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

Copied!
1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游珮芸 先生

論 論 論

論《 《 《愛麗絲漫遊奇境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研 究 生: 許婉婷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2)
(3)
(4)
(5)

謝 謝 謝

謝 誌

研究所修課期間,感謝林文寶老師、楊茂秀老師、杜明城老師、吳玫瑛老師、

董恕明老師,及通識中心秘書怡君姊,給予學業方面的教誨指導和生活方面的關 心鼓勵。感謝指導教授游珮芸老師、口試委員郭建華老師及楊植喬老師,對於本 論文研究的支持並提供許多寶貴建議。

這兩年待在老師身邊的時候,我記得在蘭嶼民宿夜裡乘涼的輕鬆自在、記得 在老師家學做咖哩飯被洋蔥嗆的眼淚直流、記得準備 meeting 前緊張做過的種種 惡夢、記得游老師在西洋文學史課堂說的話——「相遇,是一種『發現』。」

撰寫論文的這一年,謝謝最親愛的姊姊和她們的可愛小寶貝們,特別是二姊

Olivia 及姊夫 Vincent。謝謝我很喜歡的同班同學(考生服務隊):搬到台東讀書

前的暑假,寫 email 相約去蘭嶼說故事的琇珊;抵至台東後,第一個說話結識的 杰龍和志豪,謝謝你們,也謝謝這段時日,出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你(妳)。

最後,感謝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偉大的女性——我的母親,謝謝您無私溫柔的 愛,永遠支持小女兒做喜歡的事。

2009 年 夏 許婉婷 寫於台北 亞東技術學院圖書閱覽室

(6)

論 論 論

論《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與 》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 》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中空間的多重意涵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 : : 許 婉 婷 : 許 婉 婷 許 婉 婷 許 婉 婷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兒 童 文 學 研 究 所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如 果 說 : 故 事 , 是 文 字 的 閱 讀 ; 旅 行 , 是 行 走 的 閱 讀 。 那 麼 , 閱 讀《 愛 麗 絲 漫 遊 奇 境 》與《 鏡 中 奇 緣 》便 會 如 同 行 走 在 文 學 空 間 風 景 中 的 文 字 閱 讀 。 本研究的思考脈絡,遊走在兼具幻想冒險的行旅地域與流動 存在的實質空間。隨作者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於創作發想場景與故 事發展行經的想像路線,試圖探究文本與文本以外的空間排置。兔子洞裡,是故 事安排的空間符號建構;兔子洞外,回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化空間版圖。

空 間 的 產 生,來 自 移 動 位 置 的 開 始,愛 麗 絲 從 墜 進 洞 穴 而 開 展 探 險 , 途 中 經 遇 有 別 原 本 生 活 秩 序 的 人 、 事 、 物 、 景 , 雖 是 想 像 出 來 的 奇 遇 , 卻 同 於 現 實 旅 行 意 蘊, 在 變 換 的 空 間 場 域 裡 , 角 色 往 來 因 聯 繫 構 成 連 結,產 出 空 間 感 與 自 我 認 同 意 識,文 本 空 間 結 構 意 涵 深 化 殊 異。

研究方向以文本中的角色身體(body)符號、旅行(travel)意象與空間(space)

權力配置為主軸。論文第三、四章分別析論《 愛 麗 絲 漫 遊 奇 境 》 與 《 鏡 中 奇 緣 》中「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夢境與鏡中空間建構表現」、「女 性自主行旅空間及女性空間版圖」概念,第五章統合整述文本空間與空間地理學 等意識連結,認為文本透露愛麗絲藉由作夢與穿越鏡,表現欲反抗支配性的霸權 權威而形成長蛻變。文本空間反映社會化與權力運作過程,揭 示 兒 童 文 學 空 間 版 圖 中 未 被 悉 心 留 意 的 權 力 結 構 、 階 級 與 性 別 版 圖 的 分 佈 表 述 。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關 鍵 詞 ::: 幻 想:幻 想幻 想 、幻 想、、 愛 麗 絲、愛 麗 絲愛 麗 絲 、愛 麗 絲、、 身 體、身 體身 體 、身 體、、 旅 行、旅 行旅 行 、旅 行、、 空 間、空 間空 間 、空 間、、 女 性 地 理、女 性 地 理女 性 地 理 女 性 地 理

(7)

Multiple Space in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d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Hsu, Wan-ting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ldren Literature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backbone theories include on Michel Foucault’s Power

theory, Jacques Lacan’s Mirror Stage and Edward Soja’s concept of Spatiality, The

dissertation identifies the key Space factors and the crucial Spatiality factors in Lewis

Carroll’s two texts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d Through the Look-

ing-Glass.

The analyses presen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the body as a sign and the images

in the travel are tended to the operating model of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wer

allocation in the two texts is prone to “Spatiality” orientation by means of a series of

travel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inor characters.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con-

clusion highlights the value of Space and Spatiality as tools for socialization process

(8)

studies as well as close correlations in between when Lewis Carroll’s two texts are

discussed. More interesting notions can be explored by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study motivation and literary review. Lewis Carroll’s life and summaries of the

two texts are included in Chapter two.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are analysis of

the two texts separately, and the study is based upon Body Space, Text Space (dream

and mirror), Gender Travel and geography of woman, as well as statements of rela-

tionship between Text Space and Locality Geography. Finally,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Socialization and Self Identification are revealed as important clues for studying

Lewis Carroll’s two texts in the view of the “Space” and “Spatiality”.

Keyword: fantasy, Alice, body, travel, space, geography of woman

(9)

目 目 目

目 錄 錄 錄 錄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序論 序論 序論 序論: : :走進故事風景 : 走進故事風景 走進故事風景 走進故事風景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兔子走在石板街---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識---5

第三節 研究範圍---8

第四節 愛麗絲相關文獻探討---10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 ‧卡洛爾與其著作 ‧ 卡洛爾與其著作 卡洛爾與其著作 卡洛爾與其著作

第一節 擦身而過的說書人---15

壹、遇見路易斯‧卡洛爾---16

貳、認識路易斯‧卡洛爾---18

參、路易斯‧卡洛爾照鏡子---20

第二節 為兒童寫的旅行書---22

壹、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寫作背景---23

貳、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出版歷程---25

參、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故事地圖---26

第三節 維多利亞時代下的兒童幻想文學---29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中的奇境空間 》 中的奇境空間 中的奇境空間 中的奇境空間

第一節 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34

壹、愛麗絲是誰:維多利亞時期的愛麗絲們---35

貳、配角的脫序演出---42

參、身體的黃金比例---47

第二節 愛麗絲在奇境的夢遊與旅行---53

壹、夢遊的暗示---54

貳、出走的渴望---56

參、半夢半醒的女性意識---60

第三節 奇境的空間建構---64

(10)

壹、 兔子洞的奇幻國度---65

貳、 那一個瘋狂世界---73

參、 這一個瘋狂社會---79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 《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中的鏡中空間 》 中的鏡中空間 中的鏡中空間 中的鏡中空間

第一節 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83

壹、我是愛麗絲:真假愛麗絲---84

貳、配角的依序演出---89

參、身體的形象表徵---92

第二節 愛麗絲在鏡中的夢遊與旅行---97

壹、鏡像的投射---98

貳、權力的顛覆---102

參、攬鏡自照下的認同意識---105

第三節 鏡中的空間建構---108

壹、 鏡子後的奇幻國度---109

貳、 那一個顛倒世界---114

參、 這一個投影社會---117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空間風景的省思 空間風景的省思 空間風景的省思 空間風景的省思

第一節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空間想像---124

壹、女遊中的性別脫軌---125

貳、文本中的旅行結構與旅行意象---128

參、夢裡、夢外---130

第二節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空間意識---134

壹、物理空間:支配權的轉移---135

貳、社會空間:異質介於現實與虛構之間---137

參、心靈空間:走出兔子洞外---139

第三節 結語:空間的力量---14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44

(11)

附錄 附錄 附錄 附錄

一、 作者路易斯‧卡洛爾之簡要生平年譜表---156

二、 《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的高度變化表---158

三、 《愛麗絲漫遊奇境》配角圖---160

四、 《愛麗絲漫遊奇境》空間場域分佈表---169

五、 《鏡中奇緣》配角圖---174

六、 《鏡中奇緣》空間場域分佈表---181

(12)

表次頁 表次頁 表次頁 表次頁

表 2-2-1. 《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文本比較表---27

表 2-3-1. 維多利亞時期的兒童幻想文學著作比較表---29

表 3-1-1. 《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身體感」比較表---49

表 3-3-1. 《漫遊奇境》文本空間場域簡表---65

表 4-1-1. 《鏡中奇緣》中西洋棋子形體變化表---85

表 4-3-1. 《鏡中奇緣》文本空間場域簡表---110

(13)

圖次頁 圖次頁 圖次頁 圖次頁

圖 1-1-1. 研究主軸圖---4

圖 1-3-1. 研究文本空間圖---9

圖 1-3-2. 研究文本空間意識圖---9

圖 3-1-1. 《愛麗絲漫遊奇境》〈請教毛毛蟲〉---41

(14)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序論 序論 序論: 序論 : :走進故事風景 : 走進故事風景 走進故事風景 走進故事風景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緣起 研究緣起 研究緣起: 研究緣起 : :與兔子走在石板街上 : 與兔子走在石板街上 與兔子走在石板街上 與兔子走在石板街上

小時候讀《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以下簡稱

《漫遊奇境》)是同感奇妙幻想的墜入;長成後再讀,好像是一邊撿拾幼年讀書 的記憶碎片,一邊拼湊探索故事裡頭奇妙氛圍的空間分佈。

二〇〇五年夏天,筆者捏握一張遊客中心隨處可得的牛津地圖,在小城裡漫 步尋找愛麗絲小店(Alice’s shop)。當時正值暑期旅遊觀光旺季,街道上人群擁 擠;佇立在古老學院氛圍兼注新鮮活水的風景城鎮,耳邊盡是學子笑鬧語聲及響 徹鎮角的悠悠鐘聲,有一瞬間,酸疼雙腳下的城市存在顯得輕忽飄移,手中的地 圖亦隨之緩緩真實活現,從平面延伸至立體空間,融合交入眼前的市鎮與鐘塔,

像是回到十九世紀初,人群同樣走在這塊老舊石版鋪成的巷弄,在這條不變的大 學城內,與古今無數學者踩踏在相同老舊的石頭板上,街角一頭傳來穿梭巷弄間 的達達馬蹄與腳踏車的鈴鐺聲,很難想像,人們至今還可以和路易斯‧卡洛爾

(Lewis Carroll, 1832~1898)、肯尼思‧葛拉罕(Kenneth Grahame, 1859~1932)1、 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 1892~1973)2、C. S. 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 1898~1963)3及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 1946~)4等兒童文學及奇

1 肯尼思‧葛拉罕(Kenneth Grahame ,1859~1932),著有《柳林中的風聲》(The Wind in the

Willows)。出生於愛丁堡,四歲時母親去世,父親送他到伯克郡泰晤士河邊的外祖母家。他就讀

位於牛津的聖安德華中學(St Edward’s School),隨後想留在牛津上大學,但因找不到經濟支柱 而轉至倫敦英格蘭銀行擔任簿記員工作。

2 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1892 年 1 月 3 日~1973 年 9 月 2 日),出生於奧蘭治自由邦(今屬南非)的布隆方丹,英國語言學家、作家。因創作奇幻小說《魔 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而知名。這部作品的寫作時間持續近十二年,並受到了托爾 金的密友 C.S.路易斯的支持。

3 克利夫‧史戴普「傑克」‧路易斯(Clive Staples "Jack" Lewis,1898 年 11 月 29 日~1963 年 11 月 22 日),常稱 C. S. 路易斯,是愛爾蘭裔英國知名作家及神學家,出生於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 斯特,長年居住於英國,1916 年取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就讀,期間曾被徵召參與第一次世界

(15)

幻文學創作大師走在相同的街市,漫步在古老典雅的牛津小城,這座葛拉罕姆愛 上的牛津,並稱之為「想像中的黃金之城」。5

如果說,故事,是文字的閱讀;旅行,則是行走的閱讀,那麼,有無可能融 會二者,產出「行走在文字中的故事旅行閱讀」?在這樣的發想下,筆者便沿著 幻想國度遺留在真實生活中的秘密線索,隨路易斯‧卡洛爾與愛麗絲(Alice Pleasance Liddell, 1852~1934)在《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二書的創 作時代背景與故事結構分佈的路線,試想探出文本中的空間排置。

欲藉由「空間」為主軸方向探究兩文本,動機亦是其來有自,茲長於這本從 小到大翻遍無數次,或新或舊、各式配圖繪本或迪士尼電影改編的愛麗絲故事,

閱讀的時候會多想也能找到那個兔子洞!想著掉進洞裡的荒謬世界,人物角色間 交往互動,一切皆是不可理喻的歡騰喧鬧,又一覺醒來,不需費半點氣力爬出洞 外,便能回到安穩熟悉的現實環境。神奇的兔子洞,到底在哪裡?愛麗絲為什麼 要跳進兔子洞才能進入奇想境地?掉進洞的瞬時,四周又為什麼佈滿碗櫃與書 架?當愛麗絲處在選擇飲用「喝我」(Drink me)的瓶子前,空間上的安排為何 是既長且深的走道與門?……種種的問題,開始鼓動分析文本中與「空間」相關 討論範疇,也就是移動與空間分配布置,以及空間裡頭角色的形象解構,還有空 間賦予的暗示啟迪。那顆深植心底的好奇豆芽,隨著長成閱讀,因而在心中緩緩 生根。

相對《愛麗絲漫遊奇境》,《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是進入

大戰。自 1925 年起,在牛津大學的莫德林學院擔任研究員,任教期間參加名為「吉光片羽(The Inklings)」的讀書會,並結識 J.R.R.托爾金。他以兒童文學作品《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而聞名於世,此外還有神學論文、中世紀文學研究等諸多著作。

4 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1946 年 10 月 19 日~),知名英國小說家。是暢銷奇幻小說《黑 暗元素三部曲》(His Dark Materials)的作者。

5 Horan, David(大衛‧霍倫)著,陳松全譯,《牛津文學地圖》(Oxforda culture and literary companion)(台北市:milk 牛奶出版,2004 年),頁 145。

(16)

研究所修課才接觸到其系列的另一著作,不記得小時候是否讀畢,或是草草翻 閱,然後端擺歸至書架上?模糊的印記,在一次次的反覆閱讀,漸生複雜有感的 想法,始能重拾鏡子,試圖從鏡面躍入看似顛倒其實有序的國度,認為鏡子不再 只是鏡子,鏡子是卡洛爾創造出通往另一規則世界的通道,穿過具有強烈符號意 像媒介的同時,筆者逐一意識先前在文本空間中顯而未見的具體符號與抽象細 節。從《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二著作,狹循故事線索重建作者設置 的夢境底洞與西洋棋盤式的文本空間排佈,廣欲論至文本其中隱含的空間移動下 的幻變風景、權力結構與性別場域,文學的空間的多重面向在故事中不被悉心察 覺,本研究所欲進一步探涉的,便是那些不被見及的隱晦之處。

兔子洞裡,探究故事安排的空間建構;兔子洞外,會回溯維多利亞時代,作 者路易斯‧卡洛爾與時人遊走牛津小城或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化空間版圖。本 研究的思考脈絡,遊走在參雜幻想冒險的行旅地域,與流動存在的實質空間,像 是跟隨身穿背心的兔子一同走在石板街道;走在地底裡頭數不盡的「過門」6場 景,每關起一扇門,又將打開下一扇門。

選以幻想文學經典鉅作《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為研究主要文本,

是認為能夠顯著表現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空間結構意涵。因為空間的產生,來自移 動位置的開始,愛麗絲從墜進洞穴而開展探險,途中經遇不同原本生活世界秩序 的人、事、物、景,雖是想像出來的虛擬奇遇,卻同於真實「旅行」移動意蘊,

在變換的空間場域裡,角色同人際間往來活動產生連結,產出許多先前不曾覺知 的空間意義,試圖揭示過去在兒童文學空間版圖中未被悉心留意的權力結構、階 級與性別版圖的分佈表述。

6 劉鳳芯提及幻想文學作品中「過門」(Threshold)設計,分「連結空間的過門」、「連結現實與 想像時間的過門」、「向內探求的過門」、「藉著具有不可思議力量之物作為現實與想像間的過門」

與「透過引言角色來扮演過門一責」《愛麗絲夢遊仙境》分屬「向內探求的過門」。詳見劉鳳芯,

〈任意門,不只是門:連接現實與幻想的過道〉(《誠品好讀》第 21 期,2002 年 5 月),頁 104-06。

(17)

研究緣起便是希望藉以此觀點,探看《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 空間關係,探究主題以文本中的角色身體(body)、旅行(travel)意象與空間(space)

配置為主軸,研究問題的三個方向如下,隨後將於第三、四章分別闡述兩文本的 身體及其文本空間符號,並於第五章統合套應文本空間與空間地理學的相關意識 綜合討論:

圖 1-1-1

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在〈夢與存在導論〉中提到:「如果意 識在睡覺時睡著了,那麼存在便在夢中甦醒過來。」7想著若潛進作夢者的故事 夢土,除了體識夢經驗,關注研究論題之外,鬆脫夢中符號的拆解過程,或許正 啟兒童文學「空間意識」甦醒之時。

7 龔卓軍著,《身體部署——梅迪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市:心靈工坊,2006 年),頁 231。

研究 主軸

從旅行及閱讀經驗概述本 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文 本作者介紹及文獻回顧。

(1)《愛麗絲漫遊奇境》的 奇境空間:身體空間、文本 空間、夢空間。

(2)《鏡中奇緣》的鏡中空 間:身體空間、文本空間、

鏡空間。

(3)空間風景的密語:

女遊空間地理、空間權力、

綜論兩文本空間與空間性。

(18)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識 研究目的 與研究意識 與研究意識 與研究意識

有關《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部文本的相關文獻探討,多數研 究主軸不脫離幻想文學、荒謬(nonsense)、語言樂趣及翻譯工作等範疇。然而,

閱讀文本的過程,發現內文空間中的精巧架構與排置,有其值具探究的空間議 題,因此,便想另取此觀點試圖採以文本分析,即是閱讀文本中的空間風景,風 景裡頭的人、事、物與種種樣貌,以行分析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空間論研究一例。

「空間」是目前人文地學研究領域中相當重要的課題,應用在電影研究與人 類學領域,往往對空間的抽象、相對性、隱喻性和想像性的用法提出質疑與分析。

昂希‧列斐弗爾(Henri Lefebvre, 1901~1991)於一九九一年出版的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中認為空間是透過都市、資本主義等社會生產運作的方式,透過地理與

空間的物質形式整合建構社會,且抽象空間表現日常生活透過個人實踐進行抗拒 並重構,將之分為三個過程,分別是「再現的抽象空間」、「再組織的日常空間」

以及「空間的實踐」。8致使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1935~)或愛德華‧索雅

(Edward Soja, 1941~)等學者強調資本主義中空間與時間的壓縮,顯露階級及 個人如何運用空間中的資源。空間研究進而延伸至女性主義觀點討論,朵琳‧瑪 茜(Doreen Massey, 1944~)並提述「女性地理」(geography of woman)及其女 性空間與性別關係上的公共/私密空間;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亦 認為女性在被社會化影響,處在公共空間會有感危險及威脅性等壓迫。9

8 「再現的抽象空間」指國家的都市設計和經濟分析等,將空間再現成為是一種可以被管理、控 制的空間;「再組織的日常空間」也就是在社會生活中,每個市民在自己的空間中,對自己空間 的不透明且在私下自己運作的再現與再組織的方式;「空間的實踐」包括生產、再生產以及特殊 的地方場所、空間設置,以這樣的方式來形構個別的社會認同與實踐的範圍,用以批評傅柯認為 空間的分割和監控無所不在理論。廖炳惠編著,《關鍵詞 200》(台北市:城邦文化,2003 年),

頁 245-47。

9 「麥道威爾指出,地理學裡的女性主義取向,提出了三項核心關切:空間、地方和自然。性別 地理學包含了性別關係的空間變異、特定氛圍中性別認同的社會建構、自然聯繫上性別區分的方 式,以及其他類似課題。」Peet, Richard 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等譯,《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台北市:群學,2005 年),頁 438。

(19)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希望透過「空間」論述等多面向觀點,試圖探看《愛 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文本空間結構關係,文本中的文學風景引領探 看出時代性及文化性的特徵。欲探究的「空間」範圍界域,從愛麗絲主體探究至 移動出走,以文本中的身體符號、旅行意象,延伸至與空間權力配置,藉由窄至 廣由淺入深的空間探究層次,依序提出本論文三個主要問題意識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 探究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 探究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 探究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 探究角色人物概念及其身體空間意識

探究文本中主角及配角設定之身體符號及其身體感,與之關連空間符號學,

從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認為身體既是能見者(voyant)

又是可見者(visible)概念下,10繼而採以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

~19484)提述的權力學觀點,11試圖解構身體中隱含意象,探覽身體如何與文 化建構、權力與知識形成體系等形成密切關係。

二 二 二

二、 、 、 、 探究夢境與鏡中空間建構表現 探究夢境與鏡中空間建構表現 探究夢境與鏡中空間建構表現 探究夢境與鏡中空間建構表現

兩文本中使用「夢」與「鏡」作為主要幻想(fantasy)空間場所,若以佛洛 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文化研究觀點來看,認為「慾望」總是和

「欲求且不可得」12的心靈經驗有關的話,那麼夢與鏡作為幻想的過渡與媒介及 其再現符號透露深意為何。此外,並引述拉岡(Jacqes Lacan, 1901~1981)的鏡

10 Merleau-Ponty, Maurice(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L’Ceil et l’Esprit)(台北市:

典藏藝術,2007 年),頁 81-82。

11 Smart, Berry 著,國立編譯館主譯,菜采秀譯,《傅柯》(Michel Foucault)(台北市:巨流,1998 年),頁 138-43。

12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 200》,頁 106。

(20)

像理論13及傅柯的權力論述,企圖探覽文本空間場景排置的潛在意識與時代文化 現象顛覆。

三 三 三

三、 、 、 、 探究女性自主行旅空間及女性空間版圖 探究女性自主行旅空間及女性空間版圖 探究女性自主行旅空間及女性空間版圖 探究女性自主行旅空間及女性空間版圖

從愛麗絲的移動與配角間的言談互動,探究接收文本空間建構的文化景觀與 女性出走意識,沿著愛麗絲的「旅行」脈絡,分析流動、中心和邊緣,知識、認 同與性別的轉變,與對支配產生的新的見解,呼應兒童文學的旅行結構:「在家—

離家—回家」,14愛麗絲在經歷奇遇回到現實後,主體及其意識有何改變。

13 王國芳、郭本禹著,《拉岡》(Lacan)(台北市:生智,2003 年),頁 129-46。

14 Nodelman, Perry(培利‧諾德曼)著,劉鳳芯譯,《閱讀兒童文學樂趣》(The Pleasur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臺北市:天衛,2000 年),頁 187。

(21)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論文以路易斯‧卡洛爾所著《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部作品 作為主要研究文本,深究文本中「空間」與其符號配置之意蘊。

研究選採的主要研究文本為路易斯‧卡洛爾所著,由 Wordsworth Editions 出 版的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and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之外,搭配的 中文翻譯出版品有四,是由趙元任所譯,分別由經典傳訊及城邦文化出版的《愛 麗絲漫遊奇境》與《阿麗思走到鏡子裡》;以及由小知堂文化出版的《愛麗絲漫 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書。前項文本中,採其翻譯篇章與角色名稱;後項文 本中,在論文中取其引用故事內文敘述。

因本研究非進行語言性探究、翻譯現況或「愛麗絲」系列作品譯本等出版討 論,因此,選擇以上述四譯本作為主要研究文本對象,是就其考量譯文的經典重 要性與內文校譯採筆者認為較具可讀通順且正確性為主。於此雙重考量及交叉閱 讀中,順理耙梳《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的文本空間結構與幻想奇遇 世界。

關於「空間」(space),林區(K. Lynch)對具體空間的結構有深層的洞察,

介紹了「節點」(地標),「路徑」,「邊界」和「地區」這些概念,暗示構成人在 空間中有方向感基準的一些元素,且外部與內部的關係是具體空間的主要觀點,

暗示空間有各種程度的擴展與包被。15從後現代地理學的觀點來看,索雅引述列 斐伏爾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傅柯派的後結構主義作為其主要啟發泉源,指出見及 物理空間、心靈空間和社會空間,三種不同空間的交疊和互動,並將焦點置於空

15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著,施植明譯,《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台北市:田園城市,2002 年),頁 12。

(22)

間性(spatiality)觀念,即「既以實質形式(具體的空間性)存在,也以個人和 群體間的一組關係的形式存在,同時是社會生活本身的『體現』和媒介」。16

因此,應用在分析文本空間中,欲將研究著重類分在三部分討論,即「身體 空間」,結合旅行社會文化空間,夢與鏡等「異質空間」及「心靈空間」,如圖 1-3-1 所示,本研究第三章、第四章概述文本研究空間範疇如下:

文本空間

圖 1-3-1

最後於第五章,予以整合套用空間與空間性範疇劃分之「物理空間」、「社會 空間」、「心靈空間」深入探究其空間中隱藏的權力分佈、性別化空間與女性地理 空間意識關關係效應,如圖 1-3-2 所示。

文本空間意識流動

圖 1-3-2

16 Peet, Richard 著,《現代地理思想》,頁 357。

(23)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愛麗絲相關文獻探討 愛麗絲相關文獻探討 愛麗絲相關文獻探討 愛麗絲相關文獻探討

在台灣對於愛麗絲相關研究的研究者,除了張華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臺 灣中文全譯版本比較其探討〉、〈華文世界《愛麗絲》故事研究現況與展望〉,及

〈譯者與作者的罕見巧合——趙元任的《阿麗思》中文翻譯〉,整理《愛麗絲》

作品目前在台出版及翻譯現況,其他多數是英國文學及語言研究相關科系的研究 所碩士班學生,揭示論述探究有關文本裡頭的「荒謬性」、「變形」與顛覆等議題,

或是《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裡頭的夢與鏡像及圖文關係等,如:王瑋撰〈階 層權力之瓦解:路易斯.卡洛愛麗絲夢遊仙境〉、王沐嵐的〈邊緣文本之探討:「愛 麗絲漫遊奇境」及「鏡中奇緣」的文字與插圖之互動〉,與馬子凡〈論《愛麗絲 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之顛覆〉,以及許瑋昀撰〈瘋狂與真實─《愛麗絲夢 遊仙境》與《鏡中奇緣》的夢與鏡子〉。

本節文獻探究除了蒐集國內學術資料,並見張華在〈華文世界《愛麗絲》故 事研究現況與展望〉一文中對港、台的研究概況詳盡分析,進行「學術研究」與

「書評與譯評」兩類概述彙整所見,並以此簡要分述說明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

((

((一一一一)))) Sophia Wei Wang((((王瑋王瑋王瑋王瑋,,,,2000))))《《階級權力之瓦解《《階級權力之瓦解階級權力之瓦解:階級權力之瓦解::路易斯:路易斯路易斯路易斯‧‧‧‧卡洛卡洛卡洛卡洛

〈愛麗絲漫遊仙境愛麗絲漫遊仙境愛麗絲漫遊仙境愛麗絲漫遊仙境〉〉〉和〉和和〈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愛麗絲鏡中奇遇記愛麗絲鏡中奇遇記〉愛麗絲鏡中奇遇記〉〉二書中之變形〉二書中之變形二書中之變形》二書中之變形》》

台中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以英文撰寫。此研究說明該「論 文主要探討路易斯‧卡洛二本著作中的變形。藉由童話故事中變形之主題,使得 愛麗絲這位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女孩,能夠蒙有改變的機會。」論文以「夢境中

(24)

語言的隱喻和愛麗絲對事物的認知」、「知識、權力與身份認同」、「客體與主體之 間的擺盪」等章依序討論,結論提述認為是「由於受到夢境中能夠任意改變的掩 飾,卡洛得以自由展現出反達爾文理論和顛覆階層權力架構的觀念。」本篇論文 探究文本中的變形、夢境出現語言及事物邏輯的改變,分析詮解權力關係網絡。

(二二二二)))) 王沐嵐王沐嵐王沐嵐王沐嵐((((2002))))〈〈〈〈邊緣文本之探討邊緣文本之探討邊緣文本之探討邊緣文本之探討::::「「「「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及及及「及「「「鏡中奇鏡中奇鏡中奇鏡中奇 緣緣

緣緣」」」」的文字與插圖之互動的文字與插圖之互動的文字與插圖之互動的文字與插圖之互動〉〉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以英文撰寫。該論文主旨是 欲探討「『愛麗絲漫遊奇境』及『鏡中奇緣』內道吉森的文字與田尼歐的插圖之 間的互動」,認為道吉森在「愛麗絲」中不僅充分地利用圖文相互位置及意涵,

更巧妙運用讀者的雙手對書本的反應創造一種萬花筒效果,進而開拓無盡的幻想 空間。「『愛麗絲』被重新置入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化鎔爐中,得以將『愛麗絲』視 為『社會化之邊緣文本』,以釐清『愛麗絲』如何深根於維多利亞時期豐富又矛 盾的文化發展,卻又同時在後期之文本中重新定位。」

((

((三三三三)))) 馬子凡馬子凡馬子凡馬子凡((((2006)〈)〈)〈)〈論論論《論《《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與》與與《與《《鏡中奇緣《鏡中奇緣鏡中奇緣》鏡中奇緣》》》之顛覆之顛覆之顛覆之顛覆〉〉〉

論文主要探討路易斯‧卡洛爾兩部作品(《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 中的顛覆。藉由「分析異世界中語言與事物邏輯的改變」、「論述路易斯‧凱洛爾 對愛麗絲主體經驗的顛覆」及「揭示路易斯‧凱洛爾對現存現實的顛覆,說明性 別的區分指示文化的建構」等章節縱談文本中日常語言、主體經驗、現存現實的 顛覆,作者認為路易斯‧卡洛爾希望愛麗絲不要被霸權所限制,並以夢、鏡子區 隔出真實和虛幻的世界,選在正值入學年齡的七歲,讓愛麗絲在當中遊歷探險中 累積知識與豐富的人生經驗並保有孩子原有的自然與天真。

(25)

((

((四四四四)))) 許瑋昀許瑋昀許瑋昀許瑋昀((((2006)〈)〈)〈)〈瘋狂與真實瘋狂與真實瘋狂與真實——《瘋狂與真實 《《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夢遊仙境》愛麗絲夢遊仙境》》與》與與與《《《《鏡中奇鏡中奇鏡中奇鏡中奇

緣 緣

緣》》》》的夢與鏡子的夢與鏡子的夢與鏡子的夢與鏡子〉〉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以英文撰寫。中文序文說明《愛 麗絲夢遊仙境》與《鏡中奇緣》裡出現荒謬的人物,旅程和不可能的事,都是作 者扭曲變形過後的語言。藉由隱喻的方式,作者間接反映了當時的維多利亞時 代。論文主要討論即是卡洛爾如何藉由架構夢與鏡子這兩個意象,透過怪異的情 節、人物、對話等反應,顛覆真實和虛幻、理性正常和瘋狂異常的界線,認為兩 個看似虛幻不真實的東西,實則反映是更為真實的真實世界。

二 二 二

二、 、 、 、 書評與譯評 書評與譯評 書評與譯評 書評與譯評

坊間對中譯《愛麗絲》的評論並不多見,茲就蒐集所得,如下。

(一一一一)))) 周作人周作人周作人周作人((((1922)〈)〈)〈)〈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阿麗思漫遊奇境記〉

趙元任翻譯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雖註明一九二二年一月出版,但上海商 務印書館卻到三月十二日才在《申報》刊出廣告,周作人這篇譯評同日在報端發 表,應該是對趙譯最早的評論。周文長約兩千字,但僅在文末以約兩百字談到趙 譯,對趙譯的翻譯技巧無一字討論,僅以「對於趙先生的譯法,正如對於他的選 譯這本書的眼力一般,我表示非常的佩服:他的純白化的翻譯,注音字母的實用,

原本圖畫的選入,都足以表現忠實於他的工作的態度。……但就文章的整體而 言,卻不免是失敗了」攏統帶過,對照八十年後趙譯還是公認的最好譯本此一事 實,周評未免偏頗。

(26)

((

((二二二二)))) 林怡君林怡君林怡君林怡君((((1999)〈)〈)〈)〈愛麗絲的旅行愛麗絲的旅行愛麗絲的旅行: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

本文以後現代理論來解讀兒童文學,嘗試將兒童文學與旅行文學做突破性的 結合,試圖從《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來檢視文本中的旅行結構,探 究 文 本 中 女 孩 旅 行 的 可 能 性 及 特 殊 性 , 並 希 冀 在 由 父 權 社 會 的 男 性 主 義

(phallocentrism)中尋找顛覆性別神話的契機。

(三三三三)))) 張華張華張華張華((((2000)〈《)))〈《〈《〈《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愛麗絲漫遊奇境》》臺灣中文全譯版本比較其探討》臺灣中文全譯版本比較其探討臺灣中文全譯版本比較其探討〉臺灣中文全譯版本比較其探討〉〉

除整理出四十七本《愛麗絲》中譯本的資料外,並就綜合討論、一般翻譯、

文字遊戲三大類討論各譯本的優劣點。認為翻譯《愛麗絲漫遊奇境》表面看似簡 單,實際卻因內含巧妙的文字遊戲並不容易。本文針對台灣出版的中文全譯版 本,配合蒐集所得香港、大陸版本,分成綜合討論、一般語言翻譯及文字遊戲翻 譯等三方面加以比對分析,以探討理想中譯本之可能,需兼備三心:即用以體會 兒童心態的童心、處理困難文字遊戲的慧心,與用以鑽研背景和譯本資料的專 心,並期各界對翻譯嚴謹以待的重視。

(四四四四)))) 張華張華張華張華((((2001)〈)))〈〈〈華文世界華文世界華文世界《華文世界《《愛麗絲《愛麗絲愛麗絲》愛麗絲》》故事研究現況與展望》故事研究現況與展望故事研究現況與展望〉故事研究現況與展望〉〉

綜合整理華文世界對《愛麗絲》的相關研究,認為國內出版社與學術界對《愛 麗絲》不夠重視,因而翻譯與研究出現遲滯現象,又翻譯素質從一般翻譯到雙關 語翻譯不但沒有提高,反而增加不少新的錯誤。

(五五五五)))) 張華張華張華張華((((2002)〈)))〈〈〈譯者與作者的罕見巧合譯者與作者的罕見巧合譯者與作者的罕見巧合——趙譯者與作者的罕見巧合 趙趙元任的趙元任的元任的《元任的《《阿麗思《阿麗思阿麗思阿麗思》》》》中中中 文文

文文翻譯翻譯翻譯翻譯〉〉〉

(27)

認為譯介《阿麗思漫遊奇境記》到中國的第一人趙元任,和原作者卡洛爾有 許多共同點,包括語文能力、數學教育背景、對文字遊戲的喜愛、記日記、寫信、

攝影。中文《阿麗思》經過八十年來的重複翻譯,已陷入瓶頸,本文從趙元任翻 譯《阿麗思》的經過、版本、特色,討論譯者的資格、翻譯技巧、參考資料的重 要性,建議深入參考國外研究資料,以為突破目前《阿麗思》翻譯困境的參考。

從書評與譯評文獻中,可得知除了探討「愛麗絲」系列作品中的語言趣味性 及翻譯出版現況外,其他研究中有出現從角色變形、插圖表現、日常語言、夢與 鏡意象、女性旅遊等視角,提述揭露階級意識與權力顛覆瓦解等論述,然而,用 以兒童文學及空間概念雙重視角進行文本研究的似較為少見。

本研究便是擇採分析兒童文學中,以其顯著表現角色身體與幻想空間特色的

《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鉅作,欲立足在前人多方觀點建立下,試 圖從「空間」觀點,期冀探掘出另一種閱讀文學的研究方式,除了參閱先輩所提 述的相關論點,逐一深入融會分析權力版圖分佈表現,並行觀察解構兒童文學中 空間及其空間性更全面嶄新的閱讀視角。

(28)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 ‧卡洛爾與其著作 ‧ 卡洛爾與其著作 卡洛爾與其著作 卡洛爾與其著作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擦身而 擦身而 擦身而過的說書人 擦身而 過的說書人 過的說書人 過的說書人

「孩子們常在圖書館後邊的花園編花圈、嬉戲,孩子天真的笑聲與身影,常 常弄得在圖書館裡做研究的道吉森心不在焉。道吉森也因此常丟下書本,帶著萊 朵家的三個女孩在學院附近的植物園、鹿園、湖邊野餐、逛街。這些孩子總是圍 著博學的道吉森,嚷道:『說故事給我們聽吧!』」17

本節藉由「遇見路易斯‧卡洛爾」、「認識路易斯‧卡洛爾」與「路易斯‧卡 洛爾照鏡子」三部分,以筆者旅行牛津的經驗聯想、蒐集相關文獻中作者資料軼 事,以及從文本中顯現透露的作者生平歷程,分別從不同角度組構對這位擁有豐 富想像力、善於說故事與獨創能力的兒童文學作家形貌印象。

在探討路易斯‧卡洛爾與其著作《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之時,

亦能夠藉由文本的表現技巧與故事內容,發現作者同其他兒童文學家皆有的普遍 特質,即都對人生有深刻的理解,豐富的經驗。懂得善用各自不同的趣味技法,

賦給作品深藏獨見的主題含義;懂得如何以幻想作品的形式,把自己的哲學和人 生觀投影其中。18

因此,遇見卡洛爾,是始至閱讀「愛麗絲」系列作品,感受說書人用一場夢 的遊歷,完滿大人與兒童對現實生活的顛覆想像,如此靈活運用獨創的想像力,

並不只是單純的思考事物,而是在抽象的世界創造文本與文本之外的生命力量。

17 幸佳慧著,《掉進兔子洞——英倫童書地圖》(台北市:時報,2005 年),頁 13。

18 Smith, Lillian H.(李利安‧H‧史密斯)著,傅林統譯,《歡欣歲月——李利安‧H‧史密斯的 兒童文學觀》(台北縣:富春,1999 年),頁 341-42。

(29)

壹 壹 壹

壹、 、 、 、 遇見路易斯 遇見路易斯 遇見路易斯 遇見路易斯‧ ‧ ‧卡洛爾 ‧ 卡洛爾 卡洛爾 卡洛爾

筆者沿著 St. Aldates road 直走再轉個彎,眼前就盡是青蔥綠地,踩在佈滿碎 石頭的道徑,隨之掏付兩英鎊換索學生票卷,蓄長白色大鬍子的售票先生微笑說 道:「歡迎光臨牛津大學基督教學院(Christ Church)。」19

時過下午兩點,師生才在學生餐廳(The Great Hall)剛剛結束午膳,餐廳內 的一整面牆,掛滿所有和牛津大學有淵源的名人肖像,兩道長長的餐桌已重新擺 置潔淨的杯盤食具,桌燈盞亮起微微幽光,廳堂內還能夠嗅聞數分鐘前學院師生 餐畢,殘留下的濃郁食物與麵包香氣,想像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也 曾經落坐在飯廳的一隅,靜默不紊的用餐,若有所思地構想愛麗絲幻想故事。「根 本沒有人注意到那小子也有幽默風趣的一面,大家頂多因為他在數學方面的傑出 表現而尊敬他,除此之外,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好提了。他好像也不大開口講話,

大概有一點語言障礙吧!」20儘管周遭對卡洛爾投以異樣眼光,卡洛爾也始終擺 脫不了因說話結巴造成的心理陰影與不安,但是,在他的心底,卻也早已將餐桌 上的一事一物,秘密地編串進故事裡頭。

卡洛爾放下溫熱的咖啡杯,換提握起筆,振振寫著:「當愛麗絲走進大廳時,

便緊張張地看著桌子,並注意到大約有五十位各式各樣的客人:有的是動物,有 的是鳥,當中甚至還有花……。」愛麗絲接著坐在紅皇后與白皇后中間的椅子上,

對周遭的寂靜覺得不安,等待同時,紅皇后開口說道。

19 「基督教學院是牛津最大的學院,擁有龐大資產和牛津最大的方院建築(quadrangle)。依照 牛津方式,Christ Church(基督教堂學院)並不會直接以 Christ Church College 來稱呼基督教堂 學院。許多人知道基督教堂學院在牛津也稱作『家』(The House),這是從基督教堂學院的拉丁 文名字『基督之家』(Aedes Christi)而來。」Horan, David(大衛‧霍倫)著,《牛津文學地圖》,

頁 15。

20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婁美蓮譯,《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 與兩位愛麗絲》(臺北市:台灣麥克,2002 年),頁 43。

(30)

「妳錯過湯和魚了,」她說。「端上肉來!」

然後侍者將一大隻羊腿放在愛麗絲面前,她驚嚇地看著羊腿,因為自己以 前從來沒有切過。

「妳看起來好像有點兒害羞:讓我來幫妳介紹吧,」紅皇后說。

「愛麗絲,這是羊腿;羊腿,這是愛麗絲。」羊腿從盤子裡站起來並輕輕 地向愛麗絲鞠躬;愛麗絲也向他回禮,不知該驚訝還是高興。」21

身處行禮如儀的學院廳堂,卡洛爾寫述至此,或許偷偷露出狡詰笑容,將桌 緣上一套套潔亮昂貴的刀叉餐具,賦予淘氣的性情與姿態,推翻所有用餐時惱人 的繁文縟節。然而,學院內依舊安靜無聲。

「作家的心中,通常都會有著某些無意識的特定構圖之景象存在。幼年時期 經常在山坡上爬上爬下的作家,在其作品中的坡道可能會有某些象徵性的意 涵。……在河川附近生活且孕育長大的作家,水流可能隱含者某些寓意深長的內 容。另外橋也會是風景的焦點,成為連結此岸與彼岸的重要角色。」22筆者步離 餐廳,走至基督學院的戶外廳院,眼前是牛津大學最大的方院建築(quadrangle), 位置學院中的最高閣樓,則是據聞卡洛爾換過四次居所後的最終住所「湯姆閣」

(Tom Quad)。望著高閣,探想一位主授數學、邏輯學的研究學者,在什麼樣的 出生背景、生活遊走、求學環境、擔任教職及書寫創作等種種時空條件配合下,

產出幻想文學曠世鉅作?當年卡洛爾生活的真實空間,與愛麗絲故事發生的幻想 世界相互交錯疊合,兩個實虛時空在一瞬間同時發生於一座古老城院。

21 Carroll, Lewis 著,林望陽譯,《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Glass)(臺北市:小知堂,2001 年),頁 172-73。

22 原出處為武田勝彥著,《漱石の東京》,1997 年。這裡轉引曾光宗,〈夏目漱石的東京,文學之 修行場〉(《聯合文學》第 281 期第 24 卷第五期,2008 年 3 月),頁 75-76。

(31)

若是回頭探溯卡洛爾的成長背景,能夠發現「愛麗絲」系列作品中,竟是充 滿諸多作者進行創作時,暗存對現實體系的事物隱喻與情感投射。

貳 貳 貳

貳、 、 、 、 認識路易斯 認識路易斯 認識路易斯 認識路易斯‧ ‧ ‧卡洛爾 ‧ 卡洛爾 卡洛爾 卡洛爾

一八三二年一月二十七日,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原名查爾斯‧

路特威格‧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生於英國柴郡東部達斯伯利

(Daresbury Cheshire)的偏遠牧師家庭,在十一個子女中排行第三。童年時代隨 父親轉任至庫羅夫特的牧師館,在寬廣的屋舍內過富足生活。

離開童年生長地方,十一歲這年,卡洛爾舉家搬遷至父親任職的新地點——

北約克郡庫羅夫特(Croft)教會,十二歲為止都是透過父親的指導學習,一八 四四年,進入離家十五公里遠的里奇蒙‧克拉馬(Richmond School)學校,在 數學方面表現優秀,老師卻說他有「太愛玩文字遊戲」的癖好。一年半後即轉入 拉戈比中學(Rugby School)就讀,這段學習過程中,他並不習慣男校全員寄宿 的陽剛校風,然而即使受到同學排擠,卡洛爾仍堅持著自己的理念,一心以牛津 大學為志願認真學習,終於順利在一八五〇年五月獲得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

(Christ Church College)的入學許可,離開青澀的少年同儕生活圈,展開另階段 不同以往的求學經驗,並且埋下創作「愛麗絲」系列作品的種子。

路易斯‧卡洛爾正式進入牛津大學的基督教會學院就讀後,並在此度過大半 生。獲得入學許可後的第二年即被推薦為特別研究生,一八五四年以第一名的優 秀成績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隔年則以個別指導員的身份,留在母校開始數學的 個人指導教學。後來的他因為無法擺脫說話結巴所造成的心理陰影,並沒有參加 牧師一職的資格考試,不過也因自身的缺陷,在其作品內塑造特殊的形象角色出 現,十分有趣。工作之餘的卡洛爾喜歡說故事給小朋友聽,以筆名出版的兩部作

(32)

品,就是因為出自他對兒童的想像力和童趣的深切理解,一出版便受到成人與孩 童讀者的歡迎。

除了從事數學研究與文學創作,卡洛爾在二十四歲那年於倫敦購買新式相機 後,致此培養出對攝影十分著迷的興趣。在當時,擁有照相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 事,他不但擁有相機,更被後世喻為維多利亞王朝中期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師。一 日,他與友人偕行打算拍攝牛津大學校區內的教堂,途中認識了基督教會院長女 兒——利爾德三姐妹,他為女孩們特別是愛麗絲‧利爾德拍攝並保存不少照片,

卻也在一次幫韓德森家的姊妹艾莉、法蘭西斯拍攝裸體寫真一事,受到他人的惡 意中傷,從此放棄攝影。

特別一提是一八六二年與友人達克沃斯及利爾德家三姐妹一起至埃西河泛 舟野餐旅遊,當時卡洛爾即興編了《愛麗絲地底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

derground)

,創造人見人愛的主角「愛麗絲」的故事說給小女孩們聽。一八六五

年即以題名《愛麗絲漫遊奇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出版問世,之 後陸續以路易斯‧卡洛爾為筆名發表的三著作,除了《愛麗絲漫遊奇境》,尚有

《鏡中奇緣》及《史納克的狩獵》(The Hunting of the Snark),他並製作了〈復 活節的祝福—現給所有喜歡《愛麗絲》的小朋友〉的小冊子。

路易斯‧卡洛爾因懷持有溫柔童稚的心,所以總能吸引身邊孩童圍繞,直到 晚年生活仍傾注全力為孩子們傳福音,是至一八九八年與妹妹、阿姨共度聖誕假 期時,不慎感染風寒併發支氣管炎因而病逝。然而,卡洛爾所撰寫的兒童文學幻 想鉅作卻流傳至今,一直被廣為眾多大人和孩童喜愛。

(33)

參 參 參

參、 、 、 、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路易斯‧ ‧ ‧卡洛爾照鏡子 ‧ 卡洛爾照鏡子 卡洛爾照鏡子 卡洛爾照鏡子

少年時代的他,每逢假日都會前往教會聽父親佈道,對總是坐在前座的卡洛 爾來說,講台側面的鷹頭獅怪浮雕,常有好似居高臨下俯視他的錯意。「基督教 會的特別研究生詹普,曾經在 1866 年寫了一封信給卡洛爾的胞弟,信中說到:『若 要說那個人(指路易斯‧卡洛爾)最像誰,大概就是故事裡的鷹頭獅怪吧。』」23 也因此,有人諷刺鷹頭獅怪的角色是作者本身的形象寫照,亦有學者認為是卡洛 爾父親的影像投射,可以見及一段小時候或其生活領域中對於生活空間中的深刻 物件(object)的情感,會反映在作品中童年環境的長成記憶,對卡洛爾亦是留 下深刻影響,無形表現在故事創作之中,甚而,在卡洛爾去世後,許多研究者推 論「愛麗絲」故事中的鷹頭獅怪,其形象代表的即是維多利亞時期一切權威禁欲 壓抑的吐露象徵。

除了文中出現的鷹頭獅怪,有關路易斯‧卡洛爾本人的形像投射,亦有其他 種說法,譬如:於群獸競賽中的多多鳥,即被認為作者是於虛構故事中,克服解 決現實生活中說話結巴的自卑感;總是留下冷笑印記的柴郡貓,以西洋邏輯觀點 來看:「真理好像顯現了它的面貌,卻捉不著,它只是在面紗下嘲笑。」24亦被 認為是作者欲諷刺現實社會的神秘化身。

如同陳英輝在《維多利亞文學風貌》一書強調:「文學作品絕非憑空而生,

而是時空的產物。」25想見卡洛爾誕生置長在長達六十四年的維多利亞時期(一 八三七~一九〇一年間),親歷十九世紀那段英國國勢因工業革命崛起,經濟蓬

23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位愛麗 絲》,頁 55。

24 原出處為安德烈‧布列東(Andre Breton)著,《超現實主義宣言》(Manifeste du Surrealisme)。

這裡轉引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 位愛麗絲》,頁 25。

25 陳英輝著,《維多利亞文學風貌》(台北市:書林,2005 年),出版序頁 3。

(34)

勃發展,積極向海外尋求市場,大幅拓闢殖民版圖的盛況,且生活氛圍深受「維 多利亞時代特徵、思想與風尚」(Victorianism)26的矯飾風氣縈繞,許多生活經 驗與想像,因此與創作產生連結,他或許才賦予故事主角愛麗絲,能夠揭示各種 矛盾禮教的際遇,以及許多自由行走探險的偶機。

覽讀路易斯‧卡洛爾的簡要年譜,27可知他一生保持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

為學術研究、為文字創作,不論是幼年身處達斯伯利、長成遷至北約克郡庫羅夫 特、以及大半生留居牛津期間,或是與友結伴同行旅遊外出……,在不同的時間、

空間,存留對研究知識學問的熱情,作品中透露生活領域與傳遞對生活環境的認 知地圖,或許從卡洛爾誕生始計的一八三二年起至今,「愛麗絲」系列故事的敘 說便不曾間斷。筆者閱讀《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感受那說書人的 低語呢喃聲不絕於耳,回想走過牛津主街(high street)、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

與街角販售愛麗絲商品的雜貨店(Alice Shop),又幾次閱讀文本字裡行間的感知 觸動,都確信曾經與路易斯‧卡洛爾的生命故事擦身而過。

出現在文本創作以前的空間,是卡洛爾的生命長成階段;發生在文本中的空 間,是利用主角愛麗絲的步伐探覽幻想國度與現實世界的細縫交合之處;文本出 現以後的行徑空間,則是筆者走過那段牛津小城的記憶,亦是每個翻讀「愛麗絲」

系列作品的讀者,各自進行完滿文本空間想像建構的閱讀旅行歷程。

26 「它是一個複和體。有時候它是熱切的、元氣旺盛的、端莊的、高貴的、有時候它又是自滿 的、得意的、放縱的、粗俗的;有時它又是寬容的、個人主意的、誠懇的,有時它又是武斷的、

尊奉傳統的、矯飾的。它可以激情的追求英雄事實與美,也可以淪於實利主義及庸俗。」Roberts, Clayton(羅伯茲)、Roberts, David(羅伯茲)原著,賈士蘅譯,《英國史》(Great Britain-History)

(臺北市:五南,1986 年),頁 843。

27 參見「附錄一、 作者路易斯‧卡洛爾之簡要生平年譜表」

(35)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為兒童寫的旅行書 為兒童寫的旅行書 為兒童寫的旅行書 為兒童寫的旅行書

在《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中,D. Escarpit 指出一八四〇年代,一股 帶有浪漫主義的新風潮出現,使得教育文學的理性主義被非理性與夢幻所啟發,

兒童不再只是教育對象,他擁有作夢,甚至嬉戲的權力。28然而,即便幻想風氣 廣開如此,十九世紀出現同時期的作品,舉凡《水孩兒》(Water babies)與《北 風的背後》(At the Back of the North Wind),仍舊帶有強烈的宗教道德勸說與教育 色彩意味,是至《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問世,為兒童所寫的旅行書才算正式實現。

本節為《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兩文本的「寫作背景」、「出版歷 程」與「故事地圖」,作三部分,分別闡述說明作品與時代背景的關係、故事從 作者發想到與畫者合作繪製的出版過程,以及初步分析比較兩文本出版與故事架 構的差異性。

見及兩本「愛麗絲」系列作品中,每個事件都像渥達爾‧萊‧梅雅所說:「含 蘊著深深感動人心的,從裡頭發出來的聲響。」29作者將對故事的創作發想,立 足在成人與兒童的雙重經驗之中,兒童讀者如故事裡的主角愛麗絲,心中擁有一 把金鑰匙能夠可以開啟花園,但藏在花園裡的意義,卻是人生經驗累積閱讀的 人,才愈能夠明白頓悟。因此,綜析文本的發想動機、成書背景與文本架構比較 後,用以形容《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是為兒童所寫的旅行書,一點 都不為過,更助益洞見兒童文學作品中,旅行出走的自主行動意識及深層意涵。

28 Escarpi, Denise 著,黃雪霞譯,《歐洲青少年文學暨兒童文學》(La litterature d’enfance et de jeunesse en Europe)(臺北市:遠流,1989 年),頁 92。

29 Smith, Lillian H.(李利安‧H‧史密斯)著,《歡欣歲月——李利安‧H‧史密斯的兒童文學觀》,

頁 338。

(36)

壹 壹 壹

壹、 、 、 、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寫作背景 》 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在《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現以前,幾乎不見專門為小孩子所創作有關旅行、

冒險的書。然而,此本幻奇遊記式的作品問世,儘管仍設定在如夢境般故事,卻 也意味著兒童地位的提升,又值得注意的是,故事中主角還是個小女孩。林怡君 便表示:「表面看來,或許是因為女孩受到比男孩夠多的拘束、更嚴謹的教育、

更侷限的活動範圍,所以她們對幻想旅行有更強烈的需求。但千百年來,女人一 直扮演居家的潘那樂比(Penelope),30在維多利亞時代,男人更是刻意塑造『家 庭天使』(angle in the house)的形象,將女性與『家』劃上等號,這樣一本獻給 愛麗絲、賦予愛麗絲行動力的書,在那樣一個囚錮女性於刻板印象的時代實具有 顛覆性的意義。」31

在《閱讀兒童文學樂趣》中,培利‧諾德曼(Perry Nodelman)提及文本和 書寫時間及地點的關聯是雙向運作的,32如欲對文學作品進一步的理解,則認識 某文化或歷史背景將有所助益,因此,將時間倒轉至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將提升 我們對兩作品的認識。我們若提及「維多利亞」一詞,第一印象必是「一本正經」、

「守禮拘謹」或「道貌岸然」等聯想,很大原因是受到福音教派(the Evangelicals)

影響,其中心思想為:世人應以新約聖經四福音書(the Gospels)的教誨,如紀 律(discipline)、禁欲(stoicism)等為生活準則所約束。

然關於維多利亞的時期概算開始,文學家提出兩種看法:其一主張始於一八 三二年,同年浪漫時期大作家史考特爵士(Sir Walter Scott,1771~1832)逝世,

30 潘那樂比(Penelope)為荷馬史詩《奧德賽》主人翁尤里西斯之妻,在家等待流浪的尤里西斯,

二十年來守節不渝的形像,已成為西方文學裡女性典型。摘自胡錦媛,〈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 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第 521 期,1997 年 5 月,頁 44-45。

31 林怡君,〈愛麗絲的旅行:兒童文學中的女遊典範〉(《中外文學》第 27 卷第 12 期,1999 年 5 月),頁 81。

32 Nodelman, Perry(培利‧諾德曼)著,《閱讀兒童文學樂趣》,頁 143。

(37)

宣告浪漫時期的結束;另一更重要來由是對維多利亞時期之政治、社會、經濟影 響深遠的第一次改革法案(the First Reform Bill)於此年由國會通過立法。另一 派學者主張以一八三七年為維多利亞時期之開端,因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n)登基於該年,「維多利亞時期」,顧名思義,為紀念女王而取。不論採

哪種主張,因作者路易斯‧卡洛爾出生於一八三二年,故都處於此兩派言其時期,

故以歷史背景作延伸討論,將助益認識其作品。

如果採《維多利亞文學風貌》一書,其使用分類,以長達六十四年的維多利 亞時期略分三個子時期。第一時期為一八三七年(或一八三二年)到一八四八年;

第二子時期為一八四八年到一八七0年;第三子時期為一八七0年到一九0一 年,每個子時期的特徵各不相同。又《愛麗絲漫遊奇境》出版年介於第二子時期 當中,與這階段的有關描述:「是維多利亞時期最顯赫、最興盛的時期,文學史 家稱其為『繁榮的時代』(the age of prosperity)。此一時期,英國在經濟、文化、

軍事等國力上達到高峰,因此全力向外殖民,帝國主義(imperialism)大為盛行。

英國是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發源地,工業發展最快也最早。……

然英國市場極為有限,無法消費數量龐大的產品。因此,一方面為了尋找新市場,

另一方面為了國內安定繁榮,英國政府於是積極向外發展,大幅擴展殖民地。此 一時期的作品充滿樂觀與信心,作家比嚇得英國舉世無雙,人民優秀勤奮,肩負 教化世界的神聖使命,文學作品充斥著帝國殖民的活動。」33

由上述所言並回歸《愛麗絲漫遊奇境》與《鏡中奇緣》,參照作者路易斯‧

卡洛爾生平年表來看,34不難發現作者身處在繁盛且制度嚴明的社會體系下,還 能創作如此般文學作品,不僅突破舊有觀念,甚而反其道而行,創造出獨樹一格 的幻想世界境地,實是令人敬賞。

33 陳英輝著,《維多利亞文學風貌》,頁 20。

34 參見「附錄一、 作者路易斯‧卡洛爾之簡要生平年譜表」

(38)

貳 貳 貳

貳、 、 、 、 《 《 《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愛麗絲漫遊奇境》 》 》 》與 與 與《 與 《 《鏡中奇緣 《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鏡中奇緣 》 》出版歷程 》 出版歷程 出版歷程 出版歷程

一八六二年七月四日的金黃色午後,路易斯‧卡洛爾偕同友人羅賓森‧達克 沃斯(Robinson Duckworth)及利德爾家三姊妹——羅麗娜(Lorina)、愛麗絲

(Alice)、伊狄絲(Edith)一起至牛津城鎮附近的埃西河泛舟遊玩,當時他即興 編說《愛麗絲地底冒險》(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新奇境遇,他說:「故 事就像夏天的羽蟲,一出生不久就要消失」,35於是,愛麗絲懇求他一定要把故 事寫下來,此書即為《愛麗絲漫遊奇境》的前身。

卡洛爾不僅信守完成故事內容部分,還為愛麗絲親手製作手工書,用端正字 跡謄寫文字,文稿完成後還在幾個空白處加上三十七張插畫,封面是以花體字題 上的「愛麗絲地底冒險」幾個字,這即是世界上唯一一本卡洛爾親筆寫的書,並 於一八六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送給時年十二歲的愛麗絲。這段不經意的口述故 事,意外在三年後編結成書問世,並掀起一股幻想文學熱潮。

《愛麗絲漫遊奇境》的成書是偶然;亦是經長時間修改與圖文合作計畫出 版。原本只是一本送給愛麗絲手工禮物書,在諸多友人遊說下,卡洛爾才因而構 想出版打算,並請教當時在兒童文學界聲譽極佳的友人喬治‧麥克唐納(George

MacDonald),「沒想到喬治‧麥當勞也極力勸說卡洛爾出版《愛麗絲地底冒險》,

因為他的兒子葛雷威爾讀完之後說:『希望這個故事能賣六萬本!』衝著這句話,

卡洛爾終於有成書的意願,隨後他進行修改和添寫的工作,將原有約 18,000 字 的《愛麗絲地底冒險》變成長一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36這本以愛麗絲為 名的女主角闖入以幻想國度為主軸的幻想故事,受眾多大人、小孩的喜愛,甚至

35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位愛麗 絲》,頁 30。

36 舟崎克彥、笠井勝子著,《世紀文學寫真紀行:愛麗絲夢遊仙境—路易斯‧卡洛爾與兩位愛麗 絲》,頁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ne is Songyuan Chongyue(AD.1132-1202) who is the founder of Songyuan Sect, however his “A Study of Huayan Thought in the Chan Teachings of the Songyuan Branch of the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由於澳門地理面積較小,地理空間上的承載力反應比較敏感。這裡所說的地理空間承載力

在上 一節中給出了有單位元的交換環 R 上的模的定義以及它的一些性質。 當環 R 為 體時, 模就是向量空間, 至於向量空間中的部分基本概念與定理, 有些可以移植到模上來。 例如 子

了⼀一個方案,用以尋找滿足 Calabi 方程的空 間,這些空間現在通稱為 Calabi-Yau 空間。.

萊布尼茲將加總 sum 的符號的 S 拉長成積分符號,而小段 區間的寬度 x 使用 dx

名稱 功能性評估重點 評估工具/方式 預估評 估時間

相當清楚的是, Avalokiteśvara 這個複合詞是由 avalokita 跟 īśvara 結合而成。avalokita 為觀,而 īśvara 為自在,所以譯為 觀自在。因為連音或連聲 (saṃdhi)的關係,avalok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