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中,D. Escarpit 指出一八四〇年代,一股 帶有浪漫主義的新風潮出現,使得教育文學的理性主義被非理性與夢幻所啟發,

兒童不再只是教育對象,他擁有作夢,甚至嬉戲的權力。28然而,即便幻想風氣 廣開如此,十九世紀出現同時期的作品,舉凡《水孩兒》(Water babies)與《北 風的背後》(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仍舊帶有強烈的宗教道德勸說與教育 色彩意味,是至《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問世,為兒童所寫的旅行書才算正式實現。

本節為《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文本的「寫作背景」、「出版歷 程」與「故事地圖」,作三部分,分別闡述說明作品與時代背景的關係、故事從 作者發想到與畫者合作繪製的出版過程,以及初步分析比較兩文本出版與故事架 構的差異性。

見及兩本「愛麗絲」系列作品中,每個事件都像渥達爾‧萊‧梅雅所說:「含 蘊著深深感動人心的,從裡頭發出來的聲響。」29作者將對故事的創作發想,立 足在成人與兒童的雙重經驗之中,兒童讀者如故事裡的主角愛麗絲,心中擁有一 把金鑰匙能夠可以開啟花園,但藏在花園裡的意義,卻是人生經驗累積閱讀的 人,才愈能夠明白頓悟。因此,綜析文本的發想動機、成書背景與文本架構比較 後,用以形容《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是為兒童所寫的旅行書,一點 都不為過,更助益洞見兒童文學作品中,旅行出走的自主行動意識及深層意涵。

28 Escarpi, Denise 著,黃雪霞譯,《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La litterature d’enfance et de jeunesse en Europe)(臺北市:遠流,1989 年),頁 92。

29 Smith, Lillian H.(李利安‧H‧史密斯)著,《歡欣歲月——李利安‧H‧史密斯的兒童文學觀》,

頁 338。

壹 壹 壹

壹、 、 、 、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寫作背景 》 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在《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現以前,幾乎不見專門為小孩子所創作有關旅行、

冒險的書。然而,此本幻奇遊記式的作品問世,儘管仍設定在如夢境般故事,卻 也意味著兒童地位的提升,又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主角還是個小女孩。林怡君 便表示:「表面看來,或許是因為女孩受到比男孩夠多的拘束、更嚴謹的教育、

更侷限的活動範圍,所以她們對幻想旅行有更強烈的需求。但千百年來,女人一 直扮演居家的潘那樂比(Penelope),30在維多利亞時代,男人更是刻意塑造『家 庭天使』(angle in the house)的形象,將女性與『家』劃上等號,這樣一本獻給 愛麗絲、賦予愛麗絲行動力的書,在那樣一個囚錮女性於刻板印象的時代實具有 顛覆性的意義。」31

在《閱讀兒童文學樂趣》中,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提及文本和 書寫時間及地點的關聯是雙向運作的,32如欲對文學作品進一步的理解,則認識 某文化或歷史背景將有所助益,因此,將時間倒轉至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將提升 我們對兩作品的認識。我們若提及「維多利亞」一詞,第一印象必是「一本正經」、

「守禮拘謹」或「道貌岸然」等聯想,很大原因是受到福音教派(the Evangelicals)

影響,其中心思想為:世人應以新約聖經四福音書(the Gospels)的教誨,如紀 律(discipline)、禁欲(stoicism)等為生活準則所約束。

然關於維多利亞的時期概算開始,文學家提出兩種看法:其一主張始於一八 三二年,同年浪漫時期大作家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1771~1832)逝世,

30 潘那樂比(Penelope)為荷馬史詩《奧德賽》主人翁尤里西斯之妻,在家等待流浪的尤里西斯,

二十年來守節不渝的形像,已成為西方文學裡女性典型。摘自胡錦媛,〈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 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第 521 期,1997 年 5 月,頁 44-45。

31 林怡君,〈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第 27 卷第 12 期,1999 年 5 月),頁 81。

32 Nodelman, Perry(培利‧諾德曼)著,《閱讀兒童文學樂趣》,頁 143。

宣告浪漫時期的結束;另一更重要來由是對維多利亞時期之政治、社會、經濟影 響深遠的第一次改革法案(the First Reform Bill)於此年由國會通過立法。另一 派學者主張以一八三七年為維多利亞時期之開端,因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n)登基於該年,「維多利亞時期」,顧名思義,為紀念女王而取。不論採

哪種主張,因作者路易斯‧卡洛爾出生於一八三二年,故都處於此兩派言其時期,

故以歷史背景作延伸討論,將助益認識其作品。

如果採《維多利亞文學風貌》一書,其使用分類,以長達六十四年的維多利 亞時期略分三個子時期。第一時期為一八三七年(或一八三二年)到一八四八年;

第二子時期為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七0年;第三子時期為一八七0年到一九0一 年,每個子時期的特徵各不相同。又《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版年介於第二子時期 當中,與這階段的有關描述:「是維多利亞時期最顯赫、最興盛的時期,文學史 家稱其為『繁榮的時代』(the age of prosperity)。此一時期,英國在經濟、文化、

軍事等國力上達到高峰,因此全力向外殖民,帝國主義(imperialism)大為盛行。

英國是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發源地,工業發展最快也最早。……

然英國市場極為有限,無法消費數量龐大的產品。因此,一方面為了尋找新市場,

另一方面為了國內安定繁榮,英國政府於是積極向外發展,大幅擴展殖民地。此 一時期的作品充滿樂觀與信心,作家比嚇得英國舉世無雙,人民優秀勤奮,肩負 教化世界的神聖使命,文學作品充斥著帝國殖民的活動。」33

由上述所言並回歸《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參照作者路易斯‧

卡洛爾生平年表來看,34不難發現作者身處在繁盛且制度嚴明的社會體系下,還 能創作如此般文學作品,不僅突破舊有觀念,甚而反其道而行,創造出獨樹一格 的幻想世界境地,實是令人敬賞。

33 陳英輝著,《維多利亞文學風貌》,頁 20。

34 參見「附錄一、 作者路易斯‧卡洛爾之簡要生平年譜表」

貳 貳 貳

貳、 、 、 、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出版歷程 》 出版歷程 出版歷程 出版歷程

一八六二年七月四日的金黃色午後,路易斯‧卡洛爾偕同友人羅賓森‧達克 沃斯(Robinson Duckworth)及利德爾家三姊妹——羅麗娜(Lorina)、愛麗絲

(Alice)、伊狄絲(Edith)一起至牛津城鎮附近的埃西河泛舟遊玩,當時他即興 編說《愛麗絲地底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新奇境遇,他說:「故 事就像夏天的羽蟲,一出生不久就要消失」,35於是,愛麗絲懇求他一定要把故 事寫下來,此書即為《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前身。

卡洛爾不僅信守完成故事內容部分,還為愛麗絲親手製作手工書,用端正字 跡謄寫文字,文稿完成後還在幾個空白處加上三十七張插畫,封面是以花體字題 上的「愛麗絲地底冒險」幾個字,這即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卡洛爾親筆寫的書,並 於一八六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送給時年十二歲的愛麗絲。這段不經意的口述故 事,意外在三年後編結成書問世,並掀起一股幻想文學熱潮。

《愛麗絲漫遊奇境》的成書是偶然;亦是經長時間修改與圖文合作計畫出 版。原本只是一本送給愛麗絲手工禮物書,在諸多友人遊說下,卡洛爾才因而構 想出版打算,並請教當時在兒童文學界聲譽極佳的友人喬治‧麥克唐納(George

MacDonald),「沒想到喬治‧麥當勞也極力勸說卡洛爾出版《愛麗絲地底冒險》,

因為他的兒子葛雷威爾讀完之後說:『希望這個故事能賣六萬本!』衝著這句話,

卡洛爾終於有成書的意願,隨後他進行修改和添寫的工作,將原有約 18,000 字 的《愛麗絲地底冒險》變成長一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36這本以愛麗絲為 名的女主角闖入以幻想國度為主軸的幻想故事,受眾多大人、小孩的喜愛,甚至

35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位愛麗 絲》,頁 30。

36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位愛麗 絲》,頁 32。

是當時英國一國之首維多利亞女王也愛不釋手。

然而,《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出版過程,是作者與繪者、出版 社經過諸多繁瑣交涉的。當時卡洛爾透過《笨趣》(Punch)雜誌主編引薦介紹,

認識善於形繪動物畫的插畫家約翰‧泰尼爾(John Tenniel, 1820~1914),並決定 自費由麥克米蘭出版公司出版。但是,一八六五年出版問世的《漫遊奇境》,因 為泰尼爾不滿意插畫的印刷,卡洛爾便不計成本著手回收兩千本舊書,重新印製 再版;六年後接著出版的《鏡中奇緣》,也曾因兩人的對作品求好心切的堅持態 度,僵持接受合作很長一段時日。

一八八六年,原稿複寫、複製版的《愛麗絲漫遊奇境》再度問世後,亦被提 出改編為兩幕戲劇的構想,同年劇作《漫遊奇境》於威爾斯王子歌劇院上演,一 八八八年,《愛麗絲漫遊奇境》再次上演。

因此,見及《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能夠受到熱烈迴響,取決於 作家卡洛爾與畫家泰尼爾的攜手通力合作,才能夠將「愛麗絲」角色形像刻畫得 栩栩如生,並將「幻想境地」成功地植入成人與兒童廣大讀者群的心中。

參 參 參

參、 、 、 、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故事地圖 》 故事地圖 故事地圖 故事地圖

於一八六四年所寫的《愛麗絲漫遊奇境》是兒童幻想文學中不朽佳作,屬於

「荒謬」寫作體裁,相隔六年後所出版的《鏡中奇緣》,仍是受到讀者的喜愛,「作 者卡洛爾藉由在邏輯上將某些既定的事物瓦解,像時間、地點、語言的意涵等,

來挑戰並探索自我建構所依據的理性假設。」37作品內增添許多遊戲性與閱讀中

37 Thacker, Deborch Cogan/Webb, Jean Webb 著,楊雅捷、林盈蕙譯,《兒童文學導論:從浪漫 主義到後現代》(Introducing children’s literaturefrom Romanticism to Postmodernism)(臺北市:

形成的樂趣。

就文本故事內文來說,《愛麗絲漫遊奇境》全篇計有十二章,主要是要講述 一名叫愛麗絲的小女孩,與姊姊閒坐在堤岸邊,因無所事事見及穿西裝拿懷錶的

就文本故事內文來說,《愛麗絲漫遊奇境》全篇計有十二章,主要是要講述 一名叫愛麗絲的小女孩,與姊姊閒坐在堤岸邊,因無所事事見及穿西裝拿懷錶的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