卷預試 2012.3

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 2012.4

資料分析與歸納 2012.4

完成階段:結論與建議 2012.5

論文口試、修正與提交 2012.6

文獻探討與分析 2011.8-11

60

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章主要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依問卷調查所得統計資料,進行分析 與討論,藉以瞭解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的觀點與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的現況。

全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觀點分析,第二節為音 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現況分析,第三節則為不同背景變項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 教學之觀點與現況差異分析。

第一節 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觀點分析

本節主要根據「音樂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調查研究」問卷內容第 1~17 題結果,

作統計分析,探討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之觀點的問卷各題之次數分配、百分比分配、

平均數及標準差分析與討論。

教師使用流行音樂於教學的觀點題項共 17 題,分為四個面向討論,分別為「價值 觀」層面(題 1-3)、「於國中音樂教學的適切性」層面(題 4-8)、「於國中音樂教學年級上 的使用觀點」層面(題 9-11),「於國中音樂教學項目上的使用觀點」層面(題 12-17),各 題項皆採 Likert 五等第量表,設定為:「完全不符合」(1 分)、「多數不符合」(2 分)、「尚 符合」(3 分)、「多數符合」(4 分)、「完全符合」(5 分) ,以 3.5 為中間值,以下為統計 分析分述之。

一、問卷結果

(一)價值觀層面

本層面問卷題項,依據教師對流行音樂的價值觀編製,分就流行音樂的藝術價值、

教育價值與教師聆聽流行音樂之習慣等方面,進行受訪教師觀點分析,依據各題之次數、

百分比分配、平均數及標準差情形,分析如下(表 4-1-1):

62

63

均數為 3.62,高於中間值 3.5,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是符合九年一貫 藝術與人文的課程目標,第 5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能引發學習動機,平 均數為 4.32,高於中間值 3.5,顯示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對於引發學習動 機有非常優異的成效,第 6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平均數為 4.08,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確實能提 升學習成效,第 7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將流行音樂融入教學能擴展教材的多元性,平均數 為 4.08,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融入教學是使教材更富多 元性,第 8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可將流行音樂融入音樂教學活動中,平均數為 4.10,高於 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確實認為流行音樂可融入音樂教學活動中。

64

65

66

第 12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音樂基本練習教學活動中(如節奏、音 感練習),平均數為 3.97,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 音樂基本練習教學活動中,第 13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樂理教學活動中,

平均數為 3.67,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樂理教學 活動中,第 14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歌唱教學活動中,平均數為 4.11,

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非常適合融入歌唱教學活動中,第 15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樂器教學活動中,平均數為 3.89,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樂器教學活動中,第 16 題為教師是否 認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欣賞教學活動中,平均數為 4.13,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 多數教師認為流行音樂非常適合融入欣賞教學活動中,第 17 題為教師是否認為流行音 樂適合融入創作教學活動中,平均數為 3.82,高於中間值 3.5,由此可知大多數教師認 為流行音樂適合融入創作教學活動中。

67

68

教育性的教材,希望學生達到藝術性的水準,但音樂也常因此讓學生覺得乏味無趣,姚 世澤認為音樂教育的本質是「音樂」,而不只是「嚴肅音樂」,學生在學習的階段,應該 廣泛的接觸音樂,才能從其中理解音樂並不只是放在廟堂上供人仰望,進而培養其社會 認同與審美的思維(姚世澤,2003)。而流行音樂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應市場需求而 產生,藉由音樂表現當時社會的意識型態、滿足群眾的情感需求,因此,每個時代的流 行音樂,必然能與當時、當地、現存的人群產生某程度的共鳴,頗具當時文化指標的意 義(鄭夙娟,2006)。Ardley(1989)認為,事實上教學可以與流行音樂結合,發展出開 放、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方法。這種教學法要有開闊的思考與觀念,音樂的基礎(節奏、

旋律、和聲與形式)應破除特定派別的迷思,才能多方面的應用與吸收。

旋律、和聲與形式)應破除特定派別的迷思,才能多方面的應用與吸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