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營造:語言文字的鍛鑄

第四章 張秀亞的現代主義散文書寫

第二節 營造:語言文字的鍛鑄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片段,張秀亞都能用她的眼、她的耳、她的心──細細觀照,以求與讀者心靈碰 觸、對話,數十個寒暑的創作生涯裡,她思屬、忖度如何在寫作技巧創新突破,

向西方技藝取經,又極力捍衛中國文學經典精義,一言以蔽之,她主張的現代文 學實現了:藝術、技巧、創新、雕琢的「西方呈現」;人、主體、自我、內心世 界的「中國典律」,兩相融合,凝煉出以下文學藝術的精采呈現。

第二節 營造:語言文字的鍛鑄

張秀亞的寫作才華是多方面的,涉獵各種現代文學體裁,早年以詩打開創作 的天窗,因為她喜愛詩的含蓄,能在短短幾行中抒發性靈,展示遼闊的境界;來 台後著力書寫散文,在優美的文句中注入哲理;作品集散見小說,強調心理層面,

表現氣氛;亦透過《西洋藝術史綱》撰寫,使精神與心靈沉浸在美感與和諧之中,

無形地啟發文字風格的塑造。面對文學與藝術,張秀亞藉著對「美」的追求,牽 連起文學作品藝術的環扣。在散文上,辭采是它的外衣,也是讀者與作品接觸時 的第一印象,張秀亞在創作散文時,兼具古典文學與西洋文學的美,增加文字、

辭采的表達能力與多樣性,而辭采之美不僅需錘鍊文字,也要賦予心靈層次,沒 有意蘊的文章是她所駁斥的,如何使文章在精神內涵的光輝下,仍散發藝術的精 心雕琢,這一點張秀亞是身體力行,從一而終的。

張秀亞多方面的寫作才華最終落腳在散文,雖不至於「過盡千帆皆不是」, 但「弱水三千只飲一瓢」,那一瓢,在她嘗試寫詩寫小說之後,目光落在她獨鍾 的散文。在<談散文>篇裡,不諱言想要寫出好的文學作品,必須先自散文入手,

中國語言文字有其獨特的美學特質,在每一個方塊字之內,都蘊含鮮明的靈活 性,三五句就能表現幽微意境,求其輕靈美妙後方能在寫作上有所成就,如何輕 靈美妙、諧和雅麗,引領作家終身追尋的表達方式,除了首要的內涵外,外在藝 術形式,需從辭采、感官、具象、節奏著手。

一、用五彩為視覺糝上繽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文章的目的之一即是用文字豐富讀者的視覺饗宴,以達辭采之美,在張秀亞 的許多篇章中,多用顏色表現文字美感,如<我學寫詩>的藍色憂鬱;<米花>

裡黑色鐵鑄的臉;<宛清的信>裡幻化的白色羽毛與白色蘆葦;<水仙辭>裡氤 氳的鵝黃燈影等等,繽紛滿眼地寫出我們充滿色彩的世界,就算是相同景物,依 著不同時間太陽射出的光艷也有不同變換,張秀亞善用極豐富的色調,用五彩之 筆一點一滴地為大地塗色,著色處不是畫紙,而是稿紙。在<旅程>裡,她彷彿 正為蒼茫世界披上新衣:

真是天蒼蒼野茫茫的境界呵,西邊,落日蒙著一層金紫雲紗,和憂鬱蒼灰的 大地,戀戀吻別。……東方,在淺棕色的叢莽上,展現出珍珠色的天空,凝 望著一一惜別的落日同大地,那透明的眼波,似乎要泊出一滴同情之淚了。

環顧四周,穹廬似的灰雲遮覆下,地面似是一座廣大無垠的運動場,一堵半 頽的圍牆,橫在路邊,做了一面球網,一隻無形但有力的大手,一下托出了 那晶瑩白圓的月球──它似乎在微微盤旋滾轉,默默地運行,一時還看不出 動靜。地上幾莖枯了的蓬蒿,搖曳著寒風,散布著侵人的淒冷。109

隨著傍晚至夜的降臨,時間悄悄遞嬗,催促著文人捕捉顏色的變換,紫金晚霞、

蒼灰大地,在高調與低調間對比映襯;淺棕叢莽、珍珠色天空,在旅程裡與透明 眼波相遇;濃厚灰雲、晶瑩白圓的月球、枯褐蓬蒿在旅程裡散布浸人淒冷。一層 又一層簡潔凝鍊的顏色勾勒於讀者腦海,色彩變換中,張秀亞又賦予濃厚情感,

西方的金紫天空又與東方的珍珠色對應,上演惜別戲碼,天與地的戀戀吻別,不 正是旅人告別家鄉踏上路途的「惜別」回憶嗎?一幕一幕映入旅人眼裡,多愁善 感的人不禁落下一滴同情之淚,情入於景,景襯出情,讀之,色雖豐,卻一無繁 縟之味,精采的寫作手法令人擊節。張秀亞曾為著週遭荒冷環境,深感剝奪她對 大自然美麗的奢侈享受,她最無法忍受的是寂寥的不毛之地,單調貧乏的灰色城 市是她摒棄的,所謂人如其文,大自然的色彩,如同人生旅程的色彩,與張秀亞 淡泊簡淨但卻充滿生命力的處事原則如出一轍。

再看她如何以一支白銀燭台為引子,襯出夜的黑海,進入珍珠色的夢境,更

109張秀亞<旅程>《張秀亞全集 2》,頁 91-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驚覺短燭早已悄悄抖落珊瑚色的淚,一場如夢似幻的演出,主角是作者,是夢,

也是銀燭,紛紛拂拭著想像的征塵:

入夜,我燃著一支燭,看它亭亭的立在白銀的燭臺上,像是一座倨傲的小燈 塔,又像是一株年輕的白樺,屹立山巔,和我一同俯看著夜的黑海,諦聽那 潺潺的微波。 窗外的風雨聲中,偶爾傳來清脆的車鈴,又漸漸的遠了,

微弱不聞。我思念的翅翼飛向遠方,直到一個珍珠色的輕夢將我籠罩,好像 秋日的微雲籠罩大地,又好像一片殘荷將湖水遮覆。門外風雨消歇,星子悄 然來叩戶,我完全不曾知道,直到午夜,我才自那夢的國度回來,黯然的拂 拭著衣上想像的征塵,我更驚悸的看到短燭在抖落珊瑚色的淚,它已守候我 太久太久了。110

通篇貫串全文的是賦予擬人性格的蠟燭,亭亭的佇立,它倨傲,它年輕,它擁有 足夠的歲月可以燃燒,作者拿它比擬自己──1958 年的張秀亞正值壯年,她的 生命強度正如屹立的蠟燭燃著熾熱的光亮,此時她已出版《牧羊女》、《凡妮的手 冊》、《懷念》、《湖上》、《愛琳的日記》,在寫作路途上正逐步走向高峰,但情感 上的糾結也同時困擾著她。「時間的消逝」彷彿是她作品中永恆的無奈,時間的 過渡也彷彿情感的過渡,因為時間總是無形揭露真實世界的原型,從入夜到午 夜,蠟燭已殘年,珍珠色的輕夢已成珊瑚色的淚,一切美好總以惆悵作結,伴隨 無可奈何的結局。也許是張秀亞伏案搖筆,累了便在書桌上小憩,走向夢的國度 導演夢境,盡忠職守的蠟燭仍燃亮守候,當她夢醒,驚覺天色已晚,「作者」、「夢」、

「銀燭」交織「白銀」、「黑海」、「珊瑚」、「珍珠」色彩畫境。秋日微雲,殘荷覆 水,風雨消歇,星子閃動點點星光,雖無句句色彩字,卻句句是顏色,張秀亞不 以真色示人,而是以畫面示色,這比一股腦兒的顏色堆疊,更具若有似無的想像 韻致。文學作品是心靈向心靈的傾訴,些許作者為了強調字面張力,一味的在字 詞上濃妝豔抹,大量使用色彩性詞語,並重複意像,虛浮誇張,反而弄巧成拙。

散文文字呈現的風格本有著多樣性的風貌,如何措詞適中,修辭適切,端看作者 才學的涵養與拿捏,酸甜苦辣「恰到好處」的調味,才是真手藝。

110張秀亞<寄林>《張秀亞全集 3》,頁 2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以具體形象勾勒聲音

聲音沒有具體形象,又一發即逝,難以捕捉,在文學裡以文字表現聲音猶為 困難,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以聲音描摹特出的文章,總不漏提唐代白居易的《琵 琶行》與劉鶚《老殘遊記》的<明湖居聽書>,前者是「詩」,後者是「小說」,

文體不同,對聲音精采的描寫是有目共睹,並以膾炙人口之姿,在讀者間傳頌。

《琵琶行》111裡以實體描述抽象的聲音,先用一段疊字,堆疊出弦樂樂音奏出的 樂章,嘈嘈又切切錯雜紛呈,但卻如珍珠般圓潤和諧,緊接著連奏時如間關鶯語 滑潤如水,停頓時如凝脂暫歇,此時的無聲是為了突顯接下來的「銀瓶乍破」, 兩者間對比張力十足,氣勢奔騰,從原本的柔軟滑順陡然進入誇張式的撕裂,最 後終了於無聲的江心秋月,一切透過音樂欲訴說的話就在無聲勝有聲之中留給讀 者想像空間。這些詩句都是用生活中具體的聲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各種不同 的音樂節奏和旋律,最特別處在於用珍珠相擊的聲音模擬琵琶彈撥樂器的音響效 果,相當特別。<明湖居聽書>裡,著重描寫高音旋繞迴環,像一絲鋼線拋入天 際,原以為夠高,卻又更往上拔尖,整個地聲音層層轉繞而上,用攀爬陡峰比擬,

把聲音的高危奇絕,用懸崖峭嶺的視覺巧妙連結,愈翻愈險,愈險愈奇,然後陡 然一落,再把聲音比喻為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中盤旋而下,一圈一圈順暢的回 轉象徵聲音的美妙動聽、輕靈自如,末了如同《琵琶行》的結尾──止於無聲。

兩篇文章都是善用譬喻法和具象化,將聲音的高低起伏、抑揚頓挫,寫得栩栩如 生、活靈活現,以具體形象勾勒聲音的筆法,成為感官描摹必談的佳文。而張秀 亞又在另一個文體──「散文」裡,再次呈現精采,與前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試舉<鳥兒的悲劇>一文:

兩隻鳥兒有時是獨奏,有時是二部合唱,有時卻是服從一根不可見的魔杖的 指揮,突然止響,全室乃陷於一種寂靜,使人覺得好像離開那萬花撩亂的春 日園林,而來到一藍湖之畔,眼前這份寂靜,並不予人淒清之感,卻似有無

111 白居易《琵琶行》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 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泉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 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 絃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限甘美滋潤心頭。

在那一片靜謐中,不知什麼時候,忽然一個音符迸發出來,如同一點星火,

在那一片靜謐中,不知什麼時候,忽然一個音符迸發出來,如同一點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