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漫畫的意涵、教學運用與敘事文文體特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漫畫的意涵、教學運用與敘事文文體特色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以漫畫引導國中生英文段落寫作與實施寫作回饋之行動研究,經 由文獻探討與蒐集相關學者的資料方能達成研究目的。本章分為四大部分,第一 節為漫畫的意涵、教學運用與文體特色,第二節為英文段落的意涵、種類與寫作 教學模式,第三節為第一語文影響寫作、語文間具相似寫作策略與寫作回饋。期 望透過理論與實務探究,進一步瞭解在外語學習環境(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EFL)中,於國中階段實施漫畫引導英文段落寫作與實施寫作回饋,對學生寫作能 力提升與教師寫作專業成長之研究,現就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第一節 漫畫的意涵、教學運用與敘事文文體特色

寫作不論對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者而言都是困難的,因為寫作是以文字形式,

將思考、表達、組織想法概念的過程以邏輯方式舖陳,即以句子將想法串連一起 的過程(Puspita, 2015)。而台灣為 EFL 外語學習環境,缺少與目標語(target language,

在此指英語)接觸的機會,因此,英文寫作對台灣學生而言困難度更高;其次,

Murray(1984)提出,學生於寫作時花費 70%的時間產生想法(planning),因此 如何幫助 EFL 初學者進行英文寫作,有學者提出圖片可視為重要的寫作教學策略;

另外,以圖片引導學生寫作,可幫助教師真實地評估學生的英文寫作困難,即可 排除學生非因寫不出內容因素,而可能是其他因素導致其寫作產生困難。因此,

以漫畫做為學生校外喜愛的流行文化物角度言,其運用在語言學習成效,已可從 近年之研究獲得證實,以下就漫畫的意涵、其在英語教學之運用,說明如下:

壹、漫畫的意涵

有關漫畫的定義,最早由學者 Eiser(1985)提出,其認為漫畫是一種有順序 的藝術(comics as sequential art),然另一學者 McCloud (1994)則提出更完整論 述,主張漫畫是一種「以有意的順序安排將圖畫與其他圖像並排,旨在傳達信息 和(或)使讀者產生審美反應」(頁 9)(引自 Torres, 2015)換言之,他認為漫畫

10

是一種視覺媒介,結合文字或視覺訊息,常以圖框(panel)、語音泡泡(bubble)、

字幕(caption)、音效(擬聲詞)等表達想法。

再者,Cary(2004)又將漫畫區分為漫畫(comics)和漫畫書(comic strips),

提出漫畫是「以三到五個窗格順序,並以水平排列的區塊方式敘述故事」而漫畫 書則是「以連環畫形式,將故事延伸從二十至四十頁」(頁 11);Van Leeuwen

(1986),更進一步指出漫畫涉及不同元素:

漫畫是多層的、多模式的彼此溝通行為,其語言力量融合各種要素,如符號、

穿著、修飾、面部表情、凝視或手勢而產生。(引自 Norton &Vanderheyden, 2004, 頁 7)

漫畫的多模性(multimodal),使漫畫在教學運用方面更具意義,尤其以文化語言 學習角度言,漫畫中的各種符號皆為世界通用,即作者可用連續圖片與動作使讀 者接收無誤,此項特點可使漫畫運用在跨文化學習,也因此提升漫畫的正當性,

更使其不易被取代(歐繡瑜,1997)。

貳、漫畫對第二外語學習之運用 一、漫畫做為視覺圖像之意義

漫畫深受學生喜愛,其本身也被視為一種視覺圖像(visual images),在教學 上具正向學習成果。Stevick(1986)主張圖片提示可以激發學習者諸多想法和誘 發其背景知識,因此教師若能善用圖片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將使寫作更容易些。

其次,漫畫早於四萬年前即以洞穴壁畫方式存在了,其在教育領域之運用,主要 有二個目的:第一,漫畫做為教學輔助工具(teaching aid);第二,漫畫可提升學 生口語能力(Silva, Santos & Bismo, 2017);而漫畫做為視覺文本(visual texts)且 其多模性(multimodal),意指「設計涉及口頭、視覺、書面和其他意義表達方式 的文本」(Pandya, 2012, 頁 181),使漫畫在語言學習運用更廣。Gomez(2014)對 漫畫潛質進行研究後,提出漫畫對中級程度學習者有提升寫作與口語技能之學習 成效,其更特別強調漫畫在語言與文化運用的意義,即漫畫具有文化溝通潛能,

11

教師可利用漫畫教導目標語文化。Fang(1996)總結了圖片對寫作的六大功能:

第一,建立場景(establish setting)、第二,定義(發展)人物角色(define and develop characters)、第三,延伸(發展)情節(extend or develop plot)、第四,提供不同 的觀點(provide a different viewpoint)、第五,促進文本的連貫性(contribute to textual coherence)和第六,增強文本(reinforce text)。

綜上所述,運用視覺圖像與寫作,可以提升學生動機、刺激學習者背景知識、

激發寫作靈感和轉化詞彙,讓寫作與理解更容易;此外,漫畫也可以提升學生的 口語能力、審美觀與跨文化學習。

二、漫畫在第二語言學習之運用

第二語言學習(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ESL)早在 1950 年期間即大 量使用圖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Listyani, 2019)。而實證研究也發現,漫畫不但可 以提升學生的寫作動機、增加學生的單字量,還可以提升學生敘事文寫作能力

(Imastuti & Suparno, 2012;Rayo, 2015)。Imastuti 和 Suparno(2012)以印尼高中 生為研究對象,其以連環漫畫就敘事寫作之研究發現,學習因連環漫畫的協助,

可以寫出更多細節、更長的段落、文章也更有組織,同時在支持句(supporting sentences)部分也懂得運用過去時態表達。Listyani(2019)更在其第二外語寫作 課中以神秘圖片和連環漫畫引導學生進行英文敘事寫作研究,其研究結果發現,

學生在視覺圖像(visual images)和漫畫的協助下,不但寫作內容具有邏輯和批判 性思考,同時其推理能力也提高了;換言之,運用視覺圖像或漫畫可增強學生敘 事寫作能力和其創造力。

Davis(1990)認為漫畫可以涵蓋聽、說、讀、寫、綜合技能與文化等多元學 習;換言之,教師可用漫畫引導學生學習如何使用形容詞描述人物細節、透過漫 畫人物對話,學習同義詞與反義詞運用、學習特定文化的擬聲詞,同時也可運用 圖片提升學習者之聽力,而漫畫故事則可陳述真實的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等 問題,讓學生可藉此練習不同時態的句型、說故事的口說能力訓練、以及特殊文

12

體探究等。而 Whiting(2016)也認為漫畫可讓學生學習文化差異,如幫助學生理 解與欣賞目標語中的幽默、反諷和特定詞彙與文化的連結,教師可用漫畫引導學 生默讀、二人互相討論內容、分析漫畫中的幽默和反諷情節,以及看漫畫寫作、

改編或自創,以提高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因此,漫畫在語言學習運用甚廣。

Kellaher(2001)更提出運用漫畫的三個理由:第一,漫畫可以緩解學生在寫 作時最困難的第一步,即尋找靈感與提筆開始寫作;第二,漫畫適合各種年齡的 學習者;第三,漫畫可以喚起學生較高組織能力的思考技巧,而這也是他認為運 用漫畫的最重要原因;再者,漫畫很少完整交待細節,這種運用暗示或隱喻的方 式,正好提供學生更多發揮寫作想像力的空間,因此,漫畫不但適合用在第一語 言學習者,同時也很適合運用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者,教師可利用漫畫提升學 生學習興趣與課堂參與度。Torres(2015)在其研究中更建議教師可將漫畫視為有 用的教學策略,尤其是改善敘事寫作教學的機會。

綜上所述,漫畫在語言學習可多元運用,且學習成效佳,尤其在敘事寫作方 面,可提供學生寫出更多細節進行提升其篇章組織,同時也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 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而這能力乃二十一世紀學生應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

參、漫畫的英語敘事性、敘事文標準與寫作評量 一、漫畫與敘事文寫作關係

從 Eiser、McCloud 和 Cary 對漫畫的定義可得知,漫畫是經由故意安排順序的 圖片敘述故事,且漫畫最大的特色在以窗格呈現故事,即圖與圖之間以窗格隔開,

但無論是單格或是多張連環圖皆有明確主題,即包括人、事、時、地、物等元素;

因此,可讓讀者進行合理劇情推理;所以,漫畫不但可以提供學生寫作思想的鷹 架,更可幫助初學者提升其敘事寫作技巧。換言之,教師可善用漫畫中的圖片講 解故事的結構和敘事文體的要素,如故事的開始、中間與結尾,以幫助學生認識 敘事文結構。而 Cowie(2008)提出敘事文具有五項特點,與漫畫潛質接近,可 做為教學之參考:第一,情節(Plot):將會發生什麼事?第二,場景(setting):

13

故事將在哪裡發生?或故事何時發生?第三,人物(characterization):誰是主角?

他們看起來怎麼樣?第四,故事結構(structure),故事將如何開始? 有什麼問題 嗎? 該問題將如何解決?第五,故事主軸(theme):作者想傳達的主題或信息是 什麼?而這些特質都涵蓋在漫畫中。

二、英文敘事文寫作標準與寫作評量

美國於2010年發佈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Initiative, 2010)之英文寫作標準(Standards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中規範不 同文體的寫作目的與寫作特點,以利教師於寫作教學以及寫作評分時有所依據,

以下以國中八年級的敘事文寫作標準為例,說明如表2-1,原文內文請參考附錄二。

表 2-1

英文寫作共同核心--以八年級敘事寫作標準為例

文章類型和寫作目的

記敍文寫作乃以發展真實或想像的經歷或事件為主,採用好的寫作技巧、相關細節描述以及結 構良好的事件順序舖陳。

a 通過有情境的上下文帶入以作者為觀點的敘述者或角色吸引讀者;且組織一個事件

序列,使其自然而合理地展開。

b 使用敘事技巧,例如對話、劇情節奏、描述和反思以發展經驗、事件和角色。

c 使用不同轉折語、短語和子句傳達順序、透過訊息轉變如從一個時間範圍或設置另

一時間範圍的串連經驗和事件 間的關係。

d 使用精確的詞彙和短語、相關細節描述以及使用感官語言描繪動作以傳達所要敍述

的經驗和事件。

e 提供一個結論,而該結論可透過所敘述的經歷或事件中汲取並反思。

e 提供一個結論,而該結論可透過所敘述的經歷或事件中汲取並反思。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