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父母心理控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父母心理控制、第二節為依賴導向與成就導向的父 母心理控制,第三節則是依賴與自我批評性格及其與父母心理控制之關係。

第一節 父母心理控制

過去國內外研究在探討父母對於子女的影響,多半是用 Baumrind(1975, 1991)

所主張的教養風格來說明管教態度對於子女發展的影響,起初 Baumrind 將父母的 教養風格分為專制權威、開明威信及漠不關心;而後,Maccoby 和 Martin(1983)

將 Baumrind 的父母教養風格再加上了「漠不關心型教養」,成了目前大家熟知的 四種教養風格。其中,專制權威式的父母較為專制與嚴苛,會要求子女服從他們 的規定,這類型的父母較不擅長與子女有情感間的交流。開明威信式的父母會給 於子女充分的溫暖及關愛,當子女犯錯時,對於子女的管束也較為合理,是一種 雙向理性的溝通方式。寬鬆放任式教養的父母對於子女只有關愛並沒有指導與控 制,讓子女隨自己的個性自由發展,任子女予取予求。漠不關心型的父母通常是 因為工作忙碌或是遭遇到極大困難,因此沒有閒暇餘力能夠關心及照顧子女,所 以這類型的父母會期待子女能夠自己處理問題以及獨立。

但學者認為父母的管教風格未能具體解釋不同類型的教養風格對子女發展影 響的過程,因此近年來研究開始使用父母控制的概念來表示父母對待子女的教養 行為以及對子女所造成的影響(引自程景琳,2014,2015)。

以下將針對父母心理控制的發展及定義、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與測量,以及 相關實徵研究做一回顧。

壹、 父母心理控制概念的發展與定義

在心理控制一詞被正式使用前,Baumrind(1967)曾提出類似心理控制的概 念 , 在 她 研 究 當 中 提 到 專 制 的 教 養 行 為 和 態 度 會 侵 犯 子 女 的 心 理 完 整 性

(psychological integrity),而 Baumrind 所描述的親子關係概念和父母的教養風格 都和心理控制類似。

Schaefer(1965)正式提出了「父母心理控制」一詞,他對心理控制的定義為:

「用隱晦的方法來控制兒童心理,不讓他們成為一個獨立於父母的個體」(p. 555)。 心理控制的概念雖然在 1965 年就被 Schaefer 提出,但在 1990 年代之前,相關的 實徵研究仍相當少,直到 1990 年之後心理控制才開始漸漸受到研究者的重視。

8

Barber 是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先驅者,他將心理控制區分為「心理控制」與

「行為控制」兩種 (Barber, 1995; Barber & Harmon, 2002)。行為控制指的是父母 控制或管教子女的行為,包括監控、要求、規範子女的不當行為,其目的在促進 子女自律及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Barber, 1996);而心理控制則是父母以心理手 段(psychological methods)企圖將自身的思維強加在子女身上(intrude into),控 制子女的心理和情感,是一種在思想、感覺及對父母依附上的隱匿式心理操弄

(manipulative)與強制(constraining),它干預子女的心理自我及自主性,是一 種負面形式的控制。Barber 等對心理控制的定義包括:「父母企圖侵入與控制子女 的心理以及情感,例如:思維過程、自我表達、情感以及對父母的依戀」(Barber, 1996, p. 3296)以及「父母使用心理策略造成子女的心理壓力,並侵入子女的內在 世界」(Barber & Harmon, 2002, p. 19)。而操控性及強制性則是心理控制的兩種主 要特性,心理操弄是父母用特定的策略來操弄與子女的關係,而強制則是父母限 制子女的言語表達,抑制子女的自我探索與表達(Barber & Harmon, 2002)。這兩 種特性也是目前在測量父母心理控制上最常被研究者所使用的兩種特性(程景琳,

2014)。

在 Barber 之後,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父母心理控制的議題(Hart &

Nelson, 1998; Manzeske & Stright, 2009; Nelson, Hart, Yang, Olsen, & Jin, 2006; Roman, Human, & Hiss, 2012);研究者也開始提出一些大同小異的心理控 制定義,譬如,Steinberg (2005)對心理控制的定義是:「父母試圖對青少年施加權 力,因此子女會體驗到父母對他們的權威,以至影響子女的自主感和認同感」(p.

72)。在國內,程景琳(2015)對於心理控制的定義則是:「對於子女心理層面的 介入和干預,即父母抑制子女的自主性和個人表達,並未顧及子女的情緒和心理 需求,同時也不鼓勵子女與他人互動」(p. 358)。

根據上述學者對於父母心理控制的定義,本研究將父母心理控制歸納為:「父 母使用隱匿的心理手法來操弄及控制子女的內在世界,使子女對父母有所依賴且 活在他們的期待中,進而使子女產生罪惡感及影響子女的自主性」。

貳、 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與測量

在父母心理控制的內涵方面,Barber(2002)從操控性及強制性兩方面描述 心理控制的七個特徵。操控性是指父母採用特定的策略來操弄與子女的關係,形 塑孩子的行為,包含了「引發罪惡感」(guilt induction),即父母透過讓子女內疚 的方式迫使子女達到父母的期望;「灌輸焦慮」(instilling anxiety),即父母讓子女 感到焦慮,以順從父母的要求;「撤回關愛」(withdrawal love),即父母對子女的

9

態度有賴於子女的表現,這是一種有條件式的愛。操控性的性質中以「撤回關愛」

為父母心理控制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父母用此手法來操控兒童,使他們達到父母 所期望的目標或行為。強制性則是指父母以自身的興趣或觀點來抑制子女的自我 發展與表達,並剝奪子女與社會互動的機會,強制性的特徵包括:「限制意見表達」

(constraining verbal expressions),也就是干涉子女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是感受;「反 駁個人感受」(invalidating feelings),父母會貶低或是曲解子女的感受,讓子女覺 得自己的想法被駁斥而感到挫折;「人身攻擊」(personal attack),則是父母會批評 子女,並且讓子女感受到屈辱;「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erratic emotional behavior),是父母對子女的態度陰晴不定,一下關愛一下攻擊,讓子女無法預測 父母的情緒反應,因而會對子女產生內在的心理壓力。除了上述的七種特徵外,

Barber 也提出了其他意涵,像是「佔有」(possessive)與「主導」(dominant),前 者是指父母不希望子女長大,希望子女能夠持續依賴父母,所以限制他們的思想 與行為,以達到佔有的效果;後者是指父母為了自身在家族上的權威或是在子女 心中的地位,因此將子女當作他們的下屬來對待。

在父母心理控制的測量方面,許多研究者將界定的構念內涵轉換為操作性定 義,並編製量表。Schaefer 在 1965 年編制了「兒童報告父母行為量表」(Child's Report of Parental Behavior Inventory [CRPBI]),來測量子女知覺父母控制的程度,

而這量表採用了「佔有程度」、「保護程度」、「嘮叨程度」、「負面評價」、「嚴格」

以及「處罰」等六個向度,將父母教養行為分成三個基本因素,分別是「接受與 拒絕」(acceptance versus rejection);「嚴格控制與鬆散控制」( firm control versus lax control ), 以 及 「 心 理 自 治 與 心 理 控 制 」( psychological autonomy versus psychological control)(引自 Baber, 2005)。

而後,Barber 參考 Schaefer 的 CRPBI 量表題目,於 1996 年發表了「父母心 理控制量表:青少年自我報告」(Psychological Control Scale: Youth Self-Report, PCS-YSR)。此量表測單向度的父母心理控制,題項涵蓋了操控性與強制性的七 個特徵,操弄性涵蓋「引發罪惡感」、「灌輸焦慮」、「撤回關愛」,強制性涵蓋「限 制意見表達」、「反駁個人感受」、「人身攻擊」及「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

PCS-YSR 也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來測量心理控制的量表(Barber et al., 2012)。 雖然 PCS-YSR 是目前國內外最常用來測量父母心理控制的量表,但是 PCS-YSR 並未區分心理控制的向度,因此許多研究者提出多向度的父母心理控制 量表。在國內,程景琳(2014)參考了 Barber(1996)的 PCS-YSR,編製了「父 母心理控制量表」,共有 12 題,包含了「削弱想法」、「引發愧感」、「貶抑個人」

以及「收回關愛」共四個分向度,用以探討青少年子女知覺父母心理控制的面向。

10

在國外,Soenens 等人(2010)則從領域依賴的角度編製了「依賴導向與成就導 向心理控制量表」,來測量青少年知覺依賴以及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有關依 賴及成就導向的父母心理控制將於第二節再做討論)。

參、 父母心理控制的相關實徵研究

Barber(2000)回顧了 34 篇探討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發現父母心理控制與 子女的較低心理自我(如:自尊、自我價值、自我貶抑、自信、自立、自我表達、

心理社會成熟等)、內隱問題(如:憂鬱、自殺意念、退縮行為、飲食失調、消極 抗拒等)、外顯問題(如:整體外化行為、攻擊、反社會、青少年犯罪、反抗挑舋 等)及低學業成就均有關,在父母心理控制對子女心理自我、內隱問題及學業成 就造成負面影響的結論上相當一致。

以下僅針對父母心理控制與本研究有關之憂鬱及焦慮,以及性別與父母心理 控制的實徵研究做簡要回顧。

一、 父母心理控制與子女內隱問題之實徵研究

父母心理控制已被許多研究證實會對子女的內隱問題產生影響,像是羞恥、

罪惡感(Assor, Roth, & Deci, 2004)、痛苦、焦慮、自殺意念、退縮行為、進食問 題、被動、負面(Barber, 2002)、低自尊(Barber et al., 1994; Pettit, Laird, Dodge, Bates,

& Criss, 2001; Wolfradt, Hempel, & Miles, 2003)、憂鬱症狀(Albrecht、Galambos, &

Jansson, 2007; Barber et al., 1994; Barber, 1996; Pettit, Laird, Dodge, Bates, & Criss, 2001; Barber & Harmon, 2002; Soenens, 2008; Soenens, Vansteenkiste, Luyten, Duriez, & Goossens, 2005; Stone, 2013; Wolfradt, Hempel, & Miles, 2003),以及焦慮

(程景琳,2015;Albrecht、Galambos, & Jansson, 2007; Nanda、Kotchick, & Grove, 2012; Pettit et al., 2001; Stone, 2013)等。

Barber(1996)根據過去的理論和實徵研究,將父母心理控制與行為控制區 隔開,敘述了三個研究。第一個是 Barber 於 1990 年以美國田納西州 14 所學校,

共 875 名的五、八和十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以修訂的 CRPBI 之 10 項心理控制 分量表來測量父母心理控制,發現在心理控制與憂鬱的關係上,心理控制比起行 為控制更能預測憂鬱症狀。

另一個研究是 Barber 在 1988 年透過俄勒岡州的社會學習中心進行的,參與 者為歐裔美國人高風險家庭中即將步入青少年的 158 位兒童。研究以錄影方式來 評估親子互動,以及父母的行為表現與心理控制的特徵(如:限制語言表達、反 駁個人感受、人身攻擊、引發罪惡感、撤回關愛以及捉摸不定的情緒化行為等),

相關文件