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普通教育教師與特教教師的教師信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普通教育教師與特教教師的教師信念

在本節中,將探討教師信念的意涵、教師信念的研究模式,以及特教教師 的教師信念等三個部分,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教師信念的意涵

一、信念的意義

欲理解何為「教師信念」,必須先了解「信念」的意義及其內涵。從哲學 的觀點來看,信念是一種對事物價值的判斷,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信念是一 種心理的思維模式,信念受到先前經驗以及當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是一種內 在的想法以及對價值觀的判斷(王恭志,2000)。我們相信直覺,也相信自己 的理性判斷,這種相信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或精神狀態,是沒有明確表達出來 的,對於我們認為是真實的、確定的或美好的種種事物的判斷(高強華,1992)。 因此,信念是一種不一定被人們所覺知、所感受到的內隱想法,是個人經由經 驗的建構,對某些事物、對象或命題,視之為真的心理傾向,卻是人們行為的 參照架構,對行為形成重要的心理引導(黃良惠,1995;黃夢涵,2007)。

根據美國偉柏新國際英文辭典對「信念(belief)」一詞的定義,可具體解 釋如下(引自王恭志,2000):

(一) 信念是對人或事的信賴、信心或相信之意志的陳述或習慣。

(二) 信念是對信仰、真理所真正信服的程度。

(三) 信念是對一些主張真實的事物或現象的確信或感覺。

(四) 信念是對一些真實性,所做立即的確信或感覺。

(五) 信念是對主義、觀點、學理、信條、意見、確信之事物或目標相信的程 度。

另外,牛津英文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對信念也有以下五 點解釋(高強華,1992):

(一) 信念是一種心理作用、條件或習慣,是對人或動物的一種信賴和信仰。

(二) 信念是指在心理上對於某一命題、陳述或事實,不論是基於權威或證 據,信以為真,不必經過觀察、驗證便完全肯定或接納。

(三) 信念是指我們所相信的事物,是我們視其為真的一種意見、主張或信仰。

(四) 信念就是信條,是對我們所相信之教條的一種正式的陳述。

(五) 信念是一種完全相信或接納的預想或期望。

綜合上述,高強華(1992)認為信念是一種視之為真,對事物、對象或命 題表示完全接納、贊成或肯定的心理傾向或狀態,雖然存在於個人內在,卻必 然和行為表現有所關連。林清財(1990)也指出信念是我們對各種事物、物質

結構或未來應做的事等,所確信的看法或確定某事存在的感覺,是個人知覺為 事實的一些觀念。而國外學者 Sigel(1985)將信念界定為被整合成概念的經 驗,是人們經驗的心理建構,可用來解釋生活世界與採取行動,個體信以為真 且引導其行為。簡言之,信念是一種心理傾向,可導引人們分辨與選擇外在事 物,是人們因某種特殊目的或在必然的環境下操作知識的看法與觀點,信念並 非一成不變,會依據個人特質、成長經驗和生活環境,而建構出對某種事物、

對象或命題一種信以為真的觀念與想法,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無意識 的,但會導引個體思考、評價,並表現於行動或態度上的一種為人處事的準則

(吳貴蘭,2008;劉玉玲,2005;Bauch, 1984;Albson, 1979)。

二、教師信念的意義

信念是個人的心理傾向,受到個人特質、成長經驗、生活環境與所處環境 交互作用後,所產生的一種對人、對事、對物接納與認同的態度,因此,每個 人都自己的信念,若將信念的意義對照到教師身上,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學生、

教學、角色和責任應有特別的想法(朱苑瑜,2001)。教師教育信念是教師個 人信念系統的一部分,與教師的信念有關的系統大致可分為「關於學習的信 念」、「關於學習者的信念」、「關於教學的信念」、「關於輔導學生的信念」、「關 於教師角色的信念」、「關於教師自我的信念」、「關於學科的信念」、「關於教師 專業發展的信念」以及「關於應用教育研究結果的信念」等次系統,每一個次 系統看似獨立,其實彼此複雜地相互關聯,因此,教師教育信念與教師的其他 個人信念息息相關(黃淑苓,1997)。

國內外相關研究對教師信念(teacher beliefs)的定義相當分歧,有人稱之 為教育信念、教學信念、教學態度、教師知覺與思考等(黃夢涵,2007;劉玉 玲,2005;Pajares, 1992),吳松樺(2002)和邱慧媚(2009)歸納國內外文獻 後,認為「教育信念」是教師對其課程教學與教育社會學觀點等相關信念的探 討,所探討的變項較廣,擴及的層面包括學生、知識的本質、教師效能、教師 教學、社區角色、學校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教師對家長與行政人員的信念等;

而「教學信念」多集中於探討教師對其教學、教師角色、班級管理、課程教材、

教學評量等,和教師日常教學活動有直接相關的項目;「教師信念」則主要在

探討教師對學校教育、教學及學生所抱持的教育信念,涵蓋的範圍包括教師的 教學實務經驗和生活經驗,旨在探討教師的心理層面對教師的思考、判斷與行 為決定的影響。

從教師個人的經驗與信念、價值與態度、成見和偏見來探討教師對學生學 習結果的歸因,即是教學信念(Clark, 1988)。教學信念是有關教師個人特質、

學生、學習環境、教學互動、教材、班級管理、教材評量等與教學相關的觀點,

會影響教師對教學的評估、計畫與教學過程(劉玉玲,2005)。從教師信念的 角度來看,朱苑瑜(2001)將教師信念定義為教師受到外在環境與個人因素的 交互影響之下,對教學與班級經營的想法和態度。教師對教育所持的信念,包 括教師對教學、學生學習、師生互動、班級經營、課程教材以及教師角色與責 任所抱持的看法,教師信念除了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思考、判斷與決定,

也影響教師的教學行為以及對教學理念的詮釋(吳威廷,2003;黃夢涵,2007)。 另外,Olson(1988)也指出,教學信念包含於教師信念之中,因教學信念是 教師在課堂上所有思想言行的根基,教師透過有目的性的教學,將自己對學校 課程、對學生的看法,以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變化等方式傳達出來;也就是 說教師信念是教師對自己教學方式、態度的一種傾向,是教師在教學歷程中,

受到外在環境和個人因素的交互影響之下,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教師角色、

學生學習、學科課程及班級經營所持有的一些隱含的假定和主觀的想法(邱慧 媚,2009;Kagan, 1992;Pajares, 1992)。

教師在學校教育的推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教師信念除了引導教 學層面上的行為,教師的行為更是學生人格的模範,其價值觀或信念更可能在 不知不覺中反映在教學歷程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並不僅僅是教學上的信 念,教師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也會透過教師所做的教育決定傳達給學生(孫志 麟,1991)。因此,研究者綜合上述各學者的觀點,將教師信念定義為:教師 在外在環境和個人因素的交互影響之下,對教育所抱持的信念,包含教師對課 程教學、教材評量、學生學習、師生互動、班級經營以及教師角色與責任等所 持的理念、態度和看法。

三、教師信念的內涵與取向

教師的教學信念包含在教師信念之中,從教學的歷程來看,教學活動是一 個複雜且連續的互動歷程,Porter 和 Freeman 認為,教師的教學信念包含教師 對學生學習過程、學校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師本身、課程和教法的信念

(引自 Pajares, 1992:314)。邱慧媚(2009)也認為教師信念所包含的內容非常 廣泛,涉及了教師、學生、教材、教法、情境、師生互動與評量因素等。從教 師信念的意義來看,教師信念主要在探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觀點和想法,但 國內外學者所根據的理論不盡相同,因此針對教師信念所提出的內涵和取向也 有所差異,有的學者將教師信念分為開放與監控兩個取向;有的分為傳統取向 與進步取向;有些則區分為任務取向與情感取向;有些則用教學歷程的相關因 素來論述,以下就國內和國外學者的看法,分述如下(朱苑瑜,2001;吳威廷,

2003;邱慧媚,2009;粘舒愉,2006;Bunting, 1988;Brousseau, Book & Byers, 1988;Nettle, 1998;Tabachnick & Zeichner, 1984;Wehling & Charters, 1969):

(一)國外學者對於教師信念內涵之研究

Wehling 和 Charters(1969)所發展出的「教師教育歷程知覺量表」將教 師 信 念 分 為 「 教 師 中 心 取 向 ( teacher-centered )」 與 「 學 生 中 心 取 向

( student-centered )」, 其 中 教 師 中 心取向 包 含 : 強 調 教 材( subject matter emphasis)、情緒的放鬆(emotional disengagement)、教室的秩序(classroom order)、學生自主和教師控制(student autonomy vs. teacher control)等四個層 面;學生中心取向則包括:個人的適應(personal adjustment ideology)、考量學 生的觀點(consideration of student viewpoint)、激勵學生(student challenge)

和統整的學習(integrative learning)等四個層面。而 Bunting(1988)使用「教 育態度量表」來評量教師的教學信念,也將教師信念分為「學生中心型」與「指 導教學型」兩種信念,其研究指出,傾向「學生中心型」信念的教師較重視同 理心和支持性的師生關係,相信給予學生預測、歸納和評量的機會,學生將會 更熱衷於學習,認為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將更能提昇學生的學習效 果;而傾向「指導教學」信念的教師則較重視教學過程中應負的責任,教師必 須控制教育的決定和過程,主導課程的安排,要求嚴格並注重秩序及管理。

Brousseau、Book 和 Byers(1988)等人的研究是使用 Freeman 等人所編製

的教育信念問卷,他們將教師信念分為教師對「學生」、「課程」、「社會環境」、

「教師」、「教學策略與方法」等五個領域的信念,教師信念的傾向則概略分成

「開放」和「監控」兩個取向。Bennett 的研究則發現傳統取向和進步取向的 教師,在對課程與教材的看法、教師角色、學習型態等十一個項目上有所差異,

「開放」和「監控」兩個取向。Bennett 的研究則發現傳統取向和進步取向的 教師,在對課程與教材的看法、教師角色、學習型態等十一個項目上有所差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