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成果

台灣文學在反共懷鄉的五○年代,女性作家輩出,在這些女性作家群中,張 秀亞在五四時期就已在文壇初試啼聲,嶄露鋒芒,渡海來台後,更是致力於散文 創作,她善感亦富哲理的散文風貌,有別於當時反共意味濃厚的文學潮流,用一 種清新、細膩的筆觸,在封閉的時代中,注入一股清流。目前在國家圖書館的當 代文學史料系統,就其作品、評論、翻譯、傳記等方向查詢後可見,在評論資料 上有 148 筆,多是朝向單篇作品的研究和作品風格的概述,而對張秀亞進行整體 論述的學位論文則有 9 位。張秀亞在散文創作上樹立的典範,詩文曾被翻譯為英 文、法文、韓文,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有擁有廣大讀者群,這眾多的迴響與 關注,是應得到研究者的重視,相較於同時代林海音與琦君,實際上對於張秀亞 的整體文學理論的研究仍不稱豐碩。楊照<文學的神話‧神話的文學>5中指出,

台灣整個五、六○年代,反共文學與現代主義文學,與其說是前後接替,不如說 是並肩共存,這二十年間,不少作家是兼寫反共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的。在這樣 的時代背景下,就目前的相關研究資料,探討張秀亞在台灣現代主義文學裡以一 散文女性作家之姿扮演的角色。

一、專書

在專書論述上,二○○二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 日,由國立文化資產保存 研究中心主辦的《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范銘如<京派.伍爾芙.台灣首航>一文中,凌叔華閱讀吳爾芙《自己的房 間》後,將感動與啟發傳承給自己的兩位「凌迷」林海音與張秀亞,看似不相干 的吳爾芙與京派就這樣被一條隱形的線牽連到台灣文壇並產生變化,更論張秀亞 帶著與京派深厚的淵源,以文筆及學養純熟練達的境界,將五四時期文白夾雜、

詰屈聱牙的白話文提煉至愈發純淨的華麗美學,在散文為主的創作中,以京派的

5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55),頁 1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抒情、詩意的美學,將這條隱形的線繼續延展下去。朱嘉雯在<推開一座牢固的 城門──林海音及其同時代女作家的五四傳承>以在大陸形成斷層,卻在台灣接 軌的一支五四文學傳統女作家隊伍為考察對象,探究並重構五四婦女解放議題及 自由主義傳統在台灣的展現,進一步闡述了張秀亞承續凌叔華、廬隱等三○年代 女作家的書寫軌跡,台灣的環境使她免於被改造和整肅的命運,而得以專注於創 作,展現才華,使五四文學精神得以在台灣繼承與開展。相同論述在朱嘉雯二○

○二年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離亂中的追求──五四自由傳統與台 灣女性渡海書寫》中亦有所論,並在其第六張專述張秀亞從維吉尼亞.伍爾芙

(Virginia Woolf 1882-1941)6獨立與自由寫作的啟發,流連文字與微物的書寫,

闢得了自己一套書寫典範,開啟一場靈魂探險。范銘如<新文學女作家小史>《中 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第五期(淡江大學,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提到「戰 後遷台女作家」,在台灣文壇的失語噤聲時期,藉文化生態的變動嶄露頭角,張 秀亞就是此時期的佼佼者,她的作品題材多樣,典雅精奧,將白話文提升至美文 境界。以上剖析張秀亞文獻者,或縱論一時代風格而提及張秀亞,或僅提及其生 命歷程某些片段記憶,但對於其文學理論尚待全盤而周整的分析。

二○○五年 3 月國家台灣文學館出版《張秀亞全集》十五冊,除了將張秀亞 畢生創作整理出版,網羅新詩、散文、小說、翻譯、藝術史,內容詳盡外,也涵 括張秀亞未集結出版的文章,除了作家本身的創作外,也收錄各界作家與文友對 他的評論與懷念。瘂弦的總論<張秀亞,台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思生 活的發軔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中,瘂弦稱其為美文大師,評述她的意義 已對其時代造就出「光榮的頂點」,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因為她奠定婦女寫作 運動的基礎,才使得這一代女性寫作者,具備了對西方女性思潮的因應能力;因 為她文學理念的啟迪、引領、激發,成就年輕一代的美文作家。同書,張瑞芬的 導讀<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以張秀亞的師承、作品評論、欣賞作

6維吉妮亞‧伍爾芙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是英國著名學人勒斯利‧斯蒂芬爵士的 女兒。其代表作品包括《達洛維夫人》、《海浪》和《到燈塔去》。伍爾芙與其它男性意識流作家 不同之處在於,她的小說往往富有詩意,在語言上更像詩體散文,富有唯美主義的情調。但其小 說內容的晦澀難懂卻和其他意識流作家的作品別無二致。例如,在其代表作《海浪》中,作者沒 有設計貫串全文的主要情節,而是時刻強調瞬間感覺的重要性,認為生命的本質在於感覺。小說 具有顯著的存在主義色彩。維吉妮亞‧伍爾芙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持悲觀態度,認為這個時代 的文學中沒有大師,只有試驗者,而現代派小說不過是兩個尖峰之間的峽谷而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家,分析隱藏於其思想底蘊的情感世界與文學理論,進一步揭示張秀亞是台灣文 壇散文理論的先行者。這些圍繞在張秀亞周圍的資料與文獻一併收錄在《張秀亞 全集》,成為一套完整且引領讀者走入她文學世界的窗口,重新喚起文學界對張 秀亞的重視,也代表張秀亞在台灣文學史上有重新閱讀與建構的必要。

二○○六年由陳芳明先生與張瑞芬共同主編之《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7, 循著時光隧道的宏觀視角,重新回顧戰後女性散文的流變,在向來以男性主導的 文學世界中,省視女性散文家開發出的新語言與新感覺。並於張秀亞評論中提及 張秀亞散文最值得注意的,除了散文理論的完備外,就是她以創作響應現代主義 的實驗。值得注意的是,陳芳明先生<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 女性散文的流變>8提出張秀亞與現代主義之間的關係,「她創作技巧值得注意的 地方,並不是在地化,而是對於「想像」的不懈追求。她在五○年代出版的五冊 散文集《三色堇》(1952)、《牧羊女》(1954)、《凡妮的手冊》(1955)、《懷念》

(1957)《湖上》(1957),相當出色地掌握了文學的音樂性,她的主要特色在於運 行緩慢的節奏,使情緒與想像同步釋放出來。」9事實上,張秀亞在<創造散文 新風格>裡便曾揭示她的寫作理念:「新的散文中喜用象徵、想像、聯想、意象 以及隱喻,因而極富於『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味道,企圖重現人們心中上演的啞 劇,映射出行為後面的真實,生活的精髓,並表現出比現實事物更完全、更微妙、

更根本的現實。」10陳芳明先生認為這種審美原則,與現代主義美學思維完全吻 合,亦是女性散文書寫的一個重要突破,他說:「張秀亞所要挖掘的,無非是被 壓抑在內心底層的無意識世界。具體而言,現代主義者常要探觸的,便是所謂的

『政治無意識』(political unconscious)。張秀亞散文建構的記憶、懷舊、思 親、念友等等圖像,無非是在政治大環境中被壓抑下來的。她的抒情、頌歌、喟 嘆,可以說都是來自內心的呼喚」11。張秀亞的抒情散文,大約預告了日後女作 家的走向──現代主義的風潮即將席捲台灣。

7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台北:麥田,2006 年。

8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收錄陳芳明、張瑞芬主編

《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頁 11。

9收錄於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文 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3 年),頁 300。

10張秀亞<創造散文新風格>《張秀亞全集 6》,頁 274。

11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頁 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七年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是以臺灣女性散文創作為主要 研究對象,以歷史性的在地化台灣女性文學批評為立場,內容涵蓋面廣,挖掘出 許多已被重視或幾乎被遺忘的重要作者與作品,以呈現較為接近原貌的半世紀女 性散文完整版圖。時間橫跨臺灣近半世紀(1949-2005)從五○年代女性散文的 背景與價值;六○年代現代主義對散文創作的衝擊;七○年代鄉土派與古典派散 文的分流,至「張愛玲旋風」在八○年代產生的散文支流女性散文的發展與流變,

論述了現代散文的義界、中國與臺灣現代散文史的範疇分界,將重要女性散文作 家及其作品的再省視。文中並點出多位女作家在台灣文學史中不可缺席的位置,

其中詳論張秀亞的抒情美文及其文學史意義,與喻麗清、呂大明的繼承,開啟一 條文壇系譜的討論空間,呈現臺灣女性散文諸項議題,為臺灣文學與散文研究領 域,開啟另一項視窗。

二、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方面,二○○四年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 秀亞、艾雯為中心》12在五○年代的女性散文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範式,分 別是張秀亞所建立的「詩化散文」,追求散文的「純粹性」,與艾雯建立的「私密 散文」,追求散文的「私密性」。她們都以「美文」的方式書寫散文,提供台灣文 學史的另一書寫視角,且開拓女性散文的美學新版圖。論者試圖以時代背景為 經、個人生平為緯,劃出二位女性作家的歷史座標,並介紹這兩位作家的文學生

學位論文方面,二○○四年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 秀亞、艾雯為中心》12在五○年代的女性散文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範式,分 別是張秀亞所建立的「詩化散文」,追求散文的「純粹性」,與艾雯建立的「私密 散文」,追求散文的「私密性」。她們都以「美文」的方式書寫散文,提供台灣文 學史的另一書寫視角,且開拓女性散文的美學新版圖。論者試圖以時代背景為 經、個人生平為緯,劃出二位女性作家的歷史座標,並介紹這兩位作家的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